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甘南藏族自治州严重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和人口特征分布,为进一步开展严重精神障碍的防治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内的甘南州辖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管理治疗情况,按照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采用SPSS19.0软件对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至2018年3月31日,甘南州严重精神障碍确诊病例共1 385例,患病率为1.949‰,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为1.167‰,各类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516.696,P<0.05),男女性别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40,P>0.05),汉族和少数民族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59,P>0.05),患者文化程度低,以农牧民为主,71.91%在贫困线以下;患者规范管理率、服药率、规律服药率均低于国家要求。结论甘南州严重精神障碍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精神分裂症为管理治疗重点,应加强精神卫生防治队伍建设和农牧民群众、低文化程度、贫困人群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政策帮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昆明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基本情况,为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规范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昆明市2011年8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录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昆明市登记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2 332例,报告患病率为3.40‰,管理率为90.03%,规范管理率为50.92%。经济状况处在当地贫困线以下的患者有56.02%,患者文化程度偏低,初中及以下占78.17%;离婚或未婚率占42.4%;职业以农民为主,占56.17%;74.91%的患者为精神分裂症。结论应将精神分裂症作为管理重点,尤其是未服药及依从行差的患者,进一步加强严重精神精神障碍患者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湖北省严重精神障碍网络管理患者的基本情况,为研究制定湖北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助救治政策提供基础信息。方法选取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湖北省15岁以上常住人口中明确诊断为严重精神障碍的173 494例在管患者为研究对象,由湖北省各级精神卫生中心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领导小组和省级专家指导组提供医疗技术指导、培训、会诊等服务,以村委会或居委会为基本单位,由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负责采集患者基础信息及随访情况,录入国家数据收集分析系统,按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44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占53.43%;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小学文化及以下占54.23%;98.03%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为汉族;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未婚者占39.12%;离婚及丧偶者占6.72%;有严重精神障碍家族史者占4.35%;农村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占65.51%,城市下岗职工或无业人员占14.25%;经济状况处于当地贫困线以下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占64.47%;精神分裂症患者占81.88%;不服药和间断服药患者占54.99%,随访病情不稳定占4.45%,近3年平均肇事肇祸率为1.19%。在纳入网络管理的173 494例患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同意接受随访患者133 929例,接受治疗患者71 131例,随访管理率为77.19%,规范治疗率为53.11%。结论应加强政府领导,完善协调机制,依法对贫困、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开展救治救助工作,确保患者得到全程连续性管理治疗服务,促进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三明市2018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建档管理和治疗情况,并与2017年指标对比分析,为防治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三明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一般信息、管理和治疗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截至2018年底,三明市在册患者12 836例。患者以青壮年为主(18~59岁,78.8%),职业以农民为主(60.7%),文化程度≤初中居多(80.8%);疾病分型以精神分裂症为主(83.1%);全市患者报告患病率5.03‰、管理率93.4%、规范管理率84.3%、服药率78.7%、规律服药率43.5%、面访率82.7%、居家稳定率96.0%,各项指标均比2017年有所改善;宁化县和沙县的各项指标较好,市城区部分指标较差。结论三明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口学特征与全国基本类似,全市在册患者数比2017年有所增长,各项管理和治疗指标也有所提升,但部分地区的指标较差,仍需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郑州市严重精神障碍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开展严重精神障碍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从国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系统导出郑州市辖区的患者,描述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 郑州市2019年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累计登记21941例,报告患病率2.36‰,其中男性2.12‰,女性2.62‰;患病率最高的新密市为4.69‰、最低的郑东新区只有0.62‰;病种分布以精神分裂症为主(71.87%),其次是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11.38%);患病率最高为45~59岁组(5.65‰);患病人群集中在农村,占61.59%;文化程度偏低,初中及以下患者占73.74%;职业以农民为主,占60.91%;无家族史患者占88.81%;未婚患者较多,占32.02%;家庭在当地贫困线以下患者占33.92%。