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报道自发性气胸、肺大疱病人的胸腔镜手术治疗。方法:总结我院心胸外科近3年来胸腔镜手术治疗的30例自发性气胸、肺大疱病例。结果:30例病人疗效满意,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结论:本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符合美容等优点。正逐渐成为胸外科常规手术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总结双侧肺大疱经胸腔镜同期手术治疗的经验及体会。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2年5月~2010年10月共70例双侧肺大疱同期胸腔镜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70例患者的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36.5min,术中出血60~240mL,无输血患者,术后放置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平均5d,术后住院天数平均12.4d。术后并发复张性肺水肿2例,持续漏气4例,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1例,术后发生单侧气胸3例,均经对症治疗后得以控制。术后随访1个月~5年,70例患者肺功能均明显改善,仅有3例一侧复发,通过胸腔穿刺抽气和(或)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均治愈。结论胸腔镜下双侧肺大疱同期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术后复发少等优点,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61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2003年1月~2006年6月,对61例自发性气胸行VATS,用切割缝合器(Endo-GIA)切除肺大疱、肺大疱缝扎及胸膜固定术。结果58例行单侧VATS,其中1例加腋下小切口辅助;3例行同期双侧VATS。无中转开胸及术后严重并发症,术中56例发现肺大疱。58例单侧手术时间35~55min,平均46min,3例双侧手术时间分别为85、175、190min;术中出血量单侧30~45ml,平均40ml,双侧分别为55、60、200ml;术后胸腔引流量单侧230~500ml,平均390ml,双侧分别为350、1030、1200ml;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单侧3~6d,平均4d,双侧分别为3、4、5d。61例随访4~24个月,平均8个月。1例术后2个月术侧复发,经闭式引流治愈。余60例无复发。结论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可靠,快捷安全。  相似文献   

4.
52例肺大疱破裂致自发性血气胸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52例肺大疱破裂致自发性血气胸的外科治疗吴康松1984年10月—1994年6月,我科手术治愈肺大疱致自发性血气胸、巨型肺大疱共5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41例,女11例,年龄分布见表1。表1.52例肺大疱破裂致自发性血气胸病人年龄分布年龄17—...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的效果。方法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将60例肺大疱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微创组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对照组实施开胸肺大疱切除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拔出时间、住院时间均短(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随访12个月,2组患者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肺大疱,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美容效果好,且未明显增加复发率。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附12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经验。方法2001年5月-2007年8月,对126例自发性气胸行VATS,其中同期双侧VATS12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21例(1例行右肺上叶、右下肺大疱切除)。肺大疱用内镜缝合切割器切除或结扎,生物蛋白胶喷覆创缘,不用胸膜固定术。结果术后平均住院7.4d(3~26d),胸腔引流管放置平均5.4d(1~14d)。术后并发症10例(2例剖胸止血)。全部病例治愈,随访3个月~6年,无气胸复发。结论VATS是彻底性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肺大疱切除是常用术式,疗效确切、微创、安全。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巨大肺大疱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大肺大疱多见于老年人,且身体状况差,同时患有其他系统的合并症,开胸手术风险大。笔者采用肺大疱外引流术治疗老年巨大肺大疱10例,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非切割闭合器(Non-GIA)手术治疗巨型肺大疱的手术效果及安全可行性,总结手术方法和优势。方法收集巨型肺大疱患者59例,对35例肺大疱多发或经济较困难者行全胸腔镜Non-GIA手术,余24例使用内镜直线切割闭合器(Endo-GIA)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治疗费用及远期疗效。结果 59例患者均手术顺利,35例行全胸腔镜Non-GIA肺大疱缝扎术,全组手术无中转开胸,术后效果显著。随访56例,时间3~79个月,呼吸困难明显缓解,活动能力提升,无气胸或肺大疱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on-GIA手术组费用明显低于Endo-GIA手术组。结论全胸腔镜Non-GIA手术治疗巨型肺大疱安全可行;术中直接切开肺大疱并缝扎基底漏气处,可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肺组织;术后及远期效果良好;手术费用明显低于Endo-GIA组,适合肺大疱多发或经济较困难患者。  相似文献   

9.
