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西吡氯铵含片治疗口干症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口腔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60例口干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薄荷糖治疗,2 mg/次,1次/d;观察组给予西吡氯铵含片治疗,2 mg/次,1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客观口干评分、唾液pH值、唾液流速及口腔健康的变化。结果:截至治疗4周时,对照组、观察组的随访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91.2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主/客观口干程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唾液pH值和唾液流速分别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OHIP-14量表4个维度及总分均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西吡氯铵含片能有效缓解口干症患者口干症状和改善口腔局部环境,提高口腔健康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青黄口含片对口腔白色念珠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口腔局部感染白色念珠菌患者为观察对象,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青黄口含片,对照组选择制教霉菌片剂。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白色念珠菌涂片及唾液培养阴转率均等,但治疗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青黄口含片对口腔白色念珠菌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口腔局部使用干扰素对小鼠唾液SIgA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干扰素对口腔粘膜分泌SIgA的调节作用。方法 :以生物素 -ELISA法检测口腔使用干扰素前后小鼠唾液SIgA的水平。结果 :大、小剂量干扰素组在用药后 10天、2 0天和 3 0天都能增高唾液SIgA ,并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大剂量组SIgA的增高更多 ,特别是在 2 0天时明显高于小剂量组 (P <0 0 5 ) ;干扰素的调节作用持续至少 3 0天 ,小剂量在维持作用方面不亚于大剂量。结论 :干扰素直接作用于口腔粘膜 ,可提高局部的SIgA的分泌水平。  相似文献   

4.
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了65例牙周炎患者及40例健康人唾液SIgA和血清Ig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患病组唾液SIgA和血清Ig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青少年牙周炎与成人牙周炎患者唾液SIgA和血清IgA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唾液SIgA及血清IgA含量的变化,有助于判断牙周炎患者的机体免疫状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测定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唾液流量、唾液SIgA、IgG和溶菌酶,观察放疗后对涎腺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放疗后唾液流量比放疗前明显减少(P<0.01),放疗后唾液SIgA、IgG和溶菌酶水平较放疗前明显升高(P<0.05)。同时放射剂量愈大,对涎腺的损害就愈大,唾液流量就愈少,这是引起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但唾液中的SIgA、IgG和溶菌酶的含量随放射剂量的增加而上升是涎腺组织对放射性损害的一种代偿,它对保护口腔组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方冬冬  杨全全 《医学综述》2013,19(3):553-555
目的探讨唾液溶菌酶(Lys)、β2微球蛋白(β2-MG)的表达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的发病、治疗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定量分析法(ELISA)测定40例口腔RAU患者、40例健康体检者唾液中Lys、β2-MG的表达,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RAU患者唾液中β2-MG含量较健康组显著升高,Lys含量较健康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Lys及β2-MG在口腔唾液中的含量对RAU的辅助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唾液SIgA免疫防御功能观察开雍刺血法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免疫机制。为开雍刺血法治疗喉源性咳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符合条件的70例患者分为开雍刺血法组(治疗组)和苏黄止咳胶囊组(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开雍刺血法治疗,7 d行1次治疗,2~3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每日3次,每次3粒口服,疗程为21 d。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情况以及唾液SIgA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喉源性咳嗽均有效,且两组治疗后唾液SIgA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唾液SIgA差值以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总分以及各因子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雍刺血法能快速显著缓解或消除喉源性咳嗽的症状,同时可以通过提高唾液SIgA的水平,提升患者免疫力,该方法治疗喉源性咳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口咽病变与局部体液免疫的关系,本文对37例口咽疾病和2例喉病患者的口咽分泌液及唾液进行了免疫学检测,并与7例健康成人对照。结果:①急性炎症时机体的免疫应答表现为协同作用,SIgA、IgG、C_3、C_4及Tf均极显著增高;②慢性炎症时SIgA无明显变化,IgG极显著增高,说明局部起主要免疫作用的不是SIgA,而是IgG;③唾液的免疫指标均低于口咽分泌液。  相似文献   

