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高清弥散(RESOLVE-DWI)和常规弥散两种成像方式下宫颈癌的图像质量,探讨RESOLVE-DWI在宫颈癌成像中的优势和可行性。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宫颈癌的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DWI和RESOLVE-DWI检查。测量计算两组DWI图像的信噪比(SNR)、对比度(C)、对比噪声比(CNR)以进行客观对比评价。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由两名放射科医师按Likert 7分法对两组DWI图像进行评分,评分内容包括图像清晰度和整体质量。结果 RESOLVE-DWI与常规DWI在图像质量的客观指标以及主观评分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并且两名读片医师的评分一致性较好。结论对比常规DWI,RESOLVE-DWI可优化弥散加权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比较快速自旋回波扩散加权成像(TSE-DWI)与平面回波(EPI)DWI对肺部孤立性实性病灶的成像质量,探讨TSE-DWI在肺部孤立性病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肺孤立性实性病变患者分别行TSE-DWI及EPI-DWI扫描(b=600s/mm2),测量并比较两个序列图像上病灶的信噪比、病灶及脊髓的ADC值、变形率、成像效率及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结果:TSE-DWI序列的病灶成像效率为100%(40/40);EPI-DWI的成像效率为90%(36/40),4例病灶的图像变形严重,无法测量其ADC值。TSE-DWI序列上脊髓的ADC值高于EPI-DWI序列(P<0.01)。病灶在TSE-DWI上的ADC值高于EPI-DWI序列(P=0.007)。病灶在TSE-DWI上的变形率明显低于EPI-DWI序列(P<0.01)。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TSE-DWI序列中39例为3分、1例为2分,EPI序列中主观评分19例为3分、17例为2分、4例为1分(图像变形无法测量),两组间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TSE-DWI的病灶变形率、成像效率及主观评分均较EPI-DWI序列高,可作为胸部孤立性病变的常规扫描序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诊断中3.0T高清弥散多次激发弥散加权成像(readout segmentation of long variable echo-trains,RESOLVE-DWI)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0例为观察组,于同期本院接收的健康体检者中选取60例为对照组,均采用3.0T高清弥散RESOLVE-DWI序列进行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检查情况。结果观察组病变或受压部位的ADC值是(1.35±0.13)×10^-3 mm^2/s,比对照组的(1.01±0.03)×10^-3 mm^2/s及观察组中相对正常部位的(1.02±0.02)×10^-3 mm^2/s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SOLVE-DWI序列图像质量评分较T 2WI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SOLVE-DWI的敏感性为96.7%,特异性为95.0%,分别较T 2WI的敏感性91.7%、特异性88.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T高清弥散RESOLVE-DWI序列图像质量高,可对脊髓、解剖结构进行清晰显示,应用于脊髓型颈椎病诊断中准确率、敏感性高,值得选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4种不同脂肪抑制序列的3.0T MR正常乳腺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图像质量,从而优化和筛选3.0T乳腺MR DWI的最佳脂肪抑制技术.方法 在3.0 T MRI上,分别对44例女性乳腺受检者应用选择性水激励技术(water excitation)、频率选择脂肪饱和技术(Fatsat)、反转恢复技术(IR)、频率选择反转脉冲脂肪抑制技术(Fatsat+ IR)4种不同脂肪抑制序列行DWI,其他参数相同.比较不同抑脂序列的DWI图像质量,测量并计算不同抑脂序列DWI图像的乳腺组织信噪比(SN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应用water excitation的DWI图像质量平均评分为3.07±0.79,主观质量评分达到3分(可以诊断)及以上者34例,占总检查例数的77.27%;应用Fatsat的DWI图像质量平均评分为2.43±0.82,主观质量评分达到3分及以上者20例,占总检查例数的45.45%;应用IR的DWI图像质量平均评分为1.32±0.60,主观质量评分达到3分及以上者3例,占总检查例数的6.82%;应用Fatsat+IR的DWI图像质量平均评分为2.07±0.99,主观质量评分达到3分及以上者15例,占总检查例数的34.09%.统计结果显示不同抑脂序列的DWI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1 <0.01),两两比较显示应用Water excitation的DWI图像质量明显优于Fatsat、IR及Fatsat+ IR(P值分别为0.002、0.000及0.000).