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氧化二砷对肝细胞肝癌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砷剂(主要成分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白血病取得明显疗效,并已证实砷剂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达到治疗的目的。有报道砷剂可诱导人肝癌细胞株凋亡,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为进一步研究其搞肿瘤效应及其机制,以期为临床上使用As2O3治疗肝细胞肝癌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我们的研究设计用As2O3治疗实验性肝癌大鼠,研究As2O3及复方苦参对体内肝癌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三氧化二砷(As2O3)促白血病细胞分化和凋亡的作用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明了。线粒体基因(mt-DNA)是细胞核外遗传物质,其非编码区(D-loop区)包括重链复制起点等重要序列,对编码区有影响。mt-DNA缺乏组蛋白保护及损伤修复系统,其突变率比核基因高10—100倍。白血病细胞的D-loop区存在突变,但As2O3对白血病细胞mt-DNA的影响还不清楚。本研究就As2O3对白血病细胞D-100p区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三氧化二砷注射液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分级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Wu N  Hu LH  Zhou J  Fan SJ  Wang Y  Han XY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4):310-313
目的 三氧化二砷(As2O3)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不良反应进行分级,提出防治对策。方法观察治疗前后体重、皮肤、神经、消化、呼吸、心血管、血液及泌尿等系统变化,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尿及发砷含量。结果砷吸收者38.67%(99/256),观察其临床反应;轻度不良反应57.43%(147/256),未停砷剂,对症治疗,短期恢复;慢性轻度中毒2.73%(7/256),以多肢体砷斑、肝功能异常及周围神经损害为特征,停As2O3,保肝治疗,逐渐恢复;慢性中度中毒1.17%,表现为重症肝病,均死于肝功能衰竭。诱导缓解治疗后38.89%外周血WBC升高,As2O3停用或减量、小剂量化疗及WBC单采。缓解期治疗后51.35%的WBC减低,未停砷剂,未用升白药物,逐渐恢复。用药后24h血砷浓度稍高于治疗前,但又明显低于治疗后6h,说明血浆中As2O3分布及排出较迅速,无血浆蓄积性。用药后24h尿砷浓度明显高于治疗前,提示尿为砷剂的主要排泄方式之一。停药后50d发砷含量仍明显高于治疗前,说明As2O3在毛发中有一定的蓄积性。结论治疗剂量As2O3不良反应多为轻度的,可逆性的,无需停As2O3对症可缓解。少数病人,特别是合并肝炎的病人可出现慢性中毒。As2O3能使诱导缓解的病人WBC升高,应及早防治。  相似文献   

4.
程龙强 《内科》2008,3(4):563-566
三氧化二砷(As2O3)俗称砒霜,是传统中药毒药,中国古代曾用来治疗牛皮癣、梅毒、风湿病及一些恶性肿瘤,但由于毒性较大。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自20世纪70年代初,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使用砷剂(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获得满意疗效,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使人们重新重视As2O3的抗恶性肿瘤作用,拉开了世界范围内的大量相关系列研究。众多的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5.
三氧化二砷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的抗血管新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的抗血管新生作用。方法 用ELASA法检测As2O3治疗前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含量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As2O3治疗前后NB4细胞、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及bcl-2表达的改变。结果 (1)AP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VEGF的分泌量大于对照组。完全缓解时VEGF降为正常;(2)As2O3以时间-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HUVEC和NB4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抑制bcl-2蛋白表达;加入VEGF可部分纠正上述改变。结论 APL中VEGF的分泌增加,抑制血管新生是As2O3的抗白血病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的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以M4和M5型的发生率较高,约为8%~24%,M3型的CNSL发生率低于M4和M5。国内一组报道M3型的CNSL5年发生率为33.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我们发现,国内以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为主,部分患者在外周血白血病细胞负荷期进行了诊断性腰穿。为弄清CNSL的发生与腰穿时机的关系,对白血病患者腰穿时机进行了调研,比较了高白细胞血症(高白)与非高白对CNSL发生率的影响,又分别对接受两种As2O3给药方法治疗的CNSL患者的血、脑脊液砷浓度进行了同步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容易进展为急性白血病。MDS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是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然而,它对癌症却有显著的疗效,现有的临床研究显示As2O3可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T细胞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肿瘤。