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15例创伤性湿肺,对其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X线表现做了分析讨论,强调指出X线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治疗有主要意义,描述了本病的X线表现及短期变化情况,提出各种原因发生的胸部创伤,特别是肋骨骨折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椎病各种X线表现,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450例颈椎病患者摄取颈椎正侧双斜位片,并对各种X线征象进行综合分析。结果:450颈椎病患者X线片上均有较为典型的X线表现。X线检查不但可以明确病变范围、程度。还可以除外症状类似的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淋巴瘤患者的胃镜、X线钡餐检查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1例淋巴瘤患者的胃镜、X线和治疗资料。结果 X线误诊率为80%,胃镜误诊率为59%。结论 熟练掌握胃淋巴瘤胃镜、X线表现,同时结合临床表现能提高本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对颈椎病的X线表现的认识。方法对500例经临床和X线检查证实的颈椎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X线表现为颈椎间隙变窄和(或)椎体前后缘骨刺,颈椎生理弧度改变及颈椎不称,钩突增生,钩椎关节增生变窄与韧带钙化。结论掌握X线表现特点,密切结合临床,可提高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讨论克雷白杆菌肺炎的X线表现,提出本病与肺内其它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提高对克雷白杆菌肺炎的认识及X线诊断。材料与方法从住院病人病案中查找经痰培养,确诊克雷白杆菌感染者144例。调出病人的胸部X光片。比较克雷白杆菌肺炎与其它肺部感染患者胸片的x线表现,提出克雷白杆菌肺炎的X线诊断。结果 与结论克雷白杆菌肺炎的发病及临床表现,X线胸片表现均有其特征。依据x线表现,可找出与肺结核,肺部其它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要点。但确诊本病仍需痰培养等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6.
骨样骨瘤的X线与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勇  黄耀华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6,20(12):875-876,F0004
目的:分析骨样骨瘤的X线及CT表现,提高其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样骨瘤16例。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同时有CT扫描6例。分析X线和CT对瘤巢及瘤巢周围改变的显示能力。结果:X线和CT检查分别有13例和6例表现为一圆形或卵圆形〈2cm瘤巢,周围可有程度不一的骨质硬化、骨膜反应、软组织肿胀,X线和CT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1%和100%。结论:大多数骨样骨瘤有X线特征表现,通过X线检查可得到诊断,CT对瘤巢定位更准确对提高本病诊断准确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上消化道多原发癌的X线表现及漏、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多原发癌的X线表现及漏、误诊原因。方法 分析12例上消化道多原发癌的X线表现.结果 所有癌瘤均位于食管中段至胃小弯间,12例中术前X线明确诊断1例(8.3%),11例(91.7%)术前X线漏、误诊。结论 上消化道多原发癌X线检查易发生漏、误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助于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与X线平片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X线表现,其中46例行骶髂关节,髋关节CT扫描,18例行腰椎CT扫描。结果:病变主要累及双侧骶髂关节84例(100%),其次为脊柱(74.8%)和双髋关节(37.9%),其他周围关节炎仅6例。结论: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表现有一定的特性性,对临床疑强直性脊柱炎患者X线检查十分必要,CT对病变的显示更清晰,对于X线平片可疑的病变,CT常可排除或肯定诊断,但不能取代X线平片检查。X线平片仍是诊断本病首选和基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创伤性膈疝误诊的原因。方法通过X线、CT对本病进行诊断。结果动态X线检查是诊断本病的良好手段。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可以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漏误诊的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37例X线检查漏诊患者,CT检查确诊为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并经手术中证实。结果;CT检查典型型16例,不典型型10例,复合型8例,掌侧脱位型3例。结论:CT是避免误漏诊的关键,熟悉腕关节正常解剖及常规X线学表现并重视本病的存在,可减少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漏诊。  相似文献   

11.
