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4 毫秒
1.
辨舌知病     
中医诊断以“四诊”为主体,即“望、闻、问、切”,而观舌辨舌又为望诊的重要内客。 辨舌主要看其舌质、舌苔。 正常人的舌质、舌苔层是颜色淡红,舌间上布有均匀小颗粒,舌面上有薄薄一层白苔,且舌体柔软,舌位居中,转动灵活,舌面稍湿润。 舌质舌苔能反映出病情病种,如舌质鲜红、深红甚至绛色,舌面干涩,舌裂或有芒刺,舌苔燥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健康人不同年龄阶段舌质颜色的分布情况,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1年5月间首都医科大学在校学生和教师150例,采用便携式红外测温仪检测舌面温度,MoorVMS-OXY型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和组织氧含量测定仪检测舌面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血流速度、血氧饱和度。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健康人舌质颜色出现频率从高到低是:淡红舌-暗舌-淡白舌-红绛舌-紫舌。淡红舌是健康人的主要舌色表现;②随着年龄的增大,淡白舌、暗舌、紫舌的出现率增高,淡红舌出现率减少;③,随着年龄的增大,舌下络脉逐渐增粗,P<0.001;④随着年龄增大,舌温逐渐降低;⑤随着年龄增大,舌面微循环灌注量和血流速度增大,10-19年龄阶段与其他年龄阶段微循环灌注量和血流速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01;⑥10-39年龄阶段,随着年龄增大,舌面微循环血氧饱和度逐渐增大,P<0.001;40-59年龄阶段,随着年龄增大,舌面微循环血氧饱和度逐渐减少,P<0.001。[结论]健康人舌质颜色存在自身的变化规律,舌面温度、微循环等指标与中医阳气的旺衰、气血状况和肾气盛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我科收住会厌囊肿28例,采用在显微镜下经支撑喉镜圈套法加电凝治疗会厌囊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8例中男19例,女9例;17~62岁,平均42岁。无自觉症状经体检发现5例,有异物感22例,影响发声1例。19例会厌囊肿发生于会厌舌面,其中5例囊肿占据全部会厌舌面,压舌板压舌背后即可窥见;9例位于会厌谷,间接喉镜下见会厌舌面有灰白色、表面光滑的新生物,直径1.0~3.5 cm,囊肿广基22例,呈半球形;6例明显有蒂,蒂位于会厌游离缘囊肿1例,会厌谷囊肿1例,舌面囊肿4例。28例均经病理证实为会厌囊肿。2例曾接受过囊肿…  相似文献   

4.
患者王某某,男、28岁,2003年6月17日9时以舌体肿大、盈口满嘴,不能闭口,不能缩回.经人介绍来我处就诊. 患者2天前感受舌面疼痛,舌体强硬,转动不灵,未作特殊治疗.昨日下午出现舌体肿大,盈口满嘴,今晨加重,舌体肿大更甚,舌尖伸出口外,不能缩回,患者表情痛苦,而红气粗,烦躁不安,舌尖红,舌面有齿龈,并见颗粒状小点,摸之碍手,舌体青紫肿胀,按之疼痛,脉数有力.  相似文献   

5.
我们采用金属舌面板固定牙周病前牙松动牙齿,经过20余例长达1~2年的临床观察,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应用金属舌面板固定前牙松动牙齿,不仅保留了牙齿,恢复了前牙的切咬功能,而且由于金属舌面板在牙齿的舌侧起固定作用,唇面不暴露任何金属,故符合美观的要求,病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宫丹  王铭宏 《吉林医学》2002,23(4):249-249
<正>1 病历摘要 患者女,54岁。病历号156884。因乏力、皮肤黏膜苍白1年,瘫痪2个月于2001年8月22日入院。患者长期不食肉蛋及蔬菜类。1年前始出现乏力、皮肤黏膜略苍白,双腿酸痛,行走需搀扶,渐出现苍白明显,双手指尖及双下肢麻木,站立不稳,仅能卧位,入院前2d患者表情谈漠,皮肤黏膜苍白明显,查头部CT未见异常而入院。查体:Bp80/50mmHg,重度贫血面容,神志清楚,表情淡漠,被动卧位。全身皮肤苍白,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睑结膜苍白,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大同圆,光反射灵敏。口唇苍白,舌质淡红,舌面光滑,舌乳头  相似文献   

