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式球囊血栓抽吸术配合腘静脉入路深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技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76例DVT患者采用改良式球囊血栓抽吸术配合经皮腘静静脉穿刺深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治疗组),对137例急性期DVT患者采用患肢足背静脉溶栓方法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76例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技术成功率100%,治疗前后血管周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P0.01),血管通畅率90.79%(69/76),并发症发生率15.79%(12/76);对照组治疗前后血管周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P=0.03),血管通畅率59.85%(82/137),并发症发生率24.82%(34/137)。结论采用改良式球囊血栓抽吸术联合腘静静脉入路深静脉置管溶栓技术治疗DV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肢或盆骨骨折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置入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预防围术期肺栓塞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下肢或盆骨骨折合并DVT置入腔静脉滤器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滤器回收率及血栓拦截率的情况。结果本组168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滤器,并于(48.3±4.8) d(14~97 d)后取出可回收滤器;其中159例成功取出滤器,取出率为94.6%,经造影检查或取出腔静脉滤器时发现滤器上有血栓者61例,即血栓拦截率为36.3%(61/168)。结论下肢或盆骨骨折合并DVT患者置入可回收腔静脉滤器可有效拦截血栓、避免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可回收腔静脉滤器在骨创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中的应用和提高滤器取出率的途径。方法对2007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6例骨创伤合并下肢DVT(均经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于骨科手术前均置入可回收滤器,以预防围手术期发生致命性肺梗塞(PE)。采用圈套器联合导丝牵拉法处理倾斜滤器;对滤器内大块血栓置管溶栓治疗。结果 486例可回收腔静脉滤器均置入成功。围手术期无症状性PE发生。滤器在体内的留置时间为(18.4±4.3)d,其中152例捕获到血栓。447例患者进行了滤器取出操作,共取出滤器441个,技术成功率为98.7%,6例取出失败。总的滤器取出率为90.7%。结论可回收滤器用于骨创伤合并下肢DVT患者可有效预防PE。完善的患者信息登记和随访、妥善处理滤器内血栓和滤器倾斜,有助于提高滤器取出率,更好地发挥可回收滤器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ngiojet机械清栓联合髂静脉腔内成形一期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合并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我科采用Angiojet机械吸栓,辅助尿激酶溶栓(PCDT)及选择性导管吸栓,并一期髂静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腔内成形术治疗急性下肢DVT伴IVCS 18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植入下腔静脉临时滤器,术后取出。术后1、3、6、12个月门诊随访,彩超或下肢静脉CT复查深静脉及支架血流通畅情况。结果深静脉血栓中央型7例,混合型11例;技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平均(105.32±25.46)分钟;血栓抽吸时间108~480秒,平均(301.24±56.52)秒。血栓清除率Ⅲ级14例,Ⅱ级4例。1例滤器捕获血栓,无症状性肺栓塞、严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均出现一过性血红蛋白尿。平均随访(5.56±2.78)个月,2例Ⅱ级清栓患者术后1个月内股静脉不完全栓塞(1例抗凝好转,另1例复发血栓再次手术),1例肿瘤患者半年后髂静脉支架闭塞,余15例下肢深静脉及髂静脉支架内血流通畅。结论急性下肢DVT合并IVCS患者,Angiojet清栓同期联合髂静脉腔内成形治疗方法高效、安全,对于血栓负荷大、管壁残留血栓明显的患者建议辅助导管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导管直接尿激酶泵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2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置入腔静脉滤器后,经小隐静脉(或大隐静脉)置入溶栓导管局部直接溶栓,共4~5 d。结果髂股静脉完全再通率21.7%(5/23),临床治愈率78.2%(18/23),总有效率100%;未发生肺栓塞及出血并发症。结论经导管局部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再通率高且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VCF)在预防深静脉血栓(DVT)-肺栓塞(PE)演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造影和(或)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为下肢深静脉广泛血栓30例,其中有肺部临床表现21例,胸部影像学证实19例,DSA显示下腔静脉内血栓6例。