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对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术后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LPD术的患者145例,根据干预方案不同分为ERAS组78例及传统组67例。数据采用SPSS 24.0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围术期各项指标、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以(±s)表示,独立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ERAS组术后恢复情况均优于传统组,其中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引流管拔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患者胃排空延迟的发生例数(3例,3.8%)明显少于传统组(5例,7.5%)(P<0.05),其余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ERAS组患者优于传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能使LPD术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并可促进LPD患者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oduodenectomy,LPD)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9例行LPD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围手术期采用ERAS处理方案的患41例(ERAS组),采用传统处理方案的患者38例(传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参数。结果 ERAS组的术后AST[(110.38±102.43)U/L]和术后血肌酐[(61.20±16.46)μmol/L]均较传统组轻[(427.09±1 434.66)U/L,(74.28±49.58)μmol/L,均P<0.05);住院时间[(17.29±5.44)d]较传统组[(24.68±13.28)d]短(P<0.05)。ERAS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腹腔出血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ERAS组绝大部分患者(90.4%)的术后并发症可自愈,而传统组近一半(48.5%)的术后并发症需干预处理(P<0.05)。结论 LPD围手术期实施ERAS方案能减少患者肝肾功能损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腹腔引流管拔管指征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肝胆外科及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肝胆外科行L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127例患者,其中男性74例,女性53例,年龄(58.68±8.65)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围手术期中的临床价值及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行L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常规理念组(对照组)255例、以ERAS理念为指导的试验组(ERAS组)276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ERAS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54.89±93.02)min比(362.90±95.62)min]及术中出血量[300 ml(100,500)ml比300 ml(200,500)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ERAS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61±0.62)d比(2.76±0.72)d,P<0.05]、胃管拔除时间[(3.07±0.82)d比(3.52±0.66)d,P<0.001] 、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2.77±1.08)d比(5.58±2.14 )d,P<0.001]更早;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3.31±1.07)分比(4.90±2.00)分,P<0.001]更低;胃排空障碍[4.3%(12/276)比8.6%(22/255),P<0.05]、术后腹腔感染[1.4%(4/276)比4.3%(11/255),P<0.05]、术后肺部感染[0.7%(2/276)比3.9%(10/255),P<0.05]发生率更低;术后住院时间[(15.36±3.26)d比(17.90±5.66)d,P<0.001]更短;住院费用[124 153.00元(112 437.75,136 604.50)元比133 604.00元(115 086.00,150 758.00)元,P<0.05]更少。两组其他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熟练掌握LPD的基础上,围手术期实施ERAS安全、有效,能够有效促进LPD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在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围手术期应用的优越性。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81例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ERAS组(n=40)和对照组(n=41),ERAS组采用ERAS理念进行围手术期处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但ERAS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后NRS评分、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无出院30 d内再次住院或手术病例。结论:ERAS理念应用于肝癌肝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管理安全有效,能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老年髋部骨折急诊快通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COVID-19疫情期间东南大学附属南京中大医院创伤骨科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与2021年4月至9月分别通过急诊常规救治流程(对照组)和依据ERAS理念实施优化的急诊快通道流程(快通道...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微创外科以切口小、创伤轻、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迅速在外科各专业领域得以推广应用,手术机器人的出现,使微创外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且符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的理念。本研究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胰腺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的实用性与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普通外科2016年1月-2019年5月间61例行微创PD治疗的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4例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的PD术(RPD组),37例行传统腹腔镜下的PD术(LPD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LPD组比较,RPD组中转开腹率降低(4.2%vs.8.1%,χ^2=4.565,P=0.033)、术中出血量减少(255.0 mL vs.380.0 mL,Z=-5.813,P<0.001)、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增加(17.0枚vs.11.0枚,Z=-6.133,P<0.001),但手术时间明显延长(466.5 min vs.375.0 min,Z=-6.568,P<0.001)。两组患者术后病理回报切缘均为阴性,两组术后病理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24 h引流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时间、术后拔尿管时间及术后拔伤口引流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PD组的住院花费明显多于LPD组(114154.84元vs.86749.59元,Z=-5.863,P<0.001),但RPD组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LPD组(14.0 d vs.18.0 d,Z=-5.930,P<0.001);两组术后VAS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RPD组21例与RPD组33例术后随访22个月,两组3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20.8%vs.24.3%,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能够显著提高PD手术质量,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安全可行,符合ERAS理念,但治疗费用较高,在选择手术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患者家庭经济情况。