下叶肺结核的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准确诊断下叶肺结核,防止误诊。材料与方法:收集下叶肺结核100例,均摄正侧位胸片和部分病例的胸部CT扫描,根据其X线表现,CT片的观察,重点分析100例下叶肺结核影像学表现,X线分型及鉴别诊断。结果:下叶肺结核虽然少见,但根据它的X线表现及CT观察和其他的检查有助于本病的准确诊断。结论:X线、CT片表现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38例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准确率。方法对38例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及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痛风性关节炎多发生于四肢小关节,尤以第一跖趾关节为最好发。X线表现主要是软组织偏侧性肿胀,可见散在钙化影;骨质侵蚀性破坏呈穿凿状、蜂窝状缺损,边缘锐利、硬化;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不规整,可发生纤维强直,甚至关节畸形,也可发生半脱位或脱位,可伴有骨质增生,邻近骨质疏松。结论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呈多样化,易与其他单发或多发骨关节病混淆,必须认真分析其X线征象并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肠绒毛状腺瘤影像诊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通过重点分析98例结肠绒毛状腺瘤的X线表现,并包括其中4例B超检查,6例CT检查和7例MRI检查的结果。观察其影像学表现,对照其诊断符合率。结果;结肠绒毛状腺瘤,特别是地毯型及菜花型在X线钡灌肠造影中有较特异的表现,X线检查对本组的诊断符合率较高,B超、CT、MRI对本病的特异性较低。结论:X线钡灌肠造影检查是诊断结肠绒毛状腺瘤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肺炎的X线诊断(附80例胸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炎的X线表现。方法 所有病例均摄X线胸部正位或正侧位片,并采用高千伏、低毫安、短时间投照。结果 早期新生儿肺炎以吸人性肺炎为主,表现以右下肺为多见的小片状或小斑片状模糊影;晚期新生儿肺炎以感染性肺炎为主,表现为以双中下肺多见,沿支气管分布的小斑片状模糊影。结论 新生儿肺炎在X线胸片上表现为实质型、间质型、混合型。X线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明确恶性滑膜瘤的临床表现和X线的征象,探讨其发病、病理及诊断问题。方法本文报告20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滑膜瘤,均行X线检查。结果本病多见于20~40岁患者的四肢关节附近,以局部肿胀、肿块、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症状,以软组织肿块、肿块钙化、骨骼改变及骨膜反应为主要X线表现。结论恶性滑膜瘤临床X线表现不典型而易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6.
家族性石骨症5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T对石骨症诊断价值与普通X线诊断比较。方法CT普通X线直接摄影,对CT脊椎骨盆股骨头内部结构横断面扫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X线对病变整体观,尤其连续性好,CT对病变骨质内部结构显示清晰。结论对本病诊断以普通X线检查为主,并且具有特异性,CT作为辅助检查,还应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才能作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平片表现,提高早期诊断能力。方法:选择临床确诊、资料完整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36例,回顾性分析其X线表现。结果:26例(72.22%)肺透亮度减低,18例(50%)出现支气管充气征,7例(19.44%)显示为网状颗粒影。结论:胸部X线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提高其诊断率。方法:对34例肺透明膜病患儿均行X检查。结果:34例患儿中,20例肺透亮度减低,广泛细小颗粒及网点状影,下肺多见,6例两肺呈毛玻璃样改变,8例呈“白肺”改变,27例出现支气管充气征。结论:普通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主要方法。两肺透亮度减低、伴细颗粒状影及支气管充气征是本病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10年间110例滑动性食管裂孔疝的X线表现。其主要X线征象为膈上疝囊征(102例,93%)、疝囊内出现胃粘膜纹(79例,72%)、食管胃环征(63例,57%)与下食管括约肌上升与收缩(64例,58%),间接X线征象为膈裂孔增宽、胃底贲门区粘膜牵引征、胃内容物返流与食管下端第三收缩波。诊断本病需具备上述两项以上的主要征象。正确诊断与发现本病的两大要素为理解胃──食管前庭部解剖与生理、正常X线表现,并运用适当的X线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下叶肺结核X线诊断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下叶肺结核的X线特征及误诊原因,提高对本病的正确诊断能力。方法通过对经证实的48例下肺结核患者的X线胸片表现及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总结其X线表现特征及诊断要点。结果下叶肺结核的X线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病灶形态多样(新旧病灶伴存),多位于下叶靠近斜裂处为其重要特点。本组病例初诊误诊率达50%(24/48)。结论下叶肺结核的主要误诊原因是:诊断时单从病灶征象及好发部位特点考虑;缺乏对上述下叶肺结核X线特征的认识;询问病史不详细,对本病的临床特点不熟悉,被痰菌及血沉阴性结果和类似肺炎的临床症状所误导,对可疑病例,当痰抗酸杆菌检查阴性时,应在短时间内反复多次检查,至关重要。掌握下叶肺结核的X线表现和临床特点,重视X线表现与临床特点的相结合,以及随访复查,是减少或避免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