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观察PARP-1抑制剂Olaparib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常规培养A549细胞,分别给予不同剂量Olaparib(0、5、10、20、50μmol/L)和(或)SIRT1激动剂SRT1720(1μmol/L)、SIRT1抑制剂EX527(1μmol/L)处理24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细胞SIRT1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结果 Olaparib处理A549细胞24 h后,细胞存活率、SIRT1及抗凋亡基因Bcl-2蛋白表达逐渐降低,凋亡率及促凋亡基因Bax、Caspase-3蛋白表达逐渐增加,呈剂量依赖性(P<0.05).单独给予EX527处理A549细胞能够模拟Olaparib的上述作用(P<0.05),但SRT1720和Olaparib联合组能够拮抗Olaparib的上述作用(P<0.05).结论 PARP-1抑制剂Olaparib通过下调SIRT1基因表达抑制A549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体外丝裂霉素(MMC)联合塞来昔布对浅表性膀胱癌T24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浅表性膀胱癌T24细胞,分为MMC[0(对照组)、2、5、10、25、50μmol/L]组及其与塞来昔布(50μmol/L)混合组,每个浓度5个复孔,采用MTT法检测作用24h后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采用免疫组化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对照组、MMC(50μmol/L)组和混合[塞来昔布+MMC(50μmol/L)]组作用48h细胞中Bcl-2蛋白、作用24h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及作用96h内VEGF蛋白浓度。结果:MMC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塞来昔布能明显增强MMC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P<0.05);与对照组比较,MMC组和塞来昔布+MMC组细胞中Bcl-2蛋白、VEGF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且后2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塞来昔布+MMC组细胞中VEGF蛋白浓度随作用时间延长明显降低(P<0.01)。结论:塞来昔布可协同增强MMC抑制T24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Bcl-2、VEGFmRNA表达水平和抑制细胞分泌VEGF蛋白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高伟  李慧颖  李丹 《河北医药》2023,(7):965-970
目的 探究普拉克索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心肌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CCK-8检测细胞活力;试剂盒检测LDH和CK-MB活性、MDA和SOD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ROS产生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p-p38、p38、p-JNK和JNK蛋白表达;qRT-PCR检测TXNIP mRNA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OGD/R组心肌细胞活力、SOD含量明显降低(P<0.05),而LDH活性、CK-MB活性、ROS产生、MDA含量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TXNIP、p-p38/p38和p-JNK/JN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OGD/R组比较,Pra-50μmol/L组和Pra-100μmol/L组心肌细胞活力、SOD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LDH活性、CK-MB活性、ROS产生、MDA含量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TXNIP、p-p38/p38和p-JNK/JNK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且普拉克索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与Pra-10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选择性内皮素A型(ETA)受体拮抗剂GF063对内皮素-1(ET-1)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利用差速贴壁法分离得到原代SD乳大鼠心肌细胞,心肌细胞用ET-1或ET-1+GF063处理24h,以BQ123为阳性对照,分别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并计算细胞表面积、[3H]亮氨酸掺入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RT-PCR法检测心肌细胞心钠素(ANP)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T-1 10 nmo.lL-1作用24 h后,心肌细胞表面积明显增大80.6%,[3H]亮氨酸掺入明显增多73%,ANP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80%(P<0.05)。单独给予GF063 1 nmo.lL-1~10μmo.lL-1对心肌细胞存活率,细胞表面积,心肌细胞蛋白合成和ANPmRNA表达均无明显影响。但GF063 1μmo.lL-1可以显著抑制ET-1诱导的心肌细胞表面积增大(P<0.05),GF063 0.1和1μmol.L-1可显著降低心肌细胞蛋白合成(P<0.05),GF063 10μmol.L-1抑制ANP mRNA表达升高(P<0.05),作用强度与阳性对照药BQ123相当。