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并高血糖高渗状态(HHS)的高度重视,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对20例DKA-HHS给予合理的补液和小剂量胰岛素应用及对症治疗。结果 17例恢复正常,3例死亡。结论重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高血糖高渗状态,积极合理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是糖尿病的两种急性并发症,其病死率高。两种情况并存在临床上少见,以往都采用大量补液及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输注进行治疗,而我们采用胰岛素泵注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联合胃肠补液治疗DKA合并HHS,抢救成功率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采用小剂量胰岛素[0.1 U/(kg·h)]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78例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的住院患者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 小剂量胰岛素可平稳降低血糖,纠正酮症酸中毒.78例患者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均痊愈出院.结论 小剂量胰岛素是治疗DKA的特效和不可缺少的药物,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是治疗DKA可靠、安全而稳当的有效措施,具有较少引起脑水肿、低血糖、低血钾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国外报告少数病人DKA和HHS同时存在。即混合性DKA和HHS,发病率约为33%,病死率高,治疗更棘手。我科近几年收治混合性DKA和HHS 9例,现将这些患者的诊治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渗状态(DKA-HH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n=59例)、糖尿病高渗状态(HHS,n=6)、DKA-HHS(n=8)三组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DKA-HHS年龄大于DKA组(P<0.05),多见2型糖尿病,其血渗透压高于DKA组(P<0.01),BE、pH值低于HHS组(P均<0.01),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概率和病死率高于DKA组(P均<0.01)。结论DKA-HHS好发于2型糖尿病,同时具有高渗、酸中毒的特点,胃肠道及中枢系统症状明显,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利用胰岛素泵对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NDC)及低血糖昏迷(HC)并发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采用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持续滴注治疗,对低血糖昏迷者进行补糖治疗.结果 本组52例经积极综合治疗后,32例患者经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抗炎对症、支持等治疗.血糖明显下降,生命体征稳定.达到治愈标准.血糖明显下降.生命体征稳定.结论 胰岛素泵能模拟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治疗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较常规静脉连续滴注方式更有效.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兴时  蔡亚夫  叶晓星 《吉林医学》2011,(21):4303-4304
目的:探讨利用胰岛素泵对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DNHS)和糖尿病高渗性昏迷(DHC)患者首先用静脉泵小剂量胰岛素持续输注,在生命体征平稳并能进半流食后按照自愿原则分别用:持续皮下胰岛素泵治疗组(CSII),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持续滴注治疗组(MSII),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结果:胰岛素泵和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方法均能有效控制DKA、DNHS和DHC,两组每天胰岛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II组平均达标天数明显缩短,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胰岛素泵能模拟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治疗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较常规静脉连续滴注方式更有效。  相似文献   

8.
<正>高渗性高血糖状态(hyperosmolar hyperglycemic state,HHS)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是体内胰岛素相对缺乏致血糖升高,并进一步引起脱水,最终导致严重的高渗状态[1]。高渗性高血糖状态(HHS)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不同程度胰岛素缺乏所导致的2种状态,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存在。感染是HHS最常见的诱因[2],占20%~40%,其中以泌尿系和肺部感染最常见;HHS的其他诱因还包括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胰腺炎、酗酒、严重肾疾病、血液或腹膜透析、静脉内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167例在我院住院的DKA患者,将其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持续皮下胰岛素治疗组(即CSⅡ组,88例)与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组(及对照组,79例),对2组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护理.结果:2组治疗后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CSⅡ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低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尿酮体转阴时间少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胰岛素泵能快速纠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较常规小剂量静脉滴注胰岛素更安全有效;全方位综合护理是胰岛素泵治疗DKA的有效保证.在DKA治疗中,胰岛素泵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研究糖尿痛酮症酸中毒(DKA)的病理生理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68例DKA住院患者的文献资料.结果 本组68例,经小剂量速效胰岛素治疗后,在6~30h内,血糖均控制在9~13.9mmol/L,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恢复正常.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急性并发症,容易误诊,应加强鉴别.补液和使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美国糖尿病学会对糖尿病高血糖危象的诊治指南(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的两个最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即使在正规治疗中也可能发生。这些急症可发生在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es keto-acidosis,DKA)死亡率不到5%,而高渗性高血糖状态(hyperosmolar hyperglvcemic state,HHS)的死亡率则高达15%。老人和小孩或合并昏迷、低血压者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对10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的临床资料。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997-2004年间106例DKA住院患者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小剂量胰岛素可平稳降低血糖,106例患者中无1例发生低血糖、低血钾、脑水肿,治疗成功率达到95.28%。结论:小剂量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特效和不可缺少的药物,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3.
<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常规治疗方法是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持续给药,近年来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胰岛素成为控制血糖的最佳手段,许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1980~1981年期间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4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经验。本组全部采用小剂量胰岛素2.4~12u/h加入生理盐水中持续静滴、直至血糖下降至250mg/dl。该法疗效良好、治愈43例(97.73%)、血糖降至250mg/dl平均需6.19±5.29h、胰岛素平均用量为31.9±23.7u,血糖每小时平均下降66.45mg/dl。本文着重讨论以下四点:1.本疗法对多数用过胰岛素治疗和胰岛素抗体存在者仍有效。2.分析了重症病人酮症纠正延迟的原因,并提出处理方法。3.指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的处理方法。4 游离脂肪酸测定可作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指标,有助于同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正规胰岛素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治疗中的优势。方法 4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正规胰岛素;对照组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连续输注治疗。两组补液方法均采用胃肠内补液。每l-2h检测血糖、钾、钠、尿糖和尿酮。结果治疗组尿糖、尿酮转阴时间较对照组短,纠正酮症酸中毒所用胰岛素的剂量要小于对照组,而且没有低血糖的副作用出现。结论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在常规治疗下使用胰岛素泵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应用微量输液泵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体会。方法对2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用微量输液泵持续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DKA均抢救成功痊愈出院。血糖下降平稳,并发症少。结论应用微量输液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方法简单可靠,安全、有效、灵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小剂量胰岛素0.1U/(kg·h)持续静滴,随时监测血糖的变化情况,并做好补液、补钾、补碱及对原发病和诱因的治疗.结果:本组18例DKA患者经上述治疗后均得到纠正,痊愈出院.结论:在DKA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特别是1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见急性并发症.随着糖尿病知识普及和胰岛素的广泛应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下降,临床上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点加用餐前皮下胰岛素方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我科临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并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患者是糖尿病较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临床上以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为特点,及早诊断,正确治疗可使病死率显著降低.我科近5年来共收治此类患者2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发病诱因、合并症及治疗等进行分析。结果DKA发病诱因主要为感染及停止使用胰岛素。使用小剂量胰岛素每小时每公斤体重0.1U静滴和足量补液,44例患者治愈,1例患者死亡。结论消除诱因,使用小剂量胰岛素和足量补液是治疗DKA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