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总结危重心脏瓣膜病手术救治休会。方法从1993年10月至1998年5月,对7例少见危重心脏瓣膜病进行了休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其中.创伤性二尖瓣前叶撕裂合并慢性缩窄性心包炎1例.行心包剥脱及二尖瓣成形术;二尖瓣置换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严重瓣周漏1例,行再次二尖瓣置换水;二尖擗置换术后机械瓣膜故障1例;二尖瓣重度狭窄并心脏骤停1例;二尖瓣脂肪瘤1例(术前诊断为左房粘液瘤),行二尖瓣置换术;联合瓣膜病行二尖瓣置换术重虚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再次手术行主动脉瓣置换1例;法乐四联症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行心内矫治及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结果 本组无手术及术后远期死亡。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5例.急性心包填塞2例.严重肝、肾砷能损害2例,反复室颤1例,难以纠正的低血钾、低血钠各l例.术后经积极救治,惠均垂愈出院。结论 危重心脏擗膜病内科治疗无效的患,庄及时手术解除严重毁损的瓣膜及相关病变.纠正循环血液动力学障碍;该类病例围术期并发症较为蹙出.是临束救治的难点;及时合理地实施手术、麻醉力求平穗、良好的心肌保护措施以及强有力的术后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复发性心脏瓣膜病行多次心脏瓣膜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15年6月行3次或以上瓣膜手术的28例复发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55.6±6.5(44~67)岁,均有2次或以上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置换或成形手术史,均行再次心脏瓣膜手术,其中二尖瓣置换18例,三尖瓣置换10例.二尖瓣置换在中低温心脏停搏下进行,均同期行三尖瓣成形;三尖瓣置换在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进行.10例采用股动静脉结合上腔静脉插管,其余18例均常规行动静脉插管.对心脏停搏患者采用主动脉根部灌注停跳液进行心肌保护.结果 全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65~300min,平均125min;18例二尖瓣置换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55~107min,平均80min.全组死亡2例,死因均为严重低心排综合征.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包括呼吸衰竭3例,严重低心排综合征2例,因纵隔出血行二次开胸探查止血2例,重症感染性休克1例.随访6~36个月,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置入瓣膜未发现异常.结论 复发性心脏瓣膜病行3次或以上瓣膜手术虽然具有较高的手术风险,但只要准确把握手术时机、采用正确的手术技术及妥善的围术期处理,仍然能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7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7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选取2002年6月—2005年6月行瓣膜置换术76例,均为风湿性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病变,分别行单瓣或双瓣置换术。其中二尖瓣置换术53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1例,二尖瓣与主动脉瓣联合置换12例。浅低温不停跳手术22例,中低温停跳手术51例。结果73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后早期死亡3例,占3.96%。死亡原因主要为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并发症主要为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恶性心律失常、呼吸功能或肾功能严重损害,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重视围手术期处理:调整全身及心功能达到最佳状态,术中良好心肌保护、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或采用浅低温不停跳技术,同时纠正三尖瓣病变,术后积极防治低心排血量、室性心律失常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老年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 40例老年心脏瓣膜置换病例 ,年龄 (6 4.5 6± 3.5 1)岁。其中 2例置换生物瓣 ,其余均置换机械瓣。行二尖瓣置换术 14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10例 ,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 13例 ,改良Bentall手术 3例。术前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7例证实存在冠状动脉狭窄者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结果死亡 2例 ,其中 1例术后早期死于重度低心排 ,1例术后 8个月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1例术后第 18天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安装永久起搏器 ;其余患者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随访 4个月~ 7年 ,共随访 33例 ,随访率 80 .2 5 % ,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 ,无远期死亡。结果提示 :①本组老年瓣膜病行瓣膜置换术 ,近、远期效果良好 ,单一的老龄因素已不应视为瓣膜替换术的禁忌证 ;②老年性瓣膜病患者术前应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对于合并冠状动脉狭窄者 ,积极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③老年患者脏器功能储备减退 ,术后易并发多器官衰竭 ,防治各种并发症是术后顺利恢复的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脏瓣膜心内膜炎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2007年6月成都军区总医院心外科手术治疗感染性心脏瓣膜心内膜炎38例。其中先天性心内畸形18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6例,原发性细菌性心内膜炎4例。术前22例行血液培养,阳性14例。