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与脂代谢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该领域近年来研究热点、趋势及研究进展。 方法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 5.7 R2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该领域国家、机构发文量,关键热词、高质量被引文献等,并导出相关图谱。 结果 共纳入文献8737篇,PPARγ与脂代谢是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Pawlak M(2015)是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TONTONOZ P是被引频次最高的作者,美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 结论 以CiteSpace为工具,对PPAR与脂代谢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可提供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近20年房颤心房纤维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 方法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近20年房颤心房纤维化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相关研究的作者、国家/机构分布、期刊分布状况以及对关键词进行分析。 结果 纳入1 468篇SCI文章,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是Nattel S,引文量最高的是Burstein B。美国和中国为该领域研究的主要国家,美国犹他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房颤心房纤维化研究的重要机构,载文量最多的期刊是《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electrophysiology》,被引频次最高的期刊是《Circulation》,主要的研究热点是①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与心房纤维化研究;②心房纤维化评估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基质消融中的应用③炎症及氧化应激在房颤心房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研究的前沿方向主要有①关于房颤患者的患病率、复发率和死亡率的研究;②房颤患者中风的预防;③基于心肌成纤维细胞探讨房颤相关机制的研究;④房颤患者的管理;⑤通过延迟增强MRI评估心房组织纤维化程度。 结论 本研究为了解房颤心房纤维化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视角,为研究者识别潜在的合作者和合作机构、热点话题和研究前沿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丁雯  张雪芳  陈雯 《心脏杂志》2022,34(1):49-54
目的 分析近10年动态血压监测应用的研究热点以及现状,为临床研究开展提供相关参考。 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2011~2020年发表的动态血压监测研究文献,通过Citespace软件对已发表文献进行研究机构、作者、国家以及关键词等共现分析,绘制知识图谱。 结果 共纳入3480篇文献,总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发文量最多的是KAZUOMI KARIO,以77篇排名第一,以及其合作网络较为稳定。发文高产机构排名第一的是米兰比可卡大学,其次为哥伦比亚大学,机构合作网络显示出地理优势。对97个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最终形成8个聚类标签涵盖了ABPM的运用目的以及评价指标。 结论 Citespace软件直观展示了动态血压监测目前研究的热点和成果,为我国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帮助,对ABPM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近5年房颤电生理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 方法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5.0 R4 SE对近五年房颤电生理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相关研究的作者、国家/机构分布、期刊分布状况以及对关键词进行分析。 结果 纳入981篇SCI文章,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是CHEN SA,引文量最高的作者是Haissaguerre M,英国、德国、美国及中国为该领域研究的主要国家,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和哈佛医学院是房颤电生理研究的重要机构,载文量最多的期刊是Heart rhythm,被引频次最高的期刊是Circulation,主要的研究热点是房颤发生和维持的电生理机制研究、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研究及心衰合并房颤的研究。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辐射防护,房颤的离子通道的研究是研究的前沿趋势。 结论 本研究为了解房颤电生理提供了一个视角,为房颤电生理研究者识别潜在的合作者和合作机构、热点话题和研究前沿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迷走神经与房颤关系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方法以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来源进行检索,通过CiteSpace V进行作者、机构、国家、期刊、共被引文献、关键词分析,并绘制相关可视化图谱。结果共检索到374篇文献,年度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表文章较多的作者是JIANG H和SCHERLAG BJ所在的团队,最高产的国家是美国,机构是武汉大学,刊文量最高的期刊是HEART RHYTHM,主要的研究热点是房颤的射频消融、迷走神经、机制、心衰、房室结、心率及神经系统,研究的前沿是星状神经节及迷走神经耳支及电针刺激治疗房颤的研究。结论应用可视化分析软件对迷走神经与房颤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展示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进程,揭示研究的前沿领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探寻近年来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 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借助CiteSpace.5.6.R3可视化分析软件,对2000年~2019年心血管领域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相关文献的年度发展、期刊、国家/机构分布、作者情况及关键词进行分析,绘制可视化图谱并分析结果。 结果 年度发文量总体处于上升阶段,具有良好的研究前景。European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三者为核心影响力期刊。美国、英国、意大利、荷兰在该领域研究合作密切为核心力量,格罗宁根大学、杜克大学、梅奥诊所在该领域合作密切且影响力高。发文量最高的作者和引文量最高的作者分别为Van Veldhuisen DJ和 Silverberg DS。流行病学方面主要为高龄、女性、低体重、合并症与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病因方面主要为铁缺乏、药物、促红细胞生成素、慢性肾脏病、炎症等。治疗方面主要是静脉补铁和促红细胞生成素运用。预后方面与静脉补铁、慢性肾病、射血分数有关。铁代谢在疾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结论 该领域在流行病学,病因,治疗及预后方面一直是热点研究,心肌铁代谢研究是该领域的发展前沿。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复方丹参片的研究现况和发展趋势。方法:检索并收集1994—2022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与复方丹参片相关文献,对文献基本信息进行计量学分析。采用Excel 2020软件统计年度发文量趋势;采用VOSviewer软件对作者信息、关键词密度进行分析并生成共现网络;采用CiteSpace软件进行研究机构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及关键词突现分析,挖掘复方丹参片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结果:共检索到1 326条文献。剔除重复、会议及报纸类文献141篇,最终纳入1 137篇进入可视化分析。发文量分析显示复方丹参片相关领域发文量整体呈波动式发展。研究机构分布显示,在复方丹参片相关的研究领域中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发文量居榜首(17篇),且各机构之间合作紧密。作者分布显示,高产作者有3位(覃仁安16篇、王德勤15篇、李楚源9篇);作者聚类分析显示,复方丹参片相关领域研究者主要关注的课题集中在特定疾病研究、中成药及临床应用等方面,且所属团队成员相互协作,团队交流密切。关键词主要分为9类,其中冠心病与心肌缺血关联性较强;关键词突现分析显示...  相似文献   

8.
