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疗效。方法:6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4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30例应用川芎嗪注射液16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每日1次,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77%)(P<0.05)。治疗组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中血液黏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 :随机选择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及单纯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 3 8例 ,对不同时期的血液流变学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压氧治疗组治愈率及显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 (P<0 .0 1) ,高压氧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示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降低 (P<0 .0 1) ,而单纯药物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不明显。结论 :高压氧治疗可使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变指标改善 ,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杏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银杏达莫观察组和复方丹参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每日一次,静脉滴注14d,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每日一次,静脉滴注14d,治疗前后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查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前后总分显著下降(P<0.05),显效率观察组(67.5%)显著高于对照组(40%)(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可以改善脑血液流变学及脑梗死症状,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6ml,缓慢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3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积(PCT)],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MPV、PDW显著下降,PLT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与对照组(74.29%)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中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孙立强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1):2091-2094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6月在安阳市人民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缓慢静脉滴注注射用尤瑞克林,0.15 PNA单位加入到生理盐水250 m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5 mL加入到生理盐水250 mL中,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NIHSS评分、Barthel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8%、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Barthel评分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纪祥辉 《临床医药实践》2009,(4Z):1600-1601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方法:将我院2007年10月~2008年4月入院80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2组,40例以复方丹参等药物治疗为对照组,40例以复方丹参加用疏血通注射液为的治疗组,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0%),差异均有显著性,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且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并能降低血脂、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谷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8例)和治疗组(68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次,2次/d,两次给药间隔6 h。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谷红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2.35%、94.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Barthel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细胞比容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MDA水平均显著降低,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明显降低,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TNF-α和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患者机体血液流变学与微循环状态,减轻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3月德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胞磷胆碱钠注射液,0.5 g加入到生理盐水250 m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到生理盐水250mL中,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液流变学、内皮指标因子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9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聚集指数(R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内皮素-1(ET-1)、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均明显降低,而一氧化氮(NO)、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内皮指标因子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血液流变学和疾病相关指标,增强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赵泽娟 《中国医药指南》2009,7(17):37-37,73
目的探讨葛根素和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12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用葛根素注射液4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共28d;对照组(60例)用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1次/d静脉滴注,共28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总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全血黏度及红细胞比容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差异不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ACI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加用灯盏花素静脉滴注治疗,14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4项指标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灯盏花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确切,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梁培日  吴锐  贝宁  胡鸿炜  张应魏 《中国药房》2011,(40):3777-3778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与治疗组(80例)。2组均进行一般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血栓通注射剂450mg,bid治疗;治疗组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15mL,qd治疗。2组均2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血液流变学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情况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7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0例给予丹参注射液加常规治疗;治疗组380例给予丹红注射液加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总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液流变学及血凝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3.
刘斌  张强  张晋霞  李世英 《中国药房》2006,17(6):449-450
目的:观察悦安欣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其对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除均给予胞二磷胆碱、肠溶阿司匹林、B族维生素等综合治疗外,治疗组加用悦安欣注射液20ml,对照组加用血塞通注射液10ml,1次/d,疗程均为3wk。比较2组疗效及头颅CT改变情况,并观察治疗组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4%、86.73%(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头颅病灶缩小或密度减低率分别为63.89%、42.42%(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悦安欣能改善脑供血、血脂代谢,降低全血粘度,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80例择取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氢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实施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从血液流变学指标来看,治疗后研究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从神经功能指标来看,治疗后研究组MBP、H-FABP、NSE、GFAP均优于对照组(P<0.05);从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来看,治疗后研究组sVCM-1、TNF-α、IL-18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5.
纪佳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8):117-118,120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0月~2012年5月收治入院的高脂血症患者200例临床资料,随机将200例高血脂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8周,对照组应用普伐他汀治疗8周,观察治疗后血脂和全血黏度(200s-、5s-)及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TC、LDL-C、HDL-C、全血黏度(200s-)、全血黏度(5s-)、纤维蛋白原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对照组治疗后TC、LDL-C、HDL-C、全血黏度(200s-)、全血黏度(5s-)、纤维蛋白原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组治疗后TC、LDL-C、HDL-C、全血黏度(200s-)、全血黏度(5s-)、纤维蛋白原等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脂血症患者既能降低血脂水平,又能有效地降低全血黏度,提高组织灌注,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后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将8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常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脑保护剂等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4d分别检测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各检测指标较对照组均有较为显著改变。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特征,对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姜精油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以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酐复制急性血瘀大鼠模型。实验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0.05%吐温80)、模型(0.05%吐温80)、复方丹参片(1500mg·kg-1)和姜精油高、中、低剂量(80、20、5mg·kg-1)组。检测大鼠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低、中、高剂量姜精油可显著降低血瘀大鼠的全血低、中、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值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并能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结论:姜精油可明显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性,能改善血液的高黏状态,防止血液黏度增加。  相似文献   

18.
药物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凝血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并进一步对血液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两家医院近年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根据病情给予控制血压、脑保护、降糖、调脂等常规治疗,其中观察组同时应用奥扎格雷钠80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均为每日1次治疗,疗程14d,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对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标准化比值时(INR)、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等血液凝血指标的影响。结果: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总有效率经治疗后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后明显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GCS评分治疗后明显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标准化比值时(INR)、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更显著,且安全性好,可以明显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滞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刺五加注射液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取健康大鼠40只,体质量(200±20)g,每组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对照、模型+刺五加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取血检测各组大鼠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浓度、血沉及红细胞压积。模型复制剂:10%高分子右旋糖酐。结果刺五加注射液2.5ml·kg^-1·3次/d·3d或5ml·kg^-1·3次/d·3d可使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浓度、血沉及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结论刺五加注射液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有明显改善作用,对于防止动脉硬化的发展,防止急性心肌梗死时的高粘状态、并发症以及预防及控制部分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均有益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与丹参滴注液分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进一步探讨两药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9例,以随机抽样法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62例,2组患者均根据具体临床情况给予脱水剂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和血糖等对症治疗,并给予脑保护剂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给予川芎嗪注射液1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日1次;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滴注液250 ml静脉滴注,1日1次,2组患者均治疗14 d。2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65/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2%(48/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也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安全、有效,且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临床疗效明显,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