溶栓介入治疗前置放IVCF 30例,下腔静脉内血栓形成未放IVCF 1例。置放IVCF后经患肢足背静脉滴注尿激酶或经导管血栓内抽吸、局部溶栓、导丝搅拌增加溶栓接触面积;经非患肢静脉给予抗凝、抗生素治疗。结果本组30例放置5种构型滤器32枚,其中2枚为临时滤器,置入取出均顺利,滤器无移位,术中无并发症。痊愈9例,有效14例,改善6例,无效1例。因没有及时置入IVCF进行溶栓治疗,深静脉血栓导致下腔静脉血栓6例,后置入IVCF 5例疗效良好,未放IVCF 1例,12天后因肺栓塞死亡。结论下腔静脉滤器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向肺栓塞演变具有一定价值,其置放术安全可靠,便于临床及时溶栓抗凝治疗,但其应用价值需进行综合评价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穿刺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7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行接触性溶栓治疗,均行超声引导下患肢腘静脉穿刺术.结果 69例患者均置管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溶栓、抗凝等治疗效果满意.2例患者因血栓机化,导丝置入困难,置管失败.结论 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穿刺安全简便、可操作性强,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腔静脉滤器(IVCF)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合并肺栓塞(PE)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8年9月~2012年9月,我科共收治60例下腔静脉和(或)下肢DVT患者,均经CT血管造影确诊,均行IVCF置入并置管溶栓,其中2例为永久性滤器,25例为临时性滤器,33例为可回收滤器。经大隐静脉穿刺置管50例,经腘静脉或小隐静脉穿刺5例,经胫后静脉穿刺4例,足背静脉穿刺1例。术后经溶栓导管泵入肝素和尿激酶,12例Cockett综合征患者行髂静脉血管成形术(PTA)。结果术后2~4(平均3)天,患肢肿胀开始减轻,患肢大腿(髌上15cm或14cm)较对侧粗(3±2.1)cm,小腿(髌下15cm或14cm)较对侧粗(2±1.2)cm。溶栓时间为5~9天,尿激酶总量150万~1000万U,平均772万U。1例合并红斑狼疮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3例可回收滤器未取出,滤器取出率为91%。髂静脉PTA后通畅率50%。结论急性下肢DVT患者血栓位置高、病情危重,如果患者没有抗凝和溶栓禁忌证,行IVCF置入并CDT治疗效果好,Cockett综合征PTA术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肢/盆骨骨折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置入可回收下腔静脉(IVC)滤器预防围术期肺栓塞(P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891例下肢/盆腔骨折合并DVT患者的临床资料。411例置入永久型滤器的患者未纳入研究,其余患者根据是否置入可回收IVC滤器,将患者分为滤器组(n=843)与对照组(n=637);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症状性PE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滤器组218例置入Optease型滤器,平均于(14.3±3.6)天取出可回收滤器;625例置入Celcet滤器,其中578例行滤器取出术,566例成功取出滤器(97.92%,566/578),滤器平均留存时间(15.8±4.1)天。与对照组[1.57%(10/637)]相比,滤器组PE发生率[0.12%(1/843)]明显下降(P0.05)。接受抗凝治疗患者中,滤器组和对照组PE发生率分别为0.14%(1/700)、1.47%(9/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盆骨骨折合并DVT患者置入可回收IVC滤器预防围术期症状性或致死性PE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留置导管溶栓的疗效与护理.方法:对31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检查,在DSA引导下阻断患肢浅静脉经足背静脉留置针注入碘比醇20ml,观察深静脉阻塞的程度及血栓的范围.采用Seldiinger技术,经皮健佣股静脉穿刺置人导管鞘先行下腔静脉造影,经5F猪尾导管以20ml/s速度注入碘比醇30ml,了解双侧肾静脉开口位置,于双侧肾静脉开口下方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然后经导管鞘送入溶栓导管,将溶栓导管头端置于血栓内,用肝素冒封好溶栓导管尾瑞,每8小时经溶栓导管推注10万单位尿漱酶溶液50ml(将10万单位尿激酶溶液50ml生理盐水中),常规抗凝并给予真对性护理干预.结果:31例患者治疗3~10天血栓完全溶解,血管通畅,所有患者于滤器置入第10~14天内取出.性别、年龄、骨折部位及有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留置溶栓导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做到严密观察、细致护理,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讨DSA引导下行胫后/胫前静脉穿刺置管碎栓/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对2012年8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7例混合型及中央型DVT患者行DSA引导下经胫后/胫前静脉穿刺置管碎栓/溶栓治疗,以术前、术后肢体的周径差以及溶栓后造影深静脉通畅情况评估疗效。结果:87例患者80例穿刺成功(91.9%),其中胫后静脉穿刺成功68例,胫前静脉穿刺成功12例,未穿刺成功7例行胫后静脉切开置管。置管成功后均行碎栓术,并行留置导管溶栓。与溶栓前比较,溶栓后患者小腿周径差明显减小[(4.28±1.02)cmvs.