目的使用CiteSpace软件分析近20年血管新生在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方法对SCI-Expanded数据库中2000~2019年血管新生在心血管领域的相关文献,通过CiteSpace进行文献可视化,对学科领域分布,作家、国家、机构之间的合作网络,关键词的共现网络以及作者、文献、期刊间的共被引网络进行分析。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6684篇,被引频次277 549次。在2000~2013年间发文量快速增长,2014~2019年发文量处于稳定。学科领域主要是与周围性血管疾病、血液等学科相关。发文量较多的国家为美国、日本、德国、中国,且中国在2013~2019年发文量突发性增长。高产机构为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发表和引文数最多的期刊为Circulation和Circulation Research。根据关键词和文献共引分析得到研究热点主要是祖细胞/干细胞的治疗心肌梗死等相关疾病,近5年miRNA、外泌体囊泡、炎症、巨噬细胞等与血管新生之间关系的研究突发性增长,成为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启发人们通过研制或发现在这些方面有促进作用的相关药物,影响血管新生,从而改善心血管疾病。结论文章研究结果可为今后从事血管新生在心血管领域的研究人员快速掌握知识基础,了解该领域的热点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支气管哮喘(哮喘)患儿特异性免疫疗法(SIT)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和解读, 分析2002-2022年哮喘患儿SIT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发展。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为文献来源, 检索并筛选哮喘患儿SIT相关文献, 检索时间为200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应用CiteSpace 6.1.R6软件对哮喘患儿SIT相关文献的发文量、机构和国家、高频关键词、关键词聚类和关键词突现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CNKI数据库文献394篇, WOS核心数据库文献191篇。CNKI数据库与WOS核心数据库哮喘患儿SIT领域发文量在2002-2022年间总体均呈波动式增长。2005-2006年中文文献篇数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2010年中文文献发文量达到最高;2019-2020年英文文献篇数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2020年英文文献发文量达到最高。CNKI数据库发文量排名前3位的机构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2篇)、中山市博爱医院(10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8篇);WOS核心数据库发文量排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国内外近20年心脏肿瘤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究领域内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以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为数据来源对获得的文献进行发表年份、作者、期刊、机构、关键词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1 767篇、英文文献16 330篇。国内外作者以许建屏、王红月、Reardon Michael J、Maleszewslci Joseph J等为代表,均已形成了各自的合作团队。发文期刊主要涉及影像学和心血管外科领域。研究机构以各大学附属医院的影像科及心血管外科为主。关键词图谱提示心脏肿瘤的诊断分型以及相关影像学技术是研究重点。结论:非手术疗法的有效性和副作用有待进一步实验验证,应用分子病理机制来开发和应用靶向治疗药物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盐酸索他洛尔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心房易颤期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方法 通过严格筛选同期50例阵发性房颤的患者作为阵发性房颤组,50例无房颤发作史的心慌待查患者作为非房颤组,使用经食管心房调搏仪对两组患者心房易颤期进行测量,并对房颤患者的易颤期与既往1年的发作次数进行回归分析;50例房颤患者恢复窦律后,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及安慰剂组,分别给予盐酸索他洛尔(40 mg,2次/d)及安慰剂治疗,临床观察时间为6个月,若有房颤发作则观察终止,结束后进行生存分析,并对其再次进行心房易颤期的测量,同时对干预组进行治疗前后的配对检验。 结果 阵发性房颤组50例中有39例房颤诱发,而非房颤组仅有7例患者有房颤诱发,阵发性房颤组易颤期明显长于非房颤组(P<0.01);50例房颤患者易颤期与既往1年发作次数正相关(P<0.01);盐酸索他洛尔干预组房颤复发率为28%,安慰剂组复发率为64%,干预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P<0.05);盐酸索他洛尔治疗后再次对易颤期进行测量,干预组易颤期明显缩短(P<0.05),且与干预前进行配对检测亦明显缩短(P<0.01)。 结论 阵发性房颤患者心房易颤期明显延长,且与发作频率正相关,应用盐酸索他洛尔进行治疗,可以明显缩短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心房易颤期,并降低复发率,从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就诊及住院次数。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The effect of selective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treating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 and its associated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 was assessed. Methods Data were collected retrospectively from patients diagnosed of PSVT and subsequently treated with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egular monthly follow-up by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phy(ECG) was performed. Incident rate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before and after abla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382 