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刘玲  林黎  龚琬  李君  周卫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1):1371-1374
目的 调查高职高专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及其与脑力工作能力、学习疲劳的关系。方法 采用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法对高职高专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其膳食营养素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RNI)的情况,并对比营养素摄入不同学生的脑力工作能力指数及学习疲劳发生率。结果 高职高专学生烟酸、维生素C平均摄入量<80% RNI,能量、脂肪、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铁、锌、硒平均摄入量在80%~120% RNI,维生素E、磷、钠平均摄入量>120% RNI。蛋白质、烟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钙摄入充足学生的第8节课后脑力工作能力指数均大于摄入不足者(均P<0.01),学习疲劳发生率均低于摄入不足者(均P<0.01);磷、钠摄入充足学生的第8节课后脑力工作能力指数均大于摄入过多者(均P<0.01),学习疲劳发生率均低于摄入过多者(均P<0.01)。结论 高职高专学生膳食营养素烟酸、维生素C摄入量偏低,而维生素E、磷、钠摄入量偏高,学生营养素摄入不均衡与脑力工作能力降低、学习疲劳发生率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北京市房山区某初中学生膳食营养素摄入与体质健康状况的关系,为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房山区某初中3个年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3 d 24 h膳食回顾调查及营养知-信-行(K-A-P)问卷调查。结果 共有效调查181名学生,女生92人(50.83%),男生89人(49.17%)。该校初中生体质达标率为34.81%,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5);体质达标学生膳食营养素摄入较好,但钙的日均摄入量仅为推荐摄入量(RNI)的43.74%;体质未达标学生9种营养素的日均摄入量均低于体质达标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Ρ<0.05),其中维生素A及钙的日均摄入量低于RNI的30%,蛋白质、维生素B2、维生素C、锌、硒、铁也仅达到RNI的40%~60%;体质达标学生营养K-A-P得分优于未达标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蛋白质(r=0.706,Ρ<0.01)及钙(r=0.636,Ρ<0.01)的摄入与体质健康呈强相关。结论 北京市房山区某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较差,膳食营养素摄入与体质健康有相关性,建议通过合理膳食来增强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广东省成年人的膳食摄入情况,为制定营养干预措施、推动广东省全民膳食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数据源于2018年广东省成人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共调查14个监测点的≥18岁居民8 603人。对样本进行复杂抽样加权后,估计不同特征人群的膳食摄入情况。结果 8 476人纳入分析,人均每日蔬果摄入量为463.3 g/d,人均每日红肉摄入量为212.2 g/d。蔬果摄入不足率为45.7%,男性蔬果摄入不足率(50.0%)高于女性(41.2%)(P<0.01),农村(51.4%)高于城市(43.1%)(P<0.05)。红肉摄入过多率为78.4%,男性红肉摄入过多率(83.8%)高于女性(72.8%)(P<0.01),城市(81.5%)高于农村(71.6%)(P<0.01)。家庭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6.6 g/d,食盐摄入过多比例为45.8%。家庭人均每日食用油摄入量为34.1 g/d,食用油摄入过多比例为48.7%。结论 广东省成年人红肉摄入过多情况较为严重,蔬果摄入不足率仍较高,农村家庭人均食盐和食用油摄入过多情况不容忽视,需加强膳食营养干预,针对不同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海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简称“计划”)某试点地区中小学生贫血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4—2017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实施“计划”的重点监测县抽取中小学生进行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检测及问卷调查。多组均值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贫血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 2014—2017年共抽取学生2 590人,各年血红蛋白平均水平分别为(138.1±12.0)、(136.4±13.4)、(138.1±12.4)、(138.1±15.4)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年来各年贫血率分别为5.4%、5.4%、4.5%、6.7%,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15年初中生贫血率高于小学生(P<0.05),其余年度小学、初中生间,男、女生间贫血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学生(OR=6.947)和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缺乏学生(OR=2.030)发生贫血的风险更高。结论 该地区中小学生贫血状况改善不明显,少数民族和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缺乏学生是需改善贫血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郑州地区产妇孕晚期膳食营养状况及其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为孕期的膳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8年1—6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母婴保健中心进行子宫复旧检查的产妇为调查对象。