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椎板间人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椎板间人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5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4-5椎间盘突出13例、L5-S1椎间盘突出41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d、3个月、1年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手术前后疼痛改善情况,复查腰椎MRI评价髓核摘除情况和有无复发.结果 54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6.30%(52/54),其中2例术中出现硬脊膜破裂,改为手术显微镜下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平均手术时间58.35 min,中位住院时间3d.出院时52例疼痛消失、2例疼痛减轻,其中5例患侧小腿外侧麻木感加重.与术前相比,术后1d、3个月和1年时VAS和ODI评分均减少(均P=0.000).术后复查腰椎MRI显示髓核摘除满意,神经根压迫解除,亦未见复发.无一例发生感染等手术相关并发症,1例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因髓核脱出椎管内游离较远,术中对神经根牵拉较重,术后出现S1神经根分布区麻木,术后1个月缓解.结论 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5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4-5椎间盘突出13例、L5-S1椎间盘突出41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 d、3个月、1年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手术前后疼痛改善情况,复查腰椎MRI评价髓核摘除情况和有无复发。结果 54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6.30%(52/54),其中2例术中出现硬脊膜破裂,改为手术显微镜下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平均手术时间58.35 min,中位住院时间3 d。出院时52例疼痛消失、2例疼痛减轻,其中5例患侧小腿外侧麻木感加重。与术前相比,术后1 d、3个月和1年时VAS和ODI评分均减少(均P=0.000)。术后复查腰椎MRI显示髓核摘除满意,神经根压迫解除,亦未见复发。无一例发生感染等手术相关并发症,1例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因髓核脱出椎管内游离较远,术中对神经根牵拉较重,术后出现S1神经根分布区麻木,术后1个月缓解。结论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现就椎管内肿瘤 10例误诊病例予以分析 ,并重点讨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椎管内肿瘤的鉴别。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0例 ,男 6例 ,女 4例 ,年龄最大 5 8岁 ,最小 2 6岁 ;肿瘤发生于胸段 2例 ,胸腰段 6例 ,腰段 2例 ;肿瘤切除后病理分型神经鞘膜瘤 4例 ,神经纤维瘤 4例 ,脊膜瘤 2例。1 2 典型病例 男 ,3 0岁 ,工人。以“腰及双下肢放射痛一年 ,加重 2月余”为主诉入院。当时查腰椎活动受限 ,下腰部有压痛 ,憋气挺腹试验 (+ ) ,双侧直腿抬高试验均 70 (-) ,加强试验(-)。CT显示L3 4、L45、L5、S1椎间盘均呈中央型突出 ,致腰椎管…  相似文献   

4.
隐性脊柱裂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型在先天性神经管闭合不全畸形中较常见,分为隐性脊柱裂和显性脊柱裂,以隐性脊柱裂常见,但临床易漏诊,国内迄今未见隐性脊柱裂的专题报道。现就本院1984~1998年收治的16例隐性脊柱裂予以报道,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门廉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6例均为住院患者,男12例,女6例,年龄5岁至67岁,平均年龄28岁,5岁至16岁6例,16岁至50岁7例,大于50岁3例。二、临床表现: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痛,防院,直肠及神经功能障碍,局部皮肤异常改变。其中腰痛11例;夜间道尿3例;单侧下肢无力2例;单下肢萎缩1例;足跟部疼痛、步行后…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 1997年 2月至 1999年 2月共收治糖尿病并脑梗死病人 87例 ,通过对其临床资料分析 ,以探讨糖尿病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87例均经临床确诊符合糖尿病并脑梗死 ,男 42例 ,女 45例。年龄 5 5~ 88岁 ,平均 67 2岁。脑梗死前有糖尿病者 5 6例 ,占 64 4% ;脑梗死后发现糖尿病者 3 1例 ,占3 5 6%。偏瘫 68例 (78 2 % ) ,意识障碍 3 9例 (44 8% ) ,失语 2 1例 (2 4 2 % ) ,共济失调 14例 (16 1% ) ,精神异常 6例 (6 8% )。所有病例均于发病 2 4~ 48h后行颅脑CT检查 ,其中多发腔隙性脑梗死 5 6例 (64 …  相似文献   

6.
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6例,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35—55岁之间。均为重度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手术病人。该组病例术后1个月后,发现颅骨缺损位置压力减低不明显,其中有2例明显膨出,复查头颅CT均显示脑积水,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均采用成人中压管)。术后脑压减低,脑组  相似文献   

