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忠民 《吉林医学》2012,33(14):3089-3090
目的:探讨精神护士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及意义。方法:通过多年的精神科护理教学及临床实践总结在护患沟通中采取的沟通形式和技巧的体会。结果: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能有效增强护士与患者的信息交流,协调关系,相互信任,提高工作效率。结论:精神科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护士应努力提高沟通交流技巧的应用能力,发展和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杨世平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6):2056-2057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精神科护理活动中的作用。方法:根据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护患沟通技巧。结果:护患关系得到极大改善,患者的满意度有很大提高,护患纠纷逐步下降。结论:倡导正确的服务理念、掌握护患沟通技巧、提供精益求精的护理服务,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根本保证,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与精神病患者沟通的原则和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的提出和建立,使得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备受关注。护患间的沟通是一种治疗,尤其是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护士所用文字、谈话方式等都可成为整体护理的工具,以帮助患者康复,护患问有效沟通是实施整体护理的前提。本文总结了临床中与精神病患者沟通的原则和技巧,供精神科护理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
与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沟通是做好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关键。如何掌握患者的心理,沟通就是主要的纽带。如何做好护患沟通,就是要很好地运用沟通技巧、沟通原则以及一些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日益提高,社区护理是国内护理在21世纪发展的方向[1]。在飞速发展医学模式改变的今天,作为一名社区护士,将护患沟通技巧充分运用于工作中,增强与患者间的亲和力、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掌握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在社区护理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护理工作中,有效的沟通是促进护患之间的相互理解,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增强配合护理工作的自觉性及护理人员合理的依赖性,减少护患矛盾冲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影响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护理人员要掌握沟通技巧并合理运用是非常重要的[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儿科护理中护患沟通的技巧。方法从患儿入院至出院的护理过程中,将沟通技巧巧妙运用于整个过程。结果通过加强护患沟通后,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降低了患者投诉率,同时为医院及科室赢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掌握护患沟通技巧,可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理投诉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与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沟通是做好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关键。如何掌握患者的心理,沟通就是主要的纽带。如何做好护患沟通,就是要很好地运用沟通技巧、沟通原则以及一些方式方法。1沟通技巧1.1保护患者的隐私精神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虽然存在部分自知力或无自知力的患者,但他们仍然享有隐私  相似文献   

9.
目前护患纠纷有增加趋势,护患矛盾作为社会矛盾激化的一个焦点备受关注。护患矛盾激化有多种因素,其中长期以来护患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是重要因素之一。本人在临床工作的实践中可以充分体会到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沟通不仅能消除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一些心理障碍,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冲突,而且能取得患者的理解及配合,提高护理质量,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1沟通技巧对护患关系的影响掌握丰富的沟通知识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沟通是通过护理工作者的言行来实现的。言就是语言,即语言性沟通[1],主要表现形…  相似文献   

10.
张春兰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8):2283-2283,2285
精神病患者是弱势群体,护患间的沟通是一种治疗,尤其是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护士所用文字、谈话方式等都可成为整体护理的工具.护患间有效沟通是实施整体护理的前提[1].  相似文献   

11.
张春兰 《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09,(18):2283-2283,2285
精神病患者是弱势群体,护患间的沟通是一种治疗,尤其是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护士所用文字、谈话方式等都可成为整体护理的工具。护患间有效沟通是实施整体护理的前提^[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方法:对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保护性约束、安全检查、护理文书、护患沟通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保护性约束、安全检查、护理文书等方面存在着许多潜在的法律问题。结论:必须加强护理管理,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精神科护士的沟通技巧和综合知识,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护患沟通是精神科护理工作得以实施的前提和关键,有助于预防意外发生和患者回归社会Ⅲ。为分析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因素所造成的护患沟通障碍,探讨沟通技巧,笔者对本院精神科病房收治住院的精神疾病患者,采用自制问卷进行了调查,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丁凤霞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2):975-975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观念的转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因此,护患纠纷在临床上有上升趋势。许多纠纷与护患沟通不够、护患沟通障碍等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真正属于护理差错或护理事故的纠纷是微乎其微的。因此,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增强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营造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了解的氛围,减少或避免护患间的心理隔阂,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发生[1]。1重视护患之间的沟通1.1掌握护患沟通技巧临床上80%的护患纠纷都是由于护士与患者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所引起[2…  相似文献   

15.
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明 《当代医学》2010,16(10):124-124
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护患沟通是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护患沟通中护士要灵活应用沟通技巧,满足了患者及家属合理的需求,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整体护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何荣  闫蕊花  郭云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879-4880
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解除心理压力,在医疗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怎样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以便更好的开展护理工作,完善护理服务,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李桂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4):3241-3242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有效的沟通则是形成良好护患关系的必要条件,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是最关键的.加强护患沟通可以增加患者对护士及医院的信任,增加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理解,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患者最大限度的密切配合,使得很多护理纠纷得以化解或使医疗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因此,为了发挥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中的主导地位,护士要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和掌握多种沟通手段和沟通技巧,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治愈率.现对临床沟通技巧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良好的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利用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技巧进行信息交流,与患者建立良好和谐的新型护患关系。结果:掌握好这门技巧在护理工作中就会得心应手,可明显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结论:护士重视语言修养无疑能提高护理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护士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与病人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作为现代护理人员如何通过与患者良好沟通,实现整体护理的目标,是现代护士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本文就护患关系概念、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患沟通的形式、护患沟通的技巧及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进行粗浅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每个护理人员对沟通的意义和概念有所认识,在护理工作中与病人沟通时,根据沟通原则,有意识运用一些沟通技巧,搞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在日常工作中对同病人进行沟通的技巧和语言艺术的总结,以及对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总结,对语言沟通技巧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发现,在对精神科病人的护理过程中,使用语言沟通技巧,可以达到促进病人身心早日康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