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U波是位于心电图最末尾的一个多变的小而圆钝的波。目前有4个试图解释U波产生的学说:浦肯野纤维的复极波、乳头肌细胞的延迟复极、M细胞的复极以及机械电偶联学说,但4个学说均不能完全解释U波的产生。U波异常可表现为1U波倒置,常见于冠心病、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等疾病;2U波增高,常见于低钾血症、低镁血症、低体温等;3U波电交替,常提示电不稳定。  相似文献   

2.
U波是心电图中最后一个波段,又是最易被忽视和遗忘的重要波段。它的形成机制到目前尚有争论。有人认为浦肯野纤维和心室乳头肌的延迟复极或心肌的后除极的“后电位”引起。最近发现,心室的机械性活动可影响电活动,即“收缩一兴奋反馈”引起U波,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U 波是一个不重要的波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21年Einthoven描述心电图的U波以来,U波的起源和意义至今仍未明了。在外表健康的成年男性中,体表心电图的U 波直立并与前面的T 波具有同样极性者占80%。通常,U 波在V_2及V_3导联最高,其平均高度是0.33mm,或为最高T 波的11%。迄今为止,大多数学者还认为,直立U 波是心室快速充盈扩张所产生的后电位。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U 波代表着心室浦氏纤维的复极电位。显然,体表心电图的Q-U 间期与浦肯野系统的动作电位间期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4.
U波在临床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U波自1906年Einthoven描述共命名以后,U波的起源和临床意义逐渐被人们认识和应用,诊断价值将赶上和超过受重视的T波。下面结合文献及临床,对U波的有关问题进行综述。1 U波产生机理与正常范围 对U波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其学说有:①U波代表激后电位。②U波相当于乳头肌复极电位。③U波可能是动脉圆锥组织的复极电位。④U波表示浦氏纤维传导系统的动作电位时限延长。通过实验与临床证明,U波代表心室肌浦氏纤维的复极电位,其根据:(1)U波与浦氏纤维系统的复极过程有关,即U波相当于浦氏纤维的T波。(2)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为327±47ms,浦氏纤维动作电位为467±78ms,从时间上看,浦氏纤维的快速复极与心电图U波是一致的。(3)钾离子可对U波电压产生显著  相似文献   

5.
U波产生的机理尚未明确.有两种主要学说,一种认为U波产生于心室舒张的机械性结果,另一种则认为与浦顷野纤维复极有关.正常U波向量大致与T波向量平行,任何一个导联出现U波倒置即属异常.U波倒置是提示有心脏病存在的一个高度特异的指标,很少见于无心脏病或其它心电图异常时.本文488名U波倒置病例多数在40~80岁之间,以高血压病(193例)、缺血性心脏病(162例)以及主动脉瓣与二尖瓣关闭不全(56例)最为多见,仅35例无心脏病.除25例(5%)外,均同时有其他心电图异常.  相似文献   

6.
从比较心电图学论U波与心室流出道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葛赋贵 《心电学杂志》1992,11(3):191-194
U 波自1906年由 Einthoven 确认并命名后,关于其形成的原因虽曾有过多解释,但至今仍无定论。回顾以往有关 U 波成因的学说,主要有以下几种:1.负后电位说由 Nahum 和 Hoff 首先提出,受到 Lepeschkin 的大力支持和倡导。认为不同部位心室肌的负后电位的电位差是形成 U波的原因。此说虽曾有过广泛影响,但心室肌在正常情况下是否存在负后电位尚属疑问,而且有人提出,在实验条件下,能使 U 波增大的因素并不能使心肌负后电位也变得明显。另外,有人根据向量研究,发现 T 环和 U 环的变化并非总是一致,因而很难设想 T、U 是由同一种组织的复极电位所引起。  相似文献   

7.
复极延缓综合征,文献上多称QT间期延长综合征。本综合征在心电图上表现为T波和U波异常,常有发作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伴晕厥或猝死。它与低血钙时因ST段延长而使QT延长和左室肥大时因QRS增宽和U波增大而致QT延长者不同。本综合征QRS时限正常而有宽大异常的T波或U波,复极开始的时间正常,而从T波开始到T波或U波终止的时间则明显延长。故以复极延缓综合征命名较QT间期延长综合征更确切。 QT间期的正常值与心率呈负相关。一般认为  相似文献   

8.
正常心电图(ECG)的一个心动周期是由除极和复极二个基本过程组成。QRS波群代表心室除极,QRS波群结束至T或U波结束代表心室复极。心室复极波段包括J波、ST段、T波和U波。最近有关心肌细胞电生理异质性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进展,对心室复极波段的离子和细胞机制有了深刻的认识。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现状及临床意义加以简述。  相似文献   

9.
期前收缩后心肌复极异常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伟 《内科》2007,2(1):14-16
目的探讨期前收缩后心肌复极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50例期前收缩后心肌复极的变化情况。结果期前收缩伴心肌复极异常组和无复极异常组,心血管疾病分别为70/80例与58/170例,其中冠心病分别39/80例与18/170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冠心病期前收缩后T波倒置加深、ST段改变、T波改变伴ST段和/或U波异常较其它各疾病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期前收缩后伴心肌复极异常主要见于心血管疾病,可提示为器质性期前收缩,有助于与功能性期前收缩相鉴别。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常心电活动由心肌除极和复极两部分组成。心室除极指心室肌激动的过程,心电图表现为QRS波。而心室复极指心室肌恢复极化状态的过程,心电图表现为J波、ST段、T波和/或U波。临床上常用QT间期代表心室复极。心室复极异常可引起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例如,长QT综合征,无论是遗传性或  相似文献   

