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中文修订版连线测验(TMT)在识别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连线测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等对43例VCIND患者和35名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进行测试。结果 VCIND组患者TMT-A、B的耗时数长于NC组(P0.05);干扰量:VCIND组NC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线测验能够发现VCIND患者执行功能损害,有助于早期检出VCIND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皮层下缺血所致不同阶段血管性认知损害(VC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Hachinski缺血量表(HIS)7分的患者。利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为筛查量表,MMSE≥27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把MMSE27分的患者,综合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和临床诊断结果分为非痴呆的血管性认知损害组(VCIND组)和血管性痴呆(VD)组。采用Clox、ADAS-Cog、ADL对47例皮层下VCI患者和3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测量。结果 1VCIND组患者较对照组MMSE、Clox1评分下降,ADAS-Cog总分上升(P0.01或P0.05)。VD患者较VCIND组、对照组患者MMSE、Clox1、Clox2评分下降,ADAS-Cog总分、ADL评分上升(P0.01或P0.05)。2ADAS-Cog各项评分比较,VCIND组物体命名、服从指令、结构性练习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VD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皮层下VD患者表现为全面的认知功能下降,其中执行功能、记忆功能的下降尤其明显。非痴呆的皮层下VCI患者存在部分的认知功能下降,尤以执行功能的下降为主,但尚具有完整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心理及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患者神经心理学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特点。方法对64例VCIND患者(VCIND组)及42例其他疾病患者(对照组)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查,使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画钟测验(CDT)评定入选者认知功能状态,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CIND组患者的CDT、MMSE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MSE评分亚项中的时间定向、地点定向、注意/计算力、短程记忆、言语复述、阅读能力、书写能力、图形描画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300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MMSE评分与P300潜伏期呈负相关(r=-0.615,P0.05)。结论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有助于VCIND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FNS)及奥拉西坦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VCIND患者,随机分为FNS组和奥拉西坦组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FNS组给予FNS治疗,奥拉西坦组给予口服奥拉西坦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ERP-P300)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1),且FNS组升高更显著(P<0.01);两组治疗后均有ERP-P300潜伏期缩短、波幅增高(P均<0.01),FNS组治疗后潜伏期缩短较奥拉西坦组更明显(P<0.01),而奥拉西坦组治疗后波幅增高较FNS组更显著(P<0.01)。结论 FNS、奥拉西坦均可改善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但FNS对提高患者的执行能力更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同阶段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其中无痴呆血管认知功能障碍(VCIND)患者47例,血管性痴呆(VaD)患者28例;对照组65例,其中VCIND患者41例,VaD患者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晚加服阿托伐他汀20 mg,比较不同阶段的VCI患者治疗前后TC、TG、LDL-C、HDL-C及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画钟试验分数等指标。结果治疗组VCIND和VaD患者治疗后TC、TG、LDL-C、MMSE、画钟试验的指标改善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1),VCIND患者治疗后MMSE、画钟试验评分差值明显高于VaD组(P0.01),血脂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的同时能改善VCI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VCIND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优于VaD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程度与血清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60例高血压CSVD患者,根据其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分为无VCI(WVCI)组(30例)和非痴呆性VCI(VCIND)组(30例),收集两组一般资料,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价,比较2组生化指标〔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尿酸〕及血清炎症因子〔CCL-2、白细胞介素(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组织生长因子(TGF)-β〕水平,并分析VCIND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VCIND组MMSE评分显著低于WVCI组〔(17. 92±3. 61)分vs (29. 30±3. 31)分,t=12. 799,P<0. 05〕,VCIND组hs-CRP、HCY、CCL-2、IL-18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WVCI组,而TGF-β水平显著低于WVCI组(P <0. 05)。IL-18水平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性。结论高血压CSVD并伴有VCIND患者血清IL-18水平越高,MMSE评分越高,提示血清IL-18水平可能反映高血压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P300检测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300检测对血管性痴呆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判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对照组(无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25名、轻度VCI组老年人14名及血管性痴呆组(VD)老年人14名进行P300检测。