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了解宁夏农村环境卫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该区5个县(区)的100个行政村作为研究对象,每村抽取10户按照统一的调查表进行人户调查.结果 宁夏农村以饮用集中式供水为主,占68.80%;生活垃圾丢弃到垃圾箱/池,占55.00%;家庭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为主,占72.00%;厕所以非卫生厕所为主,占77.40%;不同等级家庭收入和户主文化程度卫生厕所普及率无趋势性变化.结论 宁夏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较差,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对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制定农村饮用水安全发展规划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充分考虑代表性的原则下,在全省按比例分层随机选取26个县进行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并根据饮用水水质监测和环境卫生现状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县农村居民供水方式以分散式供水为主,占83.49%;饮用水源以地下水为主,占75.77%;饮水水质总体合格率为21.2%。集中式供水合格率(24.2%)高于分散式供水合格率(18.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合格者以微生物污染为主。卫生厕所占总户厕的31.34%;生活垃圾、生产垃圾分别占垃圾总量的36.50%和63.50%;污水随意排放占38.14%。结论农村饮用水供水方式和饮用水水质亟待改善,卫生厕所需进一步普及,农村垃圾和污水的无害化处理是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吉林省农村环境卫生现状,掌握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为环境卫生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选吉林省9个市(州)的9个县(市),每市(州)选择5个乡(镇)(不含城关镇),每个乡镇选取4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中选取5户家庭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农村居民供水方式以集中式供水为主;卫生厕所占总户厕的23.76%;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匮乏,县以及县以下的污水和垃圾处理覆盖人口比例分别是34.46%和29.55%,且以县城城区人口为主占绝大部分;生活垃圾定点堆放占58.89%;生活污水以随意排放为主,占56.78%。家庭户饮生水率为29.11%;被调查户家庭成员在2 w内有7.78%出现腹泻症状,5.67%有腹痛症状发生,发热症状发生率为5.89%。结论农村环境卫生设施匮乏,农村垃圾、污水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低,环境卫生状况需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河南省农村环境卫生现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37个涉农县(区、市)的740个行政村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每村抽取不少于10户,按照统一的调查表进行入户调查。结果人口外出率为13.80%;集中式供水人口覆盖构成比54.50%;村内道路状况部分硬化和全部硬化,696个行政村,占94.00%;人口死亡率为248/10万;卫生厕所普及率42.18%;生活垃圾的收集以定点堆放和统一收集为主,占51.10%;生活污水排放以随意排放为主,占58.11%;有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的376个行政村,占50.81%;未做过专门村规划的400个行政村,占54.05%;开展过环境卫生相关宣传教育的有458个行政村,占61.89%。结论河南省农村地区整体环境卫生质量较差,环境整治投入不高,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急需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5.
2006年山东省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山东省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情况,为制定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依照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9个县(市、区)为调查对象,每个县10个村,每村随机选取10户进行调查.[结果]生活性垃圾的收集堆放的比例远远低于生产性垃圾,生活性污水以随意排放为主.主要排进了河流;生产污水以管道排放为主占62.70%,但排放到处理厂比列仅O.90%.[结论]要改造农村环境卫生,降低传染病的发生,必须建立环境卫生的长效管理机制,注重环境卫生的整体改造建设,各类垃圾的收集与无害化处理以及各类污水的排放与处理等问题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顾辉 《职业与健康》2009,25(12):1293-1295
目的掌握苏州市吴中区农村饮用水、改厕和粪便处理现状,了解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情况,为制定我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吴中区人口比例分层随机抽取10个行政村,每个村随机选取10户入户调查。结果集中式供水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90.9%,分散式供水人口占9.1%;采集水样11份,合格率为63.6%,4份不合格项目主要以大肠菌群为主。卫生厕所使用户数占90.5%;生活性垃圾和污水主要为随意排放;生产性垃圾主要为收集堆放,生产性污水主要为管道排放。结论吴中区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现状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我省农村饮用水、改厕和粪便处理现状,了解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情况,为制定我省农村饮用水安全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照淮北、江淮、江南三大自然区及人口比例分层选取16个县,每个县随机抽取10个行政村,每个村随机选取10户入户调查;每县选择10个水质采样点。结果集中式供水人口占总人口17.2%,分散式供水人口占总人口82.8%;以地面水为饮用水源的人口占总人口21.0%,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的人口占79.0%。采集水样162份,合格率为59.9%。以地下水为水源的水样合格率(56.56%)低于以地面水为水源的水样(70%);分散式供水(53.3%)低于集中式供水(72.7%)。卫生厕所使用户数占21.5%;生活性和生产性污水排放以随意排放最高(56.8%、46.6%);产生的垃圾中,生活垃圾占56.6%,生产垃圾占43.4%。结论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现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8.
