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伊犁产蔷薇红景天有效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新疆伊犁产蔷微红景天的有效成分进行了研究,对红景天甙的提取分离,结(果)构鉴定作了介绍,首次使用吡啶作溶剂采用^13C-NMR技术测定红景天甙的结构,经熔点,薄层鉴定,UV,IR,^1H-NMR,^13C-NMR的综合解析,确证为红景天甙,其溶点为158-160℃。  相似文献   

2.
深红红景天中有效成分—红景天甙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甘青梅  纪兰菊 《中成药》1995,17(2):36-37
用薄层扫描(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深红红天景天的有效成分红景天甙含量进行分析。该植物含红景天甙为0.254%,平均回收率98.0%。  相似文献   

3.
用薄层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深红红景天的有效成分红景天甙含量进行分析。该植物含红景天甙为0.254%,平均回收率98.0%。  相似文献   

4.
复方红景天对犬实验性心肌梗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方红景天浸膏(ERC),明显增加实验性心肌梗塞犬心输出量(CO)、冠脉血流量(CBF)及心肌血流量(MBF),降低冠脉阻力(CVR),降低心外膜电图(EECG)ST段抬高平均值(ST)和减少ST段显著抬高的电极数(N-ST),缩小心肌梗塞范围(MIS),降低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明显延长血栓最大凝固时间(m),减小血栓最大幅度(Ma)。  相似文献   

5.
大花红景天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彭江南  马成禹  葛泳潮 《中草药》1995,26(4):177-179,223
从大花红景天中分离得到5个结晶,经光谱及理化性质鉴定为:草质素-7-O-α-L-鼠李糖甙(rhodionin,Ⅰ),草质素-7-O-(3"-β-D-葡萄糖基)-α-L-鼠李糖甙(rhodiosin,Ⅱ),酪醇(tyrosol,Ⅲ),红景天甙(salidroside,Ⅳ),没食子酸(gallicacid,Ⅴ)。  相似文献   

6.
粗毛淫羊藿根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粗毛淫羊藿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柱层析法进行分离,用UV,IR,FABMS,1HNMR和13CNMR等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正丁醇部分分离到4个化合物,鉴定为epimedosideA(Ⅴ),二叶淫羊藿甙B(Ⅵ),朝藿定C(Ⅶ),大花淫羊藿甙C(Ⅷ)。结论:均为8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化合物Ⅵ,Ⅶ,Ⅷ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7.
国产西洋参芦头中皂甙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崇禧  郑友兰 《中成药》1994,16(2):37-38
经反复硅胶柱层析自国产西洋参芦头中分离得到4种单体化合物(A、B、C、D)。经与已知标准品对照,质谱(FD-MS)和核磁共振谱(^13C-NMR)鉴定为人参皂甙-R。(A)、-Rb1(B)、-Rd(C)和-Re(D)。  相似文献   

8.
赵向东  陆龙  崔振田 《河北中医》2009,31(11):1700-1701
大株红景天为景天科红景天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成分红景天甙在心血管系统有广泛的药理作用。研究发现红景天甙对缺血心肌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可以降低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  相似文献   

9.
徐石海  曾陇梅 《中药材》2000,23(9):533-535
从中国南海西沙群岛采集的海绵Polymastiz sobustia中分离得到一个化合物,熔点178-180℃,分子式C42H85NO5(M=683),通过元素分析及^1N NMR、^13C NMR 、DEPT,MS等波谱确定该化合物为一种新的四羟基长链神经酰胺。  相似文献   

10.
中药八月扎(白木通)果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双成  陈德昌 《中草药》1993,24(11):563-566
八月扎为木通科木通属植物木通、三叶木通的果实。自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edz.var.australis(Diels)Rehd的果皮中首次分得2种化合物,经^1H、^13C 2D NMR,结合水解等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M1为3-O-a-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甙元-28-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酯甙;M3阿江榄仁酸-28-O-β-D  相似文献   

