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有富  苏新良 《中国肿瘤》2011,20(6):466-468
[目的]探讨与乳腺癌第Ⅲ组淋巴结转移有关的因素,从而明确手术清扫乳腺癌第Ⅲ组淋巴结清扫的适应证。[方法]通过对2002~2009年住院并手术治疗行Ⅰ、Ⅱ、Ⅲ组淋巴结清扫的20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建立数据库,SAS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结果]第Ⅲ组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为29.5%。与乳腺癌患者第Ⅲ组淋巴结转移有关的因素为肿瘤大小、肿瘤部位、腋淋巴结状况等。与患者的年龄及月经状况无关。[结论]对于有腋淋巴结转移,肿块位于乳房乳晕区及其内侧的乳腺癌患者应行包括第Ⅲ组淋巴结的腋窝淋巴结完全清扫术。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我院1978年1月~1982年12月行乳腺癌根治术和仿根治术后有腋淋巴结转移360例的预后。发现阳性淋巴结数1~3个和≥4个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5.4%及50.2%(P<0.01)。 术后我们通常把腋结分为3组;胸小肌外侧组(第一水平),胸小肌后组(第二水平)及锁骨下组(第三水平)。当仅外侧组阳性,外侧十后组阳性以及外,后及锁下三组均阳性时,5年生存率分别为82.6%,59.2%及41.5%(P<0.01)。腋结受累的水平愈高,预后愈差,指出乳腺癌术后腋淋巴结分组病捡有利于估计预后和制定辅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S100A4蛋白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100A4蛋白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5例乳腺癌组织和16例乳腺良性病变中S100A4蛋白的表达.结果:S100A4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率55.45%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织(P<0.05),S100A4在腋淋巴结阳性组和复发/远处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腋淋巴结阴性组和无复发、转移组(P<0.05);生存期≥5年组S100A4阳性率明显低于生存期<5年组(P<0.05);与生存期呈负相关.S100A4蛋白与乳腺癌患者年龄、肿块大小、病理学分类、临床分期、ER、PR表达状态及月经状况无关(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S100A4蛋白表达增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是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预测转移趋势的有价值的参考指标,并有可能成为乳腺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157例35岁以下女性乳腺癌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伟国  李健文  朱丽  李亚芬  朱建新 《肿瘤》2001,21(2):135-137
目的 分析青年期乳腺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以及这些因素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对1962-1993年间157例青年期乳腺癌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腋淋巴结情况、TNM分期与生存率的关系,以及妊娠乳腺癌的预预后。结果 发病率占同期乳癌人群的8.9%,十年 生存率45.9%。肿瘤>3cm,腋淋巴结转移82.5%。十年生存率22.4%;肿瘤≤3cm,腋淋巴结转移45.9%,十年生存率59.6%(P<0.001)。腋淋巴结转移数量≥4枚,5年内死亡率高达61.8%。Ⅱb期以早的病人五年生存率83.0%,Ⅲa期以后的病人五年生存率31.1%。妊娠或产后1年内乳腺癌十年总生存率51%。结论 青年期乳腺癌与年长内乳腺癌十年总生存率51%。结论 青年期乳腺癌与年长组相比不更差的预后、肿瘤大小与腋淋巴结转移以及数量呈正相关,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数量与生存率负相关。Ⅱb基以早病人显示良好预后。妊娠或产后1年内乳腺癌预后并不差。手术范围扩大不体现生存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α(Heat shock protein 90α,Hsp90α)在乳腺癌中的表达,评估其在乳腺癌预后中所起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中Hsp90α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1)Hsp90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8.9%(14/36).(2)Hsp90α表达与月经状况、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以及组织学分级之间均不具相关性.(3)Hsp90α阴性表达组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均明显优于Hsp90α阳性表达组(P=0.0079及P=0.0008).(4)Cox回归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数目、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Hsp90α表达及TNM分期与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均明显相关;在Cox回归多因素分析中,发现腋淋巴结转移个数、组织学分级、Hsp90α表达、肿瘤大小与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明显相关,而TNM分期末进入Cox回归模型.Hsp90α表达有减少生存时间的危险.结论 Hsp90α在乳腺癌中有一定的表达,Hsp90α有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热休克因子(heat shock factor 1,HS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在乳腺癌预后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中HSF1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HSF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9.0%(18/62)。HSF1表达与月经状况存在相关(P=0.004),但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个数以及组织学分级之间均不具相关性。HSF1阴性表达组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均明显优于HSF1阳性表达组(P=0.0057及P=0.0251)。