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枢神经系统是一个与麻醉密切相关的复杂系统,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并不十分清楚。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 H19在人脑内含量丰富且在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调控作用。同时lncRNA H19也参与调控多种麻醉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本文就lncRNA H19在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结合其在麻醉药物中的研究深入讨论,为进一步探索lncRNA H19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发生研究方法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突触是神经元进行信息交换的特殊部位。突触发生中神经元突起通过延伸、辨认相应的靶细胞并与其接触形成稳定的突触。晚近的一些实验方法对突触发生做了研究,认为电镜、电生理、免疫组织化学及实时荧光成像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更可信,研究突触发生可能有助于进一步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机制。  相似文献   

3.
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发生研究方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触是神经元进行信息交换的特殊部位。突触发生中神经元突起通过延伸、辨认相应的靶细胞并与其接触形成稳定的突触。晚近的一些实验方法对突触发生做了研究,认为电镜、电生理、免疫组织化学及实时荧光成像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更可信。研究突触发生可能有助于进一步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机制。  相似文献   

4.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效果欠佳.在基础研究中,已有多种干细胞用于移植后修复损伤的脊髓组织.其中,神经干细胞更具有对神经组织定向分化的潜能,与脊髓组织有良好的相容性,在轴突再生、突触重塑、髓鞘形成和功能重建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势.神经干细胞的来源包括诱导去分化的成熟细胞和胚胎源性的中枢神经组织.后者又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丰富环境饲养促进脑缺血小鼠海马区突触重塑的作用机制。 方法 清洁级成年雄性小鼠(C57BL/6)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16只设为假手术组,剩余44只接受永久性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pMCAO)手术。将造模成功的32只小鼠随机分为标准饲养组和丰富环境组,每组16只。术后3 d行丰富环境干预,假手术组和标准环境组置于标准环境鼠笼中饲养,丰富环境组置于丰富环境鼠笼中饲养,持续干预28 d;干预28 d后,采用透射电镜技术及蛋白免疫印迹检测技术,分别检测和观察分析3组小鼠海马CA3区的突触数量以及海马区Wnt7a、Dvl1、β-catenin、突触素、PSD-95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 与标准环境组相比,丰富环境组海马区突触素、PSD-95、Wnt7a、Dvl1、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标准饲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丰富环境组海马CA3区的突触数量亦明显高于标准饲养组(P<0.05)。 结论 丰富环境可以激活脑缺血小鼠海马区Wnt7a-β-catenin-Dvl1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脑缺血小鼠海马区突触重塑。  相似文献   