11.
薄层-紫外法测定8种红景天属植物中红景天甙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安丰  岳松健  果德安 《中草药》1994,25(9):466-467
8种红景天属植物经甲醇提取,用硅胶GF254薄层板,以氯仿-甲醇-水(26∶14∶3)为展开剂,分离出红景天甙后,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波长为223.8nm处测定了红景天甙的含量。本法简便易行,在10~20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马双成  陈德昌  赵淑杰 《中草药》1994,25(4):171-174
蓣知子为木通科木通属植物木通、三叶木通、白木通的种子。自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a Doidz.var.austrais(Diels)Rehd.的种子中首次分出2种3位单糖链皂甙化合物,经^1HNMR,^13CNMR,2DNMR、结合水解等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I为常春藤皂甙元3-O-β-D-吡喃木糖(1→2)-a-L-吡喃阿拉伯糖甙;Ⅱ为常春藤皂甙元-3-O-β-D-吡喃葡萄糖-(  相似文献   

13.
薄层-紫外法测定八种红景天属植物中红景天甙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种红景天属植物经甲醇提取,用硅胶GF254薄层板,氯仿甲醇水(26∶14∶3)为展开剂,分离红景天甙,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2238nm处测定了红景天甙的含量。10~20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淫羊藿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从淫羊藿的地上部分分得6个黄酮化合物,经UV,IR,HNMR,13CNMR,FAB-ΜS等方法分别鉴定为宝藿甙-I,鼠李糖基淫羊藿次甙-II,箭藿甙B,宝藿甙-II,大花淫羊藿甙F和大花淫羊藿甙C,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5.
薄层-紫外法测定八种红景天属植物中红景天甙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种红景天属植物经甲醇提取,用硅胶GF254,薄层板,氯仿-甲醇-水(26∶14∶3)为展开剂,分离红景天甙,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223.8nm处测定了红景天甙的含量。10~20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阿尔泰黄芪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尔泰黄芪Astragalus altaicus根部的甲醇提取物通过溶剂分配,在正丁醇可溶部分得到3个环阿尔庭烷三萜甙化合物,经FABMS、IR、^1H、^13CNMR、DEPT、^1H-^1HCOSY、^1H-^13CCOSY及水解等方法鉴定为:棉毛黄芪甙Ⅵ,Ⅳ,Ⅱ,这些化合物是首次从阿尔泰黄芪中报道。  相似文献   

17.
毛梗莶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毛梗莶(Siegesbeckiaglabrescens)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研究。方法:采用各种层析色谱技术进行分离。从毛梗莶中分离到了5个化合物,用IR,MS,1HNMR,13CNMR和2DNMR光谱鉴定化合物。结果:经光谱鉴定化合物为Ⅰ对映16β,17二羟基贝壳杉19羧酸(ent16β,17dihydroxykauran19oicacid),化合物Ⅱ为单棕榈酸甘油脂(glyceralmonopalmitate),化合物Ⅲ为对映贝壳杉16β,17,18三醇(entkauran16β,17,18triol),化合物Ⅳ为18羟基贝壳杉16烯19羧酸(18hydroxyhauran16en19oicacid),化合物Ⅴ为胡萝卜苷(Daucosterol)。结论:化合物Ⅰ、Ⅱ、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8.
气相色谱法测定红景天属植物中红景天甙及百脉根甙的含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硅醚化方法,用甘露醇丙酰化物作内标物,建立了红景天植物药材中红景天甙和百脉根甙的气相测定方法。测定了青海省产10种红景天共19个样品。红景天甙和百脉根甙的回收率分别为100.05%,97.85%。  相似文献   

19.
白桦叶中的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素娟  裴月湖 《中草药》2001,32(2):99-100
目的:对白桦叶的化学成分做系统研究,以更好的开发利用我国的植物资源。方法采用硅胶柱、凝胶柱及制备薄层色谱法进行了分离,通过波谱技术(^HNMR,^13CNMR,^1H-^1HCOSY,HMQC,HMBC,NOESY)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4种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槭木素丁(1),氧杂二苯庚烯(Ⅱ),17-甲基-15-甲氧基-7-7氧代槭木素丁 (Ⅲ),槭木素十一(Ⅳ),结论:化合物Ⅲ,Ⅳ均首次从本种植物中分离得以,并纠正了化合物Ⅲ的碳谱数据归属。  相似文献   

20.
蒙古糙苏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蒙古糙苏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MS,HNMR,13CNMR光谱和DEPT脉冲技术以及HMQC,HMBC和NOESY 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果:从蒙古糙苏根中分得3 个化合物,phloyoside Ⅲ,phloyosideⅠ,cistanoside B。结论: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其中phloyoside Ⅲ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