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深入分析重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设的托老科入住老人的真实生活体验,为新型养老模式的建立与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重庆市主城区3所已开办托老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8名入住老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的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重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老科入住老人的生活体验可归纳为6个主题,即安全与信任、满足与欣慰、同情与理解、独立与适应、抱怨与无奈、担心与忧虑.结论 托老科老人在医疗保障、亲情慰藉方面得到较大满足,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设置托老科的养老模式发展前景良好,但环境限制、社会心理服务缺失等方面的不足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养老机构老人入住评估指标体系。[方法]应用文献综述法、深度访谈法、德尔菲法筛选养老机构老年人入住评估指标,选取已经入住养老机构的50名老年人进行实证研究,共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确定养老机构老人入住评估指标体系。[结果]两轮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7.80%、98.74%,两轮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30、0.850。最终确定养老机构老人入住评估指标包括6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62个三级指标。50名养老机构老人入住评估的二级指标的一致性较好(Cronbach’sα系数为0.747)。[结论]构建的养老机构老人入住评估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62个三级指标,应用可行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本地区养老护理人员现状,为规范培训、持证规范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设访问提纲式问卷对重庆某地区养老机构中的管理人员、护理员、入住老人进行访谈。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出主题。[结果]得到了养老机构管理人员、护理员、入住老人对进行养老护理员培训的不同态度、要求和建议。[结论]养老机构管理人员、护理员、入住老人对是否进行养老护理员培训、培训的方式、培训的内容、培训的结果认知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本地区养老护理人员现状,为规范培训、持证规范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设访问提纲式问卷对重庆某地区养老机构中的管理人员、护理员、入住老人进行访谈.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出主题.[结果]得到了养老机构管理人员、护理员、入住老人对进行养老护理员培训的不同态度、要求和建议.[结论]养老机构管理人员、护理员、入住老人对是否进行养老护理员培训、培训的方式、培训的内容、培训的结果认知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体验式入住评估方案在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名拟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体验式入住评估方案,对照组实施常规入住评估方案。2周试住期结束后,比较两组老人满意度、继续入住意向、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满意率、继续入住意向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9. 2%、86. 5%、2. 7%,对照组分别为58. 3%、61. 1%、19. 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体验式入住评估方案突破传统问卷式评估方式,有助于改善老人及家属评估感受,提高了老人的满意度和入住意向,促进照护计划的优化与实施,并可降低老人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入住养老院老人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化原则,以养老院为整体,将30所养老机构的受访养老护理员分为两组,试验组339人,对照组126人;试验组按"养老护理员规范化培训课程体系"进行培训,对照组采用自主培训和自主学习的方式,比较培训前后两组"知-信-行"得分情况与入住老人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在"知识""行为"维度得分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所护理老人在"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维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养老护理员规范化培训课程体系"进行培训可有效提高养老护理员的护理知识与技能行为,提高养老院入住老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李玉芸 《天津护理》2012,20(6):405-406
随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我国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已不能很好的承担养老的重任,越来越多老年人入住养老院。而普通养老院主要以养老为主,不能满足有医疗需求老人的养老问题。老年医养院则为常年伴有慢性疾病,既不适于居家养老,又由于各种原因不能长期住在综合性医院的老人提供具有医疗、保健、康  相似文献   

8.
王英  罗敏  李卉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9):1415-1417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区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便为有关部门制定和改进养老保健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市城区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生活质量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该人群的生活质量加权平均分为77.63±14.79,年龄普遍较高,70岁以上的老人占调查总人数的92.6%,丧偶率在70%以上,慢性病患病率为86.6%,且经济状况较好,总体生活质量较高。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有自理能力、慢性病、职业、家庭经济状况等。结论:影响机构入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养老方式的转变,应针对老年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制定具体措施,以全面提高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深入了解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后的生活体验,为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构建科学的特色养老护理模式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目的性抽样10名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现象学研究方法,探询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后的生活体验。结果将被访老年人的生活体验归纳为负性体验和正性体验,同时提炼出8个主题。结论养老机构需疏导老人负性生活体验,注重加强老年人群的社会支持系统,完善机构制度,优化资源配置,倡导正性生活体验,构建科学的养老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州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失能老人对机构内人文关怀护理服务的真实体验,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失能老人的人文关怀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质性研究方法,于2018年7-9月对广州市3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15位失能老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对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入住养老机构的失能老人人文关怀体验归纳为2个主题:失能老人感知到的关怀行为和感知到的不关怀行为。其中,感知到的关怀行为的亚主题有:生活设施和照料服务较完善、提供医疗保健和康复护理服务、集体活动丰富多彩。而感知到的不关怀行为亚主题为:未能充分尊重老人意愿、欠缺保护老人隐私的措施、未能及时满足老人需求和情感互动。