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观察隔物灸神阙、关元穴治疗前后患者双侧肾俞、次髎、公孙穴电阻值及电阻失衡率的变化,以探讨胞宫相关经脉腧穴电阻失衡现象与原发性痛经的相关性,及隔物灸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相关经脉腧穴电阻的影响。方法:以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隔物灸组,采用隔盐灸神阙穴和隔姜灸关元穴的治疗方法;对照组56例,口服月月舒冲剂治疗,并设30例正常女性为正常组。观察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前后双侧肾俞、次髎、公孙穴电阻值及电阻失衡率变化,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正常组双侧肾俞、次髎、公孙穴电阻值及电阻失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双侧肾俞、次髎、公孙穴电阻值及电阻失衡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并恢复至正常组水平。结论:原发性痛经患者肾俞、次髎、公孙、穴位电阻值升高,且双侧肾俞、次髎、公孙穴电阻失衡现象较正常女性明显,而隔物灸法可明显降低电阻值,并同时改善其电阻失衡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观察原发性痛经患者任、督、冲三脉经穴体表微循环,为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提供选穴依据。方法:招募月经周期规律的健康女大学生(正常组) 99名和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痛经组) 94名。经前、经期第1天和月经结束后第3天,采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观察两组受试者任脉腹部经穴(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中极、曲骨)、冲脉交会腧穴(双侧肓俞、中注、四满、气穴、大赫、横骨)、督脉腰骶部经穴(悬枢、命门、腰阳关、腰俞)及2个非经非穴体表微循环。结果:经前,痛经组和正常组穴位体表血流灌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期第1天,痛经组悬枢、命门、腰阳关和右侧肓俞体表血流灌注量大于正常组(P<0.05,P<0.01);月经结束后第3天,痛经组右侧横骨体表血流灌注量小于正常组(P<0.05)。结论:原发性痛经患者经期第1天督脉悬枢、命门、腰阳关和冲脉交会腧穴右侧肓俞,月经结束后第3天冲脉交会腧穴右侧横骨体表血流灌注量异常,可为原发性痛经的针灸选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不同时机针刺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Bu YQ 《中国针灸》2011,31(2):110-112
目的:探寻针刺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最佳治疗时机.方法:8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经前针刺十七椎组(A组)20例、疼痛时针刺十七椎组(B组)20例、空白组(C组)40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两针刺组随访3个月经周期,采用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进行痛经临床症状评分,比较两针刺组之间及与空白组同期疗效的差异.结果:两针刺组各治疗期及随访期同期痛经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针刺组较空白组同期痛经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经前及即时针刺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皆有显著疗效,不同时机针刺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正>痛经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的症状,常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时影响生活质量。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原发性痛经常发于15~25岁女性,应用药物可以暂时缓解疼痛,但很难根治。中医称本病为"经行腹痛",认为经水出诸子宫,与气血、冲脉、任脉、肝经、脾经和肾经相关。痛经主要是由于肾气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任脉长蛇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取6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使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任脉长蛇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疗程结束后的COX痛经症状量表积分、视觉模拟定级(VAS)评分,同时对比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COX痛经症状量表积分、视觉模拟定级(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每次治疗后、疗程结束后观察组COX痛经症状量表积分、视觉模拟定级(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0. 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治疗上,运用任脉长蛇灸治疗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可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实证患者3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前列腺素(PGs)的影响.方法 将原发性痛经实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行中药穴位贴敷,对照组口服田七痛经胶囊.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痛经的疼痛积分以及伴随症状,并测定外周血前列腺素F2α(PGF2α)与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疗效、疼痛积分及伴随症状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PGE2含量增高,PGF2α及PGF2α/PGE2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PGE2升高程度和PGF2α/PGE2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实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前列腺素的合成有良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A1型题 (答案见 63页 )2 77.均起于胞中的奇经是 :A、任脉、督脉、带脉 B、阴维脉、阴脉  C、阳维脉、阳脉  D、冲脉、任脉、督脉 E、任脉、冲脉、带脉2 78.督脉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总督一身之阴经  B、总督一身之阳经  C、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  D、约束诸经  E、调节十二经气血2 79.任脉又称 :A、阳脉之海  B、阴脉之海  C、气海 D、血海  E、髓海2 80 .督脉又称 :A、阳脉之海  B、阴脉之海  C、气海 D、血海  E、髓海2 81.主胞胎的是 :A、冲脉  B、带脉  C、督脉  D、阴维脉  E、任脉2 82 .称为“阴…  相似文献   

8.
