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固肾安胎丸联合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分别对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7月就诊的早期先兆流产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固肾安胎丸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黄体酮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12例最终行清宫术。共104例患者保胎治疗功后随诊至24周行胎儿四维彩超,均未发现胎儿畸形。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率为7.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肾安胎丸联合地屈孕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主动免疫联合固肾安胎丸治疗孕20周前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孕20周前先兆流产患者1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绒促性素治疗,观察组给予主动免疫联合固肾安胎丸治疗,比较两组病例症状改善速度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孕酮水平、β-HCG水平、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总有效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主动免疫联合固肾安胎丸治疗孕20周前先兆流产能够迅速纠正临床症状,改善机体激素状态,积极促进治疗预后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固肾安胎丸联合烯丙雌醇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2月天津市东丽区东丽医院收治的例先兆流产患者120,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口服烯丙雌醇片,1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固肾安胎丸,1袋/次,3次/d。两组连续治疗14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症缓解时间,血清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CG)、糖类抗原125(CA125)、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5.00%,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阴道出血、腰酸胀痛及下腹坠痛的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β-HCG、PAPP-A及VEGF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而CA125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以上各项血清学标志物的改善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值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固肾安胎丸联合烯丙雌醇治疗先兆流产有助于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维持正常妊娠,整体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固肾安胎丸联合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妇产科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36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肌内注射黄体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固肾安胎丸。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阴道出血、腰酸、腹痛、B超、血清孕酮等指标变化情况,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孕酮水平均比治疗前有所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固肾安胎丸联合黄体酮的方法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固肾安胎丸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5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治疗组115例给予固肾安胎丸治疗,对照组110例给予维生素E及黄体酮胶丸口服,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阴道出血、腰酸胀痛、小腹坠痛症状减轻情况及B超、血孕酮值,并随访至12周以后。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04%(107/115),对照组为88.18%(97/1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平均血清孕酮值(P)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2组药物均能改善机体血清P水平。结论:固肾安胎丸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显著,并且为纯中药制剂无不良反应、服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固肾安胎丸联合黄体酮对早孕先兆流产孕妇保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早孕先兆流产孕妇,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所有孕妇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固肾安胎丸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孕妇的总有效率、成功保胎率、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孕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成功保胎率、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固肾安胎丸联合黄体酮对早孕先兆流产孕妇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保胎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体酮(孕酮)联合保胎丸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先兆流产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于所有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西药(包括黄体酮等)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保胎丸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要禁止性生活,注意调节情绪,禁食生冷食物。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的孕酮及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含量进行测量,并评价分析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保胎的成功率为94.00%,对照组为78.00%。两组的保胎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156,P<0.05)。治疗前后的检查数据对比可发现,经过治疗之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的孕酮含量和血清β-HCG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体酮联合保胎丸治疗先兆流产可以显著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建议广泛推广于临床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孕酮(P)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对于评估早早孕先兆流产结局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我所诊治的76例初诊早早孕先兆流产患者。治疗前为患者采集3ml静脉血测定血清β-HCG及孕酮值。按临床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安胎成功组和安胎失败组,比较两组保胎治疗前血清β-HCG及孕酮值。结果安胎成功(能够继续妊娠)56例,安胎失败(流产)20例。安胎成功组患者初诊检测的血清平均β-HCG及孕酮水平明显高于安胎失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血清孕酮及β-HCG对于评估早早孕先兆流产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自拟方固本保胎饮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9月于临沂市中医医院妇科诊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30例,对照组为32例,对照组肌注射黄体酮注射液,治疗组在肌注黄体酮注射液基础上加服自拟方固本保胎饮,两组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变化及血孕酮(P)、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癌抗原125(CA125)以及同型半谷胱氨酸(Hcy)水平。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67%,与对照组有效率7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及β-HCG水平均升高,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A125、Hcy均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固本保胎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能提高临床疗效,提升患者血清P、β-HCG水平,下调血清CA125水平,降低同型半谷胱氨酸,降低流产风险,发挥安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固肾安胎丸联合黄体酮对先兆流产患者的保胎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98例先兆流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黄体酮肌肉注射;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固肾安胎丸口服。