结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在提供专业医疗和养老服务的同时,应及时满足老人多元化需求、尊重和保护老人的隐私、多与老人情感互动、注意疏导不良情绪,加强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从而全面提高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成为社会家庭的重要问题,无论从传统的家庭养老到机构养老,以及目前试行的居家养老,无不为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进行探索。就老人养老机构而言,福利院住院率也逐年上升,福利院不同于医院的老年科,但收住的老年人有与医院老年科的老人相同的生理特点,如生理机能发生退行性变化,引起机体功能障碍、思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基层养老机构的发展现状与入住老人的需求.方法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及访谈等形式对日照市两家基层民办养老机构及5家县级敬老院进行调查.结果 日照市养老机构少,资源匮乏,入住率低,医疗问题成为老年人在养老中最关注的问题.经济收入不同的老年人对养老需求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通过了解目前养老机构发展现状和老年人需求,为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科护士对高龄老人照顾相关问题的看法.[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173名老年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的年龄、职位、学历、是否有配偶、是否与高龄老人同住对高龄老人照顾相关问题的看法有差异.[结论]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今老龄化社会,应该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有机结合,探索出适合现代社会养老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北京市养老机构基本养老服务费用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居民选择养老机构、管理部门制定养老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3年对北京市270家养老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养老机构基本情况、员工情况、收住老人情况和收费标准。结果 :养老机构基本月人均养老服务费用为2482.26(1637.91,3357.95)元。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机构位置、收养区域(外区县比例)、入住人数、机构性质、不能自理老人比例、81~90岁老人比例、建筑面积、护理型床位数、无证护理员比例、总床位数对基本养老服务费用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养老机构基本服务费用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可作为机构定价和老年人选择机构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穆金桃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4):2298-2300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公寓已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养老的选择,是城市养老体系设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这一特殊群体,作为老年公寓的护理人员,应为老人健康指导与护理干预工作承担起自己应尽的义务,让入住公寓老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使老年公寓的工作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爱心护理——专科化老年护理实践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既可以提供老年人正常的生活需要,还可随时提供医疗救助和护理的新型养老模式。方法:以整体护理的理论基础为指导,为入住老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生活护理服务。结果:"医疗养老"新模式可以使患病的老年人在养老的同时,医疗护理安全也得到了保障。结论:"医疗养老"模式的建立,弥补了医院和老年公寓在服务老年患者上的局限性,是老龄化社会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梁艳  谢恺霏   《护理与康复》2018,17(11):79-81
目的了解城乡老年居民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态度和意愿。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应用"城乡老年居民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态度与意愿调查表",对203例城乡老年居民进行调查。结果 11例(5.4%)老人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了解,其中最不了解的内容是收费标准;有151例(74.4%)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表示支持,支持的主要原因是老有所养;177例(87.2%)老人表示愿意入住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其主要动机是家中无人照顾。结论城乡老年居民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了解较少,但大多数持支持态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长春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养老需求,分析养老意愿影响因素及模式选择,为应对老龄化挑战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对长春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3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4.6%的老人认为现今社区服务不足以满足其需求,并提出以社区医疗、老人活动中心、上门治疗为主的服务需求;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文化程度、经常性疼痛、慢性病和担忧养老;患有慢性病、不为养老担忧、专科或未上过学的老人更倾向于入住养老机构。[结论]政府应尽快完善长期照顾服务体系,以非正式长期照顾服务为基础,大力发展社区长期照顾服务,面向所有老年人,结合他们的具体需求提供多元化的健康服务,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潍坊市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能力及不同老年对象的分级服务需求,建立更为科学的老年人等级服务体系,旨在优化机构养老服务模式,同时为机构养老工作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潍坊市10个县市区的10家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300人,采用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及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服务需求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以70岁~89岁(75.3%)、汉族(100.0%)、无配偶(65.3%)、自费入住(100.0%)为主,入住养老机构的主要原因(占93.7%)是子女亲属无时间照顾,其中功能完好老年人43人(14.3%)、轻度失能127人(42.3%)、中度失能97人(32.3%)、重度失能33人(11.0%)。功能完好老年人对休闲娱乐服务有需求;轻度失能老年人对健康教育和休闲娱乐服务有一定需求;中度失能老年人对医疗健康和心理慰藉服务需求比较高;重度失能老人对日常生活照料和医疗健康服务需求最急切。[结论]养老机构中不同能力等级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存在一定差异性,提示养老机构应加强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科学确定老年人服务需求类型。  相似文献   

20.
曾丹丹  农惠玲 《全科护理》2023,(24):3419-3422
目的:对养老机构内入住老年人人文关怀感知情况进行了解,为养老机构人文关怀服务的改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百色市3家养老机构中的10名入住老年人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式访谈,所得资料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整理分析。结果:提炼出人文关怀感知好和感知欠缺2个方面主题。感知好的人文关怀包括护理员照护老人积极乐观、娱乐活动丰富、爱心服务活动多、政府关怀有保障、机构与家属合作性关怀、老年人间相互关怀;感知欠缺的人文关怀包括生活设施设置不合理、医疗资源无保障、个人隐私没保护、缺乏个性化关怀、个人尊重感不足。结论: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能够感知到的人文关怀较多,但也存在感知不足之处,养老机构关怀服务意识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