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梁贻俊教授运用温胆汤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贻俊教授临证经验丰富。她运用温胆汤加减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疗效显著。如加开窍醒神之剂治疗嗜睡、幻听;加清热除烦之剂治疗失眠;加平肝潜阳之剂治疗眩晕;加健脾化饮之剂治疗呕吐等。同时论述了温胆汤的作用及临证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秋才  张晓晖 《河北中医》2000,22(10):768-769
长期高热的病因颇为复杂,临床治疗亦颇棘手.我们常用银翘散、新加香薷饮、三仁汤、清瘟败毒饮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点滴心得分述如下.1表热稽留,辛凉透卫长期高热患者,病程皆在半月以上.临证切不可一见高热日久,即妄投苦寒.我们注意到,高热不退,病程即久,屡用苦寒清热之剂不效者,仍可有表邪存在.此时当先投辛凉芳淡之剂,轻宣肺卫,开其郁闭,使表邪疏散.待热退身凉,继而视其体内阴阳气血之偏颇,随证调理之.常用方剂首推银翘散.  相似文献   

3.
中医理论乃众医临证经验之总结,它反过来又指导于临证实践,在临证实践中不断得以验证并逐步提高.在临证中.对医理万勿断章取义,否则便会迷途而延误治疗.现试举临证1例而议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4.
大承气汤乃<伤寒论>之方,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四味组成,为攻下峻剂.临床多用于阳明腑实重证,其效甚捷.笔者于多年临证中,根据其攻坚破结、化瘀通络、消饮除滞之能,活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疾患,每获良效.举隅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桂枝加葛根汤源于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篇,由葛根、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用以治疗太阳中风表虚证的"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笔者在临床中发现,该方虽言"解肌祛邪",却暗藏"扶阳益胃生津、养血柔筋止挛"之机。看似解表之剂,却又有扶阳之功。故在临证中凡遇脉、证、症、体质等适合于此方者,多选用此方加减,每收奇效。  相似文献   

6.
李艳锋  张恒  张致祥 《陕西中医》2009,30(9):1242-1244
仲景六个柴胡汤分别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篇和下篇,其中小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中篇,而柴胡桂枝汤和柴胡桂枝干姜汤则在下篇。张致祥主任医师谓仲景六个柴胡剂,是仲圣匠心所在,以示人们曲应病机,灵活运用,现就张致祥主任医师临证五十余年运用柴胡剂之体会作以简介。  相似文献   

7.
李守然  吴翥镗 《北京中医药》2011,30(11):820-821
米逸颖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临证处方善用古方、经方,辨证准确,用药精当,往往以平淡之剂挽沉疴重疾.她用方师古而不泥古,善于将经方融汇变通,拓展应用.侯氏黑散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治疗”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由于原文叙证简略,并且涉及此方者仅一条,客观上限制了经方侯氏黑散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之厥阴病篇,主要以之治疗蛔厥。笔者通过分析厥阴病条文及此方药物组成,改乌梅丸为汤剂,临证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李富震  苏金峰  姜德友 《吉林中医药》2021,41(11):1438-1441
龙江名医马骥善用柴胡剂治疗外感、内伤杂病以及疫病.表里为纲,三部为要梳理小柴胡汤证,增补腹诊、脉诊要点,拓展小柴胡汤证;善用大柴胡汤治疗瘟毒发黄、布病、瘟毒发颐等多种疫病;活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癫、狂等神志病;变通柴胡加芒硝汤治疗胆石症;巧用柴胡剂加味治疗寒热久不愈.  相似文献   

10.
施克州 《光明中医》2006,21(11):41-41
1一味之差悟得失 2000年仲春,余年近花甲,临证中遇一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者,患者胸背皮损已愈2日,仍昼夜疼痛,夜不能寐,数日来虽口服和肛门给药以止痛,仍不得效,前来我处求诊,余以复元活血汤减大黄,合活络效灵丹加黄芩、蛇舌草、板蓝根、生米仁等清热解毒之品,3剂.孰料药后疼痛依然,余思此症,药证合拍,今缘何不效耶?诊时去大黄,因大便日2~3次,故减之;加黄芩30g,以泄肺热,力主上焦撤邪,臆断定可中的.  相似文献   