7.
我院于 1990年至 1997年 ,开展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手术 92 5例 ,发现脊液漏 9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 ,男 6例 ,女 3例 ,年龄 30~ 76岁 ,平均 48岁。病程 2~ 2 5年 ,平均 6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3例 ,腰椎管狭窄症 2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管狭窄症 4例。1 2 处理方法及结果  9例均在术中发现脑脊液漏 ,因硬脊膜撕裂口小于 1 0cm ,且手术为开窗及椎板减压术 ,缝合困难 ,故采用游离脂肪或明胶海绵覆盖硬脊膜外 ,紧密缝合骶棘肌 ,腰背筋膜及皮下脂肪、皮肤 ,皮片引流 ,局部加压包扎 ,回病房后行头…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 ,取得了大家公认的效果。近年来 ,我们采用颞部骨窗开颅、脑造瘘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 30例 ,取得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 ,男 2 4例 ,女 6例 ;年龄 <5 0岁7例 ,5 0岁~ 6 0岁 12例 ,6 0岁以上 11例。全部病例均经CT扫描确诊为壳核出血 ,左侧 14例 ,右侧 16例 ,血肿破入脑室7例。血肿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 :6 0ml以下 5例 ,6 0ml以上2 5例。浅昏迷 9例 ,中度以上昏迷 2 1例。发病后 7小时以内手术 2 5例 ,8小时至 7天手术 3例 ,保守治疗 10天后手术 2例。1 2 手术方…  相似文献   

9.
1997年 10月以来 ,我们对经CT确诊的 6 0例急性外伤颅内血肿患者采用非手术疗法 ,效果较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5 4例 ,女 6例 ,男女之比为 9∶1。年龄最小 9岁 ,最大 6 4岁 ,小于 2 0岁 8例 ,2 0~ 40岁 44例 ,40岁以上 8例。全组病例均经CT扫描确诊 ,共行 130例次CT检查 ,其中 10例 3次CT扫描 ,5 0例 2次CT扫描。1 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均有明显外伤史 ,其中交通肇事 42例 ,坠落伤 6例 ,摔打伤 12例 ,伤后无原发昏迷 6例 ,原发昏迷在 30分钟以内者 40例 ,昏迷时间在 30分钟~ 12小时以内者 14例 ,入院神…  相似文献   

10.
椎管内表皮样囊肿1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2年至1999年我们收治椎管内表皮样囊肿病人16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预后回顾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4~45岁。8例出现根性疼痛,8例痛、温与触觉分离,9例肢体运动障碍,3例有典型脊髓半切损害,5例大、小便失禁,7例合并皮毛窦或脊柱裂。16例均行MRI检查,发生于胸段5例,腰段11例,囊肿发生于髓内7例,髓外9例;T_1加权像中,5例囊肿表现为均匀等信号。1例表现为高信号,10例表现为混杂信号,其中9例可见脂肪信号影,增强扫描囊肿内部均无明显强化;多囊性囊肿3例。治疗:术中对囊肿在髓外,与脊髓或蛛网膜无粘连病例或粘连病例较轻者各1例行一般性手术全切;对囊肿在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脑半球髓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经手术证实的小脑半球髓母细胞瘤1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0例,女6例,平均年龄20.3岁,常见症状和体征为高颅压征和共济失调,术前有脑积水者6例,占37.5%,16例患者均行开颅肿瘤切除术。结果:本组患者13例获随访,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74.9个月,术后5年生存率为65.2%。结论:小脑半球髓母细胞瘤与中线区髓母细胞瘤的发病年龄、临床症状及预后均有所不同,临床上较易误诊,小脑半球髓母细胞瘤发病年龄较大,转移较少,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收集了我院 1982年~ 1997年收治的 8例肝豆状核变性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男性 6例 ,女性 2例。发病年龄 17~ 3 6岁 ,平均 ( 2 6 6± 6 9)岁。未婚 5例 ,已婚 3例。工人 5例 ,农民 1例 ,待业 2例。病程 0 5~ 8年 ,平均 3 7年。其中 1例有明显家族遗传史 (三个兄弟及其叔叔均患有此病 )。其它均为散发。1 2 临床资料  ( 1)神经系统症状  8例病人均有明显的锥体外系体征。其中 ,肌张力增高 8例次 ,四肢震颤 5例次 ,共济失调 3例次 ,口齿不清 3例次 ,吞咽困难 2例次 ,癫痫小发作 1…  相似文献   

13.
肝豆状核变性 (HLD)又称Wilson病 (WD)。系P型ATP7B(P-ATP7B)基因缺陷引起铜代谢障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1〕,由于其临床症状多样化 ,发病初期往往不易诊断而延误治疗时机。现将 2 0例HLD病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 1990年 5月至 2 0 0 0年 5月我科门诊及住院病儿 ,其中男 12例 ,女 8例 ,发病 4~ 14岁 ,其中 4~ 6岁 1例 ,至 10岁 13例 ,至 14岁 6例。 3例患儿的同胞兄妹中有本病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①有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表现 ;②铜氧化酶或血清铜蓝蛋白减低 (<2 …  相似文献   

14.
1997年 1月至 2 0 0 1年 2月 ,我们共收治外伤性脑梗死 2 1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男 15例 ,女 6例 ;发病 5~ 15岁 8例 ,16~ 3 5岁 9例 ,3 6岁以上 4例 ,最大 62岁。交通事故伤 11例 ,坠落伤 6例 ,打击伤 4例。有短暂意识障碍 5例。本组均无颅骨骨折 ,除 2例伤后即刻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外 ,其余患者均于受伤 2 4h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语言障碍。其中 9例为完全性偏瘫 ,12例为不完全性偏瘫 ,肌力Ⅱ~Ⅳ级。腰穿 9例 ,脑压正常 5例 ,增高 4例 ,伴血性脑脊液 2例。1 2 CT检查 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 9…  相似文献   

