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中风病与微量元素及自由基损伤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157例中风患者和145例非中风患者的血清微量元素Cu、Zn、Fe以及SOD、LPO、GSH—PX含量,结果表明:中风组的血清Cu升高、Zn/Cu比值降低、SOD活力下降、LPO增高、SOD/LPO比值减少。说明微量元素及自由基损伤与中风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矽肺与NO、氧化及脂质过氧化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矽肺与NO及氧化和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检测73例矽肺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NO、VitC、VitE、β胡萝卜素(βCAR)、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LPO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矽肺组的血浆VitC、VitE、βCAR含量及红细胞SOD、CAT、GSHPx活力显著降低,血浆NO、LPO含量及红细胞LPO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各检测值与病程均有相关;血浆NO、VitE含量及红细胞SOD活力、LPO含量与病程相关最密切。结论矽肺患者体内的NO代谢异常,氧化和脂质过氧化反应病理性加剧。  相似文献   

3.
矽肺发生与脂质过氧化损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经集体诊断的矽肺0^+43例,Ⅰ期矽肺45例,Ⅱ期矽肺39例,Ⅲ型矽肺3例,非矽肺患者接尘工人47例,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脂质(LPO)测定。结果随着矽肺变化的发展。机体血清的总SOD活力呈显著下降趋势,而各项矽肺患者血清LPO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随矽肺病变增加,LPO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表面矽肺发生与枘本自由基代谢平衡有关,表现为自由基反应的增强和抗氧化能  相似文献   

4.
选择经集体诊断的矽肺0+43例,Ⅰ期矽肺45例,Ⅱ期矽肺39例,Ⅲ期矽肺3例,非矽肺患者接尘工人47例,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脂质(LPO)测定。结果随着矽肺病变化和发展,机体血清的总SOD活力呈显著下降趋势,而各期矽肺患者血清LPO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随矽肺病变增加,LPO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表明矽肺发生与机体自由基代谢平衡有关,表现为自由基反应的增强和抗氧化能力的减弱。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泡利芬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方法 将535例尘肺病人粉为矽肺宁、高剂量茶茶多酶、Vit C和低剂量茶多酚4组。前后两服药3个月和3个月。测定服药前、服药第3和和3个月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铜蓝蛋白(CP)和过氧化脂质(LPO)水平。结果 服药3个月时,除矽肺宁组外,其余3组SOD活性均下降;低剂理茶多酚组和Vit C组LPO水平降低;各组CP均较服药前为低。第6个月时,低剂量茶多  相似文献   

6.
铜离子对草履虫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石同幸  赵美英 《卫生研究》1996,25(2):98-100
通过铜离子(Cu~2+)对革履虫的毒性及其对脂质过氧化物(LPO)、谷胱甘肽(GSH)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Cu~2+浓度在0.039~39.8mg/L范围内革履虫的死亡率随Cu~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LC50=3.91mg/L,t=1h),GSH和LDH含量随Cu~2+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而LPO则升高,GSH和LPO与死亡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848P<0.01),LDH和LPO则没有任何联系(P>0.05)。然而在Cu~2+浓度小于0.0391mg/L时革履虫的GSH和LDH均升高,而LPO则处于最低点,刺丝泡发射能力正常。提示:Cu~2+急性中毒作用可能抑制草履虫的GSH,导致细胞膜结构的稳定性及抗氧化能力降低,使细胞体脂质过氧化作用加强,细胞膜结构受损而引起死亡;观察刺丝泡是一项对革履虫毒性损伤的重要指标;微量的Cu~2+对革履虫的代谢等有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7.
苯对作业工人血清中SOD活力及LPO含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2名油漆工为观察组,57名行政人员、教师和学生为对照组,观察其白细胞计数(WBC)、血清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结果;观察组WBC异常[低于4000/mm3(4×109/L)]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1);SOD活力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WBC呈负相关。观察组中WBC低于4000/mm3(4×109/L)的人群,其血清SOD活力高于WBC4000/mm3以上的人群。在WBC高于4000/mm3(4×109/L)的人群中,血清SOD活力观察组也高于对照组。说明苯对作业工人血清中SOD水平有影响,且比较敏感,其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LPO两组无差别。P<0.012.3LPO及SOD测定结果观察组LPO值低于对照组,但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SOD活性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按工龄及吸烟与否分组,各组间SOD活性无显著性差异(表3)。表3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LPO、SOD测定结果比较*p<0.052.4WBC、LPO、SOD之间相关性分析SOD与LPO之间、WBC与LPO之间相关关系不明显(p>0.05),而WBC与SOD之间呈负相  相似文献   

