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检测程序性死亡配体-I(PD-L1)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与喉鳞癌的肿瘤部位、病理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3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观察组)和15例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中PD-L1及IL-10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喉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1)PD-L1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56.67%)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3.33%);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D-L1的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TNM分期)、T分期、肿瘤局部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肿瘤分区、患者年龄无明显相关性.(2)IL-10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63.33%)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0.00%);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L-10的阳性表达与TNM分期、T分期、肿瘤局部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病理分级、肿瘤分区、患者年龄无明显相关性.(3)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D-L1、IL-10的表达呈正相关(r=0.522,P<0.05).结论 (1)PD-L1与IL-10的高表达可能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相关,两者参与了肿瘤的发展及转移;(2)免疫卡控点的调控和抑制性细胞因子与肿瘤的免疫逃逸密切相关,PD-L1与IL-10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两者可能协同参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免疫逃逸;(3)联合检测PD-L1与IL-10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对喉鳞癌的临床评估有一定价值;为喉鳞癌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舌鳞状细胞癌及20例正常舌组织手术切除标本中VEGF、MMP-2与MMP-9的表达.结果 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VEGF、MMP-2与MMP-9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舌组织(均P<0.05),Ⅲ+Ⅳ期和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又明显高于Ⅰ+Ⅱ期和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均P<0.05).舌鳞状细胞癌VEGF和MMP-2与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r =0.489、0.512,P<0.05).结论 VEGF、MMP-2与MMP-9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VEGF、MMP-2与MMP-9在舌鳞状细胞癌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MMP2和TGF-β1在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3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癌与癌旁组织MMP2和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不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43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MMP2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痛旁组织;癌与癌旁MMP2表达的差值随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呈上升趋势.TGF-β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巾的表达阳性率为32.56%(14/43),而癌旁组织均无表达;TGF-β1表达阳件的.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均处于Ⅰ或Ⅱ级(期).结论 MMP2和TGF-β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过度表达参与其浸润生长,侵袭转移等病理过程,对其检测为预后判断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TGF-β1和TΒR-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链霉素亲生物素过氧化酶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舌癌组织及10例正常舌组织中TGF-β1和TΒR-Ⅱ的表达,进而分析TGF-β1信号通路与舌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舌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舌癌及正常舌组织中均表达TGF-β1和TΒR-Ⅱ,但程度不同。与正常舌组织相比,TGF-β1在舌癌中呈过量表达,而TΒR-Ⅱ则表达下降。TGF-β1的表达与舌癌患者年龄及组织学分级无明显的关系(P>0.05),与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TΒR-Ⅱ的表达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的关系(P>0.05),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TΒR-Ⅱ在TGF-β1的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TGF-β1和TΒR-Ⅱ可能参与了舌癌的发生及进展,TΒR-Ⅱ表达的缺失和TGF-β1自身信号通路受阻可能活化了TGF-β1的其它信号通路并促进了肿瘤的侵袭性和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比较长期吸烟和非长期吸烟肺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周边组织TGF-β1、VEGF-C表达的差异,探讨长期吸烟对TGF-β1、VEGF-C在肺癌及周边组织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TGF-β1、VEGF-C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所得数据采用SAS软件作统计学处理分析,比较各组间差异程度。结果无论吸烟组还是非吸烟组肺癌组织TGFβ1、VEGF-C阳性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及周边"正常"组织(P<0.05);吸烟组癌旁组织TGFβ1、VEGF-C表达明显高于周边"正常"组织(P<0.05);非吸烟组TGFβ1阳性表达在癌旁组织与"正常"组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VEGF-C阳性表达在癌旁组织与"正常"组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吸烟组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TGFβ1、VEGF-C阳性表达均高于非吸烟组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无论吸烟组还是非吸烟组肺癌组织TGFβ1、VEGF-C阳性表达率明显增加,并且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TGFβ1和VEGF-C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TGFβ1、VEGF-C的过表达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及恶性潜能有关。TGFβ1和VEGF-C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二者在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雌二醇(E2)在体外对大鼠成骨细胞(OB)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大鼠OB为体外实验模型,用MTT法检测OB的增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成TGF-β1、IGF-1基因的表达。结果 10-9~10-6mol/L浓度E2的可促进OB的增殖,以10-7mol/L为最高峰值。10-5mol/L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抑制作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2可增加TGF-β1、IGF-1 mRNA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关系。结论雌激素促进OB增殖及TGF-β1和IGF-1基因的表达,这可能是雌激素促进骨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Tenon's囊成纤维细胞(H TCFs)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TCFs及鉴定;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GBE(25、50、100、200 mg/L)对TGF-β1(2 ng/mL)诱导的HTCFs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情况.RT-PCR检测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CTGF mRNA)的表达.