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加深对美克乐氏憩室X线征象特点的认识,以助干临床早期正确诊断.方法 对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美克尔氏憩室患者,经小肠插管双重对比造影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美克尔氏憩室的主要X线表现①"T"字征;②三角形粘膜皱壁;③狭颈征;④憩室内胃小区粘膜及溃疡.结论 小肠灌肠双结比法对美克尔氏憩室的正确诊断与鉴别诊断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刘星  赵庆忠 《吉林医学》2006,27(3):241-241
美克尔憩室是脐肠系膜导管未完全闭合所遗留的畸形。最典型的位置是在距回盲瓣100cm以内回肠的对系膜缘。美克尔憩室是小肠憩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从尸检材料中发现其发生率为1%-2.5%。这种憩室属于先天畸形,多见于男性,男女之比为2:1(黄萃庭.小肠憩室疾病.见:吴阶平 裘法祖主编 黄家驷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176)。现对我院1995~2005年收治的15例美克尔憩室的诊治经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显像对小儿美克尔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疑为美克尔憩室并出血的患者进行了高锝酸盐(^99mTcmO4^-)腹部平面显像,显像资料均参照临床最终结果进行评价。结果:18例患者中显像阳性者12例,其中1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美克尔憩室,1例为小肠重复畸形,1例为空肠黏膜下血管畸形。显像阴性6例,经手术及胃、肠镜证实胃溃疡或肠息肉5例,1例美克尔憩室。^99m^TcmO4^-显像诊断美克尔憩室的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71.4%,准确度为83.3%。结论:核素显像对小儿美克尔憩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无创、简单易行、快速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美克尔憩室炎超声检查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院区普外科于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40例术前超声诊断为美克尔憩室的儿童患者,探讨其超声表现及特征。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31例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一致,诊断符合率达78%(31/40)。美克尔憩室炎患者的超声表现为一段固定管道回声,管壁黏膜与肌层均增厚,一端与小肠相通,另一端为盲端。结论:超声检查结果对美克尔憩室炎的儿童患者在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李杰 《重庆医学》1999,28(1):46-47
美克尔(Meckel)氏憩室是一种真性小肠憩室,是胚胎发育时因卵黄蒂退化不全,残留一根盲囊附于回肠上,多位于距回盲部40~50cm[1]。美克尔氏憩室并不少见,多为无症状者。因其无特殊临床表现,故临床上术前能明确诊断者甚少。本组仅13.04%(2/23例)术前疑及此病。现就美克尔氏憩室的诊断及处理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本院自1993年6月~1997年10月共收治美克尔氏憩室炎共23例.均经手术予以确认。其中男11例,女12例。发病年龄1.10~66岁。青少年占69.05%(16/23例),与吕氏统计…  相似文献   

6.
小儿美克尔憩室核素显像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显像对小儿美克尔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疑为美克尔憩室并出血的患者进行了高锝酸盐(99Tcm O4-)腹部平面显像,显像资料均参照临床最终结果进行评价。结果:18例患者中显像阳性者12例,其中1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美克尔憩室,1例为小肠重复畸形,1例为空肠黏膜下血管畸形。显像阴性6例,经手术及胃、肠镜证实胃溃疡或肠息肉5例,1例美克尔憩室。99Tcm O4-显像诊断美克尔憩室的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71.4%,准确度为83.3%。结论:核素显像对小儿美克尔憩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无创、简单易行、快速可靠。  相似文献   

7.
小儿美克尔憩室17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小儿美克尔憩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1982-1998年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小儿美克尔憩室17例。结果:14例有症状小儿美克尔憩因合并症就诊。3例为无症状美克尔室。其中行病变段肠切除10例,憩室楔形切除7例,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8.
小肠出血的病因及诊断(附8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肠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 对81例便血患者做出相应检查。结果 发现小肠出血病因依次为小肠肿瘤、血管畸形,小肠息肉、美克尔憩室及其它。结论 对小肠出血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小肠憩室是最常见的消化道先天性畸形,以美克尔憩室多见。憩室可并发肠梗阻、下消化道出血、憩室炎、憩室穿孔、憩室疝,甚至肿瘤的可能,因其表现缺乏特异性,难以确立诊断。近几年来我科运用腹腔镜技术诊治42例小肠憩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美克尔氏憩室为先天性疾病,是在胚胎发育6~7周时,连接中肠和脐部卵黄囊的卵黄管本应开始闭合萎缩且从肠壁上脱落,如果闭合不全,即形成美克尔氏憩室。美克尔氏憩室一般位于肠系膜根部对侧距回盲瓣30~100cm的回肠壁上。可引起肠道出血、梗阻、穿孔等并发症。作者就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美克尔氏憩室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以达到提高其诊断准确率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儿童便血9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储波  蒋丽蓉  周莎  徐亚珍 《海南医学》2007,18(1):47-48,68
目的 探讨儿童便血的病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10-2006.3收治的95例便血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95例便血患儿中大肠疾病59例(62.1%),其中大肠息肉50例(52.6%);乙状结肠炎3例;溃疡性结肠炎2例;直肠炎2例;克罗恩病1例;直肠乳头状瘤1例;美克尔憩室29例(30.5%);小肠息肉2例;小肠假淋巴瘤1例;维生素K1缺乏症1例;肛裂1例;原因不明2例.95例患儿中58例行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44例,同时予电凝电切摘除,无一例并发症.99mTc核素扫描检查36例,提示美克尔憩室25例.应用腹腔镜探查术辅助切除美克尔憩室22例.7例原因不明者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美克尔憩室4例,小肠息肉2例,小肠假淋巴瘤1例.6例直肠指检发现直肠息肉者直接经扩肛手术摘除.结论 大肠息肉和美克尔憩室是小儿便血的主要原因,大部分儿童便血可借助结肠镜和核素扫描明确病因.应用结肠镜诊断和治疗大肠息肉安全可靠,腹腔镜辅助下美克尔憩室切除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手术法.  相似文献   

