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2012年18~59岁就业流动人口饮酒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我国18~59岁就业流动人口的饮酒行为和模式。方法 2012年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70个县(区、团),按行业分层多阶段整群抽取≥18岁流动人口作为样本,分析流动人口调查前12个月饮酒状况。结果 共有48 697名样本人群纳入分析。调查前12个月饮酒率为51.7%(男性为71.9%,女性为24.7%)。饮酒者中男性每周饮酒率和日均酒精摄入量分别为53.9%和18.7 g,女性分别为16.7%和4.1 g。饮酒者每周饮酒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P<0.01),随文化程度提高而降低(P<0.01)。男性饮酒者日均酒精摄入量随年龄增加而升高(P<0.01),随文化程度提高而降低(P<0.01)。过量饮酒、危险饮酒和有害饮酒流行率在男性饮酒者中分别为23.6%、6.6%和6.9%,在女性饮酒者中分别为6.3%、2.3%和1.5%。在男性饮酒者中,过量饮酒、危险饮酒和有害饮酒流行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P<0.01),随文化程度提高而降低(P<0.01)。男性和女性饮酒者过去12个月发生豪饮行为的比例分别为71.2%和33.1%。在男性饮酒者中,豪饮行为的频率分布在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及行业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各行业中,从事建筑业的男性饮酒者每周饮酒率、日均酒精摄入量、过量饮酒、有害饮酒和豪饮流行率均为最高。结论 我国流动人口饮酒行为普遍,性别差别较大;不良饮酒行为在男性饮酒者中存在明显的年龄、文化程度和行业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饮酒行为现状,为开展社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健康管理和有针对性的生活方式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深圳市福田区随机抽取12个社区,通过多种途径(体检资料查询、日常门诊发现、家庭医生发现、义诊发现)在被选取的社区中筛查发现慢性病高风险个体1 923名,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最终获得1 870名慢性病高风险个体的有效问卷。结果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现在饮酒率为11.39%,其中男性和女性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现在饮酒率分别为21.65%和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病高风险人群中现在饮酒者平均酒精摄入量为21.09 g/d,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25.40 g/d)显著高于女性(7.06 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现在饮酒者中过量饮酒者比例为24.41%,男性(28.22%)和女性(12.00%)现在饮酒者中过量饮酒者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和婚姻状况与慢性病高风险人群过量饮酒行为的发生与否存在相关性(OR=10.939,95%CI:4.867~24.589;OR=2.988,95%CI:1.203~7.424)。结论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总体饮酒率不高,但饮酒者酒精摄入量和过量饮酒比例偏高,需针对其人群分布特点制定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进而防止和减缓饮酒相关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国15岁及以上城乡居民的饮酒现状。方法使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调查"个人健康情况调查问卷"中的饮酒情况数据,对145 263名15岁及以上居民的饮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中国15岁及以上居民的饮酒率为34.3%,男性(54.6%)高于女性(13.3%),45~59岁人群饮酒率最高(38.6%);饮酒者饮用最多的是啤酒(64.6%),其次为高度白酒(38.7%)和低度白酒(29.7%);饮酒者日均酒精摄入量为28.1 g,男性(32.8 g)高于女性(8.0 g),45~59岁人群酒精摄入量最高(38.5 g);饮酒人群中过量饮酒率为30.4%,男性(34.8%)高于女性(11.7%);饮酒人群中危险饮酒率为13.9%,男性(16.0%)高于女性(4.7%),45~59岁人群的过量饮酒率(41.1%)和危险饮酒率(20.1%)最高。结论中国15岁以上居民饮酒现象比较普遍,存在性别和年龄的差异。应加强过量饮酒危害的宣传,尤其注重45~59岁年龄段的男性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天津地区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饮酒现状,为天津市预防饮酒对健康的损害提供基础依据。方法于2010-2012年在天津市14个区县开展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工作,调查员采用面对面询问的方法调查前12个月内的饮酒情况,应用SAS 8.0软件对数据进行χ2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天津市调查人群在调查前12个月内的饮酒率为26.8%,男女性饮酒率分别为46.7%和6.7%。城市男性饮酒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随文化程度的提高而下降,城市女性饮酒率随文化程度提高而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和农村男性饮酒者平均每日饮酒量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91、4.47,P<0.05,P<0.01)。农村男性平均每日饮酒量随文化程度提高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9,P<0.01);农村男性随年龄升高,过量饮酒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8,P<0.01),随文化程度提高,过量饮酒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1,P<0.05)。