按照《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2018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计算孕晚期膳食营养摄入情况,与指南推荐进行对比。同时调查产妇的一般情况。将新生儿出生体重作为因变量,孕晚期产妇日均营养素摄入量等计量资料以及一般情况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分析。结果 郑州地区产妇孕晚期日均总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于参考值,膳食纤维、钙、铁摄入量低于参考值。多元线性分析结果显示,出生胎龄、孕前BMI、孕期增重、产次、孕晚期日均钙摄入量、孕晚期日均铁摄入量是胎儿出生体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郑州地区孕妇膳食营养状况尚可,存在钙、铁摄入不足问题,总热量摄入过高;孕晚期的钙、铁摄入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膳食中大豆异黄酮摄入量与青春期女生性发育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信阳市选取3所小学的在校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女生为对象,对其进行膳食调查和性发育评价。膳食调查采用定量食物频率问卷法。结果 共调查1 278名女生,性发育提前检出率为15.8%;性发育延迟检出率为14.3%。不同乳房发育组、月经初潮组和性发育组(发育提前、发育正常和发育延迟)的大豆异黄酮和染料木黄酮摄入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大豆异黄酮和染料木黄酮摄入量多有可能与青春期女生乳房发育、月经初潮和性发育提前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兰州市城区乳母膳食营养状况及其与乳汁成分的关系。方法 招募102位乳母,通过问卷调查其基本情况和膳食状况,计算膳食营养素摄入量,采集血液样本检测血红蛋白和微量元素水平,采集母乳分析体质指数及宏量营养素摄入和乳汁成分的关系。结果 乳母能量摄入量中位数为1 507.5(1 245.5,1 954.5)kcal,能量和宏量营养素及多种微量营养素摄入量均不足,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分别为13.72%、25.67%、60.90%;乳汁中脂肪、总蛋白质、糖类、干物质、能量的含量分别为(4.33±1.23)g/100 mL、(1.23±0.24)g/100 mL、(7.07±0.32)g/100 mL、(12.82±1.13)g/100 mL、(73.70±10.93)kcal/100 mL。不同BMI分组乳母乳汁中脂肪、干物质以及能量含量不同(均P<0.05),超重/肥胖组乳母乳汁中能量、脂肪以及干物质含量高。乳汁成分和乳母膳食宏量营养素之间未发现相关性(均P>0.05)。乳母血红蛋白平均含量为(137.23±1.10)g/L,7例(7.53%)贫血,乳母缺乏的微量元素主要为镁(24.73%)和铁(7.53%)。结论 需要加强对乳母的营养宣教,鼓励其合理膳食,定期检测血红蛋白浓度,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并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束缚应激模型在凉茶“降火”研究中应用的科学性及适用性。方法 急性和慢性应激束缚模型实验,均为雄性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束缚组、低、中、高3个剂量凉茶组[0.8、2.4、7.2 g/(kg BW)凉茶干膏粉],每组8只。急性应激束缚模型为给药5 d,第5天给药1 h后除对照组外束缚2 h;慢性应激束缚模型为每天给药1 h后除对照组外束缚2 h,共10 d 。给予不同时间的处理后,观察小鼠一般行为,记录终体重及肝脏重量,计算肝体比,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尿素氮的含量,测量肝脏中丙二醛、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及总抗氧化能力。结果 急性和慢性应激束缚模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尿素氮含量较对照组均升高(P<0.05或P<0.01);慢性束缚应激模型肝脏丙二醛、一氧化氮水平较对照组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及总抗氧化能力较对照组降低 (P<0.01)。高剂量凉茶组与慢性束缚组相比,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尿素氮含量均降低(P<0.01);肝脏丙二醛、一氧化氮水平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及总抗氧化能力升高(P<0.05或P<0.01)。结论 模拟“上火”,急性和慢性应激束缚模型均成立,且用于评价凉茶“降火”功效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广东省农村地区卫生厕所普及情况,分析其普及时空特征,为“厕所革命”工作提供卫生学参考。方法 以2011-2018年广东省粤东、粤西、粤北、珠三角农村地区卫生厕所普及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评价广东省农村地区卫生厕所普及率及时空分布特征。结果 广东省农村地区2011-2018年卫生厕所总普及率为88.20%~96.45%,且逐年提高(P<0.01);粤东、粤西、粤北、珠三角4个区域卫生厕所普及率呈提高趋势(均P<0.01);区域间普及率极差由23.03%减小为9.07%,县(区)间普及率极差由42.23%减小为 22.11%。随着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呈同步下降趋势(线性回归模型F=34.22、10.64,P<0.01或P<0.05)。结论 2011-2018年广东省农村地区卫生厕所总普及率逐步提高,不同区域间普及率极差稳步缩小,区域间、县(区)间普及率差异性随普及率提高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区域间、县(区)间差异性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2DM)膳食红肉摄入量与并发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深圳市南山区T2DM并发CHD的患者为病例组,以年龄 ± 2岁的原则1∶1配对无CHD的T2DM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自制问卷及简化版食物频数问卷对所有参与者进行调查。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对膳食红肉摄入量与T2DM并发CH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病例和对照各120例,病例组患者人均红肉摄入量中位数为50.00(21.43,100.00)g/d,对照组为42.86(21.43,50.00)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T2DM合并CHD的OR值随着膳食红肉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P线性<0.05)。