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 目的 分析河南省平顶山市2011—2020年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病学特征,为调整本市的乙肝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网络直报的平顶山市2011—2020年乙肝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1—2020年平顶山市共报告27 078例乙肝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7.47/10万,2016—2020年期间的年平均发病率(36.95/10万)较2011—2015年期间(98.46/10万)明显下降(χ2=5628.949,P=0.000);急、慢性乙肝发病率分别为8.50/10万和57.88/10万;0~14岁以下儿童年平均发病率最低,为2.89/10万,随着年龄的增长,乙肝报告发病率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χ2趋势=4644.258,P=0.000);男性年平均发病率(71.21/10万)高于女性(63.44/10万)(χ2=89.803,P=0.000);2016—2020年间发病率居前3位的分别为宝丰县(58.40/10万)、舞钢市(57.83/10万)、石龙区(56.50/10万),均为城郊地区。结论?平顶山市2011—2020年乙肝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尤以0~14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低。建议进一步加强成人乙肝防控工作,并重点加强宝丰县和舞钢市等高风险地区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分析河南省平顶山市2011—2020年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病学特征,为调整本市的乙肝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网络直报的平顶山市2011—2020年乙肝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1—2020年平顶山市共报告27 078例乙肝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7.47/10万,2016—2020年期间的年平均发病率(36.95/10万)较2011—2015年期间(98.46/10万)明显下降(χ2=5628.949,P=0.000);急、慢性乙肝发病率分别为8.50/10万和57.88/10万;0~14岁以下儿童年平均发病率最低,为2.89/10万,随着年龄的增长,乙肝报告发病率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χ2趋势=4644.258,P=0.000);男性年平均发病率(71.21/10万)高于女性(63.44/10万)(χ2=89.803,P=0.000);2016—2020年间发病率居前3位的分别为宝丰县(58.40/10万)、舞钢市(57.83/10万)、石龙区(56.50/10万),均为城郊地区。结论?平顶山市2011—2020年乙肝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尤以0~14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低。建议进一步加强成人乙肝防控工作,并重点加强宝丰县和舞钢市等高风险地区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平顶山市2004-2013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平顶山市2004-2013年疾病监测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细菌性痢疾病例信息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3年平顶山市共报告细菌性痢疾病例16 789例,年均发病率为33.92/10万。市区发病率高于郊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07,P<0.001)。发病集中在夏秋季,发病高峰期为5-10月。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042.43,P<0.001)。各年龄组均有发病,0~4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其次为85岁以上人群。发病数最高的职业为农民。结论 平顶山市菌痢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应依据流行特点,针对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有效降低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01—2012年平顶山市猩红热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平顶山市2001—2012年疾病监测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1—2012年平顶山市共报告猩红热病例230例,年均发病率0.3889/10万,5年一个流行周期;市区发病高于郊县;高发季节主要集中在冬春季,有2个发病高峰,3—5月和12月;人群分布以男性、3—14岁、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结论平顶山市处于猩红热流行上升期,亟需针对重点人群和地区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及重复感染时间间隔等情况,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手足口病个案数据,筛选重复感染的病例,遵照流行病学的原理与方法计算重复感染的发生率,揭示其感染时间、地区、人群分布以及病例类型和病原学分布的规律与特点.结果 2008-2010年3年间平顶山市发生的16 912手足口病患儿中,感染2次及以上的有221名,重复感染率为1.31%,其中2次感染218例(98.64%),3次感染3例(1.36%).10个县(市、区)均有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病例报告;不同年龄组间重复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58,P<0.001);重复感染间隔15 ~ 805 d,多在2年内发生重复感染;首次发病以轻型居多(94.57%),轻症病例重复感染率1.42%,高于重症病例的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1,P<0.001).结论 2008 -2010年平顶山市存在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病例,最多感染次数达3次,2岁以下病例或首次发病为轻型病例者发生重复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应针对重点人群做好重复感染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6.
根据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情况专项调查结果,分析了2007年平顶山市、县、乡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人力资源、房屋基础建设、财政拨款及支出、实验室设备及开展检测工作等情况。结果表明:全市疚控人员整体超编,但乡镇仍有空缺;人员结构不合理,普遍缺乏高技术人才;经费投入少,业务经费极少;办公用房基本保障,实验室建设及检测能力有待提高;此外,没有建立人员培训机制以及设备的补给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643例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性病门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 ,提供防治工作依据。按照《性病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案》确诊病人 ,进行资料整理分析。结果表明 ,性病仍呈上升趋势 ,梅毒上升速度最快 ,非淋菌性尿道 (宫颈 )炎已升至第一位 ,每年春秋季发病较高 ,3、4、5、9、10等 5个月发病占 67.9% ,20~ 39岁年龄组发病占 90.7% ,无业、个体、司机等职业发病较高 ,男性高于女性 (1 36∶1)。性病流行形势依然严峻 ;性紊乱仍是引起性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流行模式发生变化。除加强预防性宣传教育外 ,因地制宜地在高危人群中推广使用避孕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温太佩  李亶  谢清梅 《贵州医药》2004,28(8):708-709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SOM)是引起小儿听力减退、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之一,且与成年后的粘连性中耳炎关系密切。为了探讨治疗小儿SOM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我科自1997年3月至2002年12月,采用耳内窥镜下Nd:YAG激光鼓膜造口引流及相关处理治疗小儿SOM30例,并与同期36例行鼓膜置管术患儿比较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马西平  李宗瑾  谢清梅  马志平  张锦娟 《医学动物防制》2014,(4):472-472,F0003,F0004
目的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应急演练积累经验,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方法以霍乱家庭疫点终末消毒为现场演练内容,采取现场操作和知识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演练。结果本次演练设计合理、定位准确,各演练队伍能够掌握基本的消毒知识和操作技能,但在熟练度和操作细节上存在不足。结论本次演练锻炼了基层疾控应急队伍,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09-2010年平顶山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0年平顶山市疾病监测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和2010年平顶山市分别报告手足口病病例6 043例和10 040例,重症病例为271例和1 917例,死亡病例2例和9例;发病率为121.24/10万和200.26/10万,死亡率为0.04/10万和0.18/10万。2009年和2010年市区的发病率均高于郊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09年和2010年的发病高峰集中在3~4月和3~5月。2009-2010年手足口病病例均以3岁及以下儿童为主;男性发病高于女性;散居儿童发病较多。2个年度手足口病实验室确诊病例均以EV71感染为主,且2009年和2010年的病原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2010年平顶山市手足口病流行强度大于2009年,市区发病率高于郊县,2009-2010年手足口病病原学构成比例发生转变。加强疫情和病原学监测,做好3岁及以下散居儿童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是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