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观察清溃方保留灌肠联合柳氮磺胺吡啶(SASP)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83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采用清溃方灌肠、SASP口服,对照组予SASP口服治疗,疗程均为5周,治疗后评价疗效,随访3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5%,对照组总有效率75.61%,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腹痛及粘液脓血便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及Baron内镜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溃方保留灌肠联合SASP口服治疗UC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陕西中医》2017,(8):1110-1111
目的:探究葛根芩连汤加减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随机将本院门诊收诊的100例UC患者划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行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治疗组50例在上述基础上应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30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内镜评分、随访1年复发率显著降低,腹痛、便血及里急后重消失时间显著缩短,血清IL-8、TNF-α及IL-10水平更优(P均0.05),治疗期间,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加减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UC有效、安全,对于促进临床症状恢复,减少病情复发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溃结方内服配合中药神阙穴贴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溃结方联合中药神阙穴贴敷,两组均治疗20天,观察组疗效较对应组好。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好。结论:溃结方内服配合中药神阙穴贴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溃结宁膏穴位贴敷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UC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0例,分别予溃结宁膏穴位贴敷加服安慰剂、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加安慰贴、溃结宁膏穴位贴敷加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60 d后观察3组临床综合疗效、黏膜病变疗效、黏膜病理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IFN-γ、IL-4的变化。结果3组临床综合疗效、黏膜病变及黏膜病理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IFN-γ水平明显降低,IL-4水平明显增高(P<0.01);治疗组、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溃结宁膏穴位贴敷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脾肾阳虚型UC,可调节体内免疫细胞因子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解毒法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复发患者结肠组织P-糖蛋白影响.[方法]90例UC复发患 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治疗组45例,西药对照组45例.治疗3个月后对完全缓解及有效病例(其中治疗组39例,对照 组32例)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治疗组给予益气活血解毒立法的中药汤剂,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并与 20例作正常对照.[结果]治疗前UC组结肠组织P-糖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p<0.01);复发组水平明显高于未 复发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时结肠组织P-糖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益气活血解毒立 法的中药溃结复发方,与西药柳氮磺胺吡啶比较,可有效降低结肠组织P-糖蛋白水平,减少耐药性,提高药物的治疗 效果从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联合清溃方保留灌肠诱导和维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将160例UC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各80例。西药组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强的松治疗,疗程8周,对治疗达到缓解期患者再以柳氮磺胺吡啶片维持治疗2个月;中药组采用中药内服联合清溃方保留灌肠,疗程8周,对经治疗达到缓解期患者再根据不同证型以中成药维持治疗8周。对进入缓解期患者进行12个月随访。进行治疗前后结肠镜检查,以结肠镜Baron内镜评分法进行评价;采用肠黏膜病变活动指数(Sutherland)评估疾病严重度与活动度;采用炎症性肠病问卷(IBDQ)评价生活质量;对主要症状、体征进行治疗前后评分,记录患者复发次数。结果:中药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2%,西药组为75%,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Baron评分和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评分低于西药组(P<0.01);中药组腹泻、脓血便和腹痛评分低于西药组(P<0.01);中药组IBDQ量表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能力和社会能力评分及总分均高于西药组(P<0.01);中药组12个月内复发频率为(0.76±0.41)次少于西药组的(1.28±0.64)(P<0.01)。结论:中药内服联合清溃方保留灌肠诱导和维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控制UC活动,促进溃疡愈合,控制临床症状,并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溃结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肠,柳氮磺吡啶口服治疗;治疗组溃结方液灌肠联合柳氮磺吡啶口服治疗。24周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28.1%,对照组复发率为30.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结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壮药溃结栓直肠给药治疗渍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溃结栓直肠给药,对照组予柳氮磺胺吡啶栓剂直肠给药,均以15天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主要症状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在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项目均较对照组提高,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肠黏膜镜检、肠黏膜病理活检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结栓直肠给药治疗UC疗效优于柳氮磺胺吡啶栓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溃结宁膏穴位贴敷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护理疗效。方法:选取70例脾肾阳虚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给予溃结宁穴位贴敷及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两组均配合综合护理,60 d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7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结宁膏穴位贴敷治疗脾肾阳虚型UC的护理疗效显著,且可以减轻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溃愈汤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UC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30例和治疗组(加味溃愈汤合柳氮磺胺吡啶)30例,2组均予以口服,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血小板参数、T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Treg)等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组临床疗效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改善UC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治疗组在改善腹泻、腹胀、纳呆、神疲懒言、舌脉症及MPV、Treg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加味溃愈汤联合柳氮磺胺吡啶能明显改善UC患者病情,改善患者全身症状,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机体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从而促进UC的恢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愈疡方保留灌肠配合柳氮磺吡啶内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入选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口服,并予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1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保留灌肠;治疗组给予对照组同等剂量的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口服,但采用中药愈疡方保留灌肠。