结论 郑州市严重精神障碍报告患病率处于较低水平,报告管理工作需进一步提升;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应重点关注45岁及以上人群且以精神分裂症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截至2014年底在册重性精神疾病的基本情况,为加强重性精神疾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精神疾病资料来源于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管理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截至2014年12月31日,黑龙江省累计登记在册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16 300人,平均检出率为3.09‰;男患者多于女患者(1.01∶1);18~59岁的年龄段患病人数最多(81.36%);小学、初中文化的患者占56.16%,文盲、半文盲的患者占25.34%;有重性精神疾病家族史的患者占5.93%;未婚患者占36.98%,已婚患者占46.09%,离婚患者占6.81%;职业以农民为主,占47.76%;经济在当地贫困线标准以下的患者占73.64%;各病种中精神分裂症患者最多,占总病例的68.05%。结论 省内不同地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检出率和管理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提高检出率的同时应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关注高发年龄段的重点人群,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国家和社会应给予更多的帮助与关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社区精神障碍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社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在册管理的精神障碍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4种主要精神障碍患者人口学分布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截至2016年9月,闵行区在册精神障碍患者人数8 972例,时点患病率为3.53‰,男女构成比为1:1,未婚:在婚=0.97:1。医疗费用来源主要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主。文化程度以初中最多占34.6%,小学占25.1%,文盲及半文盲占18.8%,高中及专科占18.1%,本科及以上占3.4%。8 972例患者中4种主要精神障碍患者占89.1%,依次为精神分裂症4 282例,精神发育迟滞3 088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416例,双相情感障碍208例。不同诊断的精神障碍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疗费用和经济情况分布上均有差异。结论精神障碍尤其是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发育迟滞是社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不同类型精神疾患具有不同的人口学特征,在社区管理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类型的精神病患不同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4—2020年甘肃省严重精神障碍的死亡特征及其对寿命的影响,为严重精神障碍的防治与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甘肃省精神卫生监测信息系统”中导出2014—2020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死亡信息,利用Excel 2019以及SPSS 26.0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采用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和潜在减寿率(PYLLR)分析严重精神障碍造成的寿命损失。结果 2014—2020年甘肃省共死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0 025例,其中死亡最多的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共7 165例,占71.5%;平均死亡年龄为56.46SymbolqB@16.58岁,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老年人群;病死率从2014年12.11‰上升到2020年17.09‰,其中精神分裂症的病死率最高,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病死率上升最明显,从2014年0.65‰到2020年2.54‰;躯体疾病是主要死因,占46.7%;1~69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死亡造成的PYLL为179 040.32人年,AYLL为23.96年,PYLLR为7.44‰;其中,导致寿命损失最多的是精神分裂症为115 957.42人年,AYLL最高的为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结论 严重精神障碍是导致人群寿命损失和早死的重要疾病,躯体疾病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甘肃省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应加强患者健康管理,多策并举,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切实降低病死率,提高健康寿命年。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区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来源于北京市精神卫生信息管理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截至2018-12-31,北京市某区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6 574例,报告患病率为3.27‰;平均年龄(53.34±15.60)岁,男女性别比为1∶1.04,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77.35%,有严重精神障碍家族史的患者占6.57%,已婚患者占50.26%。其中罹患精神分裂症最多占52.01%,其次为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占29.53%。6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病年龄、起病形式、病程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类型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具有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社区防控措施,罹患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的在册患者是社区精神卫生防治、康复、管理的主要对象,应早预防、早发现和早治疗,加强综合性社区干预,改善患者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近5年来上海地区赴美移民人群中发现和诊断的精神障碍病例,获得上海地区赴美移民人群精神障碍的疾病检出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分析2009—2013年在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接受赴美移民体检的人员中被诊断为精神障碍的病例,进行疾病分类和检出率统计,对检出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9—2013年,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共接待赴美移民体检人员19 499人,共发现和诊断精神障碍病例35例,5年中赴美移民人群精神障碍疾病总检出率为1.8‰。男女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岁以下以及15~30岁这两个年龄段的患病人数共占了病例总数一半以上(62.9%);精神病性障碍患者比例(60%)高于非精神病性障碍患者比例(40%);有3例(8.6%)患者医学报告被评为A级。