经腋下5cm小切口行肺大疱缝扎术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切口行肺大疱缝扎术的可行性。 方法 经腋下 5cm ,肺大疱结扎术 36例。左侧 16例 ,右侧 18例 ,双侧 2例。全部并发气胸。肺上叶 31例 ,上、下叶 4例 ,下叶背段 1例。 结果 全组手术时间平均 36分钟。术中开胸出血量均 <10ml。 1例术后出现活动性胸腔出血 ,再次进胸止血。其余病人术后胸液引流量平均 12 4ml,全组创口Ⅰ期愈合 ,无肩关节活动障碍 ,全组随访至今无气胸复发。 结论 经腋下小切口行肺大疱缝扎术创伤小 ,操作简单 ,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通过46例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手术操作过程,分析此类手术对护士配合手术的要求.结果:46例患者手术顺利,均取得良好效果,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结论:充分准备手术用物,对手术过程及手术器械的充分了解掌握,与手术者密切配合,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大疱分型及胸腔镜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1027例,其中左侧409例(39.8%),右侧606例(59.0%),双侧12例(1.2%).原发型肺大疱972例(94.6%),继发型肺大疱55例(5.4%).根据肺大疱形态和分布特点,将原发型肺大疱分为6型:Ⅰ型:单发型;Ⅱ型:成簇型;Ⅲ型:多发型;Ⅳ型:被膜下型;Ⅴ型:弥漫型;Ⅵ型:隐匿型.根据肺大疱不同分型选择经完全胸腔镜(VATS)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切除或缝(结)扎肺大疱.Ⅰ型、Ⅱ型、Ⅲ型多采取经VATS切除方法,Ⅳ型、Ⅴ型、Ⅵ型、继发型及经济较困难者多采取经VAMT切除或缝(结)扎方法.结果 全组1039侧,经VATS 857侧(82.5%),VAMT 182侧(17.5%).肺大疱切除948侧(91.2%),缝(结)扎66侧(6.4%),切除+缝(结)扎25侧(2.4%).单侧手术时间15 ~50 min,平均25 min,术中出血量20 ~150 ml,平均35 ml.术后住院4 ~12 d,(5.5±1.4)d,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3~7d,(4.3±1.2)d.术后并发症9例(0.9%),无手术死亡.随访882例,随访率85.9%,随访时间1个月~14年,其中<12个月582例,1~3年160例,3~5年72例,≥5年68例.气胸复发11例(1.1%),包括Ⅲ、Ⅴ型各4例,Ⅰ、Ⅱ、Ⅵ型各1例.4例再次手术.结论 此分型能够基本概括肺大疱特点,根据肺大疱分型采取不同的手术处理方法切除或缝(结)扎肺大疱,术后复发率低,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微创手术治疗肺大疱并气胸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54例肺大疱并气胸患者按入院顺序分成2组,研究组28例采用电视胸腔镜微创技术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前后动脉氧分压。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的动脉氧分压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肺大疱并气胸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疱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10—2017-02间镇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肺大疱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开胸手术,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后72 h最高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疱,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少、预后效果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肺大疱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5—2016-05间行手术治疗的54例肺大疱自发性气胸患者,按不同术式分为胸腔镜组29例和开胸组25例,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胸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带胸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胸腔镜或开胸手术治疗肺大疱自发性气胸均可获满意效果,但胸腔镜治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优于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15.
2014年9月始,我们开展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并广泛运用于肺大疱、纵隔肿瘤及早期肺癌的诊治.利用剑突下切口可同时处理双侧病变的特点,对于双肺大疱切除或双肺结节活检等简单手术较经肋间切口优势明显[1-2].2016年以来,我们尝试利用该切口行同期双侧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已成功施行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对23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病人行电视胸腔镜手术。随机分成2组,1组采用肺大疱缝扎术(缝扎组),另1组采用内镜组织切割缝合器(器械组)切除肺大疱,两组病人手术疗效满意,随访至今均无复发。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应用胸腔镜行肺大疱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2004年10月~2007年6月,对23例COPD行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均为CT诊断非均质性COPD合并肺大疱患者,术前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55.6%±4.9%,残气量占肺总量比值(RV/TLC)49.4%±8.3%.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选用10 mm胸腔镜,肺大疱切除采用内镜切割缝合器(Endo-GIA).结果手术时间(38.0±4.3)min,术中出血<100 ml.复张性肺水肿3例.术后漏气>72 h 5例,最长12 d.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6.3±2.1)d,总胸液量150~400 ml,术后住院时间(13.8±3.5)d.23例术后6个月FEV1%为61.8%±4.0%,RV/TLC 36.6%±4.8%,较术前明显改善(q=6.979和10.519,P<0.05).未见气胸复发.结论对非均质性COPD并肺大疱患者应用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能较好改善患者症状,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肺大疱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肺大疱形成的原因,诊治方法及肺大疱破裂后的处理方法。方法对30例肺大疱(其中大疱破裂致自发气胸25例)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气胸2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其中5例在3个月-2年内复发,行开胸手术治愈。余4例气胸及5例无气胸者均行手术治疗,行单纯大疱结扎、切除者7例,肺叶切除者1例,全肺切除1例。结论肺大疱诊断方法简单,如治疗方法合理,则预后满意。在基层医院能开展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围术期系统护理的体会。方法对42例接受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的患者围术期给予心理护理、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及疼痛、胸腔闭式引流和出院指导等系统护理干预。结果 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切口VAS评分(2.15±1.20)分,胸腔闭式引流时间(5.28±1.17) d。除1例(2.38%)切口感染外,未发生肺部感染、肺泡漏气等其他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6.74±1.96) d,均痊愈出院。随访6~12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对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实施科学的系统护理干预,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下内镜切割缝合器、胸膜固定术、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持续负压吸引在自发性气胸、肺大疱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对32例肺大疱破裂致复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内镜切割缝合器切除肺大疱、干纱布壁层胸膜摩擦固定术、术后持续负压吸引。结果 32例病例术后恢复良好,无进行性出血、反应性发热、严重胸痛,肺完全复张。胸腔引流量40~300ml,平均180ml,术后1~3d,平均2.4d拔除引流管,术后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 内镜切割缝合器切除肺大疱、干纱布壁层胸膜摩擦固定术、术后持续负压吸引在减少自发性气胸复发及防治肺泡漏、肺膨胀不全、进行性出血等并发症方面有明确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