应用water excitation的DWI图像乳腺组织SNR平均为52.28±19.34,应用Fatsat的DWI图像乳腺组织SNR平均为39.93±15.07,应用IR的DWI图像乳腺组织SNR平均为23.00±7.34,应用Fatsat+IR的DWI图像乳腺组织SNR平均为28.55±9.36.统计结果显示不同抑脂序列DWI图像乳腺组织S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0.73,P=0.0000< 0.01),两两比较显示应用water excitation的DWI图像乳腺组织SNR明显优于其他3组(P值均为0.000). 结论 在3.0T乳腺MR检查中,应用water excitation抑脂序列有助于改善DWI的图像质量,提高SNR.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r-FOV DWI)在胆囊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胆囊疾病患者,术前均行MRI全视野扩散加权成像(f-FOV DWI)与r-FOV DWI检查。由两位技师测量两组DWI图像的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 )及病灶的ADC值;采用4分法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位技师对测量结果(SNR、CNR)和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均为良好或极好,Kappa值为0.783~0.862;r-FOV DWI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为(3.93±0.25)分,显著高于f-FOV DWI的(2.87±0.43)分(P<0.05);两组间测得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f-FOV DWI图像相比,r-FOV DWI图像具有更高的清晰度和更好的病变显示效果,且可以有效减少图像的形变、伪影及模糊度,更有利于胆囊微小病变的检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3.0T MRI超高清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r-FOV DWI)与全视野扩散加权成像(f-FOV DWI)在胃部病变成像中的价值.方法:搜集17例经胃镜及病理证实的胃疾病患者,利用3.0T MRI扫描仪行常规MRI平扫、r-FOV DWI及f-FOV DWI扫描(b值=800 s/mm2);分别测量r-FOV与f-FOV DWI图像的病变区胃壁及正常胃壁的ADC值,计算DWI图像的空间分辨力;采用盲法由2位腹部影像诊断医师利用4分法分别对r-FOV DWI及f-FOV DWI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FOV DWI与f-FOV DWI病变区及正常胃壁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FOV DWI图像空间分辨力为1.875 mm×1.000 mm,高于f-FOV DWI图像空间分辨力(1.875 mm×2.250 mm),4分法观察者主观评分r-FOV DWI为3.59±0.50,高于f-FOV DWI(2.97±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27,P=0.002);2位影像诊断医师对r-FOV DWI及f-FOV DWI图像主观评分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0.747).结论:在胃部MRI DWI检查中,与f-FOV DWI相比,r-FOV DWI图像空间分辨力更高、图像变形程度更轻,可更清晰地显示病灶形态及边界.  相似文献   

7.
目的:定量和定性比较甲状腺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r-FOV DWI)和常规全视野扩散加权成像(f-FOV DWI)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7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在术前行甲状腺常规MRI序列及f-FOV和r-FOV DWI检查.由两位阅片者采用双盲法对两组DWI的图像质量和病变显示情况进行主观评分,测量甲状腺结节及正常组织的ADC值及图像变形率,并对比两种DWI序列定性、定量评估参数间的差异.结果:两位评阅者间主观评分的一致性良好(P均>0.05);r-FOV DWI的图像质量及病变显示情况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f-FOV DWI(P<0.001),且图像变形率明显小于后者(P<0.001).r-FOV DWI测得的甲状腺结节的ADC值低于f-FOV DWI(P<0.001),但两者在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相当(Z=0.253,P=0.802).结论:甲状腺r-FOV DWI可以有效减少图像的变形、伪影及模糊度以获得较常规f-FOV DWI更高的图像质量和更佳的病变显示效果,为甲状腺微小病变的检出和诊断以及甲状腺DWI检查的标准化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3.0 T与1.5 T MR正常乳腺组织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图像质量,从而评价3.0 T乳腺MRDWI的可行性。方法对44名女性乳腺受检者分别在3.0 T MR与1.5 T MR上行DWI。3.0 T DWI应用选择性水激励(Water excitation)技术行脂肪抑制,1.5 T DWI应用频率选择脂肪饱和(Fatsat)技术行脂肪抑制,b值均为0,1000 s/mm2,其他参数相同。