结果:P300潜伏期:对照组(332.18±4.96),轻度VCI组(346.64±12.27)、血管性痴呆组(421.71±15.46),血管性痴呆组与对照组、轻度VCI组相比P300潜伏期均显著延长,有统计学差异(P0.05);P300波幅:对照组(13.42±1.48)、轻度VCI组(11.02±1.09)、血管性痴呆组(10.35±1.60),血管性痴呆组和轻度VCI组与对照组分别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300作为一个反映感觉、知觉、记忆、理解、学习、判断等综合智能活动指标对老年血管性痴呆病人有重要的诊断和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基础治疗,联合组同时采用r TMS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电生理活动指标、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定量表(MoCA)评分、ET-1、VEGF、Lp-PLA2、TSH水平。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MMSE、MoCA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 13、P=0. 00; t=3. 60、P=0. 00)。治疗后,联合组的诱发电位波幅高于常规组,诱发电位P300潜伏期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 29、P=0. 00; t=4. 70、P=0. 00)。治疗后,联合组的血清ET-1、VEGF高于常规组,血清Lp-PLA2、TSH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 91~3. 89,均P 0. 01)。结论r TMS结合常规疗法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效果较好,能显著的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小血管病(CSVD)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程度与血清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41例高血压CSV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VCI程度不同将患者分为无VCI(WVCI)组(n=45)、非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组(n=56)和血管性痴呆(VD)组(n=40)。比较3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治疗前后VCIND组和VD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进一步以CSVD是否合并VCI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VCIND组和VD组患者血清hs-CRP、IL-6、IL-1β及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WVCI组(P0.05),VD组患者血清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VCIND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VCIND组和VD组患者血清hs-CRP、IL-6、IL-1β及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VCIND组和VD组患者血清ICAM-1及血浆Hcy水平均明显高于WVCI组(P0.01),VD组患者血清ICAM-1及血浆Hcy水平均明显高于VCIND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VCIND组和VD组患者血清ICAM-1及血浆Hcy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血清IL-6、IL-1β、TNF-α、ICAM-1及血浆Hcy水平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评分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6、IL-1β、TNF-α、ICAM-1及血浆Hcy均为V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IL-6、IL-1β及TNF-α等炎症因子均参与了高血压CS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且其水平越高,VCI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宁神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VCIN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治疗组35例,给予宁神汤和尼莫地平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中医证候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MMSE、MoCA评分均有升高,治疗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2.9%,优于对照组的62.9%(P〈0.01)。结论宁神汤联合尼莫地平能够有效改善VCIND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患者脑脊液中生长抑素(SS)含量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P300PL)的变化和意义,并探讨脑脊液(CSF)中SS含量与痴呆的发病部位及痴呆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VD患者50例为VD组,同期选择无认知障碍的脑梗死患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P300PL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CSF中SS含量。结果 1VD组患者CSF中SS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300PL显著延长(P0.05);2VD组患者CSF中SS含量与MMSE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514,P0.01),与P300PL呈负相关(r=-0.892,P0.01);3发生于额叶皮层、海马、颞叶皮层、丘脑、纹状体等部位的脑梗死患者脑脊液SS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1VD患者CSF中SS含量明显降低,其降低程度与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相一致,脑内SS含量降低可能是脑梗死患者出现痴呆的原因之一。2CSF中SS含量降低与VD患者脑梗死的发病部位有一定相关性。3VD患者P300PL显著延长可作为评定VD客观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脑脉泰胶囊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将80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患者随机分成2组:常规治疗组和脑脉泰组;2组均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画钟试验(CDT)测定。第12周时重新测定MMSE及CDT并加以对比。结果脑脉泰治疗的VCIND患者第12周时MMSE、CDT评分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脑脉泰胶囊可有效改善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变化与非痴呆性血管认知障碍(VCIND)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VCIND诊断标准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01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分为VCIND组96例和对照组105例,比较2组患者Hcy、对氧磷酶1活性,分析VCIND患者认知障碍与Hcy、对氧磷酶1活性的相关性。结果 VCIND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氧磷酶1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VCIND组MoCA总分、视空间/执行能力、计算力、语言流畅性、抽象能力、延迟记忆力、定向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CIND患者Hcy与MoCA总分及子项目中的视空间/执行能力、命名和注意力评分呈负相关(r=-0.560,P0.01;r=-0.564,P0.01;r=-0.399,P0.01;r=-0.420,P0.05)。