8.
矽肺患者血中一氧化氮和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氧化、脂质过氧化与矽肺的关系。方法检测73例矽肺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中一氧化氮(PNO)、维生素C(PVC)、维生素E(PVE)、β-胡萝卜素(PβCAR)、过氧化脂质(PLPO)及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ESOD)、过氧化氢酶(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EGSHPx)、过氧化脂质(ELPO)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病情、不同肺功能状态患者组的PVC、PVE、PβCAR、ESOD、ECAT、EGSHPx平均值均显著降低,PNO、PLPO、ELPO平均值均显著升高;各检测值与患病年限均有直线相关;逐步回归表明,病情、肺功能状态与PNO、PVE、ESOD、ELPO值相关最为密切。结论矽肺患者体内一氧化氮代谢异常,氧化、抗氧化平衡严重失调,氧化和脂质过氧化反应病理性加剧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测定了尘肺病人、慢性支气管炎(慢支)病人及健康成人的血清β-胡萝卜素(BC)和VitA含量以及血清脂质过氧化酶(LP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发现,尘肺组血清BC含量明显低于健康组和慢支组(P<0.01)。而血清VitA含量3个组相近(P>0.05)。与健康组和慢支组比较,尘肺组血LPO含量明显升高,SOD和GSH-Px活性则明显降低(P均<0.0l)。上述结果提示,尘肺病人抗氧化功能明显减弱可能与血清BC含量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测定了31例IDDM患儿酮症酸中毒期和恢复期的外周血红细胞Cu一Zn一SOD活性和血清LPO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做了比较,结果表明酮症酸中毒期的SOD活性明显降低、LPO含量显著增高,说明此时患儿体内的氧自由基产生大于清除。新发病的16例IDDM患儿恢复期仍存在SOD活性降低而LPO含量增高,这可能与发病机制中的免疫反应仍在继续有关。建议对新发病的和酮症酸中毒期的IDDM患儿给予氧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 (Cys-C)联合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功能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Ⅰ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Ⅱ组,比较三组的血清Cys-C、 HbA1c水平,分析血清Cys-C、 HbA1c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功能损伤的阳性率、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观察组的血清Cys-C、 HbA1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P <0.05)。血清Cys-C联合HbA1c检测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功能损伤的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单一检测(P <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功能损伤的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单一检测。  相似文献   