(1.06±0.42cm)],静脉通畅度评分明显降低[(10.25±1.84)vs.1.92±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SA引导下经胫后/胫前静脉穿刺置管碎栓/溶栓治疗下肢DVT是一种简便、有效、疗效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行支架置入与球囊扩张联合AngioJet机械血栓抽吸术治疗IVCS合并急性下肢DVT的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患者术前及术后患健膝下15 cm处肢体周径差的变化和术中血栓清除率评价治疗效果。此外,术后依据改良的Villaita量表评分,患者的症状、体征和下肢静脉超声及造影检查统计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的发生率和髂静脉的通畅率。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均顺利,技术成功率为100%;术中及术后均无肺栓塞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清除率达Ⅲ级48例(84.2%),达Ⅱ级9例(15.8%);术后患健侧膝下15 cm处肢体周径差从(5.8±1.7)cm降至(3.7±1.0)cm(P<0.001)。术后随访1年结果:髂静脉狭窄置入支架术后12个月的通畅率为86.0%(49/57);有8例(14.0%)患者发生PTS(Villalta评分>5分)。结论支架置入与球囊扩张联合AngioJet机械血栓抽吸术治疗IVCS合并急性下肢DVT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且易于进行的血管腔内治疗方法,具有高效的血栓清除率和高的通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腘静脉穿刺置管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CDFI或下肢深静脉造影确诊为DVT的36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患侧腘静脉穿刺,置入溶栓导管,经导管持续灌注尿激酶溶栓;对照组采用经外周静脉滴注尿激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6例)患者自治疗后第2天患肢肿胀开始减退,第4~6天时肿胀明显减退,治愈3例,显效11例,有效2例,总体有效率为100%(16/16);对照组(20例)自第2~4天起患肢肿胀开始减退,第7~9天明显减退,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6例,总体有效率为70.00%(14/20);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70,P=0.002)。溶栓治疗前后观察组肢体肿胀缓解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患肢大腿及小腿周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于高频超声引导下经腘静脉穿刺置管直接溶栓治疗DVT安全、微创、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自制多侧孔溶栓导管经腘静脉入路留置溶栓的方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分析96例采用腘静脉顺行法穿刺留置导管溶栓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治疗前后健、患肢周径差,静脉通畅率及静脉通畅评分等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96例患者介入手术技术成功率100%,术后经过5~14天留置导管溶栓后血栓大部分溶解,下肢肿胀消退;在手术及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溶栓治疗结束后双下肢周径差≤1.5cm,术后静脉通畅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9.71±2.42)分vs(3.41±1.92)分,Z=1.72,P0.05)],静脉通畅率为(71.42±14.13)%。82例患者通过3~1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5.11±3.33)个月,通过超声及临床症状体征的评估,介入治疗的有效率为95.12%(78/82)。结论采用经腘静脉入路留置自制溶栓导管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成功率较高、术后并发症较少,其中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患者行导管溶栓治疗(catheter direct thrombolysis,CDT)时,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6年11月至2008年12月在仁济医院(东院)血管外科,经CDT及后续腔内治疗的急性下肢DVT患者临床资料.全组93例(93侧肢体),其中男35例,女58例;左下肢80例,右下肢13例;年龄28~88岁,平均60±29岁.病程5 h至15 d,平均(6.28±7.08)d.结果 93例患者中,置入滤器者30例,未置滤器者63例(67.7%,63/93).左下肢DVT未置滤器者占93.6%(59/63).溶栓后复查数字减影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77例髂-股静脉血栓完全溶解,其中70例于患肢髂静脉检出狭窄或闭塞性病变,57例接受了后续腔内治疗.全组未发生症状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术后肺CTA检查:3例PE,均为置入下腔静脉滤器者;1例可疑PE,系未置入滤器者.结论 对于左下肢DVT且血栓未累及下腔静脉者,行CDT治疗时不必常规置入腔静脉滤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5例下肢DVT患者,分为置管溶栓组(n=35)和对照组(n=20)。治疗前对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以了解DVT情况。置管溶栓组: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在超声引导下行患肢静脉置管,用微量泵持续向导管内给予尿激酶和肝素;对照组经静脉注射溶栓尿激酶和肝素进行全身治疗。