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为了解株洲县居民主要死因的危害程度以及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病种,我们收集了株洲县2007-2012年连续6年的死亡监测资料,分析株洲县居民主要死因、死因构成、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R),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医学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2013年西平县居民主要死亡水平、死因构成及变化规律,为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全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上报的死亡个案,经审核汇总后,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根本死因编码,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工具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西平县居民粗死亡率为620.61/10万,标化死亡率为421.37/10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粗死亡率为536.19/10万,占死亡总数的86.40%,标化死亡率为356.17/10万,略低于全国平均标化死亡率411.37/10万)。死因前五位的依次是: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前五位疾病死亡率占总数的91.99%。结论西平县居民的病伤死亡原因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为主,加强慢性病防治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的发生和死亡是今后疾病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桓台县2008~2012年死因监测工作现状和居民死因模式的变化及趋势,为制定疾病预防政策、确定防治重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桓台县2008~2012年居民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桓台县居民报告死亡13 451例,年均粗死亡率为540.90/10万,其中男性为596.85/10万,女性为485.24/10万(P〈0.01)。5年报告粗死亡率分别为244.21/10万、442.28/10万、610.02/10万、649.11/10万、757.88/10万。三大类疾病死因构成中,慢性病所占比例最高,为90.04%。死因居前5位的依次为心血管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意外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占总死亡原因的94.35%。结论以心血管病和恶性肿瘤为主的慢性病是导致桓台县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交通事故是居民伤害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平顶山市2018年居民死亡特征分析,掌握主要死亡原因和顺位等,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死因监测系统中2018年平顶山市的死因监测数据。结果 2018年平顶山市居民粗死亡率596.37/10万,标化死亡率为509.60/10万,其中男性粗死亡率为682.09/10万,标化死亡率为639.04/10万,女性粗死亡率为504.45/10万,标化死亡率为386.37/10万。男性粗死亡率为女性的1.35倍,标化死亡率为女性的1.65倍。<1岁组死亡率较高,1~<5岁组迅速下降,之后随年龄升高死亡率逐渐升高,85岁及以上年龄组死亡率达最高。死因顺位前10位的疾病依次为: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及中毒、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传染病,占全部死亡人数的95.21%(23 016/24 175);3大类疾病死因构成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88.95%。结论 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平顶山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从慢性病危险因素着手,动员各部门参与,以基层医疗机构为依托,以健康促进策略为导向,采取综合的慢性病防控措施,减少人群慢性病发生和死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洛阳市居民死亡水平和死亡谱变动情况.方法采用ICD-9死因分类法进行微机统计处理.结果:1987~2000年居民死亡率稳定在5‰左右,死因构成以恶性肿瘤、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居前六位;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X2000^2=148.5820,P<0.01);各年龄段死因不同. 结论慢性病防治是今后疾病控制的重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损伤和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是医疗卫生机构面临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宁阳县居民的死亡水平和死亡结构特点,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监测数据分析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3年宁阳县居民平均期望寿命是76.00岁,年平均死亡率为683.51/10万,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89.48%。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合计占全死因的92.97%。结论慢性病已成为宁阳县居民死亡的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泰州市医药高新区2013年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顺位,为疾病防控工作的决策、制定干预措施及评价干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录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死因登记报告系统中的人口死亡数据,死因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疾病分类,各死因构成从大到小进行顺位,将监测数据转换成DeathReg系统数据,用死因统计软件DeathReg200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泰州市医药高新区居民死亡率为664.61/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766.54/10万,女性死亡率为563.46/10万,男女死亡性别比为1.35∶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据主要死因位置,其中,循环系统疾病占慢性病死亡构成比最高,为43.82%,肿瘤为38.07%、呼吸系统疾病为4.87%,三者合计占慢性病死亡的86.76%。结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应加强对恶性肿瘤及循环系统疾病的干预,以减少慢性病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沧州市居民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死亡构成,为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依据。方法对2011年沧州市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一年中发生并报告登记的所有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用2000年标准人口构成进行率的标化。结果沧州市居民2011年粗死亡率为84.29/10万,标化死亡率为72.32/10万。主要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3 392例)、肿瘤(1 220例)、损伤和中毒(757例)、呼吸系统疾病(251例)、消化系统疾病(80例),占总死亡的94.79%。结论慢性病和意外伤害是危害沧州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应加强相应的高危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有效减少死亡和伤害的发生,提高居民的人均寿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2年孝南区居民死亡报告基本情况,为制定孝南区健康防治策略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利用死因登记信息报告系统,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spss软件分析孝南区2012年居民死亡现况。结果:2012年1月1日零时--2012年12月31日24时孝南区共报告死亡病例5193例,粗死亡率为614.06/10万,死亡率排前三位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因此三类疾病致死3013人,占全年死亡总数的86.13%,死因减寿前三位分别为肿瘤、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循环系统疾病,且男女之间死因顺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1,p〉0.05)。结论:孝南区2012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引起孝南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0.