1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CT、TCD结果比较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ischemicattack ,TIA)是临床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我院于 1999年 11月~2 0 0 2年 4月 ,收治TIA患者 5 0例 ,现将其CT、TCD检查结果及预后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 0例中 ,男 37例 ,女 13例 ,年龄在 2 6~85岁 ,其中 2 6岁 1例 ,30~ 40岁 4例 ,41~ 49岁 7例 ,5 0~ 6 0岁 19例 ,6 1~ 70岁 12例 ,71~ 80岁 6例 ,85岁 1例。平均年龄 5 9.6 4岁。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者 18例 ,颈椎病11例 ,冠心病 6例 ,糖尿病 3例 ,乳腺癌术后 1例 ,肾移植术后 1例。本组病例均按 1996年全国第…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 1999 0 2~ 2 0 0 1 12间进行急性颅内血肿手术 2 5 6例 ,其中术后并发迟发性血肿 32例 ,发生率 13 2 %。现综合有关文献讨论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2例 ,男 2 3例 ,女 9例 ,年龄 2 2~ 6 8岁。损伤原因 :交通事故伤 18例 ,高处坠落及意外伤 9例 ,其他原因损伤 5例。入院时GCS评分 :3~ 5分 11例 ,6~ 8分 16例 ,9~ 12分 5例。其中一侧瞳孔散大者 16例 ,两侧瞳孔散大者 2例。伤后 6h内急诊头颅CT检查发现 :急性硬膜外血肿 8例 ,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 18例 ,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 6例。入院后均立即实施颅内血肿清除术 ,其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总结小儿颈髓腹侧神经管原肠囊肿的临床特点、显微外科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采用颈后正中入路囊肿分层切除法显微外科治疗的小儿颈髓腹侧神经管原肠囊肿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MRI特点和手术疗效。结果患儿肢体肌力在短期内(1~3天)进行性下降者5例。MRI特点分为有典型性和非典型性两种表现,典型表现者11例,非典型表现者5例。全部病例行颈后正中入路将囊肿分为两部分切除,病理结果均为神经管原肠囊肿,所有病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15例为单纯的神经管原肠囊肿未合并其他畸形,采用颈后入路将囊肿分两部分切除均获近全切除;1例为肠源性囊肿、脊髓脊膜膨出、椎体发育畸形及脊髓内畸胎瘤的复杂畸形,行脊髓脊膜膨出切除术同时行软性神经内镜切除囊肿术后半年复发,再次行后正中入路近全切除囊肿。随访8~38个月(平均30.2个月)无复发,症状完全消失14例,症状改善2例。结论颈髓腹侧神经管原肠囊肿其病情发展迅速,熟识其临床表现和MRI特点,尽早诊断及手术,合理评估手术难度至关重要,采用颈后正中入路囊肿分两部分切除囊肿可提高囊壁切除程度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 ,作者观察应用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患者 5 6例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标准 ①反复发作一侧或双侧头痛史 ,性质符合血管性头痛的特征 ;②神经系统无异常发现 ;③脑电图及其它辅助检查无阳性发现。本组病例符合以上标准。1 2 临床资料 本组男 16例 ,女 40例 ,年龄 19~ 6 0岁 ,平均34 5岁。病程 1~ 31a ,平均 8a。起病年龄 12~ 41岁。其中 18例有家族史。本组表现为典型偏头痛者 15例 ,其余均为普通型。全部病例均表现为间歇发作性一侧或双侧头痛 ,性质为搏动性 ,程度较剧烈 ,严重时伴恶心、呕吐。每次发作持…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 1996年至 2 0 0 1年收治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2 6例 ,现将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6例均为男性 ,年龄 3 0~ 65岁 ,40~ 60岁者 16例 ,占 61 5 %。饮酒史 10~ 3 5年 ,2 0年以上者 13人 ,占5 0 % ;每日饮酒 2 0 0~ 3 0 0ml者 19人 ,5 0 0ml以上者 7人 ,早期辅以少量佐餐 ,后期多为空腹饮酒者占 80 % ,本组病例均无糖尿病史。1 2 临床表现 发病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衰弱症状 ,如头昏、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 ,病情发展逐渐出现周围神经损害症状 ,表现为肢体疼痛 6例 ,四肢远端麻木、无…  相似文献   

20.
首次脑CT平扫无异常改变的隐性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极易被误诊和延误诊断 ,甚至漏诊。我院自 1998~ 2 0 0 0年共收治 2 6 7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 ,其中首次脑CT平扫无异常改变的隐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2 5例 ,均通过腰穿刺脑脊液检查而明确诊断。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2 5例 ,男 18例 ,女 7例 ,年龄最小 12岁 ,最大为 6 2岁 ,平均 5 2 3岁 ;受伤原因 :车祸伤 18例 ,跌伤 6例 ,打伤 1例 ;入院时间 :受伤后 3h入院者 15例 ,受伤后 3~ 6h内入院者 10例 ;首次脑CT平扫表现 :均无异常改变 ;临床特点见表 1。1 2 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