在校正多种混杂变量后,T2DM患者红肉摄入量为25~50、>50 g/d并发CHD的风险分别是膳食红肉摄入量<25 g/d的2.01倍(95%CI:0.77~5.22)和6.76倍(95%CI:1.55~29.50)。结论 T2DM患者膳食红肉摄入量>50 g/d可能是并发CH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广州市南沙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学生视力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南沙区小学、中学共7所学校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视力检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1 861份,回收有效问卷1 842份,有效回收率为98.98%。广州市南沙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3.63%,其中男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9.51%,初中生为82.50%,住校生为76.53%,不同性别、学段、是否住校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中及以上学段(OR=3.32、3.19)、女生(OR=1.42)、每天都使用移动电子设备(OR=1.39)、睡眠不足(OR=1.52)、作业时长≥2 h(OR=1.50、2.05)、单次近距离用眼时间≥16 min(OR=1.48、1.40、1.47、1.75、2.15)、父母近视(OR=2.05、2.01、3.30)是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广州市南沙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较为严峻,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综合防控学生视力不良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台山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广东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调查表》为工具分别在2016年和2019年对台山市中学生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台山市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2016、2019年共对台山市中学生1 901人进行调查,2016年979人,男生556人,女生423人,2019年922人,男生468人,女生454人。年龄12~20岁,平均年龄16岁。该学生人群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2019年(39.15%)较2016年(31.87%)高,女生(40.48%)较男生(31.05%)高,高中生(45.30%)较初中生(30.69%)、职中生(30.10%)高(均P<0.01)。2019年女生、高中生、职中生心理健康总均分均高于2016年(P<0.05或P<0.01)。2016、2019年具有缺乏运动(OR=1.957、2.333)、伤害自己(OR=2.144、2.289)、自杀意念(OR=3.347、3.270)、网络成瘾(OR=4.185、10.592)、2016年具有不健康饮食(OR=1.727)、2019年具有赌博(OR=2.034)健康危险行为的中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风险更高。 结论 台山市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应在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同时加强对其健康危险行为的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北京市房山区中小学生膳食营养摄入状况,为房山区学生改善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房山区中小学生进行膳食调查,采用3 d 24 h膳食回顾结合家庭调味品称重法,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每日食物消费及营养素摄入状况。结果共调查北京市房山区中小学生164名,男生91名,女生73名,平均年龄(8.93±2.21)岁。中小学生水产品类、奶及奶制品、大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水果类摄入不足,畜禽肉类、盐摄入过多。能量平均摄入量为1710.30 kcal,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平均摄入量分别为61.57、72.21、211.48 g,供能比分别占14.38%、37.95%和47.68%。中小学生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硒平均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RNI)的比例分别为34.8%、27.4%、33.5%、24.4%和47.0%。仅2.4%的学生钙摄入量达到了RNI,超过一半的学生铁、锌、铜平均摄入量达到RNI。其中,女生铁摄入量达到RNI的比例低于男生(P<0.05)。结论北京市房山区中小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需加强学生、家长、学校食堂营养宣教,有针对性地改善学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武汉市新洲区中小学生近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制订辖区视力健康管理干预措施和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0年10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市新洲区5所中小学的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并通过问卷调查其用眼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1 002人,其中小学生385人,初中生432人,高中生185人。