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即释吗啡片用于中重度癌痛患者滴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数字分级法对疼痛进行评分,对中重度癌痛患者分别使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mg和20mg,q12h进行滴定,即释吗啡片10mg处理爆发痛,根据患者疼痛情况调整24h和48h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剂量,记录疼痛的缓解程度和不良反应。结果:85例患者中,通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即释吗啡片滴定后,1h、24h、48h疼痛明显缓解率分别为62.4%、88.2%和100%,不良反应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表现为轻中度恶心(22.4%)、呕吐(15.3%)和便秘(38.8%),均可控制,无尿潴留以及呼吸抑制发生。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即释吗啡片对中重度癌痛患者的滴定方式快速、有效、安全及便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羟考酮缓释片与吗啡即释片在中重度癌痛患者滴定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Wanfang),以及结合手工检索。纳入羟考酮缓释片与吗啡即释片用于中重度癌痛滴定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偏倚风险评价,并对纳入研究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根据纳入标准,共纳入12项 RCT,合计113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1 h疼痛缓解率方面,羟考酮缓释片组显著优于吗啡即释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3.16, 95%CI:1.64~6.08, P=0.0006);(2)4 h内疼痛缓解率方面,羟考酮缓释片组显著优于吗啡即释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2.44, 95%CI:1.49~3.97,P=0.0004);(3)24 h疼痛缓解率方面,羟考酮缓释片组显著优于吗啡即释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3, 95%CI:1.04~1.24, P=0.005);(4)滴定周期方面,羟考酮缓释片组较吗啡即释片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77, 95%CI:-1.14~-0.40), P<0.0001);(5)镇痛起效时间方面,羟考酮缓释片组较吗啡即释片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9.63,95%CI:-45.54~-13.73,P=0.0003);(6)便秘方面,羟考酮缓释片组显著低于吗啡即释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69,95%CI:0.52~0.92,P=0.01);恶心呕吐方面,羟考酮缓释片组显著低于吗啡即释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57,95%CI:0.45~0.73, P<0.00 001);在其他不良反应方面比较未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考酮缓释片组在1 h、4 h内、24 h的疼痛缓解率及滴定周期和镇痛起效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吗啡即释片组,羟考酮缓释片可以更快速地完成剂量滴定,且便秘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吗啡即释片,是中重度癌痛滴定的更好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羟考酮控释片在中重度癌痛滴定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1例既往未接受阿片类药物治疗的中重度癌痛(疼痛评分>3)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42例)接受吗啡即释片10 mg q4 h滴定;B组(39例)接受羟考酮控释片10 mg q12 h为背景止痛药的滴定。后按照NCCN疼痛治疗指南的要求滴定,24 h后2组均根据吗啡使用总量调整羟考酮控释片用量。观察期为24 h,服药后1 h开始根据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24 h观察期内吗啡即释片组的疼痛缓解率为82.9%,羟考酮控释片组为87.2%;滴定4 h,吗啡即释片组的疼痛缓解率为58.3%,羟考酮控释片组为77.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滴定12 h,两组疼痛缓解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便秘、恶心呕吐、头晕、口干、嗜睡、尿潴留,经过对症处理均可耐受。结论 羟考酮控释片作为止痛背景用药在中重度癌痛滴定中与吗啡即释片的疗效及安全性相当,但止痛治疗的稳定性更佳。  相似文献   

4.
王仲  袁娟 《现代肿瘤医学》2015,23(4):537-539
目的:探讨硫酸吗啡缓释片对中重度癌痛维持治疗的效果,包括疗效、不良反应、费用、患者的依从性。方法:中重度癌痛患者,入院后数字评估法(NRS)动态疼痛评分,先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即释片滴定,患者阿片类药物耐受、疼痛评分3分以下及剂量相对稳定后,等剂量换算为硫酸吗啡缓释片口服,继续动态疼痛评分及药物剂量滴定。结果:等剂量硫酸吗啡缓释片对中重度癌痛维持治疗患者止痛效果更好,费用更低,患者依从性更好。结论:硫酸吗啡缓释片对于中重度癌痛的维持治疗能临床获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12小时或24小时滴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2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单双号,将患者分为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12小时滴定组60例和24小时滴定组60例.对两组的镇痛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与24小时滴定组比较,12小时滴定组的24小时镇痛缓解率明显提高;疼痛达稳态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组滴定平均滴定剂量、镇痛起效时间及主要毒副反应的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12小时滴定方案对中、重度癌痛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轻,是治疗癌痛的理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即释片与单用吗啡即释片在重度癌痛滴定中的镇痛效果、安全性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重度癌痛患者60例,按1∶1随机分为对照组(吗啡即释片滴定)与实验组(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即释片滴定),对比两组的疼痛缓解率、平均滴定时间、功能状态、不良反应及免疫功能。结果:滴定24小时后实验组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滴定3天及1周后,两组疼痛缓解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平均滴定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滴定治疗3天后实验组功能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对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较轻(P<0.05)。结论: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即释片在重度癌痛滴定中能更快达到疼痛缓解,且对免疫功能抑制较轻。  相似文献   

7.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应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6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评价镇痛效果、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对于初次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滴定方法:起始剂量为10mg,给药1小时后评估镇痛效果,反复滴定,直至NRS 0-3分,维持此剂量,每12小时口服1次.出现爆发痛,予以前日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总固定量的10%-20%.阿片耐受的患者,则将前24小时的累积剂量换算成短效阿片(每4小时量),在此基础上再增加50%-100%剂量.结果:6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剂量在20-760mg/天之间,平均剂量154.3mg/天,滴定达有效剂量的平均天数为2.5天.疼痛总缓解率95.0%,其中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44例.中、重度癌痛患者生活质量总有效率分别为92.9%、93.8%.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恶心、呕吐、头晕.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奥施康定)联合即释吗啡在中、重度癌痛滴定治疗中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82例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即释吗啡)和B组(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即释吗啡),通过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对镇痛疗效、起效时间、滴定达到稳态时间、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均显著,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B组较A组镇痛起效时间明显缩短,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B组较A组滴定达到稳态时间明显缩短,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两组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比较无差异性(P>0.05);两组便秘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即释吗啡治疗中、重度癌痛起效快、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奥施康定(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罗通定用于治疗老年晚期癌痛患者中重度疼痛的治疗效果、疼痛自我效能感、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将160例老年晚期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53例采用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B组53例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C组54例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用罗通定治疗,根据患者疼痛控制情况调整患者用药剂量,从而达到有效的镇痛效果,并观察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及评定患者的疼痛自我效能感。