6.
TGF-β与老年性痴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是与多种疾病发生和发展相关的多功能肽类,能通过多种机制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与修复,并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其具有保护和损伤双重作用。本文就TGF-β的生物学特点,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基因表达特点和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许威  彭涛  曾梦柳 《实用医学杂志》2023,(23):3143-3148
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细胞,在生理条件下,它具有多种功能,并在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神经系统损伤、炎症、缺氧等情况下,星形胶质细胞在基因表达、形态和功能上发生快速变化,这些反应统称为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可分为神经毒性表型(A1型)和神经保护表型(A2型)。研究表明,A1型星形胶质细胞广泛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结合多种技术通过靶向调控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有望成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种潜在治疗方法。本文回顾性综述了近年来有关A1型星形胶质细胞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其表型转换的分子机制及其在神经退行性和神经炎性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唐尚鸿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1,16(4):332-332,F0003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慢性疾病,全球发病率为0.8%,其特点是脑部神经元过度的超同步化放电后所敛的突然的、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的脑功能障碍[1.2].目前认为多种因素参与其发病,其中最重要的三个机制是神经免疫损伤、神经元凋亡及突触重塑[1,2].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内酶-9(MMP-9)通过上述的一种或多种途径参与癫痫的发病过程[3].本文就MMP-9在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丰富环境对脑损伤后脑功能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自20世纪40年代首次提出丰富环境可促进脑损伤患功能恢复以来,对不同类型的脑损伤动物模型的大量研究均证实了这一观点。随着脑科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有关环境对脑损伤功能恢复的实验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0-01/2004-01和science direct 2000-01/2004-01与丰富环境相关章,检索词为“environmental enrichment,brain damage,synaptic plasticity”,并限定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选择丰富环境应用于脑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方面的献,排除科研设计明显不正确的献及综述献。资料提炼:共检索到35篇英献,排除明显重复和较陈旧献,共纳入11篇。对检索到的丰富环境干预促进脑损伤修复研究方面章中的相关信息进行综述。资料综合:对检索到的章进行分析综合,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很强的适应和重塑能力,易受环境和经验的影响,脑损伤后亦如此。脑损伤后神经元的修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丰富环境干预能引起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促进脑损伤后脑功能的恢复。结论:丰富环境干预可以促进脑损伤后脑功能的恢复,丰富环境刺激还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环境适应能力,降低再次受损的危险性。因此如果将丰富环境结合被动活动和主动学习与训练运用于临床康复中,将会显促进脑损伤后认知能力和感觉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卒中后认知功能康复与神经可塑性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神经细胞之间有广泛神经纤维联系,各个脑功能区之间有丰富的神经纤维联络.左右大脑半球间可以通过胼胝体进行信息交流,皮质和皮质下神经结构,以及脑干、小脑间有复杂的环路,这些构成了中枢神经系统(脑)可塑性的物质形态学基础。CNS可塑性与神经细胞再生、突触可塑、神经网络重塑、脑功能重组和功能区转移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星形胶质细胞是脑内数量占比最高的细胞,其可通过终足包绕神经元的胞体、轴突和树突形成三突触结构。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星形胶质细胞对突触的形成、成熟、维持以及突触可塑性的调节有重要作用。突触可塑性是认知和学习记忆的基础。阐明星形胶质细胞对突触可塑性的调节机制,可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大脑功能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因此,本文将对星形胶质细胞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对突触可塑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长链非编码RNA(10ngnob—codingRNA,lncRNA)是一类长度为200nt至100kb、缺乏显著开放阅读框(oar)的非编码RNA(ncRNA)。据估计,人类基因组大约含有7000~23000条lncRNA。研究证实,lncRNA与生物进化、胚胎发育、物质代谢以及肿瘤发生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中,lncRNA参与了神经元分化、脑发育、突触可塑性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及肿瘤的发生、发展。因此,对中枢神经系统中lncRNA功能和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将丰富我们对脑发育、功能和疾病的认识,同时也可为某些治疗药物的设计与研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突触可塑性是大脑可塑性的重要组成,也是脑卒中后功能恢复机制研究的重要方向,而沉默突触作为没有传递功能的突触,存在于大脑的各个时期和各个部位,其与功能性突触的转化是突触可塑性的重要表现,对进一步研究脑卒中后功能恢复的机制以及其他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献综述表明,沉默突触存在于大脑的任何阶段(发育期、成年期或老年期),且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而沉默突触的形成、激活和消除机制对于研究和干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激素不仅是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也是神经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调控因素,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神经生长发育、突触可塑性等方面。突触可塑性普遍存在于包括脊髓在内的中枢神经系统中,是学习与记忆的机制之一。本文着重对相关激素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自20世纪40年代首次提出丰富环境可促进脑损伤患者功能恢复以来,对不同类型的脑损伤动物模型的大量研究均证实了这一观点。随着脑科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有关环境对脑损伤功能恢复的实验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0-01/2004-01和Sciencedi-rect2000-01/2004-01与丰富环境相关文章,检索词为“environmentalenrichment,braindamage,synapticplasticit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选择丰富环境应用于脑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献,排除科研设计明显不正确的文献及综述文献。资料提炼:共检索到35篇英文文献,排除明显重复和较陈旧文献,共纳入11篇。对检索到的丰富环境干预促进脑损伤修复研究方面文章中的相关信息进行综述。资料综合:对检索到的文章进行分析综合,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很强的适应和重塑能力,易受环境和经验的影响,脑损伤后亦如此。脑损伤后神经元的修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丰富环境干预能引起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促进脑损伤后脑功能的恢复。结论:丰富环境干预可以促进脑损伤后脑功能的恢复,丰富环境刺激还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环境适应能力,降低再次受损的危险性。因此如果将丰富环境结合被动活动和主动学习与训练运用于临床康复中,将会显著促进脑损伤后认知能力和感觉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MicroRNA是一类由内源性基因编码的小分子RNA,它通过与靶mRNA分子的3'非编码区非完全互补结合,对其发挥负性或正性调控,而起到调节转录后基因表达的作用.这些小分子物质能够调节或者改变体内多种蛋白质的表达,参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及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在神经系统中,microRNA参与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发育,突触的形成、重塑等生理过程.在很多神经系统的异常和疾病状态,如阿尔茨海默病、自闭症、精神分裂症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等,都有microRNA的参与.如今有越来越多关于microRNA在神经系统疾病中作用的研究,从而为阐明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证据,同时也为一些难治性的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枢神经系统可产生包括白细胞介素6在内的多种神经免疫因子。本文综述白细胞介素6及其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表达和信号传导途径以及白细胞介素6在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疾病、认知行为学和突触功能调控中的研究进展,提示白细胞介素6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种生理或病理功能,有望成为某种特定中枢神经系统状态的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8.
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中数量最多且分布最广泛的一种胶质细胞,参与多种生理或病理过程,主要包括形成和维持血脑屏障、引导神经元发育和参与突触重塑、促进谷氨酸代谢、维持细胞外K+稳定、产生神经元及其他胶质细胞所需的营养因子等[1]。此外,星形胶质细胞在CNS炎症和免疫反应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首先,  相似文献   

19.
坏死性凋亡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程序性坏死途径,在死亡受体信号激活后由RIP1和RIP3调控,并可被化合物necrostatin-1特异性抑制。目前研究证实坏死性凋亡涉及多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疾病的发生机制,并且通过干预坏死性凋亡信号通路,对诸多因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深入研究坏死性凋亡的分子调控机制,有望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疾病治疗提供更多的潜在新靶点。  相似文献   

20.
Gephyrin是中枢神经系统(CNS)抑制性突触后蛋白网络的核心骨架蛋白,具有参与抑制性突触形成、稳定抑制性突触受体、调节突触可塑性等作用。Gephyrin翻译后修饰对Gephyrin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重要调节作用。Gephyrin结构和功能异常与癫痫、精神分裂症等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