Cox回归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个数、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HSF1阳性表达及TNM分期与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均明显相关;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腋淋巴结转移个数、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与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明显相关,而HSF1阳性表达及TNM分期最终未进入Cox回归模型。结论:HSF1在乳腺癌中有一定程度的表达,且HSF1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的缩短有关,有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100A4蛋白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5例乳腺癌组织和16例乳腺良性病变中S100A4蛋白的表达。结果:S100A4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率55.45%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织(P〈0.05),S100A4在腋淋巴结阳性组和复发/远处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腋淋巴结阴性组和无复发、转移组(P〈0.05);生存期≥5年组S100A4阳性率明显低于生存期〈5年组(P〈0.05);与生存期呈负相关。S100A4蛋白与乳腺癌患者年龄、肿块大小、病理学分类、临床分期、ER、PR表达状态及月经状况无关(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S100A4蛋白表达增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是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预测转移趋势的有价值的参考指标,并有可能成为乳腺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苏州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方法:1150例病例来自苏州地区1999-2005年诊断的女性乳腺癌,采用观察临床特点、生存率、死亡危险比、X2检验和拟合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等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估各种预后因素与乳腺癌的联系强度.结果:淋巴结转移与肿块大小、部位均有显著相关性,P均<0.01.苏州女性乳腺癌中年轻患者和Ⅰ期患者的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年轻患者的腋淋巴结转移率、c-erbB-2阳性率较高,P均<0.05.发现疾病的方式、患者的文化程度、就诊时间与初诊时的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肿瘤大小、TNM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肿瘤部位、c-erbB-2、ER和治疗方式等因素与乳腺癌患者生存率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治疗方式和c-erbB-2与生存率有关.结论:近年来苏州女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有所提高,接受综合治疗的患者生存率较高.腋淋巴结状况是评估预后的最主要指标,检测c-erbB-2有助于筛选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中CD44V6(clustor of differentiation,CD)和nm23(肿瘤转移抑制基因23)基因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60例乳腺癌和15例乳腺良性病例中CD44V6和nm23基因产物表达的水平进行研究.结果乳腺癌中CD44V6和nm23的表达水平与良性病变有显著差异(P<0.05).CD44V6在腋淋巴结阳性组和发生远处转移组的阳性率高于腋淋巴结阴性组和未发生远处转移组(P<0.05),与生存率呈负相关;在腋淋巴结阴性组及未发生远处转移组中nm23的高表达率高于腋淋巴结阳性组和发生远处转移组(P<0.05),与生存期呈正相关.CD44V6和nm23均与临床分期有相关性,但在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CD44V6与nm23的表达之间无相关性.结论CD44V6和nm23可能与乳腺癌的进展、转移及预后有关,作为两个相互独立的指标对判定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乳腺癌组织和18例乳腺良性病变中VEGF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及病理形态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VEGF正常乳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低于乳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P<0.05).VEGF在腋淋巴结阳性组和复发/远处转移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腋淋巴结阴性组和未发生远处转移/复发组(P<0.05);乳腺癌VEGF表达与ER(P<0.05)、PR(P<0.05)、生存期(P<0.05)呈负相关;与CerbB-2(P<0.05)、临床分期(P<0.05),呈正相关.VEGF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VEGF可能与乳腺癌的进展、转移及预后有关,作为独立的指标对判定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耐药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评估其在乳腺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检测60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中BCRP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①BCR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5%(21/60例);②腋淋巴结或激素受体阳性者BCR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腋淋巴结阴性者和激素受体阴性者(P<0.05),BCRP表达与年龄、月经状况、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均无关(P>0.05);③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BCRP表达与无病生存期显著相关(P<0.05),但和总生存期无关(P>0.05);④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都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雌激素受体(ER)与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显著相关(P<0.05),另外孕激素受体与总生存期(P<0.05)显著相关。结论:BCRP在乳腺癌组织中具有一定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有关,而与总生存期无关。  相似文献   

12.
