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患者全麻后苏醒延迟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65岁以上老年患者全麻后苏醒延迟的原因和总结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老年患者全麻后苏醒延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结果 15例病人均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苏醒延迟的原因为麻醉药物作用延长、低氧血症和(或)CO2蓄积、手术前夜有效睡眠时间过短、术中体温过低。处理的方法为在支持治疗的同时积极查找和针对原因处理,并加强术后随访。结论 65岁以上老年患者全麻后苏醒延迟的原因复杂,在支持治疗基础上尽早发现原因并处理,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确保老年患者恢复期安全。Ramsay镇静深度评分有利于判断病人苏醒程度。  相似文献   

2.
全麻后患者久久不能清醒,不能对外界刺激用语言行为作出有思维的回答,称为苏醒延迟[1].通常在全麻后超过2 h意识仍未恢复,即认为是苏醒延迟.笔者针对产生苏醒延迟的原因,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观察老年人全麻术后的病情变化,旨在探讨如何做好全麻苏醒期老年病人的护理.2006-2010年问监护290例60岁以上全麻手术后的老年病人,术后全麻苏醒期出现高血压和低温的病人占50%左右,还有些病人全麻苏醒拔管后出现舌后坠,极少数病人出现苏醒延迟和一过性精神障碍等症状.结论:加强对麻醉苏醒期老年病人的观察与护理,维护病人能在平稳中尽快苏醒,可预防和减少麻醉后的并发症,缩短病人在苏醒室的观察时间,及早送回病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5岁以上老年患者全麻后苏醒延迟的原因和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老年患者全麻后苏醒延迟的原因和护理方法。【结果】15例病人均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苏醒延迟的原因为麻醉药物作用延长、低氧血症和(或)CO2蓄积、手术前夜有效睡眠时间过短、术后体温过低。护理的方法为在支持治疗的同时积极查找和针对原因处理,并加强术后监测护理。【结论】65岁以上老年患者全麻后苏醒延迟的原因复杂,在支持治疗基础上尽早发现原因并处理,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确保老年患者恢复期安全。Glasgow评分有利于判断病人苏醒程度。  相似文献   

5.
围手术期CO2蓄积是导致全麻苏醒延迟的常见原因之一。这类病人术前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肺、内分泌及低02高c02等并发症,本文总结了我院几年来,在严格血气、呼吸末CO2及电解质的监测下发生在围手术期的,因CO2蓄积导致全麻苏醒延迟的病人8例,  相似文献   

6.
郭新乾  杨志强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4):3246-3247
近年来,全麻比例逐年上升,我院全麻比例已超过30%,防止各种意外和并发症尤显重要,本文重点分析苏醒延迟的原因及对策,以进一步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全麻恢复期常常出现许多并发症。为了提高对并发症的预防 ,我们对 16 0例全麻恢复期的患者进行了分析总结 ,对出现的主要并发症进行了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6 0例全麻恢复期患者 ,男 10 5例 ,女 5 5例。年龄 5~ 72岁。体重 16~ 90kg。普外科 6 2例 ,胸外科 2 8例 ,儿外科10例 ,口腔科 6例 ,泌尿外科 2 4例 ,脑外科 30例。2 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原因分析2 .1 苏醒延迟 全麻后超过 2小时患者意识仍不恢复 ,即可认为麻醉苏醒延迟[1] 。主要原因有 :1)麻醉镇痛药用量不当或镇静药用量偏大 ,主要见于短小手术、手术即将结束时应用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不同年龄段全麻术后苏醒延迟肿瘤患者并发症进行临床观察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将全麻术后出现苏醒延迟的肿瘤患者42例分为中年组和老年组,采用临床统一评估标准对其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42例全麻术后苏醒延迟的肿瘤患者出现不同并发症中低氧血症11例、高血压9例、低血压8例、其他并发症14例。其中老年组低氧血症8例、高血压8例、低血压7例、其他并发症11例;中年组低氧血症3例、高血压1例、低血压1例、其他并发症3例。中年组与老年组全麻苏醒延迟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不同(χ2=5.88,P〈0.05);且中年组与老年组在手术耗时(t=3.33,P〈0.05);麻醉用药量(t=1.83,P〈0.05);苏醒时间(t=5.909,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组肿瘤患者全麻后低氧血症、高血压、低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中年组显著增高,应针对低氧血症、呼吸道梗阻、苏醒延迟后高血压以及低血压采取相应的术前预警护理措施以及应急预案以及相应的术前预警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申黎光 《华夏医学》2007,20(2):331-333
全麻停止给药后90min以上意识仍不恢复即可认为全麻后苏醒延迟。麻醉苏醒延迟并不少见,现将我科施行全麻后发生苏醒延迟1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麻术后苏醒延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37例全麻术后苏醒延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麻醉苏醒延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全麻术后苏醒延迟与麻醉药物绝对或相对过量、原发病的影响、机体代谢紊乱、体温过低等因素有关。结论全麻术后苏醒延迟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积极探讨其原因并治疗可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1.
纳洛酮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阿片受体拮抗药。我们对芬太尼静脉复合全麻术毕苏醒延迟的病人,应用纳洛酮催醒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老年病人术后麻醉恢复期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老年病人手术全麻后的变化,探讨全麻恢复期的护理。方法统计2003~2006年间150例全麻手术的老年病人,分别记录他们在PACU的生命体征、体温、苏醒时间及麻醉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70%老年病人全麻术后出现高血压,3%低血压,82%低温,40%舌后坠,3%苏醒延迟等。结论加强对PACU的老年病人的观察与护理,有利于减少病人麻醉后的并发症,缩短病人在PACU的停留时间,减少外科医生和家属的焦虑。  相似文献   