穴位贴敷治疗实证痛经的疗效观察及对前列腺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实证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前列腺素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痛经的实证患者随机分为贴敷组和药物组,贴敷组31例使用中药(制南星、三棱、莪术等)在中极、关元、气海穴处进行贴敷治疗;药物组30例口服田七痛经胶囊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痛经的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的积分,测定外周血前列腺素F_(2α)(PGF_(2α))与前列腺素E_2(PGE_2)含量.结果:贴敷组总有效率为93.5%,明显优于药物组的7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且贴敷组症状改善程度较药物组显著(P<0.01);贴敷组可明显升高原发性痛经患者外周血中PGE_2含量(P<0.01),明显降低外周血中PGF_(2α)含量及PGF_(2α)/PGE_2比值(均P<0.01).结论:穴位贴敷治疗实证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疗效,临床值得推广.穴位贴敷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前列腺素的合成有良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任脉火龙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辨证为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行任脉火龙灸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以3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疗效、疼痛计分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和痛经症状积分上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任脉火龙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隔物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6例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3例)。治疗组用隔物灸神阙、关元穴治疗;对照组用口服月月舒冲剂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并观察两组部分患者(两组各40例)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素F2α(PGF2α)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痛经患者治疗前血清PGF2α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GF2α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清PGF2α含量明显降低(P<0.05),并恢复到正常组水平(P>0.05)。结论:隔物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特定穴——八脉交会穴的临床运用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莲 《针刺研究》2002,27(4):296-297
总结了八脉交会穴在临床运用中的经验及体会 ,分别举例说明其具体用法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α亚单位Nav 1.5和β亚单位1-4(Navβ1-β4)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探讨电针对缺血心肌的保护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非经非穴组、内关组、列缺组,每组12只。采用皮下异丙肾上腺素注射复制心肌缺血模型。内关组和列缺组分别电针双侧"内关""列缺",每次20min,每日1次,共治疗7d。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Nav 1.5和β1、β2、β3、β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心肌Nav 1.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组(P0.01),内关组和列缺组较模型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1),内关组心肌Nav 1.5蛋白表达水平较列缺组显著上调(P0.05);模型组心肌β1、β2、β3、β4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内关组和列缺组与模型组比较,心肌β1、β2、β3、β4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1),内关组与列缺组比较,β1、β2、β3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内关"可能通过上调心肌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α亚单位和β亚单位的蛋白表达水平实现对钙超载的调节,进而改善心肌缺血状态,为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理论提供有力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
肝经、肺经脑内分布区域的fMRI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肝经、肺经在脑内的分布情况,为构建脑内经络理论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将健康大学生60人随机分为肝经组(Ⅰ)和肺经组(Ⅱ),每组按五输穴各分为5小组,分别为大敦(Ⅰ1)、行间(Ⅰ2)、太冲(Ⅰ3)、中封(Ⅰ4)、曲泉(Ⅰ5)和少商(Ⅱ1)、鱼际(Ⅱ2)、太渊(Ⅱ3)、经渠(Ⅱ4)、尺泽(Ⅱ5),每小组6人。采用fMRI技术观察针刺各穴激活脑区的情况。采用SPM2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以P<0·01的像素构成统计参数图,按照Talairach坐标行解剖定位,获得实验任务激活的脑区,以肝经、肺经各自五输穴共同激活的脑区为肝经、肺经在脑内的分布区域。结果:针刺肝经五输穴共同激活的脑区为:同侧BA34、BA47、红核,对侧BA19、BA30、BA39、顶上小叶、小脑斜坡,两侧BA3、小脑顶;针刺肺经五输穴共同激活的脑区为:同侧BA2、BA18、BA35,对侧BA19、黑质。结论:肝经、肺经在脑内有其相对特异性分布区域,提示经脉到脑可能存在特异性联系。  相似文献   

14.
乳癖辨证分型与相关激素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放射免疫法检测乳癖患者肝郁气滞型36例及冲任失调型37例血中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含量,结果:E2肝郁气滞型>实验室正常值(P<0.05)>冲任失调型(P<0.01),冲任失调型和肝郁气滞型P值均低于实验室正常值(P均<0.01)。提示实验室E2,P,PRL结果有利于中国辨证分型及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15.