比较3.0 T及1.5 T乳腺MR DWI图像的主观质量评分,测量并计算3.0 T及1.5 T乳腺MR DWI乳腺组织信噪比(SNR)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0 T乳腺MR DWI的图像质量平均评分为(3.07±0.79),主观质量评分达到3分(可以诊断)及以上者为34名,占总检查例数的77.27%。1.5 T乳腺MR DWI的图像质量平均评分为(3.23±0.52),主观质量评分达到3分及以上者为42例,占总检查例数的95.4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15,>0.05)。3.0 T乳腺MR DWI的乳腺组织SNR为(52.28±19.34),1.5 T乳腺MR DWI的乳腺组织SNR为(49.97±17.99)。3.0 T乳腺MR DWI图像乳腺组织平均SNR略高于1.5 T,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00,>0.05)。3.0 T MR DWI的平均ADC值为(1.80±0.44)×10-3mm2/s,1.5 T MR DWI的平均ADC值为(1.73±0.32)×10-3 mm2/s,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2,>0.05)。结论 DWI可用于3.0 T MR乳腺成像,图像质量可以达到1.5 T MR DWI的效果,且ADC值与1.5 T的ADC值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回波平面成像校正(EPIC)序列对颈髓扩散加权成像(DWI)及扩散张量成像(DTI)图像质量的改善价值。方法 2022年1月至3月招募志愿者33名, 采用3.0 T MR行矢状面T1WI, 校正前后DWI、DTI序列扫描。两名观察者在T1WI与校正前后DWI、DTI序列融合图像上勾画ROI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各向异性分数(FA)值, 测量偏移距离, 并对图像质量进行5分法主观评分。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Kappa检验对两名观察者测量数据和主观评分的一致性进行评价。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校正前后图像定量值的差异, 采用Mann-WhitneyU检验比较校正前后图像主观评分的差异。结果两名观察者测量数据和主观评分一致性良好(ICC为0.912~0.999, Kappa为0.778~0.816)。校正前后DWI序列所测C6 ADC值, C4、C5、C6脊髓的偏移距离和主观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前后DTI序列C1、C3脊髓的FA值, C1、C3脊髓的ADC值, C4、C5、C6脊髓的偏移距离和主观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0.
王一倩  朱育婷  罗敏 《放射学实践》2022,(12):1573-158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膀胱癌术前ss-EPI、RESOLVE和iShim序列DWI的图像质量,探讨iShim-DWI在膀胱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7例膀胱癌患者(其中51例有明确的膀胱壁肌层浸润情况的病理结果)的MRI数据。所有患者术前在3.0T磁共振仪上分别采用ss-EPI、RESOLVE和iShim序列行横轴面DWI扫描。由两位观察者独立对3种DWI序列的图像质量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同时观察和记录肿瘤是否侵犯膀胱壁肌层。定性评估使用李克特量表5分法,评价内容包括解剖细节(膀胱轮廓和边缘)、图像失真、病变显著性(肿瘤信号强度)、伪影和整体图像质量;定量测量指标包括病灶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ADC值。采用Kappa检验分析观察者组间及组内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3种DWI序列图像质量定性评估结果的比较采用Friedman M秩和检验,定量评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采用卡方检验和ROC曲线评估3种序列对膀胱癌肌层浸润的诊断效能。结果:图像质量各项主观评分结果的观察者组间一致性为良好~好(Kappa≥0.75,P<0.001)。在显示膀胱癌的解剖细节和病变显著性方面,iShim与ss-EPI序列之间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均高于RESOLVE 序列(P<0.001)。图像失真、伪影和整体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方面,iShim-DWI均高于ss-EPI-DWI和RESOLVE-DWI(P<0.001)。3种DWI序列之间膀胱癌的SNR和CNR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iShim-DWI的SNR和CNR均高于ss-EPI-DWI和RESOLVE-DWI(P<0.001)。三种DWI序列之间膀胱癌的ADC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1)。IShim-DWI、ss-EPI-DWI和RESOLVE-DWI对膀胱癌肌层浸润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2%(46/51)、80.4%(41/51)和80.4%(41/51),IShim-DWI诊断膀胱癌肌层浸润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0(95% CI:0.796~0.972),高于ss-EPI-DWI [0.798(95% CI:0.662~0.897),P=0.017)和RESOLVE-DWI [0.790(95% CI:0.654~0.892),P=0.012]。