结论 GF063能够抑制ET-1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左旋多巴(L-DOPA)对脂多糖(LPS)诱导小胶质细胞产生致炎因子的影响及黄芪多糖(ASP)的保护作用。方法不同浓度LPS(1、5、10ng/ml)和(或)L-DOPA(50、100、500μmol/L)及ASP(20μg/ml)+LPS(10ng/ml)+L-DOPA(50μmol/L)处理小胶质细胞培养液,于0、4、24、48h动态观察一氧化氮(NO)的含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及黄芪多糖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LPS处理小胶质细胞培养液,当LPS浓度5ng/ml48h、10ng/ml24h、L-DOPA浓度为100μmol/L72h、500μmol/L24h以后、LPS+L-DOPA组各个时间点NO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LPS+L-DOPA组显著高于单独用LPS或L-DOPA处理组(P<0.05)。LPS5ng/ml24h、10ng/ml4h、L-DOPA500μmol/L72h、LPS+L-DOPA组各时间点TNF-α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LPS+L-DOPA组显著高于单独用LPS或L-DOPA处理组(P<0.05),黄芪多糖处理组明显降低NO的含量和TNF-α的水平(P<0.05)。结论 LPS致炎作用有时间剂量依赖性,小剂量L-DOPA无致炎作用,但L-DOPA增强LPS的致炎作用,黄芪多糖通过抑制NO、TNF-α的释放发挥抗炎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醉茄素A(WA)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分别采用WA 0、2、4、6、8μmol/L处理肝癌细胞株HepG2,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筛选出最佳作用浓度。再将HepG2细胞分为WA 0μmol/L组、WA 8μmol/L组和SP600125组[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 20μmol/L预孵育1 h,再加入WA 8μmol/L],继续作用24或48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侵袭细胞数,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磷酸化JNK(p-JNK)、JNK、Bax和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WA 0μmol/L组比较,WA 8μmol/L组HepG2细胞凋亡率增加,侵袭细胞数减少,p-JNK、Bax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而预孵育SP600125后,上述作用被逆转(P<0.05)。结论 WA能够抑制HepG2细胞增殖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可能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JNK信号通路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环耙明阻断Hedgehog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HepG2.2.15增殖的影响。方法培养肝癌细胞HepG2.2.15,用5μmol/L、15μmol/L、25μmol/L环耙明处理HepG2.2.15细胞24h、48h、72h,采用MTT检测环耙明对细胞活力的影响;EDU法检测细胞DNA合成情况;Real-timePCR法检测细胞Gli1的表达情况。结果用5μmol/L、15μmol/L、25μmol/L浓度的环耙明处理HepG2.2.15细胞24h、48h、72h后,MTT检测结果显示细胞活力降低,较空白组差异明显(P<0.05);EDU法检测结果显示25μmol/L的环耙明作用于细胞不同时间后,HepG2.2.15细胞的DNA合成率下降,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eal-time PCR法实验结果显示5μmol/L、15μmol/L、25μmol/L浓度的环耙明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Gli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不同浓度环耙明能抑制HepG2.2.15细胞的增殖,减少HepG2.2.15细胞的DNA合成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HepG2.2.15细胞中Gli1、mRNA的表达水平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和硝苯地平对大鼠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早期生长反应基因(Egr-1)及抗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取生长d 5~6的大鼠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H/R)组、DMSO组、维拉帕米(2μmol.L-1)组、地尔硫卓(10μmol.L-1)组和硝苯地平(10μmol.L-1)组,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制作心肌细胞H/R损伤模型。测定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的变化,观察心肌细胞损伤情况;RT-PCR方法检测培养心肌细胞中Egr-1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培养心肌细胞中Egr-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H/R组相比,维拉帕米组、地尔硫卓组和硝苯地平组Egr-1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弱(P<0.01)。