目前国内外有许多学者将砷剂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12-氧-十四烷酰醇-13-乙酸酯(TPA)和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应用对白血病细胞凋亡有无协同作用,并初步探讨其诱导凋亡的机制,为As2O3和TPA联合用于白血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As2O3联合TPA作用于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分析不同浓度的As2O3联合TPA对HL-6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检测法检测JNK活性.结果 TPA联合2.0×10-6 mol/L的As2O3对HL-60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增强,抑制程度大于单用As2O3组(P<0.05).2.0×10-6 mol/L As2O3组诱导HL-60细胞发生凋亡的比率高于对照组,而TPA联合2.0×10-6 mol/L As2O3组引起的细胞凋亡率高于单用As2O3组(P均<0.05).TPA和As2O3均能激活JNK,且二者有协同作用.结论 TPA增强As2O3抑制HL-60细胞增殖和促进凋亡的作用,以上体外实验结果为TPA和As2O3联合用药治疗难治/复发性白血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恶性造血干细胞克隆增生分化异常的疾病,本病预后较差,疗效均不理想。20世纪70年代,我国学者首先应用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并获得极大成功。在其它肿瘤治疗方面,As2O3在体外试验中能抑制人肺癌细胞株细胞、人食管癌细胞株细胞等实体瘤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应用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获得了较高的缓解率[1],但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中由于其诱导分化作用,部分患者会出现白细胞过多综合征(HLS)[2].对此,我们在As2O3诱导治疗APL过程中出现高白细胞现象的患者加用小剂量化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白血病NB4细胞凋亡过程中Fas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Fas蛋白及基因表达在三氧化二砷(As2O3)体外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NIM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As2O3作用后NB4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Fas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Fas基因表达。结果经As2O3作用后,细胞增殖受抑,细胞凋亡明显,Fas蛋白及基因表达均升高。结论Fas蛋白及基因高表达在As2O3诱导NB4细胞凋亡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三氧化二砷对人髓性白血病HL-60细胞作用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MTT方法检测了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髓性白血病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As2O3对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主要发生于一定浓度[(1~5)×10-5M)]和一定时间(24h内),在此期间形态学出观凋亡小体,DNA电泳可见典型的梯状带,流式细胞学分析出现亚二倍体峰;且发现低浓度的As2O3(10-6~10-7M)对HL-60细胞有诱导分化作用,As2O3对耐维甲酸的HL-60细胞亚系仍有诱导凋亡及分化作用。结论:As2O3主要通过诱导凋亡而使HL-60细胞死亡,低浓度也有诱导分化作用,且与维甲酸之间无交叉耐药性。  相似文献   

13.
三氧化二砷对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类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周期及其凋亡的影响。方法:将K562细胞与不同浓度的As2O3共同孵育,在不同时间点应用MTT方法检测K562细胞存活率,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s2O3的致凋亡作用,同时对As2O3作用后的K562细胞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及时相性周期蛋白表达检测。结果:As2O3明显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表现为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在2.0--10.0μmol/L梯度浓度As2O3的作用下,细胞于12—24h时段内无明显凋亡现象,但K562细胞明显阻滞于G2/M期时相,同时周期调控蛋白cyclinE表达下调,cyclinB1表达基本不变。结论:As2O3可抑制K562细胞增殖,但其抑制机制不在于通过诱导凋亡,而依靠诱发K562细胞的G2/M期阻滞。  相似文献   

14.
三氧化二砷对非APL急性白血病细胞的毒性作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明  卢学春  楼方定 《山东医药》2003,43(34):20-21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以外的急性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性及其与其他化疗药物相互作用情况。方法 用噻唑蓝(MTT)法检测0.1μmol/L、0.5μmol/L、1.0μmol/L,和6.0μmol/L的As2O3对2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观察了1.0μmol/L的As2O3与柔红霉素(DNR)、阿糖胞苷(Ara-C)、依托泊甙(VP-16)、长春新碱(VCR)和三尖杉酯碱(H)的相互作用。结果 0.5μmol/L,以上浓度的As2O3可抑制非APL急性白血病细胞生长,与DNR、Ara-C、H和VP-16联合作用时协同和相加作用占优势,分别占59.3%、74.1%、85.7%和51.9%,而与VCR联用时拮抗作用占优势,占59.3%。