1994~2003年常德市鼎城区居民死亡原因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常德市鼎城区居民的死亡水平和死因谱的特征。方法采用ICD-9死因分类法进行微机统计及Excel电子表格数据处理。结果10年居民年均粗死亡率为5.62‰,年均标化死亡率为6.11‰,男性粗死亡率高于女性(P<0.01);死因构成以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居前五位。结论慢性病防治是今后疾病控制的重点,损伤和中毒的预防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湖北省秦巴地区农村居民的死亡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为疾病防治提供信患。方法应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湖北省秦巴农村地区3个调查点1998年7月至2001年6月居民死亡情况进行现场调查。数据按IED-10分类方法进行统计描述,计算死亡统计结果。结果居民死亡率为617.77/10万,死因顺位居前5位的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占全部死因的88.38%。感染性疾病在死因顺位中居第6位。胃癌和食管癌死亡率达55.50/10万。结论心脑血管性疾病、恶性肿瘤、中毒是该地居民的主要死因。胃癌和食管癌死亡率较高,肺结核仍然是重要死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了解2005-2010年太原市杏花岭区疾病监测点的人群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为今后疾病防制和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收集该区2005-2010年死因监测资料,以年份为单位,分析6年来该区死亡人群在性别、年龄、季节分布、死亡原因等方面的动态变化,以及2005-2010年前5位的死亡原因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显示,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损伤、中毒和意外位居2005-2010年全死因顺位的前5位,分别占全死因构成的32.7%、16.4%、15.8%、10.0%和7.5%,合计占82.4%。男性、女性死因顺位与全死因顺位相同。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群多集中在60岁以上人群,而损伤、中毒和意外的死亡人群集中在15~45岁年龄段之间。肿瘤在四个季节死亡人数相当,脑血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人群多集中在冬春季,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群多集中在冬季,损伤、中毒和意外死亡人群多集中在夏季。因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太原市杏花岭区疾病监测点人群主要死因,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制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天津市河北区居民2003—2012年主要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掌握影响当地人口健康的主要死亡原因,为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死因统计分析软件DeathReg2005进行分析,疾病死因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分类。以中国2000年标准人口计算标化死亡率。结果2003—2012年河北区居民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趋势X^2值分别为8.251和12.957,P〈0.01)。10年间平均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848.38/10万和395.92/10万。历年来,男性粗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55岁开始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迅速上升,85岁以后达到高峰。2003—2012年,前6位的死因依次是心脏病(31.24%),恶性肿瘤(25.98%),脑血管病(21.01%),呼吸系统疾病(9.09%),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3.93%),消化系统疾病(2.48%),前6位死因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93.73%。结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是河北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应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15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死因及其特征,为评价北京市居民死亡风险,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北京市2015年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死亡率、构成比等。结果2015年北京市居民的粗死亡率为6.42‰;前五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损伤和中毒,共占全部死亡的86.43%;不同年龄组死因顺位有差异。结论恶性肿瘤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原因。应针对不同的年龄、性别等特点,对损伤、中毒采取不同的策略与措施,以减少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1131人死因调查与分析无锡市第一棉纺织职工医院(无锡214031)薛中放我厂为大型棉纺织厂,为掌握我厂死因谱的特征,做好保健工作,我们对我厂1985年~1997年间共1131人死因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1985年~...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河南省偃师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河南省偃师市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中常住居民的死亡个案为研究对象,运用死因统计分析软件DeathReg2005和Excel 200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河南省偃师市居民粗死亡率为590.37/10万,标化死亡率764.82/10万,稍低于全省居民平均死亡水平(标化死亡率773.9/10万);前5位死因依次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占全部死因的87.92%;急性心肌梗死为心脏病死亡的第1位,占53.06%;食管癌和胃癌为恶性肿瘤死亡的前两位,分别占25.03%和22.74%;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居损伤与中毒死亡第1位,占22.39%。结论以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损伤与中毒是危害偃师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预防和控制慢性病仍是卫生部门的重点工作。同时,政府应把损伤与中毒纳入疾病预防控制规划,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市山区居民的死亡水平和死因谱变动情况。方法收集鲁山县1990~2001年历年人口数和死亡个案,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处理,死因分类采用ICD-9的标准和要求。结果1990~2001年鲁山县居民的死亡率和死因构成以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居前六位;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x2=46.12,p<0.01);各年龄组死亡率与死因不同,婴儿以新生儿最多占65.98%,少年儿童死亡以损伤和中毒(47.19%)、感染性疾病(14.43%)、呼吸系病(13.05%),青壮年死亡以损伤中毒、肿瘤和循环系统疾病最多;老年人群死亡则以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为主。结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是危害居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是今后疾病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祥云县居民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死亡原因,评价居民健康水平,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祥云县2011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进行编码,以2000年全国标准人口构成比进行死亡率标化。[结果]祥云县居民粗死亡率分别为590.99/10万,标化死亡率为1096.10/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χ2=34,P<0.001),男女性别比为1.47:1。前5位死因顺位依次为呼吸系统病、脑血管病、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心脏病,前5类死因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84.31%。祥云县年龄别死因有两个高峰:一个小高峰是0~1岁组,死亡率316.19/10万,另一个高峰是65岁以上的年龄组,死亡率5422.90/10万。[结论]祥云县居民以呼吸系统病、脑血管病、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心脏病为主要死因。其中损伤和中毒死亡已是祥云县的一个突出死亡原因,以交通事故死亡居首,是男性死亡的第三大原因。  相似文献   

19.
20.
北京市宣武区2007~2008年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循环系统疾病死因对宣武区居民健康的影响,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国际分类标准ICD-10进行死因分类,以死亡率、死因顺位作为统计指标。[结果]宣武区2007~2008年死因顺位循环系统疾病位居第一;随年龄增长死亡率明显上升,主要集中于65岁以上老年组人口;前3位主要死因是脑血管病、其他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结论]制定循环系统疾病防治方案,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