结论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和硝苯地平均可抑制Egr-1的表达,减轻H/R心肌细胞的损伤,这可能是钙离子拮抗剂保护心肌细胞H/R损伤的共同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连接蛋白(Connexin)43、Connexin4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UVECs分为对照组、ox-LDL组、阳性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分别先在培养液、加入50μmol/L庚醇的培养液、加入不同剂量(0.01、0.1、1.0、10μmol/L)阿托伐他汀的培养液中处理30min,再分别加入50mg/L的ox-LDL继续培养24h。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各组NO浓度,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Connexin43蛋白定位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Connexin43、Connexin40蛋白定量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NO浓度均明显减少、Connexin43和Connexin40蛋白定量表达均明显增加(P均<0.01),其中除阳性对照组和10μmol/L阿托伐他汀组外,剩余各组均有Connexin43蛋白定位表达。与ox-LDL组比较,阳性对照组NO浓度明显增加、Connexin43和Connexin40蛋白定量表达明显减少(P<0.05或P<0.01),阿托伐他汀组随剂量增加NO浓度逐渐增加、Connexin43和Connexin40蛋白定量表达逐渐减少(P<0.05或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10μmol/L阿托伐他汀组上述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呈剂量依赖性抑制ox-LDL诱导的HUVECs中Connexin43、Connexin40蛋白的增加,保护内皮间缝隙连接,从而发挥他汀类药物调脂外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H9C2大鼠心肌细胞PPARα表达的影响,探讨芪苈强心胶囊抗心力衰竭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 30只H9C2大鼠心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芪苈强心组、WY14643组、芪苈强心组+WY14643组,每组6只,采用100μmol/LH2O2处理6h造成心肌细胞损伤模型,5组给药后继续培养12、24、48h,测定细胞增殖率和LDH漏出率。5组给药孵育48h后,收集细胞,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PPARα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芪苈强心组、WY14643组、芪苈强心组+WY14643组均能增加H9C2细胞增殖活性(P<0.05或<0.01),抑制LDH漏出率(P<0.05或<0.01),RT-RCR和Westernblot方法结果显示芪苈强心组、WY14643组、芪苈强心组+WY14643组PPARα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或<0.01)。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可通过上调PPARα的表达,发挥其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邓舒婷  甘霖  周琦  徐建业  李少林 《中国药房》2011,(29):2729-2731
目的:研究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Cur-SLN)单用或与顺铂(DDP)联用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单用试验,分组为空白对照组、Cur组、Cur-SLN组(均以Cur计,终浓度为10、20、40、60、80μmo·lL-1);联用试验,分组为空白对照组、DDP组、DDP+Cur组及DDP+Cur-SLN组,各组DDP终浓度为1、2、3、4、5μmo·lL-1,Cur终浓度均为10μmo·lL-1,检测上述各组分别对SKOV3细胞作用24、48、72h后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另设立空白对照组、DDP组、Cur组、Cur-SLN组、DDP+Cur组及DDP+Cur-SLN组(DDP终浓度均为2.5μmo·lL-1,Cur终浓度均为10μmo·lL-1),检测各组对SKOV3细胞作用24h后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 E、CDK2的表达。结果:相同浓度下,与Cur组比较,Cur-SLN组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生长抑制率均明显升高(P<0.05);与DDP组比较,DDP+Cur组和DDP+Cur-SLN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均明显升高(P<0.05),且DDP+Cur-SLN组明显高于DDP+Cur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个药物组细胞阻滞主要发生在G2期,细胞凋亡率和Cyclin E、CDK2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DDP+Cur-SLN组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Cur-SLN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及促凋亡作用,且与DDP联用有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12.