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也逐渐在临床开展,但由于LPD手术难度大,其效果与安全性方面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因此,本研究通过对笔者中心实施LPD及同期实施开放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评价LPD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绝经后女性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22年10月因妇科良性疾病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140例绝经后女性患者,采用随机化分组将患者分为ERAS组(n=70)与对照组(n=70)。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处理,ERAS组采用ERAS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态、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ERAS组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ERAS组恶心呕吐评分>2分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6 h、12 h、24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出血(阴道、腹腔穿刺孔、盆腔)、感染(盆腔、泌尿系统、肺部)、血栓形成(下肢静脉、肺)、肠梗阻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围手术期管理在垂体腺瘤假性包膜外经鼻蝶手术病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6月~2017年12月需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病人122例,其中ERAS组65例,采用ERAS临床路径,对照组57例,采用传统临床路径。比较两组病人术前术后卡氏(KPS)评分,术前准备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肿瘤切除率,术后尿崩,脑脊液漏等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期间满意度。结果 ERAS组自术后1天至术后30天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ERAS组病人住院期间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明显缩短(P0.05)。ERAS组肿瘤全切率为83.08%,对照组为82.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尿崩、鼻腔大出血的发生率高于ERAS组(P0.05)。结论垂体腺瘤经鼻蝶假性包膜外切除是ERAS的最好体现,同时兼顾了微创手术理念和最大限度的功能保护,在围手术期贯彻ERAS是提高垂体瘤手术病人疗效和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应用于右半肝切除围手术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017年08月~2019年08月于我院进行右半肝切除术的53例患者临床资料,按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快速康复组(ERAS组)和传统对照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的基本资料,及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总费用、并发症、术后恢复质量(15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15)及C反应蛋白(CRP)等方面,评价其临床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RAS组在术后恢复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CRP方面ERAS组数值低于后者(P<0.05)。结论 在右半肝切除的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模式能够有效地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创伤应激反应,从而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和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期间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符合标准的49例患者分成LPD组(n=23)和OPD组(n=26),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肿瘤学结果及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LPD和OPD两种术式的术中输血率和术后胰瘘、胆瘘、术后出血、胃排空延迟、腹腔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等手术安全性指标相近(P>0.05);LPD组较OPD组手术时间延长,但术中出血量减少(P<0.05)。两种术式术后入住ICU人数、非计划再次手术人数、标本肿瘤长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阳性患者例数、R0切除率、肿瘤分化程度、术后病理分期、肿瘤来源、出院30 d内再次入院率、术后复发率、术后90 d死亡率及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等手术疗效指标相近(P>0.05)。与OPD相比,LPD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提早,术后住院日缩短,术后疼痛评分降低和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提高(P<0.05)。结论 与OPD相比,LPD安全可靠,可获得同样的肿瘤学根治效果,手术疗效值得肯定,在临床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的安全性以及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实施的策略和方法。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8例胰体尾良性病变和低度恶性肿瘤行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保脾组23例(实施Kimura法20例,Warshaw法3例),切脾组15例;围术期均实施ERAS措施,并分析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手术时间、失血量、具体术式、ERAS实施方法、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随访资料。结果 保脾组和切脾组在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严重并发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中位引流管拔除时间为6(5~7)d,保脾组为7(4~7)d,切脾组为6(5~7)d;无死亡病例。随访时间3~18个月,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胰体尾良性和低度恶性肿瘤实施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安全可行,围术期可按照ERAS策略实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学习曲线期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间实施的71例LPD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TLPD)以及腹腔镜下标本切除、上腹部切口消化道重建的腹腔镜辅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D)两种术式。按照时间将前15个月完成的32例设为初期组,其后16个月完成的39例设为后期组。统计分析初期组和后期组中TLPD术和LAPD术情况,两组TLPD术的术前、术中、术后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初期组中,TLPD术与LAPD术分别为9例(28.1%)和23例(71.9%);与LAPD术比较,TLPD术手术时间[(425.0±34.0)min vs (330.9±14.7)min,t=11.067,P<0.001]、胰肠吻合时间[(46.6±2.2)min vs (21.2±7.4)min,t=9.993,P<0.001]均延长,术后B/C级胰瘘发生率增高[4例(44.4%) vs 1例(4.3%),P=0.