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广东省四会市2004-2010年居民死因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广东四会市2004-2010年居民死亡趋势、死因谱,掌握四会市居民主要疾病谱和变化趋势,为卫生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4-2005年四会市第3次死因回顾调查资料以及2006-2010年居民常规死因监测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运用Excel和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人群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平均期望寿命等指标。结果2004-2010年四会市居民年平均死亡率为581.51/10万(标化死亡率为470.80/10万),其中男性平均死亡率为610.28/10万(标化死亡率为667.89/10万),女性平均死亡率为550.93/10万(标化死亡率为321.72/10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5位死因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前5位死因合计占全死因构成的89.78%。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疾病是0—4岁组居民的首位死因,损伤和中毒是5~19岁组居民的首位死因,肿瘤是20-59岁组居民的首位死因,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是60岁及以上居民的前3位死因。结论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疾病、损伤和中毒、慢性病是四会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育龄妇女应加强产检,预防婴幼儿围生期疾病,儿童青年应着重加强损伤和中毒的预防,中老年人应加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肿瘤等慢性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临沧市临翔区居民慢性病死亡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当地慢性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临翔区2013—2018年居民慢性病死亡监测数据,分析居民死因及减寿顺位,使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估计期间死亡率变化趋势。结果 2013—2018年临翔区居民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比80.65%,居死因顺位第1位。年均粗死亡率为479.32/10万,标化死亡率为541.18/10万;男性年均粗死亡率为568.16/10万,标化死亡率为642.35/10万;女性年均粗死亡率为386.27/10万,标化死亡率为441.18/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P0.001)。前3位慢性病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56.25%)、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5.70%)、恶性肿瘤(13.12%)。2013—2018年因慢性病死亡的潜在减寿年数占全死因的59.00%,前3位减寿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减寿率(PYLLR)分别为19.79‰、9.92‰、5.61‰。结论慢性病已成为临翔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应加强对循环系统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消化系统疾病的监测与防控,同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一级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10-2014年西安市居民死因状况及变化趋势,为评价西安市居民死亡风险,采取合适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010-2014年西安市居民死因监测系统数据,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死因分类,使用Excel 2003和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分析,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亡构成比、年度变化百分比(APC)、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及减寿率等指标。结果西安市居民2010-2014年粗死亡率为598.85/10万,标化死亡率为481.52/10万;男性死亡率(6.77.85/10万)显著高于女性(515.82/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968.91,P0.01)。I类疾病死亡率呈降低趋势(t=-5.59,P0.05),Ⅱ类慢性病死亡率呈升高趋势(t=4.95,P0.05),女性死亡率呈升高趋势(t=6.35,P0.01)。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和营养疾病。西安市居民1~69岁死亡者中,全部死因造成的PYLL为1 116 777.5人年,AYLL前5位依次为损伤和中毒、神经系统疾病、传染和寄生虫病、血液及免疫系统疾病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其AYLL分别为21.04、15.37、14.93、10.90和8.34人年。结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损伤和中毒已成为危害西安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应列为今后的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镇江市丹徒区居民死亡情况,为政府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早死概率、死亡率差别分解等定性定量指标,对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9年丹徒区居民平均粗死亡率为802.56/10万,呈上升趋势(APC=1.59%,t=2.67,P=0.044),标化死亡率为426.56/10万,呈下降趋势(APC=-5.24%,t=-4.06,P=0.010).死因顺位前5位为恶性肿瘤(占35.51%)、循环系统疾病(占34.22%)、呼吸系统疾病(占9.32%)、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占6.16%)和损伤中毒(占6.13%).期望寿命由2013年77.61岁上升至2019年81.72岁.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慢阻肺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P值均<0.05),糖尿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P<0.05).死亡率差别分解显示,促进该四类重大慢性病死亡率的升高的人口因素大于阻碍死亡率的升高的非人口因素.四类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P<0.05),预测丹徒区居民2030年四类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为4.70%,能够达到"健康中国2030"早死概率8.97%的目标值.