9.
运用儿宝冲剂及健儿糖浆、观察小儿厌食症治疗前后的微量元素、免疫功能及小肠吸收功能等变化。结果二药剂可直接补充多种微量元素;提高细胞免疫及胃肠道免疫功能,治疗后T淋巴细胞ANAE标记恢复正常,提高唾液SIgA和木糖排泄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中西医治疗RAU在调整内分泌、通便、增加唾液流率、不良反应及远期效果等。方法:对门诊RAU患者按收治次序,分为中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设定观察项目和评估方法,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有效率均大于80%,治疗前后唾液动态流率改变中医组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对比中医组唾液动态流率、施墨氏试验有改善;复发周期延长;但起效时间较慢。西医组唾液动态流率、施墨氏试验无明显改善;复发周期无明显改变;不良反应较多;但起效时间较较快。结论:养阴清热中医治疗RAU在不良反应、复发周期、唾液流量方面优于西医组,并具有良好的用药安全性;西药组在临床症状缓解速度、易用性方面有优势;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法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脾利咽汤对慢性咽炎患者唾液中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的影响及机理。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7例正常人及符合条件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健脾利咽汤治疗组40例和金嗓利咽丸对照组40例,分别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唾液中SIgA的含量情况。结果:经统计学分析,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唾液中SIgA的含量均有提高,且其SIgA的含量及总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健脾利咽汤可显著提高慢性咽炎患者唾液SIgA的含量,可能是该方治疗慢性咽炎的主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中药参芪防感口服液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 ,采用琼脂糖凝胶火箭电泳法 ,对 30例正常健康儿和 42例服用中药参芪防感口服液以及 2 2例西药左旋咪唑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唾液SIgA进行了测定和对比分析。结果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唾液SIgA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 (P <0 0 1)。服用中药参芪防感口服液组治疗后唾液SIgA含量较治疗前增高 (P <0 0 5 ) ,较西药左旋咪唑治疗组明显增高 (P <0 0 5 )。显示中药参芪防感口服液可改善患儿局部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用放免法对4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液IgG、SIgA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溃疡患者IgG含量较正常组低(P<0.05),治疗后IgG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胃溃灵有增强免疫作用;SIgA含量较正常组高,治疗后明显降低,与正常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胃溃灵可使胃肠道的局部免疫应答反应减弱,炎症消失。  相似文献   

14.
李寒  张玉玮  杨靖 《重庆医学》2013,42(15):1761-1763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中的作用以及与唾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对30例TMD患者(患者组)和34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免疫放射比浊法对两组被试者唾液中的SIgA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患者组SCL-90中除恐怖因子外其他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除躯体化因子、恐怖、偏执外其余因子均高于中国正常人SCL-90常模;TMD患者单因子得分大于或等于2的,以抑郁、其他、强迫症状、焦虑等所占比例较高;在HAD中患者组的焦虑、抑郁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焦虑可疑以上占77.00%,抑郁可疑以上占67.00%;患者组唾液中SIg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CL-90阳性因子中仅精神病性与SIgA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462,P<0.05);HAD表焦虑、抑郁得分均与SIgA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627、r=-0.573,P<0.01)。结论 TMD患者具有明显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导致明显且持久的应激状态以及低下的口腔局部免疫功能,是TMD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人参多糖针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以人参多糖针联合西帕依固龈液含漱治疗为观察组,西帕依固龈液含漱治疗作为对照组,6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口咽疼痛程度和口腔黏膜分级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口咽疼痛分级1级患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2~3级疼痛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口咽疼痛总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周后,口腔黏膜分级1级患者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3~4级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多糖针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可有效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及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西吡氯铵含片治疗口源性口臭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临床检测选取口臭患者16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采取鼻闻法结合口腔异味自我评价表和 Halimeter 口臭测试仪测量口臭值,分别在基线、西吡氯铵含片治疗1、2和4周末进行检查。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除基线值外, Halimeter 口臭测试仪测量的口臭值和口腔异味自我评价值在1周末、2周末和4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吡氯铵含片对口臭的防治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前列安栓(Prostant )经直肠给药对慢性前列腺炎(claronic prostatitis,CP)患者前列腺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影响,从免疫调节的角度探讨清热利湿祛瘀中药治疗CP的机理.[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RCT)的方法,将符合观察条件的40例C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分别用前列安栓和安慰刺治疗,测定两组在治疗前后的前列腺症状评分、前列腺液白细胞数及SIgA的含量变化.[结果](1)治疗组治疗后的症状尺度评分及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的症状尺度评分及总症状评分改善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的症状尺度评分及总症状评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前列腺液白细胞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的白细胞数降低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的前列腺液白细胞数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3)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前列腺液SIgA值较低值(A组)在治疗后明显升高,而治疗前SIgA值较高值(B组)在治疗后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A组的升高作用和B组的降低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安栓经直肠给药对CP患者的前列腺液SIgA可能有双向调节作用,表明清热利湿祛瘀中药可能对前列腺局部的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肾清热利湿法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慢性尿路感染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分别服用补肾清热利湿方和左旋氧氟沙星片,治疗4周,观察其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尿液SIgA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主症积分值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患者外周血中CD3、CD4细胞降低,CD8细胞升高,CD4/CD8比值降低,尿中SIgA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中CD3、CD4细胞升高,CD8细胞降低,CD4/CD8比值升高,尿中SIgA值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补肾清热利湿法治疗慢性尿路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唾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庆艳 《华夏医学》2004,17(1):31-32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唾液中葡萄糖的变化。方法 :对 30例糖尿病患者及 30例正常人清晨非刺激状态下自然分泌的全唾液进行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结果 :糖尿病组的唾液葡萄糖 (1 .85 0± 0 .1 6 9) mmol/ L 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 .85 3± 0 .1 1 4 ) mmol/ L。结论 :糖尿病患者唾液中葡萄糖含量明显增高 ,其唾液腺分泌功能发生改变 ,可视为糖尿病这一全身性代谢疾病的口腔局部表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Ⅲ 期患者采用口腔溃疡含片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就诊的124例阿弗他溃疡Ⅲ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口腔溃疡散治疗,观察组给予口腔溃疡含片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9%,对照组为75.8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疼痛情况方面对比,两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溃疡含片在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患者疼痛感明显降低,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