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了解特殊男性人群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及血尿酸水平。方法对特殊男性人群2006年查体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特殊男性人群血尿酸水平较高。②高尿酸血症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体重指数显著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P〈0.05)。③高尿酸血症组合并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超重或肥胖以及代谢综合征显著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针对高尿酸血症人群应及时筛查代谢综合征并干预。  相似文献   

2.
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关系。方法:严格筛选我院内分泌科门诊进行糖尿病筛查的1 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代谢综合征患者258例为观察组,无代谢综合征742例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群的血糖、血压、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血尿酸及身高、体重、腰围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血糖、血压、胆固醇、三酰甘油及腰围、体重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高血尿酸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人群,且无论有无代谢综合征,男性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关系密切,可通过监测血尿酸水平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防治和预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变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丽荣 《中原医刊》2007,34(16):30-3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组和糖尿病正常尿酸血症组,测定并比较两组的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血压、血肌酐结果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高尿酸血症组甘油三酯、血肌酐、体重指数、收缩压较正常尿酸血症组显著增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低于正常尿酸血症组(P〈0.05);高尿酸血症组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尿酸血症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是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的关系。方法采取随机多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来我院体检的442例18岁以上成人进行调查,其中高尿酸血症组218例,正常血尿酸组224例,分别测定两组的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血压和体重指数,统计两组的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的患病率。结果高尿酸血症组空腹血糖、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压、体重指数均值均高于正常血尿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尿酸血症组超重或肥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及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血尿酸组(P〈0.01);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呈明显正相关。结论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密切相关,是构成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新疆汉族男性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新疆汉族男性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对1469例汉族男性体检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测量,并检测其血液生化指标,包括血尿酸(SUA)、空腹血糖(FBG)、尿素氮(BUN)、肌酐(SC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本研究人群中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为39.1%,代谢综合征的检出率为18%。高尿酸组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SBP、DBP、FBS、TG、TC、LDL-C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指标均高于正常组,且均与血尿酸密切相关;正常组和高尿酸组相比,肥胖、腹部脂肪堆积、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组发生肥胖、腹部脂肪堆积、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危险分别是尿酸正常者的3.097、2.633、2.226、2.094、3.058倍(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相关危险因子如肥胖、腹部脂肪堆积、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等是新疆汉族男性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高尿酸血症和代谢综合征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亚玲 《海南医学》2011,22(21):28-30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高尿酸血症(HUA)的相关性,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体检的750例健康体检者,对高尿酸血症与血脂、血压、血糖(即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收缩压增高、舒张压增高、肥胖、高血糖、低HDL-C、代谢综合征共计八项具体指标)的异常率进行统计,进行血尿酸(SUA)与MS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高尿酸血症组IFG、高TC、高TG(血脂紊乱)、高血压病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尿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MS组中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显著高于非代谢综合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血脂、血压、血糖等多因素具有相关性,提示高尿酸血症可能是代谢综合征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二者关系密切。临床上治疗应以预防为主,从饮食、精神、锻炼等方面进行积极有效地防控。  相似文献   

7.