结论上海地区赴美移民人群精神障碍疾病检出率较同类研究低,可能与移民人群本身发病率较低,或筛查方法简单被动有关,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深圳市某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免费健康体检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社区健康体检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度某区登记在管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健康体检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集6188例患者资料,参加免费体检患者2 652例,体检率为42.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18~44岁(OR=1.619,95%CI:1.213~2.161)、年龄45~59岁(OR=2.194,95%CI:1.589~3.029)、年龄≥60岁(OR=2.122,95%CI:1.444~3.118)、非户籍(OR=1.570,95%CI:1.362~1.809)、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为医保(OR=1.195,95%CI:1.023~1.396)、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为补贴救助(OR=1.877,95%CI:1.628~2.164)或其他(OR=2.178,95%CI:1.583~2.997)、分裂情感性障碍(OR=1.353,95%CI:1.015~1.803)或癫痫所致精神障碍(OR=2.220,95%CI:1.511~3.261)是患者参加免费体检的积极因素,监护人为亲戚(OR=0.735,95%CI:0.591~0.914)、监护人为朋友及其他(OR=0.429,95%CI:0.314~0.586)、无监护人(OR=0.635,95%CI:0.457~0.884)、服药依从性为间断服药(OR=0.628,95%CI:0.476~0.829)、不服药(OR=0.378,95%CI:0.311~0.460)、初发病年龄≥40岁(OR=0.705,95%CI:0.551~0.904)是患者参加免费体检的消极因素。结论 深圳市某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免费健康体检率有待提高,应通过加强健康宣教、督促规律服药、适当增加体检项目等措施提高患者体检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某街道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患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严重精神障碍的社区防治和康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8月31日前深圳市宝安区某街道纳入深圳市精神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患者,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截至2018年8月31日,深圳市宝安区某街道共登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 366例,总患病率为3.37‰。在6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患病率居前2位的分别为精神分裂症(1 358例,占57.4%,患病率为1.93‰)和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448例,占18.9%,患病率为0.64‰)。男性患病率为2.94‰ (1 266/430 788),女性患病率为4.06‰ (1 100/271 0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5~44岁年龄组,共1 105例,占总数的46.7%;患者文化程度以初中居多,共583例,占24.6%;婚姻状况以未婚为主,共1 186例,占50.1%。结论 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是深圳市宝安区某街道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社区防治和康复工作的重点,不同类型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具有不同的人口学特征,在社区管理过程中应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从而减轻患者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深圳市登记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流行学分布特征,为制定严重精神障碍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2017年深圳市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严重精神障碍病例,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深圳市2017年底严重精神障碍累计登记在册患者40682例,报告患病率3.58‰,呈上升趋势。报告患病率最高的前3位地区依次为罗湖(4.96‰)、盐田(4.19‰)、南山(4.05‰)和大鹏(4.05‰)。病种以精神分裂症为主(57.7%),男性(51.4%)多于女性(48.6%),平均年龄(37.0±15.2)岁,文化程度主要在初中及以下(40.9%),32.9%患者为下岗/无业/退休,65.5%的患者无精神疾病家族史,未婚患者占47.2%,64.3%的患者经济状况大多为非贫困。六类精神疾病在不同人口学特征患者中的构成不同。结论 深圳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存在人口学特征和地区分布差异,应特别重视精神分裂症社区防治和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4.
罗兴能  钟立  颜英  周文洁 《实用预防医学》2020,27(10):1237-1238
目的 了解重庆市沙坪坝区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及相关特征。方法 从“国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管理系统”导出2017年沙坪坝区(登记管理地址)精神分裂症患者个案资料,将通过系统报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腰围、血糖、血压、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等临床检查结果。结果 该地区1 114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发现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236人、检出率21.18%(236/1 114),女性患者MS检出率高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P<0.05);登记确诊糖尿病患者92例、患病率8.26%(92/1 114);在MS相关体检项目中,高TG检出率最高,为41.65%,其次为腹型肥胖,检出率为35.19%;不同性别患者腹型肥胖(χ2=26.71,P<0.01)和HDL-C异常(χ2=13.60,P<0.01)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沙坪坝区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MS检出率较高,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要特别重视患者的定期体检,加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针对性健康教育,增强该人群糖尿病防治意识,尤其要重视高TG、腹型肥胖等指标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四川5所精神疾病专科医院住院老年人的精神疾病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以病历为依据,调查四川省成都市、绵阳市、自贡市、泸州和攀枝花市5个地区的5所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的住院老年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病例资料。