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4小时后,称为晚期产后出血,本文对我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1月,收治的30例晚期产后大出血的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子宫大量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产后1~2周发生最多见。现将本院10年来发生的58例晚期产后大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晚期产后出血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尉江平  陈利形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1):2448-2448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是产褥期重要并发症之一。笔者对1995年5月至2004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42例晚期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发生原因,加强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4.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流血。产后流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也是产妇死亡原因的主要因素。依据发生的时间可分为两种:早期产后出血和晚期产后出血。产妇在48小时内出血称为早期出血。48小时至6周内所发生的出血称晚期出血,也称继发性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5.
分娩24h以后,在产褥期内发生子宫大量出血称为晚期产后出血。由于出血过多,常导致严重贫血和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产妇生命。现就本院2000年12月至2006年12月间发生的晚期产后出血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求其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姜永香  诸雪峻 《现代康复》1999,3(4):491-491
晚期产后出血是分娩24h后,发生于宫大出血。常导致贫血、严重休克.甚至危及生命。现对其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晚期产后大出血是产科重要并发症之一,可导致病人休克,甚至死亡。对1987年至1994年12月收治的晚期产后出出大血病例18例进行分析: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占同期住院分娩总数的0.32%,占同期产后出血的9.48%。出血原因主要是子宫复旧不良,其次是胎盘、胎膜残留。采取宫缩剂及抗感染、清宫等对症治疗,2例行子宫次全切术,均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8.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子宫大量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产后1~2周发生最多见。现将我院10年来发生的58例晚期产后大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分娩24h后在产褥期发生的子宫大出血称为晚期产后出血,以产后1~2周发病率为最常见,也有产后6~8周发病。阴道流血量为少量、中等、持续或大量阴道流血,同时有血块,产妇多伴有寒战、低热,常因失血,致贫血甚至休克。作者收集我院从20132年1月至2004年12月晚期产后出血51例病例,对此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方法:对2001年6月-2005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其后发生晚期产后出血的58例产妇的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0.32%。分娩方式不同,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胎盘胎膜残留、蜕膜残留和子宫复旧不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方法对2000~2008年在我院分娩,其后发生晚期产后出血28例产妇的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0.51%。母乳喂养与否,在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分娩方式不同,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无显著性(P〉0.05)。结论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蜕膜残留和胎盘胎膜残留。  相似文献   

12.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分娩24h后至产褥期末所发生的子宫阴道大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系产妇的四大死亡原因之一,多发生于产后1~2周内,阴道出血可以持续小剂量出血,然后大出血,亦可一次性大出血[1].多见于胎盘胎膜残留,宫腔感染及子宫复旧不全,剖宫产子宫切口裂开,会阴切开缝合术后感染裂开,子宫肌层出血等[1],我院产科自1996年至2002年1月,共收治38例晚期产后大出血伴休克的产妇,其抢救及护理体会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3.
晚期产后出血76例临床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方法对1998~2007年我院收治的76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住院患者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31%。晚期产后出血主要原因是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复旧不良、宫腔感染及剖宫产子宫切口裂开。结论晚期产后出血的治疗以清宫为主,加强产褥期护理。  相似文献   

14.
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其中以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出血量最多,占产后24h总出血量的69.27%,产后2小时后占80.46%,产后出血约占因妊娠和分娩引起出血的母体死亡的25%,本文对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45例产后大出血的病例出血原因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称晚期产后出血。其发病率较低,但若失血过多可致重度贫血,甚至失血性休克,如果抢救不及时,则可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对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2年11月间收治的12例晚期产后出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晚期产后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方法:对1997~2005年在我院住院分娩,其后发生晚期产后出血的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12%,脱膜残留、子宫胎盘附着面感染或复旧不全、胎盘胎膜残留、剖宫产子宫切口裂开为主要原因。结论:晚期产后出血原因次序与相关报道有改变。  相似文献   

17.
贾婉秋 《临床医学》2012,32(7):77-78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分娩后发生晚期出血的36例产妇的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娩方式不同,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产褥感染。结论晚期产后出血是可以预防的。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规范操作,积极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发生时间、病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1998~2005年11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子宫复旧不良,蜕膜残留,子宫内膜炎。发生时间在术后1~6周,以2~4周为多见。结论: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时问多见于术后2~4周,也可见于术后1周或5~6周。主要病因是子宫切口愈合不良。针对出血病因进行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来,我在产科工作中,经手产妇五百多个,遇到3例晚期产后出血产妇,其均为剖宫产病人,与剖宫产率提高不无关系。所谓晚期产后出血指分娩24h以后,在产褥期内发生子宫大量出血,其中由于出血过多,2例产妇导致失血性休克,另1例反复阴道流血,在诊疗中积累出一些心得,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20.
产后出血发生在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成为晚期产后出血。是产科重要并发症之一,可导致病人休克,甚至威胁生命。本人原在基层医院妇产科工作多年,通过以下8例较典型的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