老年男性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 024例老年男性体检干部,分成高尿酸血症组和正常尿酸血症组,测定两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收缩和舒张压(SBP、DBP)、血糖(FBG、PBG)、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血肌酐(Cr)、血尿酸(UA)。结果与老年男性正常尿酸血症组相比,老年男性高尿酸血症组的BMI、DBP、PBG、TG、FINS、HOMA-IR明显升高,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肥胖、高三酰甘油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的患病比例明显增高;同时,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比例随着代谢紊乱的加重呈明显增高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BG、DBP、TG、FINS、HOMA-IR是老年男性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与老年男性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40岁以上女性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40岁以上女性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方法 对3 822名40岁以上女性进行血尿酸与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的相关分析及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统计。结果 (1)高尿酸血症组中超重、高甘油三酯血症、空腹血糖、高腰臀比、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率均比正常尿酸组增多,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1);(2)代谢综合征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50.3%,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组的患病率22.9%( P<0.01)。结论 40岁以上女性中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这可能与围绝经期女性激素水平改变有关,应对围绝经期女性进行健康教育,定期体检,发现高危人群并积极干预,以达到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血尿酸增高的因素及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健康体检资料684例,对其血尿酸、血脂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84例中尿酸增高68例,占9.7%,高尿酸组血甘油三酯(TG)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尿酸血症组UA与TG呈正相关(P〈0.01),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不呈相关性,高尿酸血症伴发高甘油三酯血症占68%,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发生高甘油三酯血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本地区健康人群中的血尿酸增高的原因主要与饮食结构有关,同时与高甘油三酯血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我地区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分析多种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与高尿酸血症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我市部分社区中大于60岁的老年人1281例进行高尿酸血症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老年人血糖、血压、血脂、体重指数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情况。结果①本市部分社区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8.5%。②高尿酸血症组的吸烟、饮酒率、高血压、冠心病患病率较血尿酸水平正常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糖尿病患病率虽高于血尿酸水平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高尿酸血症组TG、TC、SBP、DBP、LDL—C水平明显高于血尿酸水平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明显低于血尿酸水平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FPG水平虽高于血尿酸水平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以尿酸水平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BP、DBP、TC、TG、LDL—C、HDL—C为血尿酸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等有密切关系,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但与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成都城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及高尿酸血症(HUA)的发病率、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方法 调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受检者的MS及HUA相关流行病学信息.结果 成都地区成年人HUA和MS患病率分别为18.88%和8.56%;随着年龄增长,HUA及MS的患病率随之增高,男性患病率均高于女性.结论 成都地区MS的患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成都地区的HUA发病率处在全国各地区中的较高水平.男性MS及HUA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2.
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雷  王宾友  刘雅  何萍  黄晓波  欧阳凌云 《四川医学》2010,31(10):1422-1425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间的关系。方法利用成都地区慢性病防治项目的现况调查资料,分析40岁及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的资料,比较高尿酸血症与正常尿酸人群的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的患病率,并进一步分析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该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1.36%,其中男15.69%,女8.69%,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25.34%,其中男25.86%,女25.02%,两性之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与正常尿酸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组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升高,代谢组分异常数目亦增多(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部肥胖、血压升高、高血糖、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都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很高,高尿酸血症人群更易发生代谢综合征和代谢异常。