结果:A组(硫酸吗啡缓释片组)总有效率为92.5%,B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组)总有效率为88.7%,C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罗通定组)总有效率为94.4%,三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最终滴定剂量为(204.03±30.45)mg/天,C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最终滴定剂量为(163.67±25.49)mg/天,C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B组相比,C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显著(P<0.05),但B组和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自我效能感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与B组相比,C组的疼痛自我效能感更高(P<0.05);三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以嗜睡和便秘常见,其次是恶心、呕吐,无呼吸抑制及成瘾性的发生。结论:罗通定可增强盐酸羟考酮的镇痛、镇静作用,降低其抑制癌痛的用药剂量,两者联用在治疗老年晚期癌痛患者中重度疼痛方面安全有效性高,不良反应小,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管理疼痛及疼痛相关症状的能力增强,具有重要的临床推荐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商品名:奥施康定,简称羟考酮)和硫酸吗啡缓释片(商品名:美施康定,简称吗啡)治疗晚期恶性肿瘤重度疼痛的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将204例重度癌性疼痛患者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2例,分别接受羟考酮和吗啡镇痛治疗,每48 h进行 1次疼痛评估,根据疼痛缓解情况调整药物剂量。用药后疼痛评分≤3分者为有效。对两组患者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镇痛效果羟考酮组有效率79.4 %(81/102),吗啡组有效率75.5 %(77/10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5,P>0.05);对疼痛控制的起效时间羟考酮组比吗啡组更快,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16,P<0.05)。羟考酮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7 %(64/102),吗啡组为98.0 %(99/10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51,P<0.05)。结论 羟考酮和吗啡对重度癌痛控制效果相当,但羟考酮镇痛起效快,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大剂量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重度癌痛对相关血清指标的影响,为临床癌痛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92例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住院号单双随机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96例给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试验组96例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改善情况、血清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积分均优于治疗前,血清指标P物质、β-内啡肽、5-羟色胺均改善明显,且试验组各疼痛积分及血清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愈率29.17%、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治愈率14.58%、总有效率72.92%,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硫酸吗啡缓释片对比,超大剂量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重度癌痛,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积分,促进其血清学指标恢复正常,有利于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纳洛酮治疗晚期癌症患者阿片类药物过量的临床特点。  方法  晚期癌痛患者15例,其中5例接受芬太尼透皮贴剂,6例接受硫酸吗啡缓释片,4例接受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行止痛过程中出现药物过量表现,立即应用纳洛酮施治,观察和分析出现药物过量的原因、应用纳洛酮后的治疗反应以及患者总体预后。  结果  本组患者等效吗啡片剂量10~640 mg/d,中位剂量360 mg/d;纳洛酮救治剂量为0.2~0.8 mg,中位剂量0.4 mg;用药后,患者瞳孔在数分钟后最先恢复正常,10~30 min后呼吸抑制逐步改善,血压需要1 h以上逐渐恢复至先前水平;2例患者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过量前发热,3例患者近期肝功能指标恶化明显,7例患者之前癌痛控制不佳,在阿片类药物滴定过程中出现过量;患者总体预后差,总中位生存时间仅为1.9个月。  结论  晚期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过量并不罕见,应用纳洛酮救治安全有效,应提高警惕、尽早诊断、及时救治,以免影响止痛治疗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晚期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2013年4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肿瘤内科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0例。观察组联合使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照组仅单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记录的疼痛程度分级、抑郁量表评分、药物使用剂量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整理分析,综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NR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NR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RS评分降低幅度更大;与之类似,治疗前两组患者抑郁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SDS和HRSD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观察组比对照组评分降低更显著(P<0.05);观察组人均日剂量为(45.62±5.17) mg/d,对照组人均日剂量为(62.18±4.37) mg/d,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晚期癌痛患者的疗效确切,能够进一步改善癌痛患者的焦虑抑郁,并且可以降低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使用剂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超大剂量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奥施康定)与硫酸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治疗重度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重度疼痛的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组(奥施康定组)和硫酸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组)组,剔除观察期内(14天)两组患者中奥施康定和美施康定使用未达到超大剂量的患者.共有7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奥施康定组33例,美施康定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止痛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结果:奥施康定组达到首次疼痛控制稳定时间短于美施康定组,且在观察期间内,奥施康定组爆发痛发生次数以及解救药物使用剂量均少于美施康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施康定组疼痛缓解率87.88%,美施康定组疼痛缓解率83.72%,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施康定组和美施康定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生活质量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奥施康定组便秘发生情况低于美施康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施康定和美施康定可有效缓解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止痛快速、持久、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