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老年高血压病伴抑郁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是否存在抑郁症及其严重程度与高血压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在国外高血压病患者抑郁的发生率为20%~30%,而国内研究显示高血压病患者中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5.8%,病程≥3年,重度高血压,曾有住院史者抑郁评分更高。抑郁症不仅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影响高血压转归、预后及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40%~80%,国内约40%~50%[1]。糖尿病与高血压共患使心血管疾病、脑卒中、肾脏病变及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显著增加,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发现,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严格控制血压可以使任何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下降24%,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肥胖与高血压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肥胖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可能诱发肥胖者发生高血压。但国内对非肥胖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拮抗性研究尚少。为此,我们研究了非肥胖人群血中胰岛素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以期探讨抗胰岛素机理与高血压发病的可能机理。 一、资料与方法 1.对象 25例经确诊的非肥胖的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诊断按1978年WHO标准),男20例,女5例,平均58.00±14.81岁,均停服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欣  任榕娜 《医学综述》2005,11(3):238-240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常见、多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冠心病及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统计,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平均发病率为11%.以高血压为原发病的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因之首.已知,高血压是由多基因遗传和多个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其具体发病原因仍不明.因此,高血压的研究已成为心血管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为更好地研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动物实验已成为其研究的重要手段,由于国内外研究人员常利用犬、大鼠、兔等实验动物制作高血压动物模型,因此,高血压动物模型研究这一领域的发展十分迅速.现仅对近10多年来国内研究的各类高血压动物模型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的基因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梅  李增曦 《包头医学院学报》2005,21(3):319-322,F0003
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病因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从药物种类、剂型,乃至针对病因的个体化治疗,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传统的药物治疗取得明显疗效的情况下,基因治疗高血压的研究和应用前景是一个深受国内学者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的阶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1980年国内大规模抽样普查发现20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5.8%,临界高血压患病率为3.3%,总计为9.1%.高血压是冠心病和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在国内,高血压的主要转归是脑卒中,约为心肌梗塞的5倍,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要比血压正常者高6倍,因此加强对高血压病防治的研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黎云燕 《医学综述》2001,7(6):357-358
糖尿病是危害人群的一种多发病 ,高血压是引起糖尿病患者心、脑、肾及眼等器官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它常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 ,研究糖尿病并发症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有其重要价值。近年来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1 ] ;据WHO报道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 2 0 %~ 4 0 % ,美国糖尿病患者约 10 0 0万人 ,其中并发高血压 30 0万人 ,即 30 %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 ;国内资料显示 ,在新发现的糖尿病 36 3中 ,其中患高血压者 10 6人 (占 2 9.6 % ) ,而非糖尿病组患高血压为9.6 %。由此…  相似文献   

8.
总编导读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0,(9):I0001-I0001
基层医疗中最常见的慢性病是原发性高血压。全科医生对于高血压早已司空见惯,但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与血压控制效果却依然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其中用药欠合理或缺乏科学性是主要原因之一。本期刊出的曾昭耆、顼志敏等教授的几篇文章值得认真拜读,他们引用国际、国内的各种研究证据,指出7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需要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9.
<正> 人所共知,应用大剂量巯甲丙脯酸治疗不同病因的高血压均有效,然副作用较多。有人提出用小剂量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亦有效。国内较少报道。本文旨在研究小剂量巯甲丙脯酸或并用噻嗪类利尿剂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  相似文献   

10.
肥胖是高血压重要且独立的危险因素之一,肥胖与高血压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外有关肥胖与高血压的研究进展,作者已有报道。现就国内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成人肥胖与高血压吴锡桂等研究认为体重指数(BMI)对高血压发病影响最大,高血压发病的相对危险  相似文献   

11.
朱代林  曾德志  王兵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1):1416-1418,1421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100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分别用国产和进口缬沙坦治疗,剂量和用法相同,观察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成本效益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和空腹胰岛素降低(P均<0.01),胰岛素敏感指数提高(P<0.01),第2、4周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临床疗效、血压下降值、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成本效益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国产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与进口产品相当,但治疗成本相对低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总结近年来高血压病颈动脉重构与左心室肥厚相关性研究的最新进展。方法:对近十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综述的查阅和总结。结果:目前认为高血压病颈动脉重构与左心室肥厚存在相关性。结论:早期检测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变化可作为高血压心血管病变的敏感指标,为开展高血压二级预防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胡春林 《实用全科医学》2008,6(11):1154-1155
目的评价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痛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高血压病患者108例,54例给予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试验组),另外54例服用络活喜(对照组),均5mg,1次/d×4周。观察治疗前后降压情况、副作用和实验室检查变化。结果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络活喜总有效率分别为81.4%和85.2%,显效率为70.4%和7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服药前、后4周各时点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服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8%和13.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络活喜一样治疗高血压病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少,而且有良好的耐受性,是轻、中度高血压满意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与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通过查阅近年国内外大量有关一氧化氮与高血压研究成果的文献。结果:高血压病人存在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功能障碍,血管内皮合成或释放一氧化氮明显减少,引起高血压。结论:一氧化氮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纠正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吴国龙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1):149-150
目的探讨家庭病床服务模式下高血压患者的防治效果情况。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某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家庭病床服务模式管理,均随访半年。结果研究组对照高血压病防治知识及自我保健能力方面平均提高98.5%,高血压自测率提高95.6%,体重指数(BMI)平均(27.6±2.5)kg/m^2,血压(129±13)/(80±11)mmHg;对照组高血压病防治知识及自我保健能力方面平均提高64.6%,高血压自测率提高85.4%,BMI平均(32.0±0.7)kg/m^2,血压(167±19)/(114±17)mmHg;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庭病床服务模式能够防治高血压病,能提高疗效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社区卫生推广。  相似文献   

16.
国产坎地沙坦酯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国产坎地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入坎地沙坦酯组(24例)和芦沙坦组(24例),剂量分别为每日8 ̄16mg和50 ̄100mg,疗程8周。结果:坎地沙坦酯组降低血压的显效率为58.3%,总有效率为91.7%;芦沙坦组的显效率为79.2%,总有效率也为91.7%,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为8.3%。结论:国产坎地沙坦酯片治疗高血压与进口药物芦沙坦同样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有许多国内外学者将针刺太冲穴作为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手段,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该文总结近年来的相关文献,通过针刺太冲穴引起内皮素、血清NO含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胰岛素抵抗等的改变,论述其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通过交感神经兴奋性的改变和神经肽的作用,论述针刺太冲穴对神经系统的调节;并介绍了针刺太冲穴对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从而起到降压作用。在此基础上,对针刺太冲穴治疗高血压的机制研究,进行小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现代研究证明,血压波动性是独立于血压水平之外导致靶器官损伤(TOD)的重要原因之一[1],因此降低血压波动性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能够降低血压波动性的药物做一综述,为高血压疾病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经济。方法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进口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国产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0.00%与对照组84.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国产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价格低于进口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结论国产与进口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疗效可靠、安全,但是国产药更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与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1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服用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组63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19例,年龄(52±8)岁,给予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5-10mg,日1次,早晨服用。服用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58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2例,年龄(53±7)岁,给予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5-10mg,日1次,早晨服用。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血压下降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总有效率为90%,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为91%,两组疗效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组与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