结论天津市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饮酒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男性饮酒问题比较突出,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江苏省徐州市≥15岁居民过量饮酒现状,为今后健康教育和采取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在徐州市抽取的44 791名≥15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徐州市≥15岁居民过量饮酒率为11.65%,标化率为12.35%;其中城市居民过量饮酒率为11.19%,标化率为11.86%,农村居民过量饮酒率为11.79%,标化率为12.49%,城市与农村居民过量饮酒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219名过量饮酒者中,过量饮酒1~2次/周者占37.77%,过量饮酒3~4次/周者占23.41%,每天或几乎每天过量饮酒者占38.82%;其中城市和农村居民过量饮酒频次为1~2次/周、3~4次/周、每天或几乎每天者分别占44.93%、28.18%、26.89%和35.71%、22.05%、42.24%,城市与农村居民过量饮酒频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463,P=0.000);不同特征居民过量饮酒率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和人均年收入居民的过量饮酒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徐州市≥15岁居民过量饮酒率较高,农村居民每天或几乎每天过量饮酒者多于城市居民.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东省深圳市居民饮酒行为现况,为相关部门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3个区647名居民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显示深圳市居民的现在饮酒率为15.46%(100人),男性现在饮酒率为25.96%(74人),高于女性的7.18%(26人);45~59岁组饮酒率最高为24.44%(33人);现在饮酒者中<18岁开始饮酒者每天或几乎每天饮酒;饮酒主要类型依次为啤酒(37.00%)、白酒(24.00%)、其他酒类(21.00%)和果酒(18.00%);酒类消费中平均每天酒精消费量为18.84 g,其中男性为22.49 g,女性为8.17 g。酒类消费者中过量饮酒比例为22.00%(22人),其中男性为24.32%(18人),女性为15.38%(4人)。结论深圳市居民总体饮酒率不高,但是饮酒行为有年轻化趋势,并且在某些人群中饮酒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15岁及以上傣族、景颇族居民饮酒行为,为当地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5岁及以上常住傣族及景颇族居民3 497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和职业等)和是否饮酒、饮酒种类、饮酒量、饮酒频率等。应用SPSS 17.0进行χ~2检验比较不同组间率的差异。结果德宏州傣族居民饮酒率为42.24%,景颇族饮酒率为43.64%。傣族、景颇族居民男性饮酒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傣族居民的饮酒率下降,而景颇族居民的饮酒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傣族不同性别间开始饮酒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景颇族男性开始饮酒年龄早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傣族与景颇族居民的饮酒类型均以高度白酒饮用频率最高(傣族为37.72%,景颇族为37.35%)。傣族、景颇族的有害饮酒率分别为49.9%和57.1%;随着年龄的增加,傣族、景颇族的有害饮酒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傣族男性饮酒者每周饮酒频率为3~6、≥7次者所占比例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德宏州傣族、景颇族居民饮酒行为较普遍,酒精摄入量和有害饮酒所占比例较高,且出现低龄化趋势。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开展饮酒危害的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减少由过量饮酒造成的相关慢性病和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中国居民饮酒行为现况   总被引:62,自引:1,他引:62  
目的:了解我国居民饮酒行为现状,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分析我国城乡15岁及以上居民159117人的饮酒情况。饮酒信息的收集采用个人健康情况调查表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询问获得。结果:我国居民的现在饮酒率为21.0%,男性现在饮酒率为39.6%,明显高于女性的4.5%;城乡居民的现在饮酒率分别为20.9%、21.0%。45~59岁组饮酒率最高。现在饮酒者中18岁之前开始饮酒的比例为8.8%。39.9%的男性和29.5%的女性饮酒者每天或几乎每天饮酒。饮酒主要类型依次为白酒(50.3%)、啤酒和白酒(27.5%)、啤酒(14.1%)。男性现在饮酒者中有58.2%的人平均每次饮用白酒在100~150g,女性中有77.3%的人平均每次饮用白酒在50~100g。结论:我国居民中饮酒是一种普遍的行为,需要进一步探索影响因素,减少饮酒相关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分析2010-2012年中国15~17岁人群饮酒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调查“个人健康情况调查问卷”中的饮酒情况数据,对6 581名15~17岁人群饮酒率、饮酒类型和日均酒精摄入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中国15~ 17岁人群饮酒率为14.0%,男性(19.2%)高于女性(8.5%);17岁人群饮酒率最高,为18.0%.不同性别、年龄人群饮酒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8.04,52.67,P值均<0.01).饮用啤酒的比例最高(85.1%),其次为葡萄酒(35.2%).饮酒人群的日均酒精摄入量为4.9 g,其中男性(5.6 g)高于女性(3.4 g),17岁人群日均酒精摄入量最高(5.5 g),不同性别、年龄及城乡人群饮酒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3.37,7.67,29.70,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家庭人均年收入<10 000元、现在吸烟者饮酒率高.结论 中国15~17岁人群的饮酒问题不容忽视,建议尽早对该人群进行不饮酒干预.  相似文献   

10.