结论 As2O3是治疗非APL急性白血病的潜在药物,As2O3可与DNR、Ara—C、H或VP-16联合组成新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砷化合物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系(CCC-ESF-1)的细胞毒性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培养的CCC-ESF-1分别暴露于0.0~400.0μmol/L三氧化二砷(As2O3,iAsⅢ)、砷酸氢二纳(Na2HAsO4.7H2Oi,AsⅤ)和二甲基砷酸钠(C2H6AsO2Na.3H2O,DMAV)48 h,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细胞生存率;检测砷化物对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范围内的iAsⅢ(≥12.5μmol/L)i、AsⅤ(≥12.5μmol/L)和DMAV(≥50.0μmol/L)均能显著降低CCC-ESF-1的细胞生存率(P〈0.05,P〈0.01),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具有剂量-效应关系;iAsⅢi、AsⅤ和DMAV暴露48 h的CCC-ESF-1细胞的50%生存率(IC50)分别为16.52μmol/L、55.47μmol/L和〉500.0μmol/L;12.5、50.0μmol/L As2O3(iAsⅢ),200.0μmol/L Na2HAsO4.7H2O(iAsⅤ)显著升高MDA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12.5μmol/L As2O3,200.0μmol/L Na2HAsO4.7H2O和≥12.5μmol/LC2H6AsO2Na.3H2O显著降低SOD活力(P〈0.01,P≤0.05),1.05、0.0μmol/L Na2HAsO4.7H2O显著升高SOD活力(P≤0.05),其剂量-反应关系呈倒U形曲线。结论不同砷化物对CCC-ESF-1细胞有不同程度细胞毒性,其中As2O3(iAsⅢ)毒性较强,毒性机制之一可能与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一步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观察低氧条件下As2O3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SGC 790IC-met因子表达的影响。用CoCl2制造低氧条件,设常氧组、低氧组、低氧加药物组和常氧加药物组。用细胞免疫化学法观察As2O3(5μmol/L)作用于SGC-7901细胞48h后细胞C-met表达情况。结果低氧下As2O3导致C-met表达明显下调。结论低氧下As2O3能降低SGC-7901细胞C-met因子表达(P〈0.01),但其下调作用较常氧组低(P〈0.0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达完全缓解(CR)后理想的维持治疗方案,提高APL的长期无病生存时间.方法:将我院21例初治的APL患者均经ATRA治疗达CR后,维持治疗方法为三氧化二砷(As2O3)、ATRA及6-巯基嘌呤(6-MP)加甲氨喋呤(MTX)序贯交替治疗3年;观察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监测微小残留病.结果:21例患者对上述治疗均有较好的顺从性,有11例患者维持治疗超过2年,无复发病例;PML/RARα融合基因初诊时均为阳性,12例持续转阴,其中维持治疗超过2年的11例患者均转阴;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少见且较轻.结论:用上述维持治疗经ATRA达CR的APL初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其不良反应较传统的联合化疗轻,作者认为As2O3、ATRA与6-MP加MTX序贯交替治疗可能是APL理想的维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在体外和体内对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不同剂量的ATRA和As2O3单独及联合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HepG2,用MTT比色法分析两药物对肝癌细胞生长的体外抑制作用。建立人肝癌细胞HepG2移植瘤模型,观察ATRA联合As2O3的体内抑瘤作用。结果ATRA在体外对HepG2具有增生抑制作用,并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10μmol/L的抑制率为(40.9±2.3)%,与As:O,联用产生协同作用,能明显增强其对HepG2的抑制作用,10μmol/LATRA与1μmol/L As2O3联合应用抑制率达(62.7±2.5)%。体内实验显示,ATRA与As2O3单独及联合均能对HepG2移植瘤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联合应用组对实体瘤的瘤重和瘤体的抑瘤率分别为70.75%和70.02%,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组。结论ATRA和As2O3在体外和体内对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抑瘤作用明显增强。ATRA和As2O3联合应用将来有望用于肝癌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发现三氧化二砷(arsenictrioxide,As2O3)对白血病的治疗很有效,尤其是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治疗更有效。As2O3的作用机制不很清楚,但体外及体内实验均已证明诱导细胞分化或促进细胞凋亡是其发挥疗效的两种主要方式[1]。已有的研究表明,As2O3诱导细胞凋亡可能和一些常见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多聚左旋乳糖酸(PLLA)涂层支架对猪损伤冠脉平滑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及机制。方法在6头小型家猪的冠脉内随机植入裸金属支架、PLLA涂层支架、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和As2O3洗脱支架,7天后处死,TUNEL法检测支架段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蛋白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体外观察As2O3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和p53表达。结果与裸支架和PLLA涂层支架相比,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和As2O3洗脱支架植入局部平滑肌细胞凋亡率以及p53表达明显增多,尤其以As2O3洗脱支架最为明显(P〈0.01),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和As2O3洗脱支架植入局部PCNA表达较裸支架和PLLA涂层支架明显减少(P〈0.01),但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外细胞培养显示As2O3呈剂量依赖性的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和p53蛋白的表达。结论As2O3洗脱支架具有诱导猪损伤冠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的作用,且较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更明显,其凋亡诱导作用和增加局部细胞p5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