12.
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小儿美克尔憩室72例。出血、穿孔、腹膜炎、肠梗阻是美克尔憩室的常见并发症。憩室内迷走组织和憩室的形态特点是美克尔憩室的主要发病机制。强调应用99mmTcO-4同位素检查对本病的诊断价值;及时手术,采用包括憩室在内的肠段切除,端端吻合术为宜  相似文献   

13.
为总结美克尔憩室诊断治疗经验,回顾分析近9年来我科所收治的美克尔憩室患儿24例,其中引起急性肠套叠12例,美克尔憩室出血8例,系膜带及索带引起内疝致肠梗阻4例。结果,经手术切除憩室及附近回肠切除,全部治愈,近远期效果满意。由于美克尔憩室临床上常引起急性肠套叠、美克尔憩室出血、急性肠梗阻等;^99mTc扫描为其特异性诊断手段。提出手术宜完整切除憩室基底包括部分回肠。  相似文献   

14.
小儿美克尔憩室及其合并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勇  毕迅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8,23(6):561-562,565
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小儿美克尔憩室72例,出血、穿孔、腹膜炎、肠梗阻是美克尔憩室的常工发症。憩室内迷走组织和憩室的形态特点是美克尔憩室的主要发病机制。强调应用^99mmTc4同位素检查对本病的诊断价值;及时手术,采用包括憩室在内的肠段切除,端端吻合术为宜。  相似文献   

15.
小肠多发憩室合并小肠慢性扭转及出血1例报告锦西市医院放射科(121500)桑雅荣,崔国栋锦西市医院外科(121500)赵永驰 小肠憩室以十二指肠憩室、美克尔氏憩室最为多见,其它部位比较少见。我院1988年遇到1例多发空肠憩室合并慢性小肠扭转及出血,现...  相似文献   

16.
小儿美克尔憩室合并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小儿美克尔憩室合并症的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总结21例小儿美克尔憩室合并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 21例患儿均手术探查确诊,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小儿美克尔憩室合并症的全面认识可提高术前诊断,减少误诊,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小肠插管灌肠造影检查的X线诊断对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至2007年对适应证范围进行造影检查的前瞻性研究。结果:22例患者接受检查(1例插管失败),14例阳性,其中Crohn病1例,十二指肠水平部恶性肿瘤1例,空肠多发憩室4例,美克尔憩室1例,小肠良性肿瘤3例,小肠内疝并小肠梗阻2例,小肠柿石1例,十二指肠水平部、空肠近端多发息肉1例。结论:临床症状、体征越明显,阳性检出越高,比传统口服法阳性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美克尔憩室的临床特点,提高美克尔憩室术前诊断率,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对诊断为美克尔憩室的44例患儿的临床表现首发症状、第一诊断、检查方法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首发症状:便血24例(54.6%),占最多,其后依次为腹痛、呕吐、腹胀。第一诊断:便血查因20例(45.5%),占最多,其后依次为肠梗阻、肠套叠、胃肠穿孔、阑尾炎。检查方法:腹平片、钡餐、钡灌肠、胃镜、肠镜、腹部B超、^99TcO4腹部闪烁扫描及腹腔镜探查。前6项检查对憩室的诊断率为0%;临床表现为便血的患儿^99TcO4腹部闪烁扫描对憩室的诊断率为77.8%;腹腔镜对临床表现为便血的患儿憩室的诊断率为100%。结论:腹平片、钡餐、钡灌肠、胃镜、肠镜、腹部B超检查不能对小儿美克尔憩室作出诊断。临床表现为便血的患儿^99TcO4腹部闪烁扫描诊断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对阴性病例不能掉以轻心,若患儿便血不能控制,建议腹腔镜探查。对于表现为肠梗阻的病例也应考虑美克尔憩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小肠多发憩室合并小肠慢性扭转及出血1例报告锦西市医院(121500)桑雅荣,翟国栋,赵永驰小肠憩室以十二指肠憩室、美克尔氏憩室最为多见,其它部位比较少见。我院1988年遇到1例多发空肠憩室合并慢性小肠扭转及出血,现报告如下。女患.28岁。以腹痛、腹泻...  相似文献   

20.
董荣坤  韩明福  张笃  车军 《西部医学》2006,18(6):744-745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性疾病的腹腔镜诊治方法及价值。方法对31例小肠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镜、结肠镜检查无异常发现,放射性核素99mTC异位胃粘膜扫描16例阳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6例,阳性3例。所有病人接受腹腔镜诊治,19例美克尔憩室,11例小肠肿瘤,1例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腹腔镜下单纯憩室切除3例,其余病例行腹腔镜辅助下小肠切除术。结论腹腔镜是诊断和治疗小肠出血性疾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