结论:与ss-EPI-DWI和RESOLVE-DWI相比,iShim-DWI在有效检出膀胱癌的同时可较好地显示肿瘤浸润肌层的情况,有利于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MR同时多层采集(SMS)高清扩散成像(RESOLVE)技术用于宫颈癌成像的图像质量.方法 前瞻性搜集经病理证实的56例宫颈癌患者,每例患者均扫描SMS-RESOLVE扩散加权成像(DWI)、RESOLVE DWI和常规DWI三种扩散序列.由两名放射科医师主观评分宫颈癌三组DWI(b=800 s/mm2)图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分析刀锋技术快速梯度自旋回波扩散加权成像(TGSE BLADE DWI)与分段读出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RESOLVE DWI)在中耳胆脂瘤的图像质量差异。方法 选取经手术证实的中耳胆脂瘤患者4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TGSE BLADE DWI、RESOLVE DWI、常规颞骨MR平扫及增强检查,将DWI图像依据扫描方法分为两组进行图像质量评价,由2位影像诊断医师分别从磁敏感伪影、图像失真变形、整体图像质量及病变清晰度4个方面进行评分,测算两组DWI图像的信噪比(SNR)、对比度及对比噪声比(CNR)。2位医师对图像评分情况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图像评分的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SNR、对比度及CNR的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两组DWI图像间磁敏感伪影、图像失真变形、整体图像质量及病变清晰度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GSE BLADE DWI组图像的评分高于RESOLVE DWI组。两组DWI图像间SN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SE BLADE DWI的SNR低于RESOLVE DWI,对比度及CNR...  相似文献   

13.
刘琴  周智鹏 《放射学实践》2023,(10):1291-1296
目的:对比分析基于复合灵敏度编码的高分辨率磁共振扩散成像(MUSE-DWI)与常规扩散加权成像(DWI)在直肠癌的成像质量。方法:回顾性纳入分析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2021年11月-2022年6月经病理确诊为直肠癌的48例患者资料,采用3.0T磁共振进行常规序列扫描,以及进行MUSE-DWI和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成像(SS-EPI)图像对比研究。由2名放射科医师分别对2组DWI图像进行主观和客观评价。主观评价:采用5分法对病变可见性、病灶变形、轮廓清晰度、伪影水平以及图像噪声进行评分。客观评价:对信噪比(SNR)、对比度(CR)、表观扩散系数(ADC)以及病灶最大横纵径测量计算。主观评分一致性采取Kappa检验,以及采取配对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图像质量客观评分之间的差异。结果:MUSE-DWI在病变可见性、几何变形、轮廓清晰度、磁敏感伪影以及图像整体质量的评分均高于SS-EPI DW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客观评价得出MUSE-DWI的SNR、CNR均优于常规DWI(P<0.001),2组DWI间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3.0 T MR单序列分次屏气与分序列单次屏气在胃癌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伪影等方面的差异.资料与方法 对经胃镜病理证实的18例胃癌患者行术前MR DWI检查,均行单序列分次屏气与分序列单次屏气两次扫描,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SNR、CNR、ADC值及伪影等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以及胃癌与正常胃壁ADC值之间的差异.结果 18例胃癌DWI图像上均显示为高信号,两种检查方法间正常胃壁及癌肿ADC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次屏气DWI的SNR、CNR明显高于分次屏气扫描,单次屏气胃腔内自由水以及背景噪声信号强度明显低于分次屏气扫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屏气法DWI图像的呼吸运动及并行采集空间敏感性编码技术(ASSET)伪影明显减轻;胃癌ADC值与正常胃壁ADC值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0.167,P<0.001),胃癌组明显低于正常胃壁组ADC值.结论 3.0 T MR胃癌DWI中单次屏气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分次屏气扫描,胃癌ADC值明显低于正常胃壁ADC值,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韩瑞  黄璐  夏黎明  孙子燕  张蔚  张东友   《放射学实践》2013,(11):1169-1171
