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腰背部棘球蚴病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性,41岁,青海人,藏族.因"右腰背部胀痛伴间断性右下肢活动后麻木3年"而入院.患者于1998年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腰背部轻微酸痛,无放射痛.无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由于症状较轻未行任何治疗.2000年始出现活动后右下肢麻木,且症状逐渐加重,故来本院求治.入院后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第3~6腰椎椎体右侧可触及一大小约7 cm×6 cm囊性包块,边界欠清晰,活动度可.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53岁,长途货车司机,因左下肢麻木伴乏力半月余,二便障碍5d,于2010年5月17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7℃,神志清楚,全身皮肤黏膜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T7平面以下浅感觉、痛温觉减退,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左下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Ⅳ级弱,双下肢肌张力正常,双侧腱反射减弱,双侧Babingsiky征、  相似文献   

3.
病历摘要 患者女,59岁。因大小便困难8a伴腰痛及左下肢疼痛2a余于2006年9月25日入院。8a前感到小便淋漓不尽,尿频,无尿痛,排便困难,在当地医院按便秘治疗.效果不佳。2a前感到腰部圾左下肢疼痛伴麻木,夜间加重,呈持续性钝痛,无明显放射痛,咳嗽及打喷嚏时疼痛无加重.不伴间歇性跛行。无低热、盗汗及体质量明显减轻。既往无肝炎、糖尿病、结核及消化性溃疡病史。  相似文献   

4.
病史摘要 患者女,51岁.因多发骨痛2年余,加重半年,伴发热1周于2010年12月28日收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科.@@现病史:患者于2008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背痛,活动后加重,无发热,无放射痛,无双下肢麻木、活动障碍.  相似文献   

5.
1病例简介患者女,59岁。因“突发右下肢麻木、发凉、疼痛及左下肢乏力半月余”于2005-03-10收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当地医院用激素治疗(具体药物不详),半月余前无明显原因突然出现右足及右下肢麻木、发凉、疼痛,疼痛为间歇性,无静息痛,活动受限,左下肢行走后感乏力、酸胀,无疼痛、麻木及发凉,在当地医院行输液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无明显缓解,曾在外院行CT及血管造影检查,拟诊断为“腹主动脉及髂动脉血栓形成”。入院查体:双足皮色稍发白,皮温低,右侧低于左侧,双股动脉、腘动脉搏动减弱,右侧股动脉搏动弱于左…  相似文献   

6.
1990年1月至2002年1月,我院采用显微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86例。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53例,女133例;年龄16~69岁,平均31岁。病程3天至30年,平均6年3个月。有腰部外伤史96例,无明显原因190例。腰痛向右下肢放射伴麻木感137例,左下肢放射痛伴麻木感121例,双下肢放射痛伴麻木感23例;伴有马尾神经损伤综合征4例,足下垂1例;患侧下肢肌肉萎缩174例。病变突出部位在L_(2~3)者2例,L_(3~4)者12  相似文献   

7.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7~ 2 0 0 0年 ,我院对 16 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 (L DH)患者行手术治疗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96例 ,女 6 6例 ;年龄 19~ 71岁 ,平均 41.9岁。病程 6天至 3年。术前患者均有中度到重度下肢疼痛 ,其中行走不足 5 0 0 m即出现下肢痛者 143例 ,大于 5 0 0 m者 19例 ;腰部叩击痛阳性 15 6例 ,其中 132例并有下肢放射痛 ;16 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麻木 ;疼痛减退区与突出节段压迫之神经根支配区域完全相符者 115例、部分相符者 34例、不符者 13例 ;足踝部肌力无减弱者 18例 ,余 15 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肌力减弱 ;腱反射不对称…  相似文献   

8.
安玉秀 《中华消化杂志》2007,27(11):731-731
患者女,42岁,因反复左上腹痛1年,加重10d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阵发性疼痛,夜间加重,无放射痛,平卧及侧卧时明显,平卧后30min即出现腹痛,故患者长期保持半卧位或端坐卧位。腹痛时偶有左下肢麻木、乏力。无呕血、黑便,无发热、消瘦及腹胀。体检:全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包块,四肢、躯体无运动及感觉障碍,脊柱无压痛、叩痛。胸片、腹部B超、肠镜、腹主动脉彩超、X线腹部平片、肝肾胰功能、肿瘤标志物均正常。上腹部CT示:肝、左肾皮质小囊肿。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窦炎伴糜烂.幽门螺杆菌(Hp)++。  相似文献   

9.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31例患者均为本院患者,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18~76岁,平均50岁;病程短10天,最长16年,平均6个月,所有患者均经其他疗法,效果不佳。纳入标准:①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②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③病变部位椎旁多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  相似文献   

10.
正1病例介绍患者,女,62岁,因"腰痛伴双下肢疼痛、麻木1月,行走困难1周"入院。患者1个月前因搬重物突发腰痛,伴双下肢疼痛、麻木,无低热、盗汗,无咳嗽等症状,对症治疗疼痛减轻,但麻木未缓解,1周前腰痛逐渐加重,行走困难,为进一步诊治收住院。既往高血压、糖尿病病史10余年,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查体:体温36.5℃,腰椎活动受限,第五腰椎左侧压痛并向下肢放射,双侧直腿抬高试验(-),  相似文献   