何艳舫  李晶  韩萍 《中国医药》2013,(12):1761-1763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对人卵巢癌耐顺铂细胞株(SKOV3/DDP)的逆转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和SKOV3/DDP,空白对照组加RPMI-1640完全培养基;硼替佐米组浓度分别为0.0625、0.1250、0.2500、0.5000、1.0000、2.0000μmol/L,检测不同作用时间对SKOV3/DDP的生长抑制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0.5000μmol/L硼替佐米作用后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结果①硼替佐米对SKOV3/DDP细胞生长抑制情况:0.0625、0.1250、0.2500、0.5000、1.0000、2.0000μmol/L的硼替佐米作用SKOV3/DDP细胞24h的生长抑制率依次为(1.19±0.07)%、(2.24±0.08)%、(3.47±0.20)%、(4.61±0.07)%、(5.80±0.17)%、(6.43±0.10)%;作用48h的生长抑制率依次为(9.39±0.08)%、(12.17±0.23)%、(18.08±0.25)%、(41.11±0.10)%、(55.45±0.41)%、(64.91±0.18)%;作用72h的生长抑制率依次为(13.21±0.32)%、(20.18±0.23)%、(22.91±0.35)%、(52.08±0.10)%、(76.59±0.39)%、(83.23±0.38)%。空白对照组抑制率为0,各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情况:0.5000μmol/L硼替佐米作用SKOV3/DDP细胞48h,细胞周期G2/M期的比例为22.8%,空白对照组为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凋亡率分别为11.7%和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硼替佐米能够逆转SKOV3/DDP细胞的耐药作用;并将SKOV3/DDP的细胞周期阻滞于Gz/M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戊地昔布联合阿霉素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人MCF-7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阿霉素(0.25mg·L-1)组、戊地昔布(25、50、100μmol·L-1)组及联用组(阿霉素0.25mg·L-1+戊地昔布25、50、100μmol·L-1),加入相应药物继续培养,检测培养24、48、72h(n=6)后各组人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检测戊地昔布25μmol·L-1时培养48h后各组细胞周期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及环氧酶2(COX-2)蛋白表达。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较,除戊地昔布25μmol·L-1培养24h外,阿霉素组、戊地昔布组及联用组增殖抑制率均明显增加(P均<0.01),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与阿霉素组和戊地昔布组比较,联用组增殖抑制率均明显增加(P均<0.01)。戊地昔布组细胞阻滞于G0/G1期,S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P<0.05);联用组细胞阻滞于G0/G1期和G2/M期。与溶剂对照组比较,戊地昔布组、阿霉素组及联用组PCNA、CyclinD1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仅戊地昔布组和联用组COX-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戊地昔布与阿霉素联用具有协同抑制人MCF-7细胞增殖的作用,可能与抑制CyclinD1和PCNA蛋白表达从而阻滞细胞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胶质瘤细胞系U87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CCK-8比色法检测经正常培养液及含不同浓度(25、50、100μmol/L)姜黄素的培养液培养24、48、72 h后的U87细胞的存活率;应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100μmol/L姜黄素对U87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将20只SD大鼠制备成胶质瘤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实验1、2、3组,每组5只,模型制备后第7天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实验1、2、3组分别给予姜黄素100、200、300 mg/kg灌胃,1/d,连续14 d,第15天用microPET-CT对载瘤大鼠肿瘤体积进行测定。结果 U87细胞存活率随着培养液中姜黄素浓度的升高和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P〈0.05);给予100μmol/L姜黄素的培养液培养24和48 h后U87细胞迁移度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实验2、3组肿瘤体积均小于实验1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姜黄素可抑制胶质瘤U87细胞的增殖及迁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五甲基槲皮素(PMQ)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A/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经终浓度分别为10,30,100 μmol·L-1 PMQ预处理24 h后,制作A/R损伤,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 活性、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凋亡情况、线粒体肿胀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线粒体mPTP开放情况。结果 不同剂量PMQ(10, 30,100 μmol·L-1)预处理24 h后可剂量依赖性的降低LDH活性、增加细胞存活率、减少细胞凋亡(P 〈0.05或P 〈0.01);30, 100 μmol·L-1 PMQ预处理24 h后,线粒体膜电位更为稳定、mPTP开放减少(P 〈0.05或P 〈0.01)。结论 PMQ预处理24 h后,可产生药理性延迟保护作用,机制与其稳定线粒体膜电位、抑制mPTP开放,进而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髓系白血病干细胞(CD34+CD38-KG1a细胞,以下简写为KG1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RES增强allo-NK细胞对KG1a细胞杀伤作用的机制。