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4例,Ⅲ级19例,Ⅳ级15例。行主动脉瓣置换11例,二尖瓣置换6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置换18例,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三尖瓣置换3例,单纯心内分流修补8例,主动脉置换合并心内分流修补2例。术后应用足量敏感抗生素4~6w。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死因1例为多脏器栓塞后合并脑出血,1例心脏骤停,1例术后低心排。余术后心功能恢复NYHA分级Ⅰ~Ⅱ级33例,Ⅲ级2例。结论:感染性心脏瓣膜心内膜炎经外科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三尖瓣置换术的临床分析(附2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三尖瓣置换术的手术指征、术式及围术期处理方法 .方法 对28例三尖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先天性心脏病6例(2例为再次心脏手术),风湿性心脏病17例(12例为再次心脏手术),感染性心内膜炎3例,其他2例.同期行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2例,二尖瓣置换3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采用机械瓣膜8枚,进口生物瓣膜20枚.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9例采用中低温心脏停跳并行心肌保护术,另外19例均采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方法 行三尖瓣置换手术,其中6例经股动脉插管.24例采用胸骨正中切口,4例采用右胸前外侧切口经胸腔进行手术.结果 3例患者术后早期发生重度低心排,均为联合瓣膜置换患者,其中1例死亡;1例发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2例术前合并肾功不全、术后加重,行血液透析治疗后稳定;1例手术切口延迟愈合,经多次换药后痊愈.除死亡患者外,其余患者复查超声均显示瓣膜功能正常,无瓣周漏.结论 三尖瓣置换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采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方法 对单纯的三尖瓣置换术可起到满意的心肌保护效果;风湿性心脏瓣膜术后远期可能发生重度三尖瓣病变,需要进行再次心脏手术,采用股动脉插管经右胸前外侧切口入路可降低再次心脏手术风险;三尖瓣病变严重患者大都合并全身代谢营养障碍,对营养障碍的纠正应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对于三尖瓣置换的患者,生物瓣可能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既往有心脏瓣膜手术史的患者再次或第3次瓣膜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胸骨正中切口29例,右前外侧切口2例,左后外侧切口1例,行二尖瓣置换术23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2例,左心室内细菌赘生物清除1例,瓣周漏修补1例。结果无1例住院死亡,住院9~24 d,出院时心功能改善至Ⅰ级28例,Ⅱ级4例。结论适时再次心瓣膜置换术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双瓣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湿性心脏病 (简称风心病 )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 ,常引起心脏瓣膜的改变 ,其后期治疗主要靠瓣膜置换术〔1〕。我院自 2 0 0 0 - 0 8~ 2 0 0 1 - 0 5对 6例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患者行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术 ,手术顺利 ,术后成功渡过危险期。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6例 ,男 2例 ,女 4例 ;年龄 2 2岁~ 51岁 ,平均 38岁。6例患者均为风湿性心脏病 ,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中度关闭不全、二尖瓣中度狭窄伴关闭不全。心功能Ⅳ级 5例 ,Ⅲ级 1例 ,均有心房纤颤。 4例肺功能正常 ,2例肺功能轻度下降。所有患者均有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心脏瓣膜创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4例心脏瓣膜创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二尖瓣前叶乳头肌断裂伴瓣叶穿孔行二尖瓣置换术1例。主动脉瓣穿孔伴关闭不全行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三尖瓣前叶撕裂1例,用自体心包做瓣叶修补术及三尖瓣环De Vega 成形术。三尖瓣隔瓣腱索断裂伴创伤性室缺1例,行三尖瓣修复成形术及室缺修补术,4例患者手术疗效满意。结论:心脏瓣膜创伤应尽早进行瓣膜置换术或瓣膜修复成形术,能取得优良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老年重症心脏瓣膜病施行瓣膜手术过程中体外循环的管理经验。方法:从2004年9月~2008年12月,共对60例老年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70~79岁)施行瓣膜置换或成形手术,术前进行全面评估和充分准备,术中采用浅~中低温、中~高流量体外循环,维持灌注压60~90mmHg,HCT24%~30%。结果:主动脉瓣或二尖瓣单瓣置换31例,双瓣置换16例,二尖瓣或主动脉瓣成形13例。其中9例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2例行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3例行带瓣管道升主动脉置换术。无手术死亡,术后早期死亡4例,其中3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恶性心律失常。结论:在合理的体外循环管理下,对老年重症瓣膜病人进行心内直视手术是积极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86年10月至1988年4月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23例,近期疗效满意。本文就重症心脏瓣膜病手术时机选择和术后并发人工瓣膜急性阻塞处理的体会作下述报道。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8例,女性15例,年龄18~45岁,病程2~20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22例,先天性心脏瓣膜病1例。其中二尖瓣混合病变18例,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相似文献   

12.