苏州市成年人饮酒行为与高血压患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每周饮酒行为状况与高血压患病关系.方法 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项目”苏州市吴中区基线调查数据,描述当地居民饮酒情况和高血压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每周饮酒频率、饮酒量、开始饮酒年龄和饮酒相关不良状况与高血压患病的关系.结果 男、女性每周饮酒率分别为40.7%和0.6%,男、女性每周酒精平均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250.8 g和47.2 g,每周饮酒率和饮酒量性别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9.7%和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logistic回归调整后显示,男性每周饮酒频率≥3d,每周酒精摄入量≥100 g者患高血压风险较不饮酒者显著增加(P<0.01),开始每周饮酒年龄<20岁和饮酒相关不良状况出现2种及以上者患高血压风险分别是不饮酒者的1.50倍和3.27倍,但在女性中未发现此现象.结论 男、女性每周饮酒率、饮酒量不同,男性随每周饮酒频率增高,饮酒量增多,开始每周饮酒年龄提前以及饮酒相关不良状况出现种类增多,其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女性饮酒与高血压患病关系则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魏卫  吴志新 《职业与健康》2009,25(7):727-728
目的了解河南省信阳市农村外来女性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态及家庭内传播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信阳市近年来发现的外来妇女及HIV感染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对其家庭成员进行艾滋病检查。结果全市共调查外国或外省嫁人妇女374人,有33人感染HIV,感染率高达8.82%。有些来自艾滋病流行相对严重的省和国家,部分外来妇女有婚外性行为和吸毒史,8人来自缅甸,7人来自越南,有14人来自云南,3人来自广西,1人来自重庆。有9人传给丈夫,有4人传给子女。结论部分农村地区外来嫁入女性中感染有HIV,应加强该类人群的HIV/AIDS监测、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对感染者进行随访,防止家庭内的二代传播。  相似文献   

12.
济南市艾滋病流行特征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全面了解济南市艾滋病流行特征,探讨切实有效的防治模式.[方法]对济南市近年来有关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8年以来,累计发现抗-HIV阳性者95例,其中HIV感染者65例,艾滋病病人30例.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逐年增加.95例中,流动人口80例;男性71例,女性24例;20~39岁青壮年71例;经性接触感染者29例,静脉注射吸毒感染者28例.[结论]济南市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逐年上升,以性接触、静脉吸毒途径感染为主,外来流动人员占多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成都市地震灾后重建建筑工地的卫生现状,为加强建筑工地的卫生防病管理提供卫生管理对策。[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地震灾区141家建筑工地的卫生状况进行现场调查。[结果]56.03%的建筑工地的饮用水来自市政或乡镇管网水,所有建筑工地均设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点;71.18%的建筑工地提供民工宿舍;60.99%的建筑工地设置食堂,提供约51.04%的民工就餐;77.31%的建筑工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卫生知识宣传活动。建筑工地现存的主要卫生问题在于民工食堂和宿舍,其卫生状况普遍不容乐观。[结论]应加强对外来援建工作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将工地卫生防病工作纳入建筑工地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重点加强工地食堂及周边小餐饮店/流动摊贩的卫生管理,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对建筑工地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教育,保证震后"无大疫"。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庄河市农村中老年妇女慢性病患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促进农村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方法]2006年,在庄河市尖山乡尖山村、山头村抽取105名40岁以上妇女进行调查。[结果]调查105人,其中体重正常的20人,超重的32人,肥胖的53人;高血压患病率为42.86%,糖尿病患病率为18.10%,冠心病患病率为16.19%,脑卒中患病率为3.81%,高脂血症患病率为15.24%。体重正常、超重、肥胖者各种慢性病患病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种慢性病总患病率,正常体重者为60.00%,超重、肥胖者为92.94%(P〈0.01)。