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后期组中,TLPD术与LAPD术分别为30例(76.9%)和9例(23.1%);与LAPD术比较,TLPD术手术时间[(376.0±23.7)min vs (345.6±19.1)min,t=3.498,P=0.001]、胰肠吻合时间[(34.1±6.5)min vs (16.5±1.3)min,t=7.758,P<0.001]均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B/C级胰瘘发生率两种术式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初期组TLPD术比较,后期组TLPD术手术时间[(376.0±23.7)min vs (425.0±34.0 )min,t=-4.904,P<0.001]、胰肠吻合时间明显缩短[(34.1±6.5)min vs (46.6±2.2)min,t=-5.634,P<0.001],术后B/C级胰瘘发生率明显降低[3例(10.0%) vs 4例(44.4%),P=0.037]。结论 在学习曲线期,TLPD术手术时间长,胰肠吻合时间长,胰瘘发生率高。可将LAPD作为消化道重建困难、胰瘘风险高的患者的辅助术式,手术医师再逐步提升TLPD术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胆道Ⅰ期缝合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以及快速康复外科(ERAS)策略在胆道外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Ⅰ期缝合36例患者,其中20例采用围手术期快速康复策略(ERAS组),16例行常规术前准备(常规组),所有手术由同一术者完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及手术前后的肝功、炎性及应激性指标。结果 ERAS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降低(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谷丙转氨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一天的ALT、WBC、CRP、Cor、NE、ACTH水平较术前升高,DBIL较术前降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两组的ALT、DBIL、WBC、CRP、Cor、NE、ACTH较术前、术后第一天降低,ALT、DBIL指标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CRP、Cor、NE、ACTH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胆道Ⅰ期缝合术安全、有效、可行,ERAS策略的应用可减轻机体炎症和应激反应,加速患者康复及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5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随机为传统组(39例)和加速康复组(ERAS组,15例)两组。传统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围手术期处理。ERAS组接受加速康复外科策略的围手术期处理,主要包括:术前教育、术前减黄、术前营养支持、术中保温、术后强化镇痛、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早期恢复口服饮食、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术后强化血糖控制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再手术率、术后平均住院日、治疗费用,以及胰瘘、胃排空延迟和其他腹腔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原发病构成以及术前黄疸或糖尿病构成比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死亡2例,再手术1例,1周内再入院1例。ERAS组没有死亡、再手术及再入院病例。传统组共发生胰瘘12例,ERAS组2例(30.8% vs 13.3%,P=0.191)。其中传统组有B级胰瘘2例,C级胰瘘3例,A级胰瘘7例;ERAS组均为A级胰瘘。传统组胃延迟排空发生率显著高于ERAS组(35.9% vs 6.7%,P=0.031)。包括腹腔出血、腹腔积液等其他腹腔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间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ERAS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日(21 d vs 17 d,P=0.046)和住院费用(97 130元 vs 80 963元,P=0.047)明显少于传统组。结论 结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特点所制定的加速康复外科策略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是安全的,并且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胰瘘、胃排空延迟的发生率,减少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有利于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68例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ERAS组与对照组,ERAS组围手术期采取ERAS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手术期处理。对比分析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再次手术率及病死率。结果:ERAS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胃管留置时间、腹腔引流管与尿管拔除时间、疼痛、住院费用、身体质量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胰瘘与腹腔出血情况、再手术、再入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应用ERAS措施可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采用大网膜包裹胰肠吻合口方法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门市中心医院肝胆胰脾外科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7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联合大网膜包绕胰肠吻合口(包绕组),40例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未包绕组),比较两组术前、术中、术后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白蛋白、术前总胆红素、胰腺质地、胰管直径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虽然术后两组的胰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包绕组术后胰漏分级均为A级胰漏,未见B、C级胰漏,而未包绕组A级胰漏2例,B级胰漏5例,C级胰漏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术后包绕组出现2例胃排空延迟,而未包绕组出现1例胆漏,5例术后出血,3例胃排空延迟,除了1例术后腹腔出血需行介入治疗外,其余患者均予以保守治疗而治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1);术后住院时间(1.5±3.0天 vs. 17.4±6.8天,P<0.001)及住院费用(106442±16230 vs. 129831±35875元,P<0.001)包绕组较为包绕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采用大网膜包绕胰肠吻合口方法可以减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程度,促进术后胰漏愈合,未增加腹腔感染、腹腔脓肿、胃排空延迟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且可减少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且方法简单、易操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盆底腹膜重建对直肠癌患者微创低位前切除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于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接受微创低位前切除术治疗的128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64例实施盆底腹膜重建手术的患者为观察组,64例未实施盆底腹膜重建的患者为对照组,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效果及围术期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二次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 d、3 d、5 d的血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第3 d的血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术后1 d(P<0.025)。观察组术后、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6个月的大便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6个月时(P<0.05)。结论 盆底腹膜重建能够使得实施微创低位切除手术的直肠癌患者Ⅲ~Ⅳ级并发症发生风险降低,同时也减少了二次手术的发生率,患者体内的炎性反应得到抑制,对患者的预后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