尽早对社区人群进行高尿酸血症和代谢综合征筛查和研究,制定相关干预策略,对降低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和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HUA)相关因素及其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参加健康体格检查并资料完整的延吉市某社区居民886名,检测血尿酸(SUA)及相关生物化学指标,并同时测量体格指标,分析血尿酸与代谢指标间的关系及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男性与女性HUA患病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UA水平与MS各危险因素均呈显著相关,其中与腰围、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空腹血糖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与正常SUA组比较,HUA组的上述各代谢指标明显升高(P<0.05),而HDL-C水平明显降低,同时除低HDL-C血症外,其他代谢紊乱的检出率均升高(P<0.05);随着代谢异常数目的增加,HUA患病率呈升高趋势(P<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腰围、超重、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是影响SUA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SUA水平与多种代谢指标有相关性,提示HUA可能是MS的组分之一.在对多种代谢异常的预防与治疗中应注意SUA代谢异常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大港油田在职职工代谢综合征(MS)患病及流行病学特点,为代谢综合征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3269人入选分层随机抽样、现场横断面的调查。依据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诊断代谢综合征标准,对该人群进行MS有关指标的检测和统计。结果:大港油田20~60岁在职职工MS患病率为7.89%,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13.84%和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朋巴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患病率分别为38.48%、24.75%、20.19%、7.89%,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代谢综合征的不同组分中,以“超重/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组患病率最高,为4.10%,与其他各组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港油田在职职工男性MS患病情况不容乐观,作为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开展预防保健工作和干预的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俞小忠  董敏  夏燕  张曙云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1):1336-1337,1356
目的研究浙江省部分人群乙肝病毒(HBV)感染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以及MS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在体检人群中选择丙型肝炎抗体阴性的7774例受检者,分别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脂、血糖、肝酶、胰岛素和乙肝标志物等指标。结果 HBsAg阳性检出率8.31%(646例),男性HBsAg阳性组中的ALT、AST、GGT、胰岛素(IRI),HOMA-IR和HOMA-β均高于男性HBsAg阴性组(P〈0.01,P〈0.05);男性HBsAg阳性组中的TG、TC、U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女性HBsAg阳性组中仅ALT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MS发病率为10.13%,男性HBsAg阳性组MS发病率低于男性HBsAg阴性组(11.5%vs 16.67%,P〈0.05);女性HBsAg阳性组MS的发病率为4.20%(9/214);女性HBsAg阴性组MS发病率为3.75%,女性组之间没有差异(P〉0.05)。患MS的危险因素分别有体重指数(BMI)、年龄、性别、血清胰岛素、TC、TG、UA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论 HBsAg感染与MS发病率无相关性,但是与胰岛素抵抗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血尿酸(SUA)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患病的关联性,探讨SUA与γ-GGT在MS中的交互作用,为MS的风险预测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共抽取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医院体检中心20~79岁健康体检者7 560名,按照MS诊断标准分为MS及其相关代谢指标异常组和MS及其相关代谢指标正常组,收集各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以及血清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SUA和γ-GGT等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不同代谢异常患者患病风险,并分析各组患者各种代谢指标异常患病的交互作用。 结果 MS及其相关代谢指标异常组研究对象的高尿酸血症(HUA)和γ-GGT水平升高患病风险均高于MS及其相关代谢指标正常组,随着SUA和γ-GGT水平升高,MS及其相关代谢异常患病风险逐渐升高。MS及其相关代谢指标异常组研究对象的HUA和γ-GGT水平升高患病风险是MS及其相关代谢指标正常组的4.660倍(95%CI:3.571~6.085)和5.260倍(95%CI:4.009~6.897),随着代谢异常程度增加,HUA和γ-GGT水平升高患病风险逐渐升高。SUA和γ-GGT水平均升高组研究对象的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和MS患病风险分别是SUA和γ-GGT水平均正常组的1.930倍(95%CI:1.617~2.304)、1.618倍(95%CI:1.352~1.935)、4.011倍(95%CI:3.245~4.958)、1.890倍(95%CI:1.654~2.393)和2.695倍(95%CI:2.248~3.230)。SUA和γ-GGT水平升高对血脂异常患病存在相加交互作用,其交互效应指数(S)和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分别为1.17和10.9%。 结论 SUA和γ-GGT水平与MS及其相关各种代谢指标异常患病风险有密切关联,SUA和γ-GGT水平升高与代谢异常程度有关联。HUA并发γ-GGT水平升高明显增加高血压、血脂异常和MS的患病风险,且SUA和γ-GGT水平升高对血脂异常患病具有相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分析成都地区成年男性居民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患病率及其与代谢综合征(meta-blic syndrome,MS)的关系。方法采集2011年1~5月13002名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男性受检者的疾病史、体格检查及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成都地区成年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26.62%,HUA、MS两病共患病率为5.28%。HUA、MS患病率及两病共患病率均随体重指数的增加呈递增趋势。单纯HUA组的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正常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低于正常组(P<0.01);合并组的肌酐、胱抑素C、尿素均高于单纯组(P<0.01)。结论 HUA与MS紧密相关,二者发病过程中的相互加重、促进作用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应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8.