结果:TGF-β1可显著促进HTCFs的增殖,促进细胞由G0/G1期进入S期,上调α-SMA、CTGF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GBE能够抑制TGF-β1的上述作用.结论:GBE具有抑制TGF-β1诱导的人Tenon's囊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阻止细胞进入S期,下调α-SMA及CT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 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手术切除的40例舌鳞状细胞癌标本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0例正常舌黏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COX-2、VEGF、MMP-9和Bcl-2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舌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4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COX-2、VEGF、MMP-9和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1).COX-2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织(P<0.05);VEGF、MMP-9与Bcl-2在有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Ⅲ+Ⅳ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Ⅰ+Ⅱ期的组织(P<0.05).COX-2、VEGF、MMP-9、Bcl-2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 <0.05,P<0.01).结论 COX-2、VEGF、MMP-9和Bcl-2蛋白参与舌鳞状细胞癌的生长、转移与侵袭,且四者间可能存在相互协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工发酵虫草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假手术组、造模组及造模灌胃组),每组10只.运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法(UUO)制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于第5周处死大鼠,切片做Masson染色观察肾小管及间质的病理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中TGF-β1、CTGF的蛋白质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5周时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升高(P<0.01);肾组织内TGF-β1、CTGF的蛋白质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虫草干预后,上述上调指标均被显著抑制(P<0.05).结论 虫草可通过抑制TGF-β1和CTGF的过度表达,从而改善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复方注射液(CGII)对猪血清所致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PDGF-B)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猪血清诱导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成功后,药物治疗6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PDGF-B和TGF-β1 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结果:在猪血清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CGII(5.4,10.8 mg.kg-1,im)能明显降低肝组织PDGF-B及TGF-β1 mRNA的表达;CGII(2.7,5.4,10.8 mg.kg-1,im)能明显降低肝组织PDGF-B及TGF-β1蛋白的表达。结论:CGII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肝组织PDGF-B和TGF-β1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病理科2014-06~2015-01存档的OSCC患者病理组织石蜡标本89例(实验组)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标本1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PD-L1的阳性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D-L1主要表达在癌细胞及癌间质淋巴细胞上.实验组癌组织中PD-L1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癌组织中PD-L1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是否转移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病灶大小无关(P>0.05).结论:OSCC患者癌组织中PD-L1表达量升高,且与OSCC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江苏医药》2003,29(12):893-895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分布情况,探讨其与RA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24例RA及4例正常滑膜组织中bFGF、TGF-β1的表达分布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21/24例RA滑膜组织衬里层的巨噬细胞样细胞、成纤维细胞、浸润的炎症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质可见bFGF的表达分布,并且巨噬细胞样细胞、成纤维细胞、浸润的炎症细胞的阳性程度强于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质.22/24例RA滑膜组织衬里层与衬里下层的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样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均见TGF-β1的阳性表达分布.两者比较,阳性细胞的染色程度、染色细胞数与分布范围大致相等.4例正常滑膜组织中bFGF、TGF-β1的表达分布均为阴性.结论 RA滑膜组织中bFGF、TGF-β1的表达分布均较正常增多且表达程度大致相等,两者协同作用,参与了RA病理过程的滑膜衬里层增生、炎症细胞浸润、血管增殖与滑膜血管翳的形成及对骨与软骨的破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雌二醇对肝星状细胞(HSC)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 培养大鼠HSC,初次传代后,HSC随机分为4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雌二醇,加药后72小时,噻唑蓝(MTT)法检测雌二醇对HSC增殖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析其对HSC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mRNA表达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分析其对HSC的α-SMA蛋白的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法发现雌二醇抑制HSC的增殖;RT-PCR分析雌二醇干预组HSC TGF-β1mRNA、CTGF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免疫细胞化学分析雌二醇干预组HSC α-SMA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并且都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雌二醇具有抑制肝纤维化作用是因为:①可以抑制HSC的增殖、活化;②抑制了致纤维化生长因子TGF-β1及其下游信号CTGF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4.
BXSB狼疮小鼠肾组织TGF-β1异常表达及甲泼尼龙干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1β(TGF-1β)在BXSB小鼠狼疮肾炎(LN)中的作用及甲泼尼龙(MPS)是否可通过影响TGF-1β表达而改善LN。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XSB狼疮小鼠及BALB/c小鼠肾组织TGF-1β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用甲泼尼龙对BXSB小鼠进行体内干预,观察甲泼尼龙对BXSB小鼠肾脏TGF-1β表达的影响及各组小鼠24 h尿蛋白量的变化。结果:RT-PCR检测到BXSB小鼠肾组织TGF-1βmRNA表达明显高于BALB/c小鼠(P<0.01);其中,BXSB小鼠治疗组肾组织TGF-1β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BXSB小鼠治疗组24 h尿蛋白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示TGF-1β表达于BXSB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肾间质及肾小球浸润的炎症细胞胞质内,其中BXSB小鼠治疗组较对照组表达明显减弱,而BALB/c小鼠仅在少数肾小管上皮细胞有微弱表达,且图像半定量分析显示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TGF-1β可能参与LN发病;甲泼尼龙可能通过抑制肾组织TGF-1β的表达来改善LN。  相似文献   

15.