11.
心电图心室复极波的细胞离子流机制与临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心电图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无创性检查手段。虽然心电图不是直接记录心脏的电活动,但其每一个波形都反映了心脏电场在体表电位的变化。心电图的波形可分为两大类, 即除极波和复极波。心室的除极在心电图上表现为QRS 波,心室的复极波则为J波、ST段、T波和U波。过去二十年中,对跨心室壁电学不均一性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大大提高了人们对于心室复极波的离子和细胞学机制及其临床意义的认识。本文着重就心室复极的心电图信号——J波、ST 段、T波及U波的细胞电生理和离子流机制及临床常见疾病的心电图表现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自2010年以来已形成了早复极和早复极综合征的新定义,认为约>95%的早复极或早复极图形是良性的,且预后良好;有很少数早复极与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密切相关,是特发性VT/VF的预测信号,定义为早复极综合征。90年代初,我国曾报道了许多特发性J波的患者。特发性J波的患者常伴有反复发作的VT、VF甚至猝死,部分有明显遗传倾向。我们认为这部份特发性J波和早复极综合征完全是同一病变,应归于早复极综合征。由于早复极综合征的高度危险性,如何在良性的早复极患者中,早期发现有发展为早复极综合征危险的患者,是近年来心血管和心电领域的研究热点。要重视早复极综合征危险分层的临床和心电图的几个高危指标,以便能及时发现有猝死危险的患者,使其尽早得到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期前收缩后心肌复极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47例期前收缩后心肌复极的变化情况。结果:期前收缩后伴与不伴有心肌复极异常的病因,心血管病分别为68/78例与58/169例,其中冠心病分别38/78例与18/169例,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冠心病期前收缩后T波倒置加深、ST段改变、T波改变伴ST段和/或U波异常较其它各疾病组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频发与偶发室上性期前收缩及室性期前收缩所出现的各类型心肌复极异常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期前收缩后伴心肌复极异常主要见于心血管疾病,可提示为器质性期前收缩,有助于与功能性期前收缩相鉴别,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早在1936年,Shipley和Hallaran就描述了心电图的早复极波,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电图变异。80年来,学术界对早复极波的认识与评价一直争论不休,这使早复极波就像未被打开的黑匣子。2013年国际三大心律学会制定的专家共识首次将早复极综合征归入原发性遗传性心律失常的范畴,并对早复极波进行了正式的阐述与定义。该专家共识给了学术界这样一个信息,早复极波这一黑匣子即将要被打开。  相似文献   

15.
业已明确,心电图下壁或侧壁导联存在早复极心电图表现的患者心律失常性死亡的危险性增加。而Tikkanen等近时在循环杂志(Criculation.2011;123:2666-2673)发表的文章认为:心电图早复极波后的ST段形态也有重要的预后意义。该文研究了62例芬兰和503例美国的年轻健康运动员,其心电图均有早复极表现,根据心电图早复  相似文献   

16.
《临床心电学杂志》2014,(3):233-233
如左图所示,早复极波后还可能有另一种ST段形态,称为水平或下斜型(descenging)。这是指早复极波的J点或J波与其后ST段交接后的ST段形态呈水平或下斜型。早复极波伴这种ST段形态者相对少见,在两组运动员人群中的发生率为3%~5%。Ross等在2012年Heart Rhythm杂志发表的文章指出,长期随访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7.
继发性ST段改变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T段是指S波结束至T波开始的中间线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期或称复极早期,T波代表心室复极的后期,ST-T共同代表心室复极,所以探讨其意义时有时很难将二者完全分开.临床上,ST段的偏移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  相似文献   

18.
自主神经与T波改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心电图的T波代表快速的心室复极。心室复极过程中,多数的复极电位相互抵消,故T波实际反映未被抵消的心室复极电位差。任何影响3相快速复极的因素,都可引起T波改变。心室除极从心内膜向心外膜推进,而心室复极则从心外膜向心内膜推进。所以,正常时T波的极性和Q R S波群的极性应一  相似文献   

19.
继发性长QT综合征的常见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继发性长QT综合征大多数为医源性,理论上可由任何一种延长复极的药物引起。药物引起的复极延长可表现出QT间期延长、U波增高、TU波异常、T波电交替以及心率缓慢等各种典型的心电图特点。相对于原发性长QT综合征来说,继发性长QT综合征更易出现尖端扭转型室速,因此,近年来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引起继发性长QT综合征的常见药物包  相似文献   

20.
心电图心室复极波段异常的细胞学机制与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电图每个心室激动波都是由除极和复极二个基本过程组成。心室复极波段包括:J波、ST段、T波和U波。近年来,异常J波、ST段抬高、T波双峰、T波电交替、QT间期延长、QT间期缩短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已引起临床关注,如异常J波与心室颤动(简称室颤)、Brugada综合征、长QT间期综合征、短QT间期综合征等已成为临床心律失常研究的热点。笔者简述这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