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肺耐药相关蛋白(Lung 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LR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评估其在乳腺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47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中LRP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1)LR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8%(38/47例),其中高表达者22例(51.0%);(2)LRP表达与月经状况、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组织分级和激素受体状况均无关(P>0.05);(3)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LRP仅和无病生存期相关(P<0.05),但和总生存期却无关(P>0.05);(4)COX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和LRP表达与无病生存期明显相关(P<0.05),而肿瘤大小和总生存期也明显相关(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LRP表达仅和无病生存期明显相关,此外腋淋巴结转移与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明显相关(P<0.05).结论 LRP在乳腺癌组织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但与乳腺癌患者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胸大肌间隙入路清扫Ⅲ组淋巴结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组采用保留胸大小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Auchincloss手术),同时沿胸大肌肌间沟切开胸大肌,彻底清除Ⅲ组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对照组采用仅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Patey手术).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能彻底清扫腋淋巴结,明显减少胸大肌萎缩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结论 经胸大肌清扫Ⅲ组淋巴结既保留胸大肌功能,又彻底清扫腋淋巴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eIF4E与bFGF在人类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其春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75例乳腺和12例乳腺良性病变中eIF4E与bFGF基因表达的水平进行研究.结果 eIF4E与bFGF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9.3%和58.7%.乳腺癌中eIF4E与bFGF阳性率明显高于生存期≥5年组(P<0.05),与生存期成负相关.bFGF在有腋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腋淋巴结转移组(P<0.01),而eIF4E的表达与有无腋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两者均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病理类型、临床分期、ER、PR、CerbB-2表达状态无关(P>0.05).eIF4E与bFGF表达有相关性(P<0.01),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473).结论 eIF4E与bFGF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联合检测eIF4E与bFGF的表达可以成为临床上判断乳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自1953年至1972年,对162例微小乳腺癌患者行改良式乳腺根治术。切除全乳腺和胸大肌筋膜、胸大小肌间脂肪垫(Rotters 氏淋巴结)以及Ⅰ、Ⅱ水平到胸小肌内侧腋淋巴结。病种为小型浸润癌  相似文献   

16.
N0~1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亮  杨红健 《中国肿瘤》2005,14(3):205-207
[目的]探讨N0~1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数目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N0~1乳腺癌手术病例,分析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数目、淋巴结转移数与5年生存率关系.[结果]不全腋清组与全腋清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68.57%、79.92%(X2=2.240,P=0.135),腋淋巴结清扫数<10个组与腋淋巴结清扫数≥10个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72.79%、86.96%(X2=1.343,P=0.247);腋淋巴结转移≥4个与<4个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8.57%、85.33%(X2=9.373,P=0.002);在腋淋巴结清扫数≥10个组中,腋淋巴结转移≥4个与<4个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8.74%、83.33%(X2=6.398,P=0.011).[结论]本研究未能提示N0~1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数目影响预后,但腋淋巴结转移数目影响预后;腋淋巴结清扫数应≥10个,可准确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1,MR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评估其在乳腺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检测47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中MRP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MR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5.1%(40/47例),其中高表达者占53.2%(25/47例);(2)腋淋巴结阳性者MRP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腋淋巴结阴性者(P<0.05),MRP1表达与月经状况、肿瘤大小、组织分级和激素受体状况均无关(P>0.05);(3)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MRP1表达与无病生存期明显相关(P<0.05),但和总生存期无关(P>0.05);(4)Cox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和MRP1表达与无病生存期明显相关(P<0.05),但仅有肿瘤大小和总生存期明显相关(P<0.05);而多因素分析却显示只有腋淋巴结转移和无病生存期(P<0.01)和总生存期(P<0.05)明显相关。结论:MRP1在乳腺癌组织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有关,而与总生存期无关。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超声特征与病理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淋巴结是好发转移瘤的器官。淋巴结的转移、肿瘤的大小及全身系统的转移是乳腺癌最重要的预后因素,其中,引流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存在与否是最重要的;而且,受侵的淋巴结越多,预后越差。淋巴结清除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是目前外科针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的主要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Sun JY  Ning LS 《中华肿瘤杂志》2008,30(5):352-355
目的 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跳跃式转移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2例行完全腋窝淋巴结清除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腋窝淋巴结跳跃式转移的发生规律,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有淋巴结转移者814例,其中腋窝淋巴结跳跃式转移者119例,占14.6%;跳跃式转移中,最常见的是从第Ⅰ、Ⅱ水平跳过第Ⅲ水平至腋尖,发生率为5.2%.跳跃式转移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以及雌激素受体状态均无关(均P>0.05).Ⅰ~Ⅱ期患者中,跳跃式转移组的10年无病生存率较非跳跃式转移组低(58.5%∶ 77.3%,P=0.003);Ⅲ期患者中,两组的10年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0%∶ 57.6%,P=0.457).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结外是否受侵及是否发生跳跃式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某些常见的临床病理指标尚不能准确地预测腋窝淋巴结跳跃式转移的发生;早期乳腺癌发生跳跃式转移者预后差,对其应坚持严格而规范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张明  宁连胜 《中国肿瘤临床》2006,33(2):91-92,95
目的:探讨女性原发性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989年1月至1994年6月收治的781例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数和腋尖淋巴结转移作为独立的预后危险因素被筛出,提示,淋巴结转移数分级与淋巴结分组对预后的影响有一定的重叠,但腋尖淋巴结出现转移是独立于淋巴结转移数分级之外另一个对预后有着独立影响的预后危险因素且与10年生存期相关(RR=1.570)。结论:腋尖淋巴结转移为独立预后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