张素娥  刘影 《河北医药》2008,30(1):19-20
目的 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孕早期绒毛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特异性组织抑制物-2(TIMP-2)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25例(流产组)与正常早孕妇女19例(正常早孕组)绒毛组织中MMP-2、TIMP-2及TGF-β1的表达.结果 流产组患者MMP-2表达(97.9±30.3)低于正常早孕组妇女(172.1±39.2)(P<0.05);流产组TGF-β1的表达(155.6±49.7)高于正常早孕组(72.1±28.6)(P<0.05);流产组MMP-2/TIMP-2(1.0±0.4)显著低于正常早孕组(1.7±0.5)(P<0.05);流产组TGF-β1与MMP-2呈显著负相关(r=-0.873,P<0.05).结论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孕早期绒毛组织中MMP-2与TGF-β1水平显著负相关,TGF-β1的高表达影响了MMP-2的生成,使MMP-2/TIMP-2失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土大黄提取物对咪喹莫特(IMQ)诱导实验性银屑病模型小鼠皮肤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神经纤维蛋白-1(NR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IMQ乳膏涂抹BALB/c小鼠背部皮肤建立银屑病动物模型,观察土大黄提取物不同剂量(1,2,4 g/kg)对小鼠背部皮肤TGF-β1和NRP-1表达的影响。结果与IMQ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组比较,土大黄提取物低剂量组(1 g/kg)小鼠背部皮肤TGF-β1和NRP-1表达升高或增强(P> 0. 05);中剂量组(2 g/kg) TGF-β1和NRP-1表达升高或增强(P <0. 05);高剂量组(4 g/kg) TGF-β1表达升高或增强(P> 0. 05),NRP-1表达升高或增强(P <0. 05)。结论土大黄提取物能使TGF-β1和NRP-1表达升高或增强,从而可能促进或增强Treg细胞功能,恢复Th17/Treg细胞失衡,调节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7 (IL-17)轴,从而改善银屑病表皮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7.
我们前期实验研究表明,单味红花能够保护肾功能,减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病变[1],为了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本研究观察了红花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β1,TGF-β1)、TGF-β1mRNA及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发酵虫草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假手术组、造模组及造模灌胃组),每组10只。运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法(UUO)制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于第5周处死大鼠,切片做Masson染色观察肾小管及间质的病理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中TGF-β1、CTGF的蛋白质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周时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升高(P<0.01);肾组织内TGF-β1、CTGF的蛋白质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虫草干预后,上述上调指标均被显著抑制(P<0.05)。结论虫草可通过抑制TGF-β1和CTGF的过度表达,从而改善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与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受体3(R-3)mRNA的表达与颈淋巴转移的关系,以期有助于喉鳞癌生长和转移机制的进一步阐明。方法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24例喉鳞癌组织和5例癌旁正常黏膜VEGF-C、VEGFR-3 mRNA的表达,进行比较,并按年龄、T分期、病理分级、淋巴转移进行分组,分别探讨三者与各临床病理参数及淋巴转移的关系。结果原位杂交方法显示:VEGF-C、VEGFR-3 mRNA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黏膜;VEGF-C、VEGFR-3 mRNA与患者年龄、T分期、病理分级均无关。同时显示VEGF-C、VEGFR-3 mRNA在淋巴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未转移组。结论VEGF-C、VEGFR-3 mRNA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增高,可能是喉癌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肝细胞肝癌(HCC)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表达与HBV复制间的关系.方法 以自身对照法收集HCC组织及非癌组织,以生物素标记的HBV DNA探针检测HCC组织中HBV DNA,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TGF-β1和IGF-Ⅱ的表达,以巢式PCR扩增TGF-β1 mRNA和IGF-Ⅱ mRNA基因片段,并分析TGF-β1和IGF-Ⅱ表达与HBV复制间的临床病理学关系.结果 HCC组TGF-β1和IGF-Ⅱ表达阳性率均为83.3%,TGF-β1 mRNA和IGF-Ⅱ mRNA阳性率均为100%,HCC组明显高于非癌组(P<0.01).HCC组中TGF-β1和IGF-Ⅱ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与肿瘤直径、数日间未见明显相关(P>0.05);TGF-β和IGF-Ⅱ表达与HBV复制显著相关(94.7%),且HBV DNA阳性组显著高于HBV DNA阴性组(P<0.05).结论 HCC组织中TGF-β1和IGF-Ⅱ过度表达,且与HBV复制和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