对氧磷酶1与MoCA总分及子项目中的视空间/执行能力评分呈正相关(r=0.432,r=0.463,P0.01)。结论 Hcy水平增高以及对氧磷酶1活性下降的程度能较好地反映不同程度的认知损害,可作为筛查VCIND患者的客观指标,协助对VCIND患者做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非高密度脂蛋白(non-HDL-C)对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影响。方法筛选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邯郸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6例,根据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得分将其分成单纯梗死组(n=57)和认知障碍组(n=69),比较两组性别、吸烟、饮酒、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的发生频率,研究认知障碍患者的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与MMSE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单纯梗死组年龄显著低于认知障碍组(P=0.02)。认知障碍组患者的non-HDL-C浓度与MMSE分值呈负相关(P=0.031)。结论 non-HDL-C水平可能是VCI患者的潜在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中国湖南长沙地区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长沙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68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且参照北京天坛医院发表的血管性认知障碍(vCI)及其亚型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认知正常(CN)组和VCI组,登记患者的人口学资料、血管危险因素、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和个人生活习惯.结果(1)缺血性脑卒中后VCI的患病率为41.8%;(2)单因素分析显示缺血性脑卒中后VCI的发生与年龄、文化程度、饮酒、尿失禁、卒中后癫痫、球麻痹、运动功能障碍和阅读相关;(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饮酒,尿失禁,运动障碍和阅读是缺血性脑卒中后VCI的影响因素.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VCI的患病率高,且年龄、文化程度、饮酒、尿失禁、运动障碍和阅读是其独立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小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1月~2017年3月在本院确诊的老年TIA和小卒中患者115例,分为非认知障碍组55例及非痴呆性血管认知障碍(VCIND)组60例,随访1、3及6个月,比较患者临床特点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预后。结果 VCIND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非认知障碍组明显升高[(23.38±3.31)μmol/L vs(17.21±2.10)μmol/L,P0.01]。非认知障碍组MoCA总分(27.46±1.21)分,VCIND组MoCA总分(22.12±2.09)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CIND组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延迟回忆、语言复述、抽象能力评分低于非认知障碍组(P0.05,P0.01)。VCIND组1、3及6个月随访时,认知改善率分别为8.3%、33.3%和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TIA和小卒中患者的认知损害主要表现在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延迟回忆、语言复述、抽象能力方面,且随着时间推移,患者的认知损害会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4例VCIND,随机分为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未行rTMS治疗)和观察组(行rTMS治疗),两组各52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非痴呆患者(VCIND)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为VCIND患者60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60例。记录两组认知障碍相关临床危险因素,并进行MoCA量表评分和Lp—PLA2活性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血浆Lp—PLA2活性较高(P〈0.05)。Lp—PLA2活性与VCIND危险因素中的TC、LDL—C、HDL-C的相关性最强。结论VCIND患者血浆Lp—PLA2活性升高,后者与VCIND危险因素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的认知损害特征,探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中文版(MoCA)在东营地区VCIND人群中筛查的应用价值,并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进行比较。方法 对92例东营地区的受试者进行成套神经心理学测试,包括视空间执行功能、记忆力、命名、注意力等内容,研究VCIND的认知功能特点,并进行MoCA和MMSE量表的比较。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oCA筛查VCIND患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确定其最佳分界值。结果 受教育程度对MoCA得分有显著影响,受教育年限≤9年者:MoCA评分除注意力和语言流畅性外,视空间执行功能、命名、计算力、抽象思维、记忆力及定向力各分项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32、2.636、2.997、4.325、8.514、3.230,均P〈0.05)。受教育程度〉9年者:MoCA评分除注意力、计算力、定向力及语言流畅性外,视空间执行功能、命名、抽象思维及记忆力各分项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62、3.579、3.941、5.241,均P〈0.05)。受教育程度≤9年者:MoCA的筛查最佳分界值为24/25分,此时筛查VCIND的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100%;受教育程度〉9年者:MoCA的筛查最佳分界值为26/27分,此时筛查VCIND的敏感度为94.4%,特异度为70.0%。结论 (1)VCIND患者存在包括视空间执行功能、记忆力、抽象思维、计算力等多个领域认知功能的损害;(2)MoCA是筛查VCIND的一个简便、有效的工具,MoCA用于VCIND的筛查优于MMSE。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患者注意-执行功能损害的特征。方法收集SIVD患者95例,并按照认知功能分为无认知障碍组(NCI)29例、血管性认知障碍非痴呆组(VCI-ND组)40例、血管性痴呆组(VaD组)2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全面神经心理测查并分析。结果 95例SIVD患者中,有VCI患者66例,占69.5%,其中VCI-ND患者40例,占VCI总数的60.6%。3组患者执行功能各项测验(DS-F除外)均以VaD组损害最严重,NCI组最轻,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CI-ND组和VaID组注意-执行标准分数在各项认知域评分中最低。结论 SIVD患者认知损害的突出领域是注意执行功能,再认和即刻记忆相对保留是其记忆损害的特点。抑郁和其他精神行为异常多见于认知障碍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