广西2006年农村环境卫生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6年广西农村环境卫生现状。方法分层随机抽取广西33个县开展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调查,选择其中的23个县241个行政村2 414户农户开展农村的村容、垃圾和污水处理、卫生厕所等情况调查。结果241个调查村中,实行统一村容规划的占20.75%,没有硬化路面的占45.23%,没有卫生保洁员的占90.04%,无卫生管理制度的占81.72%。每村平均月产生活垃圾及生产性垃圾分别为63.42、109.23吨,生活、生产垃圾处理率分别占44.27%(28.08/63.42),79.25%(86.56/109.23);调查村月均产生活污水5 674.79吨、生产污水2 365.44吨,其中生活污水以随意及明沟排放方式为主,分别占52.75%、29.42%。调查2 414户农户,其卫生厕所普及率为43.79%(1 057/2 414)。33个调查县生活饮用水水质总合格率为24.24%(327/1 349),不同供水方式水质总大肠菌群平均合格率在27.32%~46.15%之间。23个调查县甲肝、痢疾、伤寒副伤寒和感染性腹泻发病共10 491例,死亡7例,病死率为0.067%。结论2006年广西农村村容规划率低,垃圾、...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四川省农村饮用水情况,农村户厕卫生和粪便处理现状,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情况,为制定四川省农村相关治理策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省抽取30个县(县级市、区),每县选10个水质监测调查点,在8月采水监测1次;在水质监测点覆盖的乡镇抽取10个行政村,每个村随机选取10户开展现场入户调查。[结果]30个县(市、区)饮用集中式供水的人口为280.927万人,占16.51%;饮用分散式供水的人口1420.448万人,占调查人口的83.49%,表明四川省农村集中式供水比例极低。30个项目县共调查了农村总户数5186943户,使用卫生厕所1105102户,卫生厕所普及率21.31%;使用非卫生厕所3916727户,非卫生厕所使用率75.51%;无厕户165114户,无厕率3.18%。四川省农村垃圾中生活性垃圾占35.05%,生产性垃圾占64.95%;四川省农村地区污水以生活性污水为主,占59.42%;生产性污水占40.58%。[结论]四川省农村自来水覆盖率偏低;垃圾处理和废水处理情况不乐观,亟待整治提高。  相似文献   

10.
郭占景  丁战辉  赵伟  陈凤格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92-1893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农村垃圾与污水现状,为制定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依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6个县(市)为调查对象,每个县随机选取20个村进行调查。结果生活垃圾定点堆放的村占75.83%,统一收集的村仅占3.33%;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的村占46.67%,没有村将污水排入处理厂;大部分村工业和养殖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结论该市应加强农村垃圾与污水管理和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卫生意识,建立一种环境卫生长效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福建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福建省农村垃圾、污水综合治理现状,为各级政府对农村环境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6年9-12月,调查福建省农村21个县(市、区)的215个行政村,同时每村抽取10户进行垃圾收集与污水排放等情况的调查.结果 被调查村垃圾产量达40 837.4 t/月,生活性垃圾占32.2%,生产性垃圾占67.8%0其中,生活性垃圾随意丢弃与收集堆放的占23.7%,无害化处理(焚烧、高温堆肥、直接再利用)的占8.5%;生产性垃圾随意丢弃与收集堆放的占30.7%,无害化处理(焚烧、高温堆肥、直接再利用)的占37.1%.被调查村每月共产生污水948 195 t,其中,生活性污水占57.5%,生产性污水占42.5%.其中,生活性污水的处理率仅为0.6%,生产性污水的处理率为33.0%.结论 农村公共卫生设施配套建设滞后,垃圾和污水无害化处理率低,随意丢弃、任意堆放(排放)垃圾现象普遍存在,农村环境卫生问题亟待改善.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overall management and treatment of garbage and waste water in rural areas of Fujian,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to make policies in rural sanitation. Methods From September to December,2006,215 villages in 21 counties in Fujian rural areas were selected,and 10 families were sampled and investigated for garbage collection and waste water treatment from each village. Results In the investigated villages,the production of garbage amounted to 40 837.4 tons per month; and domestic and productive garbage accounted for 32.2% and 67.8% of the total,respectively. Among the domestic garbage,23.7% was randomly discharged or stacked,and only 8.5% went through harmless treatment (incineration,composting under high temperature or direct reuse). However,30.7% productive garbage was randomly discharged or stacked,and 37.1% went through harmless treatment. Every month,948 195 tons of waste water was produced in the investigated villages;57.5% of them were domestic and 42.5% were productive. Only 0.6% of the domestic waste water and 33.0% of the productive waste water were treated. Conclusion The rural public health infrastructure building is far lagged, with low rate of harmless treatment of garbage and waste water. Random littering and piling (discharging) garbage are common phenomena in rural areas. Thus,it is urgent to improve rural sanitation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广东省2011-2016年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1-2016年每年的7-8月,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9个县(市、区),每个县20个村,每村选择不少于5户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垃圾与污水情况、病媒生物防制等。