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手部外伤合并软组织缺损是一种常见损伤,其治疗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保留手部创伤后非失活组织及其功能.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越来越多,各类型游离皮瓣均可应用于手外伤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由于游离皮瓣移植需吻合血管,同时手外伤病人一般来说损伤和(或)污染严重,故目前趋向于用带血管蒂岛状皮瓣.本院自1998年8月以来,采用各种带蒂组织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共51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皮瓣移植的方法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据缺损性质、部位以及面积大小的不同,合理选择尺动脉腕上肢皮瓣移植、骨间背侧皮瓣局部移植修复或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皮瓣修复情况,并随访6个月对其进行手部功能恢复评估.[结果] 应用带血管及带蒂皮瓣移植修复的60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中,成瓣全部成活;其中有2例游离皮瓣术后发生动脉危象,重新吻合出现危象的血管探查后皮瓣全部成活,另1例发生皮缘部分坏死,在换药干预后创面愈合.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移植皮瓣质地柔软、皮瓣弹性佳,无挛缩,手指功能与外形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结论] 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手外形及功能恢复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矿区各种复杂手外伤754例皮瓣修复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针对矿区各种类型的手外伤灵活应用各种皮瓣修复的疗效。方法 2004年10月至2008年12月754例矿区手外伤患者,其中断指伴皮肤软组织缺损135例,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221例,掌指骨骨折伴软组织缺损259例,断掌伴皮肤软组织缺损70例,全手脱套伤69例。根据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部位、损伤程度、指别、面积,灵活运用各种皮瓣进行修复手术。采用单纯带蒂皮瓣修复69例;带神经血管蒂皮瓣修复573例;吻合血管皮瓣112例。结果术后12例逆行岛状皮瓣静脉回流受阻,出现张力性水疱,及时处理蒂部,皮瓣恢复血循环;9例皮瓣远端坏死,经短期换药后自行愈合,余皮瓣均一期成活。结论根据复杂手外伤类型,采取相应的适宜皮瓣修复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外观及功能良好等优点,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带蒂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对25例患者采用带蒂髂腹股沟皮瓣进行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2 a,皮瓣颜色质地与邻近组织类似,外观满意。手部关节及肩肘关节由于注重早期活动功能良好。结论采用髂腹股沟轴行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具有血供丰富,成活率高,操作简单,对供区影响小,可切取面积大等优点,手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5.
手外伤常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有深部肌腱、骨关节、神经血管的外露.单纯游离植皮难以成活,常需皮瓣修复.本院自2002年4月~2003年10月应用带蒂髂腹股沟轴型超薄皮瓣修复各型手部软组织缺损21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和提高腹部带蒂皮瓣在手外伤伴软组织缺损应用中的修复质量。方法对58例手外伤伴软组织缺损病例应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腹部带蒂皮瓣治疗效果好,皮瓣成活58例,2例发生皮瓣边缘坏死,经换药后,自行愈合。结论腹部带蒂皮瓣是修复手外伤伴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7.
手部软组织缺损是手外科的常见急症,多伴有骨和肌腱组织外露,需用皮瓣转移修复。我科2004年1月~2006年5月采用腹部带蒂超薄皮瓣修复手背部及手指软组织缺损42例56指,均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本组42例,男性31例,女性11例。年龄16~58岁,平均29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不同筋膜皮瓣修复术在创伤性胫骨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98例创伤性胫骨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带蒂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修复44例,其中常规皮瓣23例(未改良组),扩大皮瓣切取范围21例(改良组);带蒂腓肠肌外侧头肌皮瓣修复30例,其中改良组17例,未改良组13例;游离皮瓣修复24例。比较不同筋膜皮瓣修复术的临床效果。【结果】改良与未改良的带蒂腓肠肌内侧皮瓣修复术所用皮瓣平均面积分别为(201.3±23.5)cm2和(217.5±25.6)cm2,改良与未改良带蒂腓肠肌外侧头肌皮瓣修复术患者所用皮瓣平均面积分别为(186.3±47.6)cm2和(287.4±67.3)cm2,改良组所用皮瓣平均面积均明显小于未改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成活率、感染率则无显著性差异(P >0.05);游离皮瓣修复术组患者平均皮瓣面积明显大于带蒂皮瓣修复术组患者,且感染率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扩大皮瓣切取范围的改良带蒂腓肠肌内侧与外侧头肌皮瓣修复术治疗创伤性胫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所用皮瓣面积均小于未改良的修复术,而治疗成活率和感染率无差异。采用带蒂腓肠肌内侧与外侧头肌皮瓣修复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游离皮瓣修复术,并可显著降低术后感染率,提高供体成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皮瓣修复术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7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63例行小型足趾游离皮瓣修复术,对照组64例行髂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比较2组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皮瓣愈合情况(愈合时间、组织病理学评分),手部外形完好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64.27±28.76)min、术中出血量为(85.64±3.62)mL、组织病理学评分为(1.73±0.69)分、手部外形完好率为98.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4.39±24.31)min、(81.52±3.74)mL、(1.04±0.56)分、87.50%;观察组愈合时间为(14.57±2.62)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58±3.16)d、14.