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复查超声,观察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置管溶栓组所有患者置管成功,其中26例治愈,6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43%(32/35)。对照组5例治愈,8例有效,7例无效,总有效率为65.00%(13/2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9,P0.05)。结论超声引导置管溶栓治疗下肢DVT特异性高、见效快、疗程短,是治疗下肢DVT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下肢深静脉取栓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手术取栓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对143例DVT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并附加大隐静脉置管区域抗凝溶栓;如合并髂静脉狭窄或闭塞同时给予处理。结果术后DVT总复发率12·6%(18/143),未行区域性溶栓、抗凝者复发率为29·8%(14/47),反之复发率为4·2%(4/96)(P<0·01),合并Cockett综合征者复发率为18·9%(14/74),而无Cockett综合征者复发率为5·8%(4/69)(P<0·01),切口淋巴瘘发生率2·8%(4/143),肺栓塞0·7%(1/143),下腔静脉滤器血栓形成0·7%(1/143),大出血0·7%(1/143),切口感染0·7%(1/143)。围手术期死亡率2·1%(3/143)。结论积极处理髂静脉病变、区域抗凝溶栓可降低DVT复发率;取栓术应列为DVT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目的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行早期血栓清除减容可恢复静脉通畅及缓解症状,目前AngioJet是国内最常用的静脉血栓清除系统,而Aspirex应用较少,本研究探讨Aspirex机械血栓清除治疗在创伤后急性DVT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20年8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54例创伤后急性DVT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行下腔静脉可回收滤器置入术,其中有Dneali 35例(64.8%)、Celect 3例(5.6%)、Cordis 14例(25.9%)、Octoparms及临时滤器(贝朗)各1例(1.9%)。患者创伤经手术及固定治疗后均行彩超检查或造影明确为髂股静脉及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其中,22例(40.7%)为髂股静脉血栓、4例(7.4%)为髂及下腔静脉血栓、11例(20.4%)为下腔静脉血栓、17例(31.5%)为股髂静脉及下腔静脉血栓。所有患者在局麻下行经腘静脉或股静途径Straub Aspirex机械血栓清除手术(PMT),术中联合导管取栓(MAT)、导管接触性溶栓(CDT)、髂静脉球囊扩张及髂静脉支架置入术。统计技术成功率、即刻临床成功率(症状缓解率)、围手术期出血发生率及术后滤器取出率。术后随访1年,超声评价目标静脉通畅率及血栓后综合征(PTS)的发生率。结果 54例患者中,3例(5.6%)行单纯机械血栓清除手术,17例(31.5%)行血栓清除联合导管取栓术,3例(5.6%)行血栓清除联合置管溶栓术,18例(33.3%)行血栓清除联合导管取栓及置管溶栓术,12例(22.2%)行血栓清除联合导管取栓及髂静脉球囊扩张术,1例(1.9%)行血栓清除联合导管取栓及支架置入术。技术成功率及即刻临床成功率均为100%。12例(22.2%)血栓III级清除,33例(61.1%)为II级清除,9例(16.7%)为I级清除,血栓清除成功率为83.3%。围手术期1例(1.9%)出现脑出血,给予停止溶栓及抗凝,2周复查头颅CT见血肿吸收,无后遗症;2例(3.7%)出现鼻出血及穿刺点血肿,给予压迫后缓解,无症状性肺栓塞及死亡等发生。滤器留置时间为(61.4±84.8)d,51例(94.4%)患者尝试行滤器取出,所有患者均成功取出。术后无血栓复发,术后1年PTS的发生率为33.3%,目标静脉通畅率为75.9%。结论 对于创伤后急性髂股及下腔静脉DVT患者,应用Aspirex机械血栓清除疗效显著,较为安全可靠,与导管吸栓、CDT、髂静脉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结合应用可改善静脉通畅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腘静脉插管定向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 6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患肢腘静脉穿刺插管,在可视条件下将导管插入至血栓近心端,经导管首次推注尿激酶20万单位后,持续注射尿激酶10万单位/h溶栓,同时每12 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400 U。以下肢肿胀消退情况评价疗效,以深静脉造影评价溶栓效果。结果经导管溶栓治疗不仅使深静脉血栓部分或完全消融,而且侧支循环开放较治疗前显著增加。患肢总消肿率(78±22)%,总溶栓率(67± 27)%,其中急性、急慢性和慢性病例溶栓率分别为75%、71%,49%,前两者显著高于后者(P< 0.05)。21例患者血栓完全消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腘静脉插管定向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能够快速溶解血栓,恢复深静脉血流通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满意,治疗方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超声影像特征和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行肝移植手术患者141例,术前均采用超声检查下肢静脉,记录有无DVT,术后1、7、14 d复查DVT发生情况.分析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史、长期饮酒史、 胆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