13.
全麻停止给药后90min以上意识仍不恢复即可认为全麻后苏醒延迟[1]。麻醉苏醒延迟并不少见,为有效地减少和防止全麻手术患者苏醒延迟的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现将我科全麻后苏醒延迟11例护理有关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4.
全身麻醉包括吸入性、静吸复合、全凭静脉麻醉.在停止给药后,病人一般在60~90分钟当可获得清醒,对指令动作、定向能力和术前的记忆得以恢复.若超过此时限神志仍不十分清晰,可认为全麻后苏醒延迟[1].常见引起苏醒后延迟的原因有,麻醉药用量偏多、身体疲劳、肥胖饮酒、血氧减少、甲状腺功能减退、血糖偏高等[2].我院麻醉科应用纳洛酮配合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疑为麻醉性镇痛药残留作用引起的全麻后苏醒延迟患者60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人中穴加快吸入全麻患者术后苏醒的效果。方法40名吸入全麻患者随机分成4组(1、2、3、4)。其中1、2组安氟醚全麻,3、4组异氟醚全麻。1、3组为治疗组2、4组为对照组,和术结束时治疗组患者以毫针斜刺人中穴,对照组患者常规苏醒,以改进的Robertzon苏醒量表于术后3、6、9、12、15min对患者苏醒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第9min苏醒评分即高于对照组(P<0.05),自第12min起苏醒评分差异显著(P<0.01)。结论针刺人中穴可拮抗吸入全麻药的中枢抑制,加快吸入全麻手术患者术后苏醒过程。  相似文献   

16.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全麻复合硬膜外和单纯全麻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全麻药用量及苏醒时间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李红  钟泰迪 《浙江医学》2009,31(7):973-974
当前社会日趋老龄化,脑梗死在围术期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脑梗死后患者的病生及生化改变十分复杂,且致残率高,常合并心血管疾病,易再发生梗死,给临床麻醉带来困难。术中麻醉浅、血压高易致梗塞灶出血,而麻醉深、血压低则可能致梗塞面积扩大,这些均加重了大脑的缺血缺氧,使全麻后有可能发生苏醒延迟,甚至脑梗死复发。  相似文献   

18.
许娜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1):173-174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行开腹手术患者术中保温对术后苏醒延迟及寒战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ASAI~Ⅱ级50~60岁开腹子宫全切术女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术中未进行任何保温措施,B组(60例)术中使用热风毯与加温输液仪。回顾性分析这两组患者全麻后苏醒延迟及寒战的发生率及原因。结果:A组患者发生术后苏醒时间为(8.7±1.9)min,寒战发生率为31.7%;B组术后苏醒苏醒时间为(5.3±1.1)min,寒战发生率为6.7%。结论:术中保温是一种预防术后寒战、促进全麻苏醒的简捷有效的方法。充分的术中保温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并直接影响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老年肺癌手术中的应用刘英志王世端孙福先单纯全麻开胸手术,病人的循环往往不稳定,为了保持循环稳定常需加大麻醉药物用量,致术后苏醒延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96~1997年,我们对40例老年肺癌手术病人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效果较...  相似文献   

20.
李钧  钟泰迪  严春燕 《浙江医学》2006,28(6):504-505
老年人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增高,代谢能力降低,易发生全麻后苏醒延迟。如何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一直是麻醉医生关心的问题。近来有研究证明,椎管内阻滞不仅能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而且还能加强全身麻醉药的镇静效应㈣。我们对老年患者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时观察了丙泊酚、芬太尼、罗库溴铵的用量及苏醒时间,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