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熨烫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8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中风常规治疗,对照组按神经内科护理常规实施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熨烫治疗联合早期功能锻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疗程时)的临床症状积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中药熨烫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缓解肩手综合征疼痛,消除水肿,提高关节活动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入科日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96.67%,对照组治疗效果73.33%。结论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法按摩配合中药封包防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手法按摩配合中药封包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上肢功能、治疗效果、生活能力、疼痛及躯体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上肢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按摩联合中药封包能够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上肢功能,减轻疼痛,提高躯体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湿热敷加红外线照射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6例脑卒中后SH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湿热敷加红外线照射;比较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水肿、疼痛等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上肢简化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P0.01),疼痛程度(MPQ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上肢水肿构成比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综合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SHS患者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湿热敷加红外线照射,可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缓解水肿、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磁波治疗器(TDP)照射配合中药外敷对闭合性胫腓骨骨折术前肿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闭合性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患肢抬高,临时固定(包括小夹板、外固定支具及跟骨牵引等),早期冷敷,静脉注射甘露醇等治疗护理;观察组入院第1天治疗护理方法与对照组相同,第2天开始给予中药敷贴30 min后用TDP磁疗仪照射敷药部位。观察两组治疗后第1、2、3天小腿肿胀和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肿胀和疼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第1、2、3天肿胀值及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DP照射配合中药外敷能促进闭合性胫腓骨骨折术前肿胀消退和疼痛缓解。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TDP照射加中药熏蒸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熏蒸外敷治疗,治疗组在采用中药熏蒸外敷治疗的基础上加TDP照射,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DP照射加中药熏蒸外敷治疗可提高膝骨性关节炎功能的恢复,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刺血疗法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针刺和康复训练,观察组2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刺血治疗,治疗时间2组均为6周。结果:2组有效率分别为96.43%和71.88%,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明显提高(P<0.05)。结论:针刺配合刺血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具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通过穴位按摩配以涌泉中药外敷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把62位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病人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31名,对照组选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联合按摩穴位和中药外敷涌泉穴。观察2组在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情况及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和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涌泉穴中药外敷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9.
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治疗效果。方法:对96例脑卒中后并发SHS患者分为运动治疗组(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行脑卒中的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还另外采用激活生理性肩-手泵机制的运动训练方法,治疗1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上肢的疼痛、关节活动度、水肿和运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激活生理性肩-手泵机制的运动训练方法对消除手背水肿,缓解疼痛,防止手部肌肉萎缩,促进脑卒中后SHS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李侠  马艳  肖府庭 《中国康复》2016,31(5):375-376
目的:探讨偏振光星状神经节照射联合肩周封闭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疗法,观察组在康复训练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偏振光星状神经节照射联合肩周封闭治疗,于治疗2周后对患者临床疗效、肩关节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进行评定,对评定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2周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肩关节活动度均明显大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3.3%、50.0%,P0.05)。结论:偏振光星状神经照射联合肩周封闭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肩痛评分,能明显改善肩-手综合征患者肩关节无痛外展的活动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蜡泥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醒脑开窍”针刺法及中医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蜡泥联合治疗,治疗两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肢体疼痛、肿胀症状、Fugl-Meyer上肢活动、自理能力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Fugl-Meyer上肢活动评分、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VAS疼痛、肿胀程度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蜡泥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的中医特色治疗,不仅制作方便,易于操作,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肿胀症状,增加患者的活动范围,提高患者自理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药、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脑出血后Ⅰ期肩手综合征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87例脑出血后Ⅰ期肩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44例,予以中药、针灸联合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上肢运动能力和上肢关节活动范围、手腕关节运动能力评分都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脑出血后Ⅰ期肩手综合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柏散敷药联合特定电池波谱(TDP)照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1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推拿、电针理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双柏散敷药联合TDP照射。观察两组患者两个疗程后疼痛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及治疗效果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推拿、针灸等理疗基础上,加双柏散敷药联合TDP照射可提高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和缓解腰患者疼痛程度。护理方面应做好敷药及TDP照射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芒硝外敷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36例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康复训练、针灸、理疗等综合疗法。观察组在上述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芒硝外敷。治疗时间为1个月。两组在治疗前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改良的Flug-Meyer法、改良的BI指数分别评定患侧上肢疼痛、水肿程度、关节活动范围、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偏瘫侧患手水肿、关节活动度、改良的Flug-Meyer法、改良的BI指数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芒硝外敷对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手肿痛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9):3328-3329
目的分析独活寄生三藤方外敷联合艾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S)的效果。方法纳入93例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根据入院日期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独活寄生三藤方外敷联合艾灸,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62%)高于对照组(78.26%),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FM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相比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针对缺血性中风后SHS在常规康复干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独活寄生三藤方联合艾灸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上肢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作业疗法训练,红花醇并红外线照射患肢的要穴。对照组采用作业疗法训练。结果治疗组在缓解疼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患手Fugl-Meyer的评分上优于对照组。结论作业疗法结合红花醇并红外线照射可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邓森军   《护理与康复》2018,17(8):69-71
目的观察蜡疗结合气压治疗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STATA程序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康复方法和气压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蜡疗。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数字评分和手部肿胀程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相对治疗前疼痛和手部肿胀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蜡疗结合气压治疗可以更有效的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和肩封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48例的疗效。方法: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以中药熏洗和肩封治疗,对照组用肩周封闭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中药熏洗和肩封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单纯肩周封闭组(P<0.05),而且治疗组在疼痛、水肿、关节活动度等临床症状积分的比较及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肩封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效果显著,对改善症状、促进卒中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盐酸黄连素油联合TDP治疗危重症患者大小便失禁皮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危重症大小便失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分组,分组方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基础上,先用盐酸黄连素油外擦,后用TDP照射局部皮肤,照射距离15 cm,照射时间20 min,每日1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失禁皮炎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危重症大小便失禁皮炎患者用盐酸黄连素油外擦和TDP照射,有助于控制疾病进展,缓解其严重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泡洗联合针灸治疗脑梗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95例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中药泡洗联合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Fugl-Meyer评分及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泡洗联合针灸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其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