12.
常彩红  牛德亮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6):2241-2242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能否作为胆红素沉积造成的脑神经损伤的生物学指标。方法:选择高胆红素血症患儿45例,同时选择15例同期出生的足月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NSE。结果:血清NSE水平重度高胆红素患儿:重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和对照组(P<0.05),而轻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产并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组显著高于轻、重度组和对照组(P<0.05,P<0.05,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NES显著升高,升高程度与血清胆红素水平有关,而且早产儿并发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者升高更明显,NSE可以作为胆红素沉积造成的脑损伤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的载脂蛋白AI、B的临床检测意义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65例肝硬化患者(观察组)(其中19例并发肝性脑病)以及65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液样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清载脂蛋白AI、B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并发肝性脑病的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I、B水平及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19例并发肝性脑病病情好转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I上升明显(P〈0.01),病情恶化血清载脂蛋白AI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后血清载脂蛋白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清载脂蛋白AI、B进行动态检测可以帮助预测肝硬化并肝性脑病患者预后,结合临床判断提高治疗的针对性,使疗效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线粒体偶联因子-6(CF-6)、尿微量蛋白(UMA)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20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HCY、CF-6、UMA水平。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并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有效组与无效组血清HCY、CF-6与UMA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观察组血清HCY、CF-6和UM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效组血清HCY、CF-6与UMA水平均低于无效组(P0.05)。结论血清HCY、CF-6与UMA水平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诊断价值,有助于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5.
矽肺患者血清微量元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选择矽肺及其合并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13例血样,6种微量元素。矽肺及其合并症患者血清铜含量和铜、锌比值均有明显升高,矽肺合并症患者血清锌明显降低。初步揭示了该病铜、锌元素变化现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哮喘(BA)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γ干扰素(IFN-γ)、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ARC)变化及与感染程度关系。方法选取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BA合并MP感染患儿64例为感染组,同期单纯BA患儿40例为未感染组。Logistic回归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VCAM-1、RBP、IFN-γ、TARC水平变化的价值。结果感染组血清VCAM-1、TARC水平高于未感染组,RBP、IFN-γ低于未感染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VCAM-1、TARC是BA合并MP感染发病独立危险因素,RBP、IFN-γ是BA合并MP感染发病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急性期重症、轻症、恢复期重症、轻症血清VCAM-1、TARC水平依次呈降低趋势,RBP、IFN-γ依次呈升高趋势(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FN-γ曲线下面积为0.796大于VCAM-1、RBP、TARC,当RBP截断值>36.25时,敏感度为81.25%,特异度为55.00%。结论BA合并MP感染患儿存在血清VCAM-1、RBP、IFN-γ、TARC水平异常情况,且与感染严重程度关系密切,可为临床鉴别诊断、评估病情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心衰患者血清中B型尿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变化,旨在探讨BNP和CRP在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心衰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粒子酶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对80例治疗前不同程度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心衰患者BNP和CRP浓度进行检测,并与治疗后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心衰患者(即稳定期)及对照组(健康人群)浓度作比较。结果治疗前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心衰患者BNP和CRP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中BNP和CRP水平也显著升高。治疗后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心衰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BNP和CRP可作为判断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心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估计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血清护骨素(OPG)水平的变化以及血清OPG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108例(糖尿病并冠心病组),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68例,稳定型心绞痛40例.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无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糖尿病非冠心病组)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各组血清OPG水平.结果 糖尿病并冠心病组血清OPG水平(4.12±0.71) ng/L,显著高于糖尿病非冠心病组的(2.69±0.52) ng/L和对照组的(2.14±0.37)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0.01).糖尿病并冠心病组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OPG水平(4.56±0.92) ng/L,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3.61±0.76)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积分>40分患者(41例)血清OPG水平为(4.92±0.89) ng/L,显著高于Gensini积分20~40分患者(53例)的(4.08±0.75) ng/L和Gensini积分<20分患者(14例)的(3.39±0.85)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而且Gensini积分20~40分患者血清OPG水平高于Gensini积分<20分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支病变(16例)、双支病变(57例)及三支病变(35例)患者血清OPG水平[(3.52±0.82)、(4.54±0.68)、(4.75±0.93) n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病变、三支病变患者血清OPG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支病变患者与双支病变患者血清O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和OPG是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血清OPG水平显著高于无血管并发症者,而且血清OPG水平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有关,血清OPG水平是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李晓岚  刘文英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308-4309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方法 选择某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甲亢的患者50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50例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多在1~2月明显缓解,体重增加.血清Fr3、FT4、TSH呈正常恢复,餐后2h血糖控制在7.1~11.2 mmol/L,空腹血糖控制在5.2~7.1mmol/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在早期明确诊断,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合理应用降糖药物和抗甲状腺药物,能提高综合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急腹症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患者血浆正五聚素(pentraxin 3,PTX3)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PTX3在预测急腹症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7例符合SIRS诊断的急腹症患者,分别于入院当日(0 d)及入院后1、5 d清晨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PTX3的血浆浓度,并设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予以比较。结果:107例急腹症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的各监测点的PTX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组患者血浆各监测点的PTX3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腹症并发SIRS时,PTX3表达增多,其升高程度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