7.
病例1.男性,47岁,白人农民。有长期接触各种农药史。其主要症状为头和四肢震颤,喘息,长期恶心,神志忧郁,脉弦数(92次/分),舌暗红无苔,有舌裂(地图舌)。实验室检查表明,血浆和红细胞中的胆碱脂酶比正常值低20%;血液气体色谱分析显示,循环血液中有九种不同的有机氯化物成份。 治疗采用针刺配合服用维生素C(每次1g,日服3次),八周为一疗程。因维生素C有促进有机氯化物农药的分解代谢和排泄作用,可望对治疗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舌诊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的舌诊特点。方法:对CAG癌前病变患者从舌质、舌苔、舌形、舌下脉络、舌尖微循环、舌苔涂片、舌面pH值、唾液癌胚抗原(CEA)检测等多方面进行对照观察研究。结果:CAG癌前病变患者的舌象多表现为舌质暗红或青紫瘀斑,舌苔腻,舌有齿痕或裂纹,舌下脉络扭曲、扩张或有瘀点;舌尖微循环观察畸形毛细血管襻增加,襻顶扩张瘀血,渗出明显,血色暗红,血液流态异常;舌苔涂片发现舌上皮细胞表现为过度角化,数量增多,涂片背景脏,并出现较多的白细胞;舌面pH值偏高;唾液CEA明显升高。结论:CAG癌前病变的舌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提高本病的临床检出率有意义,亦为临床辨证用药、疗效判定提供一定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活动义齿修复中 ,对于对牙合牙伸长移位 ,使牙合龈距离过小者 ,间隙两侧牙移位 ,使间隙的近远中距离过小者 ,以及咬合力过大者 ,均可适用铸造金属牙合面及舌侧卡环。其制作优点是金属牙合面强度大 ,可承受较大牙合力耐磨损 ,不易咬断 ,常用于前磨牙及磨牙的修复。其颊舌面以白色树脂形成 ,与天然牙颜色协调 ,现简单介绍其代型上制作的方法如下 :1、①在石膏模型上准备活动义齿修复的基牙及缺失牙区均匀地涂上一薄层分离剂 ,待其干燥后再在基牙舌侧抹一层石蜡油。按常规铸造牙合支托及舌侧卡环法 ,在基牙的牙合支托凹及其舌侧观测线上方 ,…  相似文献   

10.
观舌辨病     
舌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舌的许多变化往往可以为临床的诊断提供依据。 草莓舌 舌的乳头肿胀、发红,类似草莓样改变,多见于猩红热或长期发热的病人。 镜面舌 可见舌体变小,舌乳头萎缩,舌面光滑呈粉红色或红色,见于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病。 牛肉舌 舌面是绛红色,如牛肉状,见于糙皮病(酸缺乏)。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58岁.主因面部红斑1年余于2009年11月5日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患者于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鼻梁出现黄豆大小紫黑色斑,皮疹逐渐向双侧鼻翼、颊部及眶周浸润,无明显自觉症状.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增设箭头卡在前牙反(牙合)矫治中的作用。矫治前牙反(牙合)时,作用于上前牙舌面的双曲舌簧加力后矫治器有移位力,故矫治器前部的良好固位是矫治成功的关键。固位良好的箭头卡位置越靠前效果越好。(?)增设箭头卡对矫治前牙反(牙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我们自1985~1989年上半年始用中医中药治疗吐衄血病人20例,取得了满意的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年龄与病程:20例病人中年龄在14~24岁9人,25~35岁10人,35岁以上1人。病程在一年以内6人,1~2年6人,2~5年7人,5年以上1人。经情况:痛经7人,月经量少8人,月经后延6人,闭经3人。出血部位:鼻衄11人,齿衄5人,肌衄7人,吐血1人,咳血1人,目衄1人。出血时间经前1~3天4人,经前4~6天2人,经前7~10天5人。舌质情况:紫舌6人,舌有淤斑,淤点2人。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64岁。主因反复发作性舌痛伴食欲不振、乏力半年,加重伴腹胀1月入院。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舌痛,舌面溃疡,曾诊断为舌炎,服用中药与维生素B2,时好时坏,渐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困倦、情绪低落,体重减轻。1月前无明显诱因上述症状加重,舌体麻木,味觉减退,伴进行性腹胀、便秘,不思饮食,轻度嗜睡,遂来我院诊治。  相似文献   