11.
知柏地黄汤具有滋阴补肾、清热降火之功效.用于治疗阴虚火旺之证.临证加减在临床中运用,可达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言土茯苓皆谓其"治杨梅毒疮",然近代名家提出土茯苓为治头痛之要药.本文通过土茯苓的中医药性记载、古今医家们重剂土茯苓治疗头痛的临床应用、现代药物学研究及头痛的病因病机,对其进行探讨,验证了重用土茯苓疗湿热头痛的有效性.临证时,凡遇湿热所致之头痛,重剂用之,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13.
小柴胡汤为和解剂、少阳枢机之剂,乃和解表里之总方。国医大师薛伯寿临证善用小柴胡汤治疗多种疑难病症,针对肝脾失调、肝郁脾虚病机,灵活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辨证谨守病机,用药切中肯綮,疗效卓著,充分体现中医异病同治特点;在药物治疗同时,亦重视日常调护、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多种方式调养结合,往往药到病除而奏奇功。  相似文献   

14.
邱明义,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邱师多年致力于中医经典<伤寒论>的研究,深得经方之精髓;临证四十余载,勤究古书,博采众长,对各种疑难杂症深有研究,尤擅长脾胃、肾病、肿瘤的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得其教诲.现撷取其临证治疗肾病之验案三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5.
罗陆一主任医师行医数十载,医术精湛,经验丰富,治疗有深刻见解认识,深懂"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道,临证辨治,谨守病机,循证化裁治则方药,治疗每每直达病源,疗效卓著.本文介绍其在临证上辨治"真寒假热"证的经验,略举数例.  相似文献   

16.
荆防饮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根据异病同治之准则,以自拟“荆防饮”治疗外邪犯肺引起之多种疾患,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于后,仅供临证参考. 方药组成:荆芥、防风、蝉蜕、僵蚕、桔梗、杏仁各6克,甘草3克。随症化裁:外感发热加山栀、黄芩、连翘、竹叶;鼻塞流涕加辛荑花、苍耳子;咽喉肿痛加金银花、板兰根、生石膏;风热痒疹加地肤子、白藓皮;周身浮肿加净麻黄、薏苡仁、车前子;痰多咳嗽加前胡、贝母.  相似文献   

17.
李斌  王宪波 《中医杂志》2023,(23):2388-2392
总结王宪波教授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临证经验。认为HBV-ACLF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虚为本,湿热毒瘀互结为标,提出“解毒凉血重通腑,健脾化湿顾中焦”的治疗观点。临证分型辨治HBV-ACLF,瘀热毒结证治以解毒凉血为法,常用解毒凉血方;湿热毒蕴证治以解毒凉血、健脾化湿为法,常用解毒凉血利湿方;脾虚湿热证治以健脾益气、清热化湿为法,常用解毒凉血健脾方(又称重肝2号方)。  相似文献   

18.
龙胆泻肝汤出自汪昂的《医方集解.泻火之剂》,由泽泻、龙胆草、车前子、木通、生地黄、栀子、黄芩、柴胡、当归、甘草组成,具有泻肝胆实火、清三焦湿热之功,主治肝胆实火和肝经湿热之证。笔者临证用其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等属肝胆实火湿热之证,疗效满意,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陈自明治疗痢疾处方用药的探析,总结出外感风寒暑湿燥邪、内伤脾胃是痢疾发生的主因;在治法上,注重祛风散邪、温脾胃、分利水谷;临证遣方倡用治风,温里、消食之剂,用药重视祛风、温中、理气和血、清热之品。  相似文献   

20.
吴玖斌 《国医论坛》2012,27(5):9-10
邱明义老师乃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邱师多年致力于中医经典《伤寒论》的研究,深得经方之精髓;临证四十余载,对各种疑难杂症深有研究,尤擅长脾胃、肾病的治疗。现撷取其临证治疗痛证之验案3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