结论 人口老龄化是丹徒区居民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四类重大慢性病对丹徒区居民期望寿命、早死概率影响较大,需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2015-2019年营口市城市居民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营口市城市居民死因情况和主要死因的变化趋势,为营口市制定疾病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5-2019年营口市城市居民全部死亡数据,利用Excel 2007、DeathReg 2005和SPSS 17.0软件分析计算得出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主要慢性病过早死亡率等指标。结果 2015-2019年营口市城市居民死亡人数18 457人,年均粗死亡率828.58/10万,标化死亡率是612.32/10万,男性粗死亡率是977.25/10万,女性粗死亡率是685.13/10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8.125,P0.05)。营口市城市居民死亡率随着年份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χ~2趋势=50.334,P0.05)。2015-2019年营口市城市居民死因顺位排在前6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除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以外,其他5种主要死因分类男性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期死亡主要以围生期疾病有关,从1岁开始出现肿瘤的死亡病例;5~45岁年龄组损伤中毒位居死因顺位前3位,65岁以上年龄组最主要死亡原因是循环系统疾病。2015-2019年,营口市城市地区居民主要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为17.80%。结论营口市城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是慢性病,应加大对主要慢性病的干预和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景泰县居民死因分布特点及其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方法:通过利用死亡率、构成比及死因顺位对景泰县2014—2016年居民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景泰县居民2014-2016年平均死亡率514.25/10万,标化死亡率727.96/10万。其中男性居民平均死亡率584.38/10万,标化死亡率775.71/10万;女性居民平均死亡率440.82/10万,标化死亡率为674.93/10万;居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分别占全死因的44.43%、24.22%、10.69%、9.74%、和2.09%。结论:慢性病和伤害已成为景泰县居民的主要死因,是危害社会劳动力和影响景泰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加强早期的预防和干预,提高居民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14—2019年平凉市居民病伤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早死及寿命损失。方法 收集2014—2019年平凉市常住人口全死因监测数据,采用Excel 2007、SPSS 17.0、Joinpoint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14—2019年平凉市年均死亡率531.97/10万,标化死亡率652.96 /10万,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全死因APC为2.37%,女性APC为3.49%;人均期望寿命为77.36岁,其中男性为75.77岁,女性为79.10岁,去死因顺位前5位的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及中毒对寿命损失的影响较大;导致30~70 岁人群早死的主要疾病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早死概率呈上升趋势,APC为2.86%,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1.83%、-7.51%、-10.04%;全死因PYLL为81861人年,AYLL为7.30年/人,PYLLR为38.83‰。结论 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是造成平凉市居民寿命损伤和早死的主要疾病,伤害是威胁平凉市人群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余姚市居民慢性病死因分布,为慢性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2015年余姚市户籍居民死亡数据,分析居民主要慢性病的死亡水平。结果 2015年余姚市共报告死亡6 091例,其中慢性病死亡5 189例,占全部死因的85.19%。男性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708.54/10万(标化死亡率292.79/10万),高于女性的534.85/10万(标化死亡率220.10/10万)(P0.01)。其中恶性肿瘤死亡1 921例,占所有慢性病死亡病例的37.02%;循环系统疾病死亡1 521例,脑血管病占所有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病例的57.33%。居民慢性病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占慢性病死因的94.97%。男性居民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鼻咽癌、膀胱癌和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均高于女性(P0.05);而高血压及高血压性心脏病死亡率低于女性(P0.05)。结论恶性肿瘤是余姚市居民主要的慢性病死因,应加强对男性居民的慢性病健康教育,提高居民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0年郑州市城区居民的死亡原因及水平,为积极有效的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死亡资料来自郑州市中原区和二七区两个死因监测点2010年的死因年报,按照ICD-10编码,利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2010年郑州市城区居民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及顺位。结果粗死亡率494.99/10万,标化死亡率318.77/10万,男性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代谢及免疫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85.04%。潜在寿命损失分析表明,损伤和中毒、肿瘤、循环系疾病是造成城区居民早死的三大原因。结论慢性病是造成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已经成为疾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4-2016年成都市青白江区常住居民的死因资料,了解其死因特点,为该地区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卫生防控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相关资料统一编码归类,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等指标描述成都市青白江区常住居民的死因特点.