《针刺研究》2009,34(3)
目的:探讨电针"内关"调节室性心动过速(VT)大鼠心率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内关组、电针列缺组,每组10只。采用股静脉注射氯化铯(CsCl)的方法建立大鼠VT模型,并连续观测心电图,记录心率变化。电针内关组和电针列缺组在造模成功后分别电针"内关"穴和"列缺"穴5 min。采用荧光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的含量。结果:模型组、电针内关组及电针列缺组大鼠在注射CsCl造模后心率均显著增快(P<0.01);模型组与电针列缺组在整个观察期内心率未见恢复;电针内关组在电针治疗5 min后心率明显减慢,与模型组及电针列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组大鼠血浆NE、E含量比较,模型组较正常组、假手术组均显著升高(P<0.01),而电针内关组较模型组和电针列缺组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电针内关可能通过抑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性,减少儿茶酚胺的释放,调整心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开""闭"时辰取穴和"主客""客主"顺序取穴针刺对子宫收缩的影响,探索孕期选穴用穴的规律。方法:选怀孕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开主客组、开客主组、闭主客组、妊娠模型组,另设正常未孕对照组8只。按灵龟八法,开主客组、开客主组在"照海开穴"时辰,闭主客组在"非照海开穴"时辰,分别针刺"照海"穴、"列缺"穴各5 min,再针刺"合谷"穴20 min,之后针刺"三阴交"穴5 min,观察子宫张力和子宫收缩频率的变化。结果:与正常未孕对照组比较,妊娠模型对照组及3个针刺组的子宫张力和子宫收缩频率大多显著增高(P<0.01,P<0.05)。与妊娠模型对照组比较,闭主客组的子宫张力在第8时段显著降低(P<0.05);另两个针刺组的子宫张力与妊娠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针刺组的子宫收缩频率与妊娠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灵龟八法"闭穴"时辰、"主客"顺序取穴针刺,能减缓晚孕大鼠子宫的收缩活动,保持妊娠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与内关、公孙不同配伍对胃黏膜损伤大鼠表皮生长因子(EGF)、一氧化氮(NO)的影响以了解不同配伍其效应有何差异。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足三里组、足三里配内关组、足三里配公孙组、足三里配内关公孙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用无水乙醇按0.6mL/100g灌胃,造成胃黏膜损伤模型。各组检测胃黏膜EGF、血清和胃黏膜N0含量。结果:各电针组胃黏膜EGF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血清和胃黏膜NO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足三里组、足三里内关组、足三里公孙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足三里内关公孙组对比这三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电针足三里与内关、公孙不同配伍能提高胃黏膜EGF含量,促进NO的合成与释放,起到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内关、公孙与足三里单独配伍没有明显地增效作用,而两穴合用时可有明显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氯离子通道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经穴效应特异性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内关穴组、列缺穴组、非经非穴组各15只。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心肌缺血模型。内关穴组取"内关"穴,列缺穴组取"列缺"穴、非经非穴组取"天枢"与"神阙"连线中点进行电针治疗,每日治疗1次,治疗7d。Western blot法和Real time-PCR法分别检测心肌组织蛋白激酶C(PKC)和氯离子通道基因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及钙激活氯通道(CLCa 1)的基因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PKC、CLCa l、CFTR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穴组、列缺穴组及非经非穴组大鼠心肌PKC表达明显下降(P0.05),内关穴组和列缺穴组与非经非穴组比较PKC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穴组、列缺穴组及非经非穴组心肌CLCa l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列缺穴组、非经非穴组与内关穴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列缺穴组与非经非穴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穴组、列缺穴组CFTR基因表达显著下降(P0.05),列缺穴组、非经非穴组与内关穴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而列缺穴组与非经非穴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结论:电针不同穴位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PKC、CFTR、CLCa 1的表达有不同的影响,"内关"穴具有特异性效应。  相似文献   

19.
列缺穴对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针刺列缺穴前后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选择60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证实椎动脉血流呈正常的健康人,随机分成3个针刺组,即列缺组、合谷组、悬钟组,每组20人。全部对象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观察,分别针刺相应穴位,得气后,留针30min,中间捻转2次,手法平补平泻。结果 针刺列缺穴30min后,椎动脉血管内径(D)、收缩期峰值流速(Vs)、每分血流量(CO)与针刺前相比,经统计配对秩和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无显著性差异(P〉0.05),合谷组、悬钟组针刺后与针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刺列缺穴可以有效地增宽椎动脉的血管内径,提高收缩期血流峰值、每分血流量,从而改善了椎动脉的供血强度。  相似文献   

20.
刘静 《辽宁中医杂志》2014,(12):2544-2545
陆徳铭教授认为乳腺癌患者术后转移多以正虚为其本,余毒旁窜为其标,治疗谨守扶正祛邪大法,以自拟乳癌术后方健脾益气、调摄冲任扶其正,根据病位,随证选用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之品祛余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