对比2组的保胎效果,治疗前后监测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激素(P)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和CD4+/CD8+水平及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10(IL-10)和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追踪患者的分娩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77.6%)明显低于治疗组(93.9%)(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β-HCG、P、CD4+、CD4+/CD8+、VEGF和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和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的分娩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肾安胎丸联合黄体酮肌肉注射能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VEGF、IL-10和NO水平产生保胎效果,提高激素水平,保胎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保胎无忧片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晚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3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晚期先兆流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利托君,10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 m L,起始速度5滴/min,根据患者宫缩情况每10分钟增加5滴,最大速度35滴/min,宫缩抑制后继续滴注12 h,停药前30 min口服盐酸利托君片,第1天1片/2 h,第2天1片/4 h,第3~10天1片/6 h,每日总量不超过12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保胎无忧片,4片/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宫缩消失时间及妊娠延长时间,孕酮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0%、9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及宫缩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妊娠延长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孕酮及HCG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这些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胎无忧片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晚期先兆流产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显著升高孕妇孕酮及HCG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固肾安胎丸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妊娠12周左右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固肾安胎丸,1袋/次,3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凝血指标水平和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雌二醇(E2)和孕酮(P)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性激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IB)、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凝血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凝血酶时间(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治疗前后比较无差异。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活产率分别为82.00%、9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肾安胎丸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复发性流产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和血液高凝状态,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益肾安胎汤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血清孕酮、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催乳素(PRL)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5年10月诊治的10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HCG和黄体酮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肾安胎汤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孕酮、β-HCG和PRL水平及治疗后的妊娠结局、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孕酮、β-HCG和PRL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1),足月妊娠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安胎汤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可明显的改善孕妇血清孕酮、β-HCG和PRL激素水平,降低流产率,提高足月妊娠率,而且在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效果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固肾安胎丸配伍依保治疗先兆早产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固肾安胎丸配伍依保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先兆早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依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固肾安胎丸。结果:治疗组的宫缩抑制显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孕期延长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保胎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自然阴道生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肾安胎丸配伍依保治疗先兆早产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固肾安胎丸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四会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先兆早产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利托君注射液,100 mg用生理盐水500 m L稀释,直至达到预期效果。患者宫缩停止后,继续使用12 h,在停止静脉滴注前30 min用口服盐酸利托君片来巩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固肾安胎丸,6 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保胎成功率、宫缩抑制显效时间、累积用药时间、孕期延长时间、自然分娩率,同时比较两组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保胎成功率分别为70.6%、94.1%,自然分娩率分别为43.1%、76.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宫缩抑制显效时间、累积用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孕期延长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4%、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肾安胎丸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够提高患者的保胎成功率,有利于孕妇自然分娩,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先兆流产患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与游离β亚单位(fβ-HCG)及黄体酮含量(Progesterone, P)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先兆流产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正常早孕妇女50例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对两组研究对象血样进行β-HCG、fβ-HCG、P含量的检测,每隔48 h对研究对象进行同样条件下的β-HCG、fβ-HCG、P含量的检测。48 h倍增率=(48 h测定值-初测值)&#247;初测值。结果β-HCG、P含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fβ-HCG含量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HCG、fβ-HCG 48 h倍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并综合分析β-HCG、fβ-HCG及黄体酮在先兆流产中的表达,对判断妊娠结局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滋肾育胎丸联合烯丙雌醇片治疗先兆流产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141例,随机分成治疗组(71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烯丙雌醇片,2片/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滋肾育胎丸,5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经连续治疗7 d。评价两组患者保胎成功率,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止血时间、腰腹疼痛缓解时间、阴道流血量、孕酮、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保胎成功率为75.71%,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0.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止血时间和腰腹疼痛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组阴道流血量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孕酮水平显著升高,RI和PI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孕酮、RI和PI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为15.71%,显著高于治疗组的4.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育胎丸联合烯丙雌醇片治疗先兆流产保胎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固肾安胎丸对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6月-2010年12月在广州医学院港湾医院就诊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268例,以随机抽样法分为3组,应用固肾安胎丸治疗组94例,同时应用固肾安胎丸和黄体酮治疗组84例,单用黄体酮治疗组90例,观察各组疗效.结果:固肾安胎丸治疗组、固肾安胎丸和黄体酮联合治疗组、单用黄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