目的:探讨未用镇静剂备件下胎儿颅脑DWI成像技术。方法:纳入60例单胎孕妇行胎儿颅脑扩散加权成像(DWI)。所有孕妇及胎儿未用镇静处理。通过改良常规DWI参数,缩短扫描时间,于呼气末屏气采集。所获得的图像经两名放射科医生独立进行评分,大于3分认为图像质量良好。采用组内相关系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使用改良后的DWI序列,同时结合孕妇屏气配合,60例胎儿颅脑DWI均采集成功。所有胎脑DWI图像评分均大于3分,图像质量良好。两名放射科医生图像质量评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98(P〈0.001)。结论:在不采用镇静的条件下结合孕妇屏气配合,使用改良的DWI序列对胎儿颅脑DWI成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rFOV DWI)序列在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5例乳腺癌分别行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SS-EPI DWI)和rFOV DWI检查,比较两种序列的图像质量分级、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 在其他技术参数相同的条件下,25例rFOV DWI图像质量平均评级为4.96,SS-EPI DWI为4.0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Z=-4.413,P<0.01).25例乳腺癌rFOV DWI平均ADC值1.084×10-3mm2/s,SS-EPI DWI平均ADC值1.211×10-3mm2/s,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4.856,P< 0.01).结论 rFOV DWI具有图像分辨率高、变形小的优势,可以在乳腺癌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脏病变中的研究现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爽  贾文霄 《放射学实践》2005,20(5):436-437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是利用MRI观察活体组织水分子扩散运动最理想且唯一的成像方法,最初主要应用于早期脑缺血的诊断中。随着磁共振超快速成像序列的开发,使DWI的临床应用也愈加广泛,从中枢神经系统扩展到了其它系统。本着重阐述DWI在肝脏病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通过与头颅16通道硬质线圈(HC16)比较,评价头颅12通道柔性磁共振线圈(AHC12)的颅脑成像效果。方法:首先对二个线圈进行物理测试,之后招募2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采用同一磁共振仪、同一成像序列,先后采用AHC12和HC16线圈进行头颅成像,成像序列包括横轴面T2WI 、矢状面3D T1WI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两组中各序列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测量及计算图像信噪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HC12线圈组中T2WI、3D-T1WI、DWI图像的信噪比均高于HC16线圈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HC12线圈组T2WI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明显高于HC16线圈(4.77±0.43 vs. 4.41±0.50,P<0.05);两个线圈组中T1WI和DWI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差异君无统计学意义(4.82±0.39 vs. 4.64±0.49,4.70±0.47 vs. 4.40±0.50;P均>0.05)。结论:高场强下AHC12 柔性线圈可获得优于HC16硬质线圈的图像质量,可应用于临床常规头颅MRI检查中。  相似文献   

19.
正摘要目的应用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的信号强度(SI),钆对比剂增强后的T1加权序列MRI影像评估肝实质期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77例病人行3.0 T MRI检查,包括DWI/SWI序列和钆对比剂增强后的T1加权序列。肝纤维化根据活检分期,使用Metavir评分分期:F0(n=21,27.3%);F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在出血性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外伤后3d内行MRI检查的DAI患者的资料,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和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SWI扫描.GCS≤8分15例,9 ~12分3例,13 ~ 15分2例;统计病灶的发生部位、数量,测量各扫描序列发现的病灶面积,应用X2检验比较各序列病灶检出率的差异,并对患者DAI出血灶面积与GCS评分作相关分析. 结果 DAI出血灶在脑表浅部位较后颅窝和脑深部多,SWI序列对出血性病灶的检出率最高,与其他序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灶的面积与GCS评分呈负相关(r=-0.921,P<0.01). 结论 SWI能非常敏感地检出外伤后急性期DAI患者的脑内出血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