PSVT patients with 58 having atrial fibrillation were enrolled. The order of complicated PAF from high to low in these patients was displayed as: atrial tachycardia(AT),atrio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dia(AVRT) and 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 Among AVRT patients, PAF was more frequent in patients having accessory pathways. AVNRT patients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PAF rate comparing to other patients. PAF incident rate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therapy. Conclusion We advise regular dynamic ECG for PSVT patients, especially those with atrial flutter, AT or pre-excitation syndrome. Selective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s a feasible approach for treating AF complicated PSVT patients.  相似文献   

13.
远程心电监测记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远程心电监测SM-100型记录仪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126例接受SM-100型心电图仪检查患者的临床及心电图资料,其中因心悸及心律失常检查者113例,因头晕、胸闷以及心前区不适等检查者13例。结果 未见异常者61例(48.4%)。异常者65例,其中房性期前收缩和室性期前收缩2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和房性心动过速2例(此5例既往均未捕捉到发作时的心律失常)、心房扑动1例、心房颤动和窦性心动过缓各8例、起搏心电图和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各4例、心室预激图形1例,其余10例为异常Q波及ST—T改变等。126例共发送心电图1671行,除123行(7.4%)图形欠佳外,其余1548行(92.6%)记录良好。结论 SM-100型远程心电图仪操作方便,可通过手机和固定电话发送心电图。实施远程心电记录,对临床诊断特别是心律失常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在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中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 方法 纳入于2016年11月~2019年11月连续入院的292名确诊AF的患者,根据临床分类分为两组:①阵发性AF组167例(发作后在7天内能自行或干预终止的AF);②非阵发性AF组125例(持续时间超过7天的AF)。以超声心动图为主要诊断标准,PAH采用三尖瓣反流法估算的肺动脉压值进行诊断。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对292例AF患者进行分析:阵发性AF患者167例,非阵发性AF125例,分别检出PAH100例(占59.9%)和111例(占88.9%),非阵发性AF合并PAH比率高(P<0.01);与阵发性AF组比较,非阵发性AF组年龄大,肺动脉压数值高(均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年龄>65岁、起搏器置入术后、D-二聚体升高(前3项均P<0.05)、非阵发性AF、左房直径、右房扩大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后4项均P<0.01)与PAH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发现右房扩大(P<0.01)、非阵发性AF和LVEF(均P<0.05)是AF合并PAH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非阵发性AF并发PAH比率较高,非阵发性AF、右房扩大、左室EF值均为AF合并PAH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自发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100例P波离散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 wave dispersion,PD)预测伴器质性心脏病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方法自发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100例分为3组,孤立性心房颤动组:无器质性心脏病,年龄在60岁或以上42例。器质性心房颤动组:阵发性心房颤动伴器质性心脏病,58例,其中年龄小于60岁(包括60岁)20例,年龄超过60岁38例。对照组8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及阵发性心房颤动,其中,年龄小于60岁(包括60岁)43例,年龄超过60岁37例。用SR-1000C型心电综合分析仪同步测量12导联心电图P波最大波宽(Pmax)、P波最小波宽度(Pmin)和PD。结果Pmax和Pmin在孤立性心房颤动组、器质性心房颤动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Pmax与PD在器质性心房颤动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可预测孤立性心房颤动和器质性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无创而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Pd)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发生阵发性心房纤颤的预测价值.方法 6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按是否伴有阵发性心房纤颤分为心房纤颤组(n=30)和无心房纤颤组(n=32),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的心电图P波最大时限、P波最小时限并计算P波离散度.结果 心房纤颤组与无心房纤颤组患者P波离散度和P波最大时限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心房纤颤组又高于无心房纤颤组;心房纤颤组P波离散度>40ms者23例(73.3%),而无心房纤颤组4例(1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P波离散度可作为预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是否发生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