方法免疫磁珠分选法分选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CD16+CD56+CD3-NK细胞(以下简写为NK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34、CD38、CD3、CD15和CD56。MTT法、甲基纤维素克隆形成实验检测RES对KG1a细胞增殖抑制作用。DAPI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RES对KG1a细胞凋亡的影响。使用IC50的RES作用KG1a细胞24 h后清洗离心获得RES/KG1a细胞。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对KG1a细胞和RES/KG1a 2种细胞的杀伤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KG1a细胞和RES/KG1a细胞的表面配体ULBP1、ULBP2、ULBP3、MICA和MICB。结果免疫磁珠分选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NK细胞比例为(90.5±3.2)%;KG1a细胞纯度为(91.2±3.9)%。RES对KG1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24 h的IC50=24.0μmol·L-1;48 h的IC50=13.7μmol·L-1。RES抑制KG1a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并诱导细胞凋亡,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NK细胞对RES/KG1a细胞的杀伤能力比其对KG1a细胞的杀伤能力强(P<0.05)。与KG1a细胞比较,RES/KG1a细胞表面配体ULBP1、ULBP2、ULBP3表达明显上调(P<0.05),MICA和MICB变化不明显。结论 RES能够抑制KG1a细胞增值抑制并诱导细胞凋亡,联合NK细胞对KG1a细胞具有协同杀伤作用,这可能与KG1a细胞表面的ULBP1、ULBP2、ULBP3表达上调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白菊内酯(PTL)对硝基酪氨酸(NT)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培养的系膜细胞进行研究。设立低糖对照组(糖浓度为5.6mmol/L)、NT试验组(100μmol/L)及吡咯二流氨基甲酸酯(PDTC)干预组(100μmol/L)和含PTL(1,5,10μmol/L)的干预组。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CP-1mRNA的表达;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中MCP-1;WesternBlot方法检测系膜细胞核内NF—κBp65蛋白的表达。结果NT诱导系膜细胞24h后,MCP-1分泌明显增强(P〈0.01),小白菊内酯(1,5,10μmol/L)对NT诱导的系膜细胞分泌的MCP-1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大而逐渐增强。系膜细胞在低浓度葡萄糖作用下可低水平表达MCP-1mRNA,NT作用24h后MCP-1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1),PTL可明显下调NT诱导的MCP-1mRNA表达(P〈0.01)。在NT作用1h后,系膜细胞核内的NF—κBp65蛋白核内表达增强(P〈0.05),PTL能部分抑制NT诱导的系膜细胞NF—κBp65进入细胞核内(P〈0.05)。结论在体外含NT培养条件下,小白菊内酯可部分逆转NT诱导的系膜细胞NF—κBp65进入细胞核内,进-步抑制MCP-1mRNA及蛋白在系膜细胞的表达,提示小白菊内酯对MCP-1的影响可能与NF—κB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建立嘌呤霉素(PAN)诱导小鼠足细胞MPC5损伤模型,观察甘草甜素(GL)及地塞米松(DEX)对足细胞及受损足细胞增殖的影响作用,探讨GL在体外培养足细胞损伤中是否具有类似DEX的防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足细胞,分为对照组、PAN组、GL组、DEX组、PAN+GL组、PAN+DEX组。对照组采用RPMI-1640培养液培养;PAN组加入终浓度50mg/LPAN;GL组加入不同浓度的GL,终浓度分别为50、100、200、400、600、800mg/L;DEX组加入终浓度1μmol/LDEX;PAN+GL组同时加入PAN(终浓度50mg/L)和GL(终浓度分别为50、100、200、400、600、800mg/L);PAN+DEX组同时加入PAN(终浓度50mg/L)和DEX(终浓度1μmol/L),培养24h及48h,采用MTT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AN组24h及48h时足细胞增殖的光密度(A)值均明显降低(P<0.01),抑制率(IE)分别为55.56%、59.10%;GL组中不同浓度组24h时A值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48h时GL50mg/L组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A值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低浓度GL组(100~400mg/L)对足细胞的IE48h较24h明显下降,高浓度GL组(600~800mg/L)对足细胞的IE48h较24h明显升高。DEX组24、48h足细胞增殖A值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48h时足细胞的IE较24h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N+GL组50~600mg/L浓度范围内,24h、48h时足细胞增殖A值均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1),但PAN+GL组800mg/L浓度时足细胞增殖活性不再增加。PAN+DEX组24、48h时足细胞增殖A值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 PAN能显著抑制足细胞增殖,GL及DEX对体外培养的正常足细胞增殖有轻微抑制作用,但二者均能促进受损足细胞的增殖,且GL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关系,对PAN诱导足细胞损伤具有类似DEX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