2020年武汉市新洲区中小学生总近视率为56.5%,其中小学生为43.4%,初中生为60.0%,高中生为75.7%,比较各学段近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49,P<0.001);按照性别分层,女生的近视率为62.4%,男生的近视率为51.6%,比较男女生近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7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女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近视可能性较大(OR=1.510,1.846,3.206;95%CI=1.150~1.923,1.261~2.703,1.878~5.472);近距离用眼时间≥1 h才休息、平均每天看电脑≥2 h是导致中小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OR=1.745,1.835;95%CI=1.315~2.315,1.271~2.649),每天户外运动时间≥2 h和睡眠时间≥8 h是防止中小学生近视的保护因素(OR=0.508,0.626;95%CI=0.371~0.695,0.431~0.910)。结论 武汉市新洲区中小学生近视防控工作应重点关注女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加强健康教育指导中小学生保障睡眠、减少电子屏幕和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并增加户外运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湛江市初中生生活方式现状,为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湛江市4所中学初一到初三年级共2493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8.1%的初中生睡眠时间达8 h/d以上,不足6 h者占5.7%,平均睡眠时间为(7.30±0.94)h/d;男生(7.41±0.96)h/d,女生(7.19±0.91)h/d,男生睡眠时间高于女生(P〈0.01);初一(7.54±0.93)h/d,初二(7.36±0.90)h/d,初三(6.84±0.85)h/d,低年级睡眠时间高于高年级(P〈0.01);每天正常吃三餐者占79.5%,经常偏食者占13.4%;83.0%"注意保持体重",女生高于男生(P〈0.01),低年级高于高年级(P〈0.01),84.2%"进行有氧练习",男生高于女生(P〈0.01),低年级高于高年级(P〈0.05),65.5%"提高力量练习",男生高于女生(P〈0.01),低年级高于高年级(P〈0.01),72.2%"参与集体活动",男生高于女生(P〈0.01),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7%的初中生随时向父母要零花钱,29.3%的初中生消费无计划性。结论湛江市初中生的生活方式好坏参差不齐,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存在各种不良生活方式,需要家长和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和分析张家口地区在校初中生龋齿现状以及口腔健康相关行为对该人群龋齿的影响,为开展口腔健康相关行为宣教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的抽样方法抽取张家口市12所初中学校,对抽中学校的所有在校初中生进行口腔检查和口腔相关健康行为情况调查,采用描述分析方法对初中生龋齿患病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口腔健康相关行为对龋齿患病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对2029名在校初中生进行口腔检查及口腔健康行为调查,其中男生1123名,女生906名,年龄11~14岁;独生子女1187名,非独生子女842名;父母最高学历是高中及以下1106人,父母最高学历是中专/大专605人,父母最高学历是本科及以上有318人。共检出龋齿学生724例,龋齿患病率为35.68%,龋均为(2.48±0.77)颗,龋齿充填率为15.6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食用睡前甜点(OR=4.455)、每天进食甜品类食物的频率≥2次(OR=2.347)、刷牙方法不正确(OR=4.754)、有错颌畸形(OR=1.956)是初中生龋齿患病的危险因素,每天刷牙≥2次(OR=0.293)、乳牙萌发后有刷牙习惯(OR=0.262)、家长重视(OR=0.384)、对刷牙出血理解正确(OR=0.304)是初中生龋齿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张家口地区在校初中生龋齿患病率仍然较高,不良饮食习惯、刷牙习惯、家长重视程度以及牙齿知识了解程度影响了龋齿的发生,需要家长以及社会提高对在校初中生龋齿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性行为的现状,为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和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9所中学(7所初中,2所高中)17个班进行健康危险行为调查。结果:中学生对艾滋病病原体的知晓率为60.47%,男生(61.70%)高于女生(6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5.137,P=0.023);高中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75.20%)高于初中生(48.01%)(Х^2=120.419,P=0.000);知识知晓率与相关态度呈正相关关系(r=0.421,P=000)。有4.42%学生报告曾经有过性行为,男生(4.82%)高于女生(4.02%),职业中学报告率(10.81%)〉普通高中(5.77%)〉初中学生(1.83%);男、女生报告率都随年级增加而上升的。结论:对中学生进行科学的、适宜的艾滋病预防和性行为教育非常必要,要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宿迁市城乡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综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兼顾城市和农村、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对中、小学生和5.5~6.5岁幼儿园儿童进行远视力检查、屈光检测,对近视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2020年宿迁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为46.43%,女生近视率为47.38%,高于男生的45.55%(W=6910906.00,P=0.136),城区学生近视率为55.09%,高于郊县学生的34.60%(W=4933511.50,P<0.001),高中生近视率(93.02%)>初中生(85.76%)>小学生(27.75%)>幼儿园大班儿童(8.73%)(F=5028.93,P<0.001),轻度近视率(46.11%)>中度(41.99%)>重度(11.90%)。(χ2趋势=419.31,P<0.001)。结论 宿迁市初、高中学生近视率较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