15.
<正> 乔某,男,三十岁。一九七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初诊。患者于一九七一年八月四日因患“舌上海绵状血管瘤”在内蒙古医院手术,同年十月即复发,该院动员其再做手术,患者拒绝而来诊。检查:舌右侧边缘后1/3处血管瘤约1×1厘米大小,凸出于舌面。未发现其它阳性体征。西医诊断:舌上海绵状血管瘤。中医辨证属“血瘤”范围。患者口苦,心烦,口渴欲饮,脉弦滑,舌苔薄黄,舌质红。《内经》说“心主舌”。心气通于舌而主血,若脏腑壅滞,气血充盛,经络痞塞,荣卫不行,邪热毒气搏  相似文献   

16.
几年来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再生不良性贫血,以及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等病,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或中药辨治,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诸出血证,不论吐衄、发斑、崩漏、便溺以至舌衄、齿衄等症,初发多为气盛血热而妄行;久病则血虚,脾虚无统摄之能。近年各地屡有对出血病的治验报道,法取寒凉、甘寒、补中,皆有疗效,良足借鉴。出血病不论久暂,其势多急,亏伤元气至  相似文献   

17.
齿衄并发舌痹治验一例杜兆民核工业四0四厂职工医院姜某,女,39岁。1994年5月17日初诊。自述近一个月来齿龈出血,严重时出现舌体麻木。诊时症见:齿龈出血,血色淡,舌体麻木感,头晕,疲乏无力,食纳少,口干,口味腥臭,大便干结,舌质淡,脉细。查BP:1...  相似文献   

18.
医案二则     
杨××,女、24岁、会计、住院号:011016 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舌裂,进刺激性食物即感疼痛,纳差,形体消瘦,进而逐渐感上腹部隐痛不适,食后尤甚,伴嗳气,无泛酸及恶心呕吐,同时出现皮下出血,曾在某医院检查无异常发现,经西药治疗无显效而来院求治。  相似文献   

19.
患者陈某 ,女 ,3 7岁 ,护师 ,1 999年 2月 1 2日初诊。口干、味觉消失 1年余 ,因食麻辣火锅诱发口干舌燥 ,逐渐舌体干燥乏津 ,伸缩涩滞不利 ,饮食不知五味 ,口干欲饮 ,尤以夜间口干渴为甚 ,伴有低热、烦躁。大量饮水漱口 ,症状都不能缓解。曾就诊于数家医院 ,均确诊为舌腺萎缩 ,用中药、针灸和西药免疫等方法治疗 1年余 ,均未见效。诊见 :舌面干燥乏津 ,舌体光红无苔有裂纹 ,脉沉细数。治以养阴生津 ,凉血清热。处方 :麦冬、沙参、百合、芦根、生石膏、太子参各 3 0g ,生地 1 5g ,天花粉 1 5g,知母1 5g,陈皮 1 2 g,生姜 3g,1 0剂 ,每…  相似文献   

20.
现将Cronkhite—Canada综合征1例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患者,男,59岁,教师。因纳差5个月,伴腹泻3个月于2007年5月26日入院。开始时出现食欲减退,纳差,2个月后因进油腻食物出现腹泻,为稀糊状便,3~5次/d,可缓解,并有指(趾)甲、眉毛、头发脱落。查体:体质消瘦,无色素沉着;头发、眉毛稀疏;舌面较光滑,舌体萎缩;甲床凹凸不平;心、肺无异常:腹软,无肌紧张、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5次/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