结果 成都市青白江区2014-2016年常住居民死亡率为653.99/10万,标化死亡率为559.82/10万,其中男性全死因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因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及消化系统疾病.30~69岁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过早死亡率为362.26/10万,标化死亡率为185.63/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人群死因顺位前5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结论 2014-2016年成都市青白江区常住居民的主要死因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应根据该地区常住居民的死因特点制定相应的疾病预防和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合川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期望寿命及潜在寿命损失情况,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死亡病例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数据进行分类.用死因分析软件DeathReg2005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死亡率、死因顺位、期望寿命、潜在寿命损失、去死因期望寿命等指标.结果 2014年合川区居民报告死亡率为744.77/10万,标化死亡率为410.59/10万,主要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占总死因的96.55%.平均期望寿命78.60岁(男性76.06岁,女性80.69岁),造成潜在寿命损失即潜在减寿年数前五位的死因依次为肿瘤、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去死因期望寿命上升前五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结论 慢性疾病与伤害为合川区居民主要死因.减少寿命损失,提高期望寿命,重点在预防和控制慢性病与伤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淮安市30~69岁居民主要慢性病死亡情况,为制定防治对策和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不同性别及年龄别死亡率、早死概率对淮安市2010 - 2015年30~69岁居民主要慢性病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 - 2015年淮安市30~69岁居民主要慢性病年均死亡率301.24/10万,标化死亡率为243.35/10万,全人群和女性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别为1.81%、1.51%;男性粗死亡率高于女性(χ2 = 3 912.291,P<0.001);主要慢性病死亡顺位为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其中肿瘤(APC = 3.95%)、慢性呼吸系统疾病(APC = 6.01%)、糖尿病(APC = 13.39%)呈上升趋势,脑血管疾病(APC = - 3.47%)呈下降趋势;不同年龄别肿瘤死亡率占比均在50%以上;早死概率在14%左右,年度变化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0~69岁淮安市居民主要慢性病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肿瘤已成首位死因,早死概率控制速度较为缓慢,与实现“健康江苏2030”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巴南区居民疾病谱和死因谱特点,为制定疾病防控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按照ICD-10进行死因归类,用死亡率、构成比、死因顺位、减寿顺位进行分析。结果居民前4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减寿顺位依次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结论慢性病对巴南区居民的健康造成主要威胁,普及居民健康知识,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以及安全教育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长泰县居民死因构成和主要疾病分布,评价健康水平,为开展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及行为危险因素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长泰县死亡资料,用ICD-10进行死因分类和编码.结果 长泰县2011-2013年居民年均标化死亡率433.47/10万,逐年降低.男性标化死亡率(542.83/10万)较女性高(333.21/10万).3大类死因中,慢性病死亡率占85.0%.前5位死因占比为:恶性肿瘤27.4%、呼吸系统疾病20.1%、脑血管病15.2%、心脏病13.2%、损伤和中毒12.1%.居民寿命损失和减寿率前5位分别是:恶性肿瘤、损伤/中毒、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和心脏病.结论 长泰县居民的主要死因是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等为主的慢性病,应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孝昌县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死因变化规律,为制定疾病预防管理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19年孝昌县居民死因监测资料,统计分析居民死亡率、主要死因、死因顺位等指标。结果 2017~2019年孝昌县居民男女性死亡例数分别为6 037和4 825例,年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651.63/10万和542.16/10万,男性年均标化死亡率高于女性(P0.01)。死因顺位的前5位分别是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损伤及中毒,占全部死因的91.90%,其中慢性病死亡占全部死因的86.76%。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148.85/10万)和损伤及中毒死亡率(6.34/10万)高于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89.29/10万)和损伤及中毒死亡率(2.57/10万)(P0.01);女性心脏病死亡率(71.52/10万)高于男性死亡率(60.31/10万)(P0.01)。结论孝昌县主要死因为慢性病,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西安市2005-2014年居民主要慢性病死亡特征和流行趋势,为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慢性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西安市2005-2014年居民慢性病死因监测数据,采用死亡数、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比、年度变化百分比(APC) 等指标对慢性病死亡趋势进行统计学描述。 结果 西安市2005-2014年慢性病平均死亡率为 451.58/10万(384.82/10万-502.60/10万)。恶性肿瘤(APC=2.312%)、心脏病(APC=2.786%)、脑血管病(APC=5.579%)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APC=6.306%)死亡呈上升趋势(P<0.05),高血压(APC=-23.489%)的死亡呈下降趋势(P<0.05),而糖尿病的死亡基本维持在稳定水平。死亡率标化后高血压的死亡仍呈下降趋势外(P<0.05),其他各慢性病的死亡基本维持在稳定水平。各慢性病的死亡率均随年龄增大呈升高趋势;男性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χ2=3 176.44,P<0.01)。 