结果 2011-2016年广东省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厂的覆盖人口比例逐渐增加,分别从40.72%提高到61.29%、39.15%提高到55.07%;生活垃圾的收集方式均以定点堆放为主(52.33%),以填埋为主要处理方式(57.93%);生活污水排放方式主要以明沟为主占34.01%,排放地点以河流为主,占40.37%;环境卫生经费投入逐年增长,大部分的调查点都制定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有环境卫生规划、开展了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及灭鼠、灭蝇等相关病媒生物控制工作。结论 2011-2016年广东省各地农村的卫生基础设施、垃圾污水处理、卫生管理、病媒生物控制等方面情况有所改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建议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2012年绵阳市农村环境卫生现状,为环境卫生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绵阳市2个县的40个行政村和200户家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居民供水方式以分散式供水为主,家庭户自来水普及率为34.5%;24.8%的村有专职保洁员;卫生厕所占总户厕的75.5%;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占17.5%;生活污水排放方式以明沟为主,主要排入河流。粪便处理以排入下水道为主。土壤中铅含量测定范围为4.99—16.8mg/kg;镉含量测定范围为0.05~3.27mg/kg;pH值测定范围5.50—8.68;蛔虫卵检出率100%,活卵检出率95.0%。结论绵阳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不高,垃圾、污水和粪便无害化处理措施有待加强,土壤存在寄生虫污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水、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三位一体项目目标群体在项目实施前的卫生行为及环境卫生设施状况,评估项目实施效果和影响。方法在四川省10个项目县(区),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确定3个样本县。在各县选30个项目村及收入水平、人口以及地理位置基本与项目村一致的30个非项目村共600户乡镇家庭,由观察员对日常家庭生活进行观察,后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项目地区30所小学进行调查。结果项目地区农户对儿童粪便处理随意性大,需进一步改善;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极低,亟待改善;农村公共卫生设施差,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极低,急需规范管理。农村小学卫生厕所覆盖率低,学校垃圾收集与处理缺乏科学性。结论项目地区应加大环境改善投入力度,改善环境卫生,加强健康教育,进一步加大对三位一体项目宣传,让群众了解项目内容,更新观念,改变他们的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陕西省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水平,为制订政策措施提供依据与支持。 方法 2017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陕西省全部设区市(共10个)的30个县(区、市)中的600个行政村作为监测点,通过査阅资料、访谈、现场观察、实验室检测等方法获得农村基本情况、垃圾和污水处理、饮用水、户厕与粪便处理、病媒生物工作、环境卫生管理、土壤卫生等监测数据。采用Excel 2016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共调查600个监测点,3 000个监测户。集中式供水覆盖人口比例为77.87%,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为30.31%,粪便处理以直接施肥(26.98%)为主,13.17%的监测点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垃圾处理以填埋为主,49.83%的监测点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灭四害”工作全部未开展的监测点占比71.83%,87.70%的居民住宅周围有病媒生物滋生地,开展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监测点占比较大,土壤样品镉超标率达25.17%。 结论 2017年陕西省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率、处理厂的覆盖范围、卫生厕所的普及率、病媒生物控制工作、土壤重金属含量等还不能满足改善农村环境的需求,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6.
宋秋坤 《现代预防医学》2018,(17):3102-3106
目的 了解平顶山市农村地区环境卫生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改进农民居住环境提供参考措施。方法 2013-2017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每年抽取平顶山市2个区县、10个乡镇、40个行政村、200户家庭,采用统一调查表、通过查阅资料、访谈、现场考察等方法获得监测数据。结果 2013-2017年监测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呈上升趋势;集中式供水覆盖率6772%;卫生厕所使用比例从5060%上升至6431%,粪便由专人清运户数从15%上升至4375%;生活垃圾统一收集的监测村比例从25%上升至225%,丢弃地点在房屋周围的监测户4276%、比例从62%降至1292%;生活污水采用管道排放的监测户125%、比例从65%升至25%;病媒生物控制工作开展的监测村比例低于30%;随意丢弃废弃农药瓶的监测户高达8761%;200份土壤中73份铅、37份镉处于二级标准。结论 平顶山市农村环境卫生状况逐年改善,但仍存在影响人群身体健康的环境危险因素,应进一步采取措施改善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