成人心脏瓣膜病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海燕  熊辉  吴明祥 《人民军医》2005,48(8):452-453
目的:探寻成人心脏瓣膜病的主要病因。方法:回顾2004年3月~2004年11月在我院行心脏瓣膜手术并留取组织活检标本的成人心脏瓣膜病326例,结合病史、术中瓣膜状态及病理检查结果,确定引起瓣膜损害的主要原因。结果:最常见受累瓣膜为二尖瓣,无论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病变,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风湿病均为最常见的病因。结论:成人心脏瓣膜病病因以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居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2000-01~2009-06 107例机械瓣替换术患者术后3个月~9年心功能测定,评价心脏机械瓣替换术疗效.方法:全组病人均在气静复合麻、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及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置换术.结果:除2例病人死于低心排综合征外,其余105例均在术后心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机械瓣置换对心脏瓣膜病变起到明显改善心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5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对2003年5月~2006年4月57例重症以及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患者中55例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死亡2例,占3.5%,死亡原因分别为急性左心衰及严重肺部感染;手术并发症主要为低心排综合征、心律失常;术后随访心胸比例较术前不同程度的缩小,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调整心功能及全身情况到最佳状态,选择最佳手术时机,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保留二尖瓣装置,彻底矫治三尖瓣病变,术后积极防治低心排综合征、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衰竭,重视多巴胺、硝普钠等血管活性药物及洋地黄类强心药物的用量与维持时间,是重症瓣膜病置换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因瓣周漏(PVL)行再次心脏手术的患者的疗效及中远期生存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0月-2015年10月因人工瓣膜瓣周漏在解放军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6例,年龄15~67(55.4±11.6)岁.28例患者中二尖瓣置换术后瓣周漏18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周漏4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二尖瓣瓣周漏4例,双瓣置换合并左室隧道内隔膜切除术后双瓣瓣周漏1例,法洛三联症根治合并三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瓣周漏1例.其中2例起因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再次手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11例、Ⅲ级10例、Ⅳ级7例.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2例,分别死于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衰竭.术后出现缺血缺氧性脑病1例,再次开胸2例,少量瓣周漏复发1例.26例出院患者中22例获随访,随访率84.6%,随访时间12~219个月,平均76.2个月.1例于术后31个月死于重症胰腺炎;1例术后7个月再次出现瓣周漏复发,目前心功能Ⅲ级;其余患者恢复良好,心功能Ⅱ级.结论 对于超声诊断明确的中重度瓣周漏患者积极行外科手术是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报道重症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手术及其围术期处理的经验.45例重症患者施行CABG手术,男32例,女13例,年龄41~78岁.其中冠心病合并病变包括左室功能重度减退(EF<30%)7例,心脏瓣膜病13例,心肌梗死后巨大左室室壁瘤6例,75岁以上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肾或肺功能重度不全者8例.瓣膜置换或升主动脉瘤术中左冠脉开口血供受影响而行急症CABG术6例.全组择期CABG手术40例,急诊手术5例.冠状动脉旁路1~4支,人均2.9支.45例中单纯CABG术20例,余25例同期处理合并病变.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低心排综合征6例,肾衰3例,呼吸衰竭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6例低心排综合征者应用IABP后5例痊愈,3例肾衰行腹透或血透治疗后均康复.全组早期死亡2例(4.4%),分别死于低心排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43例康复出院.晚期死亡1例.