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小型足趾游离皮瓣修复术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虽多于髂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但有效缩短了患者的愈合时间、更好地恢复了手部外形,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手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在手外伤中十分常见,如果同时合并血管神经缺损,则修复难度增大。周围神经缺损长度超过其直径4倍,则难以直接吻合,必须行神经移植术。游离植皮和带蒂皮瓣移植为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常用方法,但术后皮瓣感觉恢复欠佳;第2趾侧方游离皮瓣携带固有血管、神经,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在修复创面的同时可以修复缺损的血管、神经,术后皮瓣外形逼真,感觉良好。本科采用第2趾侧方游离皮瓣修复伴血管神经缺损的手指创面,获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带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带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10例,皮瓣修复创面面积4cm×8cm×3cm×5cm。结果:术后随访1~3a,8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远端出现部分坏死,皮瓣美观,外观满意。感觉及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带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具有操作简便、血供丰富、质地薄、感觉恢复好、无需再次整形等优点,为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提供了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带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带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10例,皮瓣修复创面面积4cm×8cm~3cm×5cm。结果术后随访1~3a,8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远端出现部分坏死,皮瓣美观,外观满意。感觉及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带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具有操作简便、血供丰富、质地薄、感觉恢复好、无需再次整形等优点,为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提供了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股沟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护理措施。方法:结合资料回顾总结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护理资料与体会。结果:本组23例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皮瓣全部成活。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术后细心观察,积极处理血管危象是保证皮瓣成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柴亚胜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1):1851-1852
[目的]探讨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11例,皮瓣面积最大13 cm×8 cm,最小8 cm×6 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9例,皮瓣边缘坏死2例,经换药后治愈.[结论]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蒂部小隐静脉是否需结扎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张晟 《实用医学杂志》2004,20(4):430-430
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很多,有游离植皮,推进皮瓣植皮,局部转移皮瓣等,方法各有利弊。而对于手外伤中软组织缺损面较深面积较大,尤其是指骨或掌骨外露的情况下,腹下部带蒂皮瓣植皮有其优势。近年来,我院在治疗手外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中,利用腹下部带蒂皮瓣修复5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采用带血管神经蒂皮瓣修复手外伤缺损术的护理重庆市外科医院(400013)兰庆芳我科几年来采用4种带血管神经蒂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22例,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最大49岁,最小19岁。切取皮瓣...  相似文献   

17.
自1994年1月开始,我科应用带脐旁血管蒂含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和随意型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以下简称薄皮瓣)用于深度烧伤手、疤痕挛缩手、手部皮肤撕脱伤,手部软组织挫伤、缺损以及其它部位的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收效较为满意。 1 临床资料 本组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46岁;5例烫伤后手部疤痕挛缩,2例手部热压伤,2例手部软组织缺损,1例右肘窝部电烧伤后皮肤疤痕。共10块皮瓣,腹部供瓣8例,侧胸壁供瓣1例,膝上方股前外侧皮肤供瓣1例。最大面积27cm×12cm,最小面积5cm×5cm。长宽比例3.3~1:1,10块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块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坏死原因考虑一块是包扎过紧,另一块可能是缝合时  相似文献   

18.
自1991年~1997年5月,我们使用带旋髂浅血管蒂髂骨皮瓣修复手外伤致手部骨与软组织缺损12例,术后效果较好,达到了修复目的,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男11例,女1例;年龄18~46岁,均为青壮年。5例为手部严重挤挫撕脱伤,伴骨与软组织缺损;4例为拇指旋转撕脱伤,其中3例急诊清创再植术后坏死,Ⅱ期用此骨皮瓣行拇再造。1例损伤严重,无再植条件,急诊Ⅰ期用此骨皮瓣行拇再造;1例为拇指电锯伤,再植术后坏死,Ⅱ期行拇再造;1例手外伤后虎口挛缩,用此骨皮瓣撑开和扩大虎口。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足底内侧动脉带蒂皮瓣修复足跟部黑色素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依据足底内侧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的解剖学基础进行手术设计.应用足底内侧动脉带蒂皮瓣修复 6例足跟部黑色素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结果]术后供受区创面均一期愈合.随访6个月至2年5个月.无跟区皮肤破溃发生.[结论]根据足底内侧动脉的走行`分布特点设计,足底内侧动脉带蒂皮瓣是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2例,年龄16~42(平均30)岁。车祸致撕脱伤3例,机器挤压伤6例,爆炸伤4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