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依达拉奉+巴曲酶)26例、对照组1(巴曲酶组)26例及对照组2(丹参组)26例。三组病例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ESS)、巴氏指数(BI)评定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g)含量测定。结果治疗14d后,三组ESS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P〈0.05,P〈0.05),但治疗组ESS下降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组BI评分显著高于两个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1 F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提高显效率,降低Fg水平,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Edaravone)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急性脑梗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两组病例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按照欧洲卒中评分(ESS)标准进行评定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测定。并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期间的副反应。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ESS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ESS下降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ADL上升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治疗期间无明显副反应发生。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前列地尔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按急性脑梗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两组病例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按照欧洲卒中评分(ESS)标准进行评定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测定。并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ESS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ESS下降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ADL上升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期间无明显副反应发生。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塞通注射液对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血塞通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评分),并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治疗有效率、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血塞通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丹奥)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2例,应用丹奥联合舒血宁治疗,对照组48例,应用复方丹参加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观察15 d.治疗前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标准评定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15 d末,研究组显效率84.6%,总有效率96.2%;对照组分别为41.7%,79.2%,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χ2=9.992,3.410,P〈0.01).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极显著性下降(P均〈0.01),但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丹奥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冠心宁、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血塞通40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7~10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低分子肝素钙4000U皮下注射,每天1次;冠心宁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7~10d。2组通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血液流变学参数的测定来评价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冠心宁、血塞通治疗脑梗死具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 infarction,ACI)后血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3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他汀钙(20mg/次/d)。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d,7dIL-6和TNF-α水平变化,以及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缺损功能(ESS)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的变化。结果①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3d,7dIL-6和TNF-α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3d,7d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3d,7dESS、BI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3d,7dESS、BI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IL-6与TNF-α水平,同时显著改善ESS、BI水平,表明阿托伐他汀钙用于急性脑梗死,具有减轻炎症反应促进预后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后梗死体积减少显著,神经功能损伤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高氧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高氧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73例,治疗组采用高氧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21d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67.4%和90.2%高于对照组的61.6%和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明显下降,Barthel指数(BI)明显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NDS低于对照组,BI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氧液配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安全性高,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脉络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巴曲酶治疗。两组均以14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减少,且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效果显著,神经功能改善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艾灸百会穴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的影响。方法 6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和对照组各30例,艾灸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灸百会穴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0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改善情况,及血清hs-CRP和DD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艾灸组和对照组血清hs-CRP和D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艾灸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艾灸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艾灸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百会穴可降低ACI患者血清hs-CRP和DD水平,减轻脑缺血性损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除了给予常规治疗外,同时给予血塞通和长春西汀,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塞通。评定两组治疗前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基本痊愈、显著好转、好转、无效分别为21例、14例、5例、2例。对照组治疗后基本痊愈、显著好转、好转、无效分别为14例、13例、6例、9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5.2%)高于对照组(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血塞通在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方面效果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蔡建勇  孙军  陈茂华  陆川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0):1367-1368
目的 探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颅内动脉瘤(AN)出血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AN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3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和头部CT检查,采用预后评分量表Glasgow预后评分(GO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改良的Rankin量表(MRS)、欧洲卒中评分(ESS)进行评分.结果 (1)治疗后,两组GOS评分显著下降、两组MCA平均流速显著下降、BI和ESS评分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部CT脑梗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法舒地尔治疗AN出血后CVS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疗程均为14 d。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14天测定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以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s-CRP,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NO和ET-1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丽  王献 《中国实用医药》2009,4(5):148-149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的影响,探讨该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9例发病48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除基础治疗外加用法舒地尔60mg/d,治疗前及治疗15d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及血管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血浆NO水平明显升高(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血浆NO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ET-1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法舒地尔能有效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保护神经细胞,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l例,采用常规治疗,共14d;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rag+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滴,2次/d,共14d。测定治疗前、治疗后7、14d血浆(清)一氧化氮(NO)浓度;并在治疗前、治疗后7、14d分别进行ESS评分。结果治疗组第7天血清NO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14天血清NO浓度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治疗组第7天E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第14天ESS评分与对照组比升高更显著(P〈0.01)。结论早期使用依达拉奉可以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结果治疗14d后,两组ESS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治疗后ADL上升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使用NIHSS评分评定神经功能,使用Barthel(BI)指数法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BI指数和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和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NIHSS评分和BI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参数,显著减轻脑梗死症状,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NO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水平的影响。方法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阿托伐他汀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采用硝酸酶还原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血浆NO及GMP-140含量,并同时按照欧洲卒中评分(ESS)标准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浆NO及GMP-140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ESS分值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但治疗组和对照组的ESS分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NO及GMP-140的水平,从而减轻缺血性脑损伤,起到保护脑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注射用奥扎格雷钠(丹奥)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采用丹奥80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均为1次.d-1治疗,疗程14 d 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注射液20 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丹参注射液20 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均为1次.d-1,疗程14 d,2组其余治疗相同。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分别进行2组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率95.7%,明显优于对照组(80.4%)(P〈0.05) 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 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明显疗效,并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