连用2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并随访半年评价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率为17.9%,对照组为5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中药愈疡方保留灌肠配合柳氮磺吡啶内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复发率,是一种简便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溃结宁膏穴位贴敷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脾肾阳虚型慢性复发型UC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与溃结宁穴位贴敷及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60 d,观察治疗前后2组临床综合疗效、黏膜病变疗效、黏膜病理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血清IL-4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临床综合疗效、黏膜病变及黏膜病理疗效相当(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IL-4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结宁膏穴位贴敷能提高脾肾阳虚型慢性复发型UC的临床疗效,减轻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固本化瘀方干预溃疡性结肠炎(UC)复发的疗效以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4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固本化瘀方加柳氮磺胺毗啶口服方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柳氮磺胺毗啶口服,并以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近期临床总体疗效,随访6个月后观察两组复发情况,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以及健康对照组血清TNF-α水平.结果:治疗组近期临床总体疗效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复发患者血清TNF-α水平高于未复发患者,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随访时,治疗组血清TNF-α水平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随访时在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健脾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疗效显著,并可降低复发率,其抗复发作用机制可能是与抑制外周血炎性因子TNF-α的过度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4.
王世文 《四川中医》2013,(10):89-90
目的:观察溃结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溃结汤保留灌肠每天1次,达到治疗目的。对照组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每次1.5~3.Og,每日3次。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溃结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  相似文献   

15.
王金周 《光明中医》2013,28(8):1619-1621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治疗,治疗组予自拟活血化瘀中药汤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随访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44%优于对照组的76.09%,治疗组复发率8.78%低于于对照组的26.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疗效好、复发率低的优点,且无明显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张华军  徐海东 《陕西中医》2014,(11):1494-1495
目的:观察分析溃结宁汤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提供诊疗依据。方法:筛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组在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的基础上,加服溃结宁汤,共治疗2个月。记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体征评分以及结肠镜下结肠黏膜病变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状体征评分和结肠镜下结肠黏膜病变评分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等症状体征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结肠镜下结肠黏膜病变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和结肠镜下黏膜病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溃结灵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80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溃结灵方每日1剂和柳氮磺吡啶片每次1.0g,每日2次,对照组仅给予柳氮磺吡啶片,两组均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测DNA酶I、Fascin蛋白的表达. 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DNA酶I分别为(109.73±28.46)、(135.13±36.10)μg/L,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106.50±27.54)、(120.03±27.72)μg/L,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或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ascin蛋白转阴性率为86.49%,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溃结灵治疗UC疗效确切,并能明显提高UC患者DNA酶I活性,使Fascin蛋白表达转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溃结灵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溃结灵方每日1剂和柳氮磺吡啶片每次1.0g,每日2次,对照组仅给予柳氮磺吡啶片,两组均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测DNA酶Ⅰ、Fascin蛋白的表达。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DNA酶Ⅰ分别为(109.73±28.46)、(135.13±36.10)μg/L,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106.50±27.54)、(120.03±27.72)μg/L,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或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ascin蛋白转阴性率为86.49%,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溃结灵治疗UC疗效确切,并能明显提高UC患者DNA酶Ⅰ活性,使Fascin蛋白表达转阴。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杰忠  许铮 《新中医》2005,37(1):66-6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活动期UC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用溃结合剂(处方:白头翁、败酱草、地榆、苦参、白及、白芍、木香)加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用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2组均以2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近期治愈率治疗组73.81%,对照组36.67%;总有效率治疗组95.24%,对照组80.00%。2组近期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活动期UC较单纯西医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血竭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敏  刘兰英 《中成药》2004,26(3):213-214
目的:观察血竭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将40例UC患者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除采用柳氮磺吡啶口服及保留灌肠外,治疗组加用血竭口服及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的近期治愈率、总有效率、半年复发率分别为60%,95%,15.8%.对照组分别为20%,65%,61.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竭联合柳氮磺吡啶可显著促进UC缓解,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