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尿清蛋白排泄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以及血压与患者尿清蛋白排泄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97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尿清蛋白排泄量分为大量清蛋白尿、微量清蛋白尿和对照清蛋白尿3组,分别测定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肌酐4项生化指标并测量血压,作组间比较.结果 除肌酐外,大量清蛋白尿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舒张压、收缩压均明显高于微量清蛋白尿组,微量清蛋白尿组高于对照清蛋白尿组.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尿清蛋白排泄量关系密切,提示脂质代谢紊乱对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血清胱抑素C与肾小球滤过率之间的关系,探讨检测血清胱抑素C水平在糖尿病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血压、病程等;留取患者24h尿混匀后取10mL送检尿清蛋白排泄量;禁食10h后采静脉血4mL送检胱抑素C、血清肌酐(SCr)。根据24h内患者尿清蛋白排泄量将患者分为单纯性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3组,比较3组血清胱抑素C、SCr水平及肾小球滤过率。结果 3组患者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尿清蛋白量的增加,血清胱抑素C和SCr水平升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可以作为反映糖尿病肾病的一项理想指标,而且比SCr能够更灵敏地反映糖尿病患者的肾损害情况,血清胱抑素C水平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iabebes nephropathy,DN)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与尿清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 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将103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A)组、早期糖尿病肾病(B)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C)组,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D)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ox-LDL,结果 血清ox-LDL水平在A,B,C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显著高于A组(P<0.05),C组显著高于B组(P<0.05).ox-LDL与UAER高度相关(r=0.81,P<0.01).结论 DN患者血清ox-LDL水平随着尿微量清蛋白的增加而升高,当尿微量清蛋白还在正常水平时,ox-LDL的水平已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提示对于DN的早期诊断,ox-LDL可能较尿微量清蛋白更敏感;OX-LDL可作为DN敏感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尿微量清蛋白与空腹血糖在糖尿病肾病检测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及尿微量清蛋白在糖尿病肾病进展中的关系。方法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对照者空腹血糖,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清蛋白(mAlb)。结果与实验对照组相比,各mAlb组的空腹血糖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mAlb30mg/L组相比,mAlb在30~150mg/L组的空腹血糖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mAlb对糖尿病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可结合空腹血糖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62例糖尿病足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2型糖尿病足患者的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肾小球滤过率、清蛋白、血脂、肌电图、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等,并与60例无糖尿病足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红蛋白、清蛋白,以及肌电图和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肾小球滤过率、血脂等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高龄,男性、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患者多合并贫血、低清蛋白血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508例,分为A组(并发脑梗死,n=240)和B组(无脑梗死,n=268)。记录2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并检测其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β2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清蛋白、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等指标生化指标和凝血指标。结果A组年龄、糖尿病发病年龄、高血压病程及收缩压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高血压及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HbA1c、载脂蛋白B(ApoB)、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Hcy)、血β2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清蛋白与B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抗凝血酶Ⅲ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年龄、高血压、HbA1c、ApoB、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脂蛋白a、Hcy等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s)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关系及WMLs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头颅MRI结果分为WMLs组及无WMLs组。124例均接受认知功能测评。采集一般临床资料(身高、体质量、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史),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并留取晨尿。分析WMLs与认知功能是否存在相关性及WMLs相关危险因素。结果:WMLs组MCI的发生率高于无WMLs组(P=0.027)。两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空腹血糖、肌酐、尿酸、肾小球滤过率及高血压病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肌酐、尿酸、肾小球滤过率是2型糖尿病患者WML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WMLs与MCI相关,年龄增加、肾功能损害加重与WMLs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水平在肝肾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90例肝硬化患者和26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尿RBP水平,同时检测其血肌酐及尿肌酐,算出校正的24h肌酐清除率作为肾小球滤过率标准.结果:肝肾综合征组的血清、尿RBP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1);单纯肝硬化组的血清RB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尿RB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尿RBP对肝肾综合征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病人血清脂联素、尿清蛋白排泄率水平,探讨血清脂联素在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的变化。方法从住院的2型糖尿病病人中选取60例作为实验组,根据24h尿清蛋白排泄量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微量清蛋白尿组和大量清蛋白尿组,以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尿清蛋白排泄量,同时观察血糖、血脂情况,分析脂联素在各组间的差异及与上述各项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对照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正常蛋白尿组、大量清蛋白尿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微量清蛋白尿组、微量清蛋白尿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正常蛋白尿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14.227,q=2.82~3.73,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尿清蛋白排泄量、血肌酐水平呈正相关(r=0.633、0.316,P〈0.05),与血糖、三酰甘油水平呈负相关(r=-0.306、-0.295,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病人血清脂联素水平随着尿蛋白排泄量、血肌酐水平升高而升高,且与糖脂代谢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随机尿微量清蛋白、24h尿总蛋白定量检测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早期肾脏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50例经血糖筛查和糖耐量试验结果确诊的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组,选择糖耐量正常孕妇5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空腹血糖、随机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24h尿总蛋白水平,并对两组孕妇的相应指标作对比分析。结果妊娠糖尿病组的血糖、随机尿微量清蛋白值、24h尿总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糖尿病组中18例随机尿微量清蛋白结果明显增高,6例24h尿总蛋白轻度增高,随机尿微量清蛋白早期糖尿病并发症的敏感性高于24h尿总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机尿微量清蛋白定量检测可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早期肾功能受损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