结果共收集有效数据1 080例,其中精神分裂症占27.4%,器质性精神障碍占36.6%(其中脑功能损害所致的精神疾病占16.8%,老年痴呆占19.8%),心境障碍占21.1%(其中双相障碍占4.2%,抑郁占13.6%,躁狂占3.3%),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占3.2%,神经症占9.3%,其他占2.4%。男性住院老年人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的比率显著高于女性老人,女性住院老人患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的比率显著高于男性老人,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成都、自贡和攀枝花的3所精神病医院住院老年人罹患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比率最高,绵阳、泸州的2所医院住院老年人罹患精神分裂症的比率最高。农村住院老年人罹患精神分裂症的比率最高,城市住院老年人患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比率最高。低龄老人患精神分裂症的比率最高,高龄老人患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比率最高,随年龄的增加,住院精神疾病老年患者人数减少。结论 5所住院精神疾病老人排名前3位的疾病类型为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精神障碍类型存在性别、地区、居住地、城乡和年龄的差异。政府部门和医务工作者应针对重点精神障碍加强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社区精神科门诊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现状,探讨贴合辖区实际的患者规范化管理方法,以促进患者更好地回归家庭、社会。方法:选取辖区内2014年12月31日前登记在册的依托社区精神科门诊按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规范要求实施管理的236位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价5年来的管理成效。结果:236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化管理前后的比较发现,患者规范管理率由77.54%增加至99.15%;规范用药率由77.12%增加至95.76%;最近一次随访病情稳定率由98.72%增加至100%;面访率由37.71%增加至95.76%;年度体检率由35.17%增加至75.42%。另外,患者对家庭、社会的影响和社会功能方面也有明显好转。结论:依托社区精神科门诊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化管理模式效果明显,有利于维护社区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滨海新区汉沽辖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现状,为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及管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1月,从《天津市精神卫生信息系统》中获取滨海新区汉沽辖区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157例的信息,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滨海新区汉沽辖区登记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157例,报告患病率为5.14‰,男女比例为1.10:1;年龄主要集中在中青年45~59岁(415例,35.87%);受教育程度以低学历为主,初中及以下962例(83.15%);婚姻状态处于未婚、丧偶、离婚者共计598例占比51.69%;41.92%的患者无业或下岗;疾病诊断构成上,49.7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占比最高。结论滨海新区汉沽辖区在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相对较低,精神分裂症占比重,对社会危害大。因此应构建精神障碍康复体系,加大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降低患者及其家属病耻感,让患者回归家庭及社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体检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对社区患者的健康体检服务质量提出相关建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无锡市1 220名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其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描述性分析患者健康体检状况,并探讨影响患者健康体检的因素。结果 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体检率为50.8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城区(OR=2.756,95%CI=1.985-3.825)、服药(规律OR=1.974,95%CI=1.380-2.823;间断OR=1.948,95%CI=1.238-3.067)、有体检意识(必要OR=5.757,95%CI=4.054-8.177;无所谓OR=1.584,95%CI=1.053-2.382)及监护人为父母(OR=2.359,95%CI=1.367-4.069)或夫妻(OR=1.860,95%CI=1.036-3.339)是患者参加体检的积极因素,而家庭经济贫困(OR=0.614,95%CI=0.444-0.849)、病程≤10年(OR=0.662,95%CI=0.461-0.949)、未曾住精神专科医院(OR=0.704,95%CI=0.514-0.963)、GAS评分≤50分(OR=0.248,95%CI=0.166-0.371)或51-60分(OR=0.500,95%CI=0.340-0.734)是影响患者体检的消极因素。结论 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体检率有待提高,应通过加强健康宣教改善患者对体检的认知,关注农村及贫困家庭及督促服药、稳定病情等措施提高体检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徐州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及精神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6—2020年徐州市严重精神障碍的流行特征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2020年间徐州市累计登记患者41 125例,报告患病率为4.67‰,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男性19 579例,女性21 546例,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5.08‰与4.30‰;χ~2=286.577,P0.01);年龄以18~60岁为主,占76.64%;文化水平偏低,初中以下占82.00%;已婚患者占62.95%,离婚患者占比持续上升;有家族史的患者占4.10%;经济状况为贫困的患者占38.90%;患病率最高的贾汪区5.98‰,最低的铜山区3.59‰;病种分布以精神分裂症为主(72.70%)。结论徐州市严重精神障碍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不同区县患病率不同,贫困患者占比相对较低;应重点关注女性群体及精神分裂症的防治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014年新的重性精神疾病免费服药政策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性精神病人社区管理的效果。方法:对比新的免费服药政策实施前(2013年)后(2015年)检出率、在册管理率、规律服药率和病情稳定率的变化。结果:新的免费服药政策实施后检出率、在册管理率、规律服药率和病情稳定率均提高,2015年比2013年分别提高10.0%、26.5%、21.6%、2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的重性精神疾病免费服药政策,对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性精神病人社区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