结论 慢性病已成为西安市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威胁,防治亟待加强;重点防治的目标人群为中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09—2018年浦东新区居民死因分布特征与潜在寿命损失,评估不同疾病导致的疾病负担,为制定区域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8年浦东新居民死因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居民死因进行分类,分别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对浦东新区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8年浦东新区居民年均粗死亡率为7.55‰,标化死亡率为3.62‰,浦东新区居民前五位死亡原因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损伤中毒,合计占死亡总数的87.85%。浦东新区居民各类疾病导致的PYLL为687729人年,PYLLR为24.11‰,AYLL为3.19年/人,减寿顺位前五位疾病,分别是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内分泌营养与代谢疾病、先天异常,合计占居民寿命损失的82.08%。结论包括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在内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浦东新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并引起了沉重的疾病负担,应作为今后的防控重点,应采用综合性的防控措施,降低慢性病的危害,保护居民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07 - 2018年北京市东城区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趋势及过早死亡概率,为制定适宜的慢性病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2007 - 2018年东城区户籍居民死因登记资料,分析慢性病标化死亡率和死亡比例,应用WHO推荐的早死概率计算方法,计算4类慢性病早死概率。采用Joinpoint回归计算年均变化百分比(APC),对各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7 - 2018年东城区慢性病年均死亡率为613.94/10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APC = 1.41%,P<0.001),年均标化率为294.62/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 = - 1.39%,P = 0.002),男性和女性慢性病标化死亡率分别为332.24/10万和259.31/10万,均呈逐年递减的变化趋势(P<0.05)。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死亡分别占死亡总数的43.72%、27.82%、8.08%和2.84%,心脑血管疾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标化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分别为 - 1.59%和 - 2.47%,P值分别为0.006和0.001)。65岁以下人群死于恶性肿瘤的比例高于心脑血管疾病,70岁组恶性肿瘤死亡比例开始下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高。4类慢性病早死概率为9.23%,男性高于女性,女性早死概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APC = - 2.57%,P<0.001)。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4种慢性病是影响东城区户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2007 - 2018年慢性病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男性居民为过早死亡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011 - 2015年遵义市死因监测点居民死亡水平、主要死因及趋势,为制定合理的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1 - 2015年遵义市死因监测点居民的死亡率、死因构成和死因顺位。结果 2011 - 2015年遵义市死因监测点居民从103.41万人上升至105.54万人,5年间共死亡26 147例,总体粗死亡率为507.62/10万,标化死亡率为455.55/10万,各年粗死亡率依次为:512.15/10万、538.61/10万、418.87/10万、583.25/10万、486.75/10万,标化死亡率依次为:590.20/10万、467.94/10万、368.50/10万、491.47/10万、415.44/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各年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全人群的前五位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和损伤及中毒,不同年龄阶段主要死因存在差异,0~14岁人群主要死因为损伤及中毒、围生期疾病、先天异常;15~44岁组的主要死因是损伤及中毒、肿瘤、脑血管疾病;45~64岁组的主要死因为肿瘤、脑血管疾病、损伤及中毒;≥65岁组的主要死因为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心脏病。结论 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遵义市居民的主要死因,损伤及中毒的防控应以44岁以下人群为重点,45岁及以上人群应以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病为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10-2014年泰兴市居民死亡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为疾病防治提供策略。方法利用全死因网络直报系统导出2010-2014年泰兴市居民死亡数据,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分类,采用SPSS 19.0和Excel 2007统计软件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率(PYLL率)、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结果 2010-2014年泰兴市共报告死亡病例40 159例,粗死亡率为699.67/10万,标化死亡率为385.84/10万,其中男性死亡22 913例,粗死亡率为799.02/10万,标化死亡率为513.48/10万;女性死亡17 246例,粗死亡率为600.48/10万,标化死亡率为278.61/10万。全人群、男性和女性死亡率55岁后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各年龄组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277.85/10万)、恶性肿瘤(256.18/10万)、呼吸系统疾病(75.35/10万)、损伤和中毒(47.18/10万)、消化系统疾病(9.30/10万),累计占全死因构成的96.15%。全人群、男性和女性的PYLL居前2位的均为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其中男性PYLL前2位合计为93 945.0人年,是女性(37 965.0人年)的2.47倍。结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为泰兴市居民主要死因,应加强循环系统疾病的监测、恶性肿瘤的早诊早治和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加大老年人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