[结论]庄河市中老年农村妇女超重和肥胖率较高,慢性病防治工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银川市老年人现有的养老方式与养老期待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银川市现有社区中选取其中的3个社区为调查现场,在选取的每个社区中从居民健康档案中以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250名年龄在岁55岁以上的人员为调查对象,共确定750人,用自设的调查表入户以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共有698人接受调查,应答率93.1%。[结果](1)社区老年人99.2%现有的养老方式为家庭养老,0.8%的人为其他养老;(2)93.4%的老年人希望的照顾对象主要为配偶和子女;(3)75.9%的老年人愿意与子女同住;(4)76.9%的老年人期待的养老方式仍为家庭养老,12.7%的老年人的养老趋向为养老机构;(5)影响养老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学历、职业、月收入、居住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养老金,均为P﹤0.05。[结论]银川市老年人无论是现有的还是将来的养老方式都以家庭养老为主,但应开发适合于老年人经济状况与需求的其他的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通化市暗娼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2008年7月,对通化市部分娱乐场所的暗娼进行调查。[结果]调查401人,其中桑拿/洗浴中心191人,年龄(33.5±8.9)岁,文化程度初中262人,在婚180人,汉族331人。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34.41%。最近1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安全套使用率为23.94%。[结论]通化市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不高,从事商业性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很低。  相似文献   

17.
健康人群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保定市区健康人群弓形虫感染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对市区,郊区,乡村不同居住地3 023名普通健康人(无自觉症状,无临床疾病表现者)进行了IgG,IgM,CAg检查。[结果]感染率为2.84%(86/3 023),和动物弓形虫感染率24.89%(397/1 595,另附文详述)和笔者94年~97年对医院对医院就诊患者进行的弓形虫感染率9.25%(53/573)比较要低。[结论]保定市区健康人群中存在着弓形虫感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17%和京,津,石周边区,属低度感染区。应谨防其他地区或动物向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盐城市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盐城市1999~2008年艾滋病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盐城市1999年首次在流动人口中发现HIV感染者,到2008年底累计报告HIV感染者98例,其中艾滋病病人23例,死亡13例。2008年发现28例其中病人5例,死亡2例。98例HIV感染者中,来自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9例。本省南京市3例,肯尼亚1例,本市45例;年龄3~66岁,其中20~39岁占70.41%;无业人员占43.88%,农民、民工占32.65%;性途径感染的占46.94%(异性接触、同性性接触分别占总数的40.82%、6.12%,血液途径感染的占44.90%(注射吸毒感染占总数的41.84%),母婴传播感染的占2.04%,感染途径不详的占6.12%。[结论]盐城市艾滋病疫情有扩大蔓延向一般人群传播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许昌市城区居民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认知状况,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10月,在许昌市市区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不同人群122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1220人,知晓艾滋病基本知识的601人,知晓率为49.22%。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城市居民为43.86%.农民工为47.55%,青少年学生为57.36%,校外青少年为48.04%(P〈0.01);15~19岁为53.49%,20-09岁为52.54%,30~39岁为43.31%,40~50岁为43.06%(P〈0.05);文盲、小学文化者为27.27%,初中文化者为38.99%,高中/中专文化者为43.57%,大专以上文化者为59.55%(P〈0.01)。调查对象获取艾滋病基本知识的前4位途径分别是电视、报刊、书籍、宣传栏,所占比例分别为68.11%、36.97%、36.07%、30.41%。[结论]许昌市市区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盐城市男男同性恋(MSM)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感染状况,为在该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7~2008年,对盐城市129名MSM进行调查。[结果]129名MSM中,20~39岁青壮年占75.97%,38.76%为双性恋者;发生同性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63.57%。调查人群HIV感染率3.10%,梅毒感染率为4.65%。[结论]盐城市MSM人群HIV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