术前控制好冠心病患者的血压、心率和糖尿病;术中使缺血心肌完全再血管化,加强有效的心肌保护;术后及时处理低心排与肾衰等,能显著地提高重症患者CABG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西宁地区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西宁地区重症心脏瓣膜病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自1991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共为197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本组行MVR69例,AVR45例,DVR81例,TVR3例,TVP91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例。结果:术后死亡17例,死亡率8.6%,死亡原因为低心排量综合征8例、肾功能衰竭2例、心律失常5例、肺部感染1例、脑出血1例。术后并发症主要为:低心排综合征,呼吸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心律失常。随访6个月~3年,2例院外死于抗凝不当,1例不明原因。多数患者术后心功能改善,半年后恢复轻度工作。结论:注重高原地区危重心脏瓣膜病的特殊病理生理改变,选择适当手术时机,合理纠正病变,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脏术后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的病因、预防措施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64例心脏术后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64例患者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46例(同时合并冠心病1例),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3例,先天性心脏病6例(主动脉瓣二叶畸形2例、部分房室管畸形2例、法洛四联症1例、Ebstein畸形1例),冠心病2例,二尖瓣脱垂及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各1例.行双瓣置换(DVR+TVP)22例,主动脉瓣置换(AVR)9例,二尖瓣置换(MVR)25例(其中同期行CABG术1例),部分房室管畸形矫治术2例,单纯行CABG术2例,Bentall术1例,左室流出道疏通及二尖瓣置换1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1例,Ebstein畸形矫治术1例.结果 本组64例患者中,术后出现房颧伴心室长间歇者31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19例,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2例,双结病变1例.出现心脏传导系统功能障碍后采用VVI起搏器者41例,DDD起搏器者23例.无晚期死亡.结论 心脏术后出现传导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房颤伴心室长间歇、病窦综合征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前两者主要发生于术后远期,一旦出现且伴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均需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后者多发生于术后早期,与手术部位有一定关系,术中注重心脏瓣膜结构与房室结及传导束的解剖关系是预防的关键.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持续时间超过2~3周者需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  相似文献   

19.
心脏不停跳浅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内直视手术中,心肌保护不良是术后低心排血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于1996年11月至1999年10月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空跳状态下,为多种心脏病人施行了心内直视手术,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本组35例中,男14例,女21例,年龄8个月至47岁,体重4~60公斤。心功能Ⅰ级15例,Ⅱ级6例,Ⅲ-Ⅳ级14例。其中房间隔缺损(ASD)5例,室间隔缺损(VSD)14 例,二尖瓣病变7例,二尖瓣伴主动脉瓣病变5例,右心室双出口(DORV)2例,法乐氏四联症(TOF)1例,扩张型心肌病(DCM)1 例。  相似文献   

20.
重症患者CABG手术及共围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重症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CABG)手术及其围术期处理的经验。 45例重症患者施行CABG手术 ,男 32例 ,女 13例 ,年龄 41~ 78岁。其中冠心病合并病变包括左室功能重度减退 (EF <30 % ) 7例 ,心脏瓣膜病 13例 ,心肌梗死后巨大左室室壁瘤 6例 ,75岁以上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肾或肺功能重度不全者 8例。瓣膜置换或升主动脉瘤术中左冠脉开口血供受影响而行急症CABG术 6例。全组择期CABG手术 40例 ,急诊手术 5例。冠状动脉旁路 1~ 4支 ,人均 2 .9支。 45例中单纯CABG术 2 0例 ,余 2 5例同期处理合并病变。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 :低心排综合征 6例 ,肾衰 3例 ,呼吸衰竭 2例 ,多器官功能衰竭 1例。 6例低心排综合征者应用I ABP后 5例痊愈 ,3例肾衰行腹透或血透治疗后均康复。全组早期死亡 2例 ( 4 4% ) ,分别死于低心排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43例康复出院。晚期死亡 1例。术前控制好冠心病患者的血压、心率和糖尿病 ;术中使缺血心肌完全再血管化 ,加强有效的心肌保护 ;术后及时处理低心排与肾衰等 ,能显著地提高重症患者CABG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