背景 高尿酸血症(HUA)与多种慢性病密切相关,是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后的“第四高”。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东社区人口老龄化严重,但尚不清楚该社区老年人群HUA的流行状况。目的 调查上海市高东社区老年人群HUA的流行现状及可能危险因素,为HUA及相关慢性病的防治和社区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高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3-5月开展的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项目,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健康档案信息收集、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分析HUA患病率以及人群分布,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HUA的影响因素。结果 8 600名老年体检人群的HUA粗患病率和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1.76%(男性24.15%,女性19.66%)和24.10%(男性24.21%,女性20.58%);男性HUA粗患病率高于女性(χ2=25.312,P<0.001);60~69岁年龄组,男性HUA粗患病率高于女性(χ2=51.121,P<0.001);70~79岁及≥80岁年龄组,不同性别HUA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及不同性别HUA粗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P<0.001)。HUA组和非HUA组社区老年体检人群性别、年龄、退休前职业、文化程度、吸烟情况、饮酒情况、运动情况、高血压、中心性肥胖、肥胖、CKD、冠心病、高脂血症、痛风患病率、白细胞计数、总蛋白、血清清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27,95%CI(1.11,1.45)〕、年龄〔OR=1.01,95%CI(1.00,1.02)〕、饮酒情况〔经常饮酒对比从不饮酒OR=1.43,95%CI(1.19,1.70)〕、运动情况〔经常运动对比不运动OR=0.84,95%CI(0.73,0.98)〕、高血压〔OR=1.47,95%CI(1.30,1.66)〕、糖尿病〔是,血糖控制不佳对比否OR=0.76,95%CI(0.65,0.88)〕、中心性肥胖〔OR=1.29,95%CI(1.13,1.48)〕、肥胖〔OR=1.43,95%CI(1.23,1.66)〕、CKD〔OR=4.59,95%CI(3.91,5.38)〕、痛风〔OR=5.07,95%CI(3.54,7.28)〕、白细胞计数〔OR=1.08,95%CI(1.04,1.11)〕、总蛋白〔OR=1.04,95%CI(1.03,1.06)〕、血清清蛋白〔OR=1.03,95%CI(1.01,1.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OR=1.01,95%CI(1.00,1.01)〕与社区老年体检人群HUA患病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 上海市高东社区老年体检人群HUA患病率较高,且与许多不良临床指标有关联,需加强社区居民HUA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成都部分高校教职工代谢综合征(MS)的发病趋势及其相关因素的特征。方法依据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的MS全球统一诊断标准,对5489名高校教职工腰围、血压、血脂、血糖等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校教职丁MS总患病率为10.3%,男性患病率11.5%,高于女性9.1%(x2=8.038,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加,MS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x2=899.937,P〈0.05)。男性教职工中心性肥胖、高血压及高甘油三酯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中心性肥胖、高血压和高血糖阳性率,60岁以上患者明显,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5~60岁人群高血脂阳性率最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校教职工MS男性患病率较高,MS与年龄、性别、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密切相关,且45岁以上人群MS患病率高,应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及其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北京市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S)与心脑血管病及性别、随龄的关系。方法于2000年对一个流行病学队列研究人群1827名老年人进行身高、体质量测量及血压和多项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查,应用中国标准诊断MS,同时进行人口学因素及心脑血管病的调查。结果1827名老年人平均年龄(71±7)岁,代谢综合征(MS组)372例占20.4%。发病率男14.0%,女26.9%,女高于男(P<0.01)。随着年龄增长,MS患病率下降显著。MS组冠心病、脑卒中患病率及男性冠心病患病率、女性脑卒中患病率显著高于非MS组(P<0.05)。80岁以下老人MS组冠心病患病率显著高于非MS组[60~69岁为20.2%vs12.6%(P<0.01);70~79岁为25.0%vs16.2%(P<0.05)];70岁以下MS组脑卒中患病率为13.6%,显著高于非MS组的7.6%(P<0.05)。结论老年人MS患病率高,患有MS的老年人心脑血管病患病率增高,在不同性别及年龄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