11.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2岁,主因"突发腰背部酸胀不适伴双下肢无力、活动障碍2 h"于2013-02-16入住锡山人民医院心内科。患者入院前2 h无明显诱因突发胸闷,随即出现腰背部酸胀,程度剧烈,伴出冷汗,无明显放射痛,随后双下肢失去知觉、无力,活动障碍,不能自行站立、行走,坐不稳,腰部以下感觉麻木,小便失禁。无头昏、头痛、呕吐,无意识障碍,无肢体抽搐,无胸痛、心悸。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3年,最高达17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  相似文献   

12.
孟祥斌  毕研文 《山东医药》2009,49(18):116-116
病历摘要 患者男,51岁,因突发剧烈胸痛1d,于2008年6月12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d突发剧烈胸痛,向背部放射,伴大汗、右下肢麻木。无咳嗽咳血,无头痛头晕。以主动脉夹层收入院。既往有马凡综合征病史30余a,安痛定、磺胺药过敏史。入院查体:T36.3℃,P80次/min,R16次/min,BP138/47mmHg。  相似文献   

13.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7,4(11):1041-1042
1病例介绍 例1,患者,女,24岁,工人,因右下肢麻木、无力,继而肌束颤动2周入院,查体:T37℃,BP16/9.3kPa,神志清,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正常,口眼无歪斜,伸舌不偏,甲状腺无肿大,心肺(-),腹平软,无压痛,皮肤黏膜(-),四肢关节活动正常,右下肢痛、温、触觉正常,肌力Ⅲ一Ⅳ级,肌张力降低,膝反射消失,左下肢及其他肢体无神经阳性体征。拟急性多发性神经炎治疗9天无效,转地区医院。  相似文献   

14.
病例1:患者女,17岁,因双侧髋部疼痛1个月于2008年2月29日就诊我科。患者于2008年1月27日开始出现右侧髋部疼痛并放射至下肢,活动尚可,未引起重视,3d后双侧髋部出现疼痛,无放射痛,夜间尤甚,行走困难,就诊于当地医院。腰部CT:腰骶部各椎间盘未见明显突出。  相似文献   

15.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25岁。因"四肢乏力伴左腰部胀痛1年余"于2018-03-28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乏力,以下肢乏力为主,伴有间断左侧腰部胀痛。2018-03-28于当地医院就诊,查血压、血钾正常,增强CT检查提示左侧肾上腺区肿物,大小约6. 2 cm×5. 8 cm×3. 5 cm,为求进一步诊治,入我院治疗。查体:生命体征正常,体态无明显异常,皮肤黏膜、皮肤色泽正常,无痤疮及紫纹形成。双侧脊肋区平坦,双肾区无压痛,双肾下极未及,双肾区无叩击痛,腹部未触及包块。化验: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6.
于云海  沈春燕  张师前 《山东医药》2008,48(33):117-117
病历摘要 患者女,42岁。因右下肢肿胀、疼痛半年,发现盆腔包块1月余,于2008年7月18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半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踝部水肿,逐渐上延至膝部及髋部,当地医院诊断为“静脉血栓”,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后出现右下肢疼痛。当地医院诊断为“风湿病”,治疗1月余,无明显好转。彩超检查发现盆腔内混合回声包块。查体:T37℃,BP120/90mmHg。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心、肺无异常发现。腹部软,未扪及包块。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我们采用中药内服加手法按摩治疗颈椎病患者2 0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0 8例 ,女 92例 ;年龄 2 1~ 6 8岁 ,4 0岁以下 110例。临床表现为颈项痛及发僵、肩臂痛、上肢及手麻木 ,颈部活动后症状加重 ,并有头痛、耳后痛、胸背痛、头晕、视物不清、听力障碍、被动头姿等表现 ;伴有颈棘突旁压痛、放射痛 14 5例 ,颈活动受限 90例 ,头颈加压试验阳性 12 0例 ,拔颈试验阳性 30例 ,上肢皮肤感觉减退 5 0例 ,鞍区麻木 3例 ,臂上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130例。 X线片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130例 ,椎间隙狭窄 110例 ,椎体前后…  相似文献   

18.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9岁,因左下肢外伤后肿胀疼痛伴左小腿皮肤色素沉着、慢性溃疡8年入院。患者于10余年前左腹股沟区外侧曾为锐器刺伤,局部伤口经清创缝合后愈合,8年前出现活动后左下肢胀痛并逐渐出现患肢皮肤营养不良改变。入院前曾在当地医院住院,经下肢血管彩超检查诊断为外伤性左髂动一静脉瘘,行下肢动脉造影提示:左侧髂总动-静脉瘘、左股浅动脉起始部以远闭塞。  相似文献   

19.
孙玉明  郭玉洁 《山东医药》2013,(46):108-108
患者女,55岁,因左腿酸胀麻木4年就诊,门诊以左侧大隐静脉曲张收住院。患者一般情况可,普通查体无特殊,专科检查:双下肢无畸形,左下肢较右下肢粗,左下肢静脉迂曲、扩张呈团块状,无溃破,无皮肤色素沉着,肢体远端血运、感觉良好,足背动脉波动好,左下肢深静脉通畅试验阴性,左下肢瓣膜功能试验阴性。右下肢未见明显异常。彩超示左下肢动脉未见异常,血流未见异常;左下肢深静脉通畅,瓣膜功能未见异常;左侧大隐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20.
椎间盘突出症是1种常见病,约占门诊腰腿痛患者的15%,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保守治疗效果差,手术治疗创伤大。近年来,我院采用胶原酶溶解术治疗此类患者14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2例;年龄22~48岁,平均28岁。均有频繁发作性腰腿痛,腰部活动受限,下肢麻木,下肢肌肉萎缩及肌力下降,腰部活动受限,陂行或一侧肢体感觉异常,直腿抬高试验均呈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