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联体模式下建立医护联合病房在脑卒中后失能老年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出院后仍需继续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后失能老年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80)、观察组(n=80)。对照组采取常规出院延续护理,观察组以医联体模式下建立的医护联合病房为平台对其实施延续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老年患者并发症和意外事件发生率、慢性病规范管理率、社区医疗卫生机构首诊意愿、三级医院再住院率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患者研究期间均未发生脱落。观察组并发症和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规范管理率和首诊意愿高于对照组(P0.05);三级医院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联体模式下建立医护联合病房为脑卒中后失能老年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和意外事件发生率,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意愿,降低三级医院再住院率,促进社区慢性病规范管理,使医疗护理资源得以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延续性的护养模式在脑卒中后失能老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出院的脑卒中后失能老人80例为研究对象,按出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护理及居家照料,实验组在常规的出院护理基础上运用居家照料和专业性的医院护理照护相结合模式;观察比较两组遵医依从性,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跌倒、坠床、误吸、压疮等意外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焦虑等精神症状。结果:实验组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跌倒、坠床、误吸、压疮等意外事件发生率,患者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遵医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延续性的护养模式应用于脑卒中后失能老人中,能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减少护理并发症和意外事件的发生,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减轻焦虑等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通过评估患者失能等级,为即将广泛开展的失能老人医疗保障制度提供参考价值,促进社会养老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小儿哮喘预后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接受治疗10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出院时仅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1年后对两组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效果调查。结果观察组家长在疾病认知、用药方法、急救知识方面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复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年内再次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焦虑标分、生活标分、躯体标分等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有利于提高哮喘患儿家长的健康知识掌握率,促进患儿健康行为形成,提高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下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对脑卒中失能老人及主要照顾者按出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对,对照组对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采用常规延续性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主要照顾者实施聚焦解决模式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者负担量表(CB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照顾者CBI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后实验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能减轻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负担,减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出院产妇产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在我院结束分娩出院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出院后不进行干预,观察组出院后进行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保健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产后健康知识知晓率、母亲角色适应得分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母乳喂养、沐浴、臀部护理等方面的新生儿护理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精神状态、食欲、睡眠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满足产妇出院后的身心需要,提高母婴保健能力,改善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2010年6月~2012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遵医行为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结果 观察组按时服药、按时复诊、按时锻炼和健康饮食患者所占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Ba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联体模式下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在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3月入院治疗的138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2018年1月~2019年1月入院的61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救治),2019年2月~2020年3月入院的77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医联体模式下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方法)。比较两组就诊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达标率、致残率、病死率、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就诊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达标率85.71%高于对照组的57.38%,致残率41.56%、病死率3.90%低于对照组的60.66%、1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联体模式下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就诊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达标率,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赋权增能理论对社区脑卒中失能老人康复效果的影响,为社区护士管理脑卒中失能老人的家庭康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医院双向转诊至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80例脑卒中失能老人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社区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健康赋权增能理论指导护理工作,护士进入家庭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改变老人对康复效果的认知,并与其一起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及目标,然后对老人进行相应的健康赋权,定期帮助指导及督导老人进行康复。比较两组脑卒中失能老人的日常生活能力、焦虑程度、社会活动情况。结果:干预组脑卒中失能老人干预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焦虑程度及社会活动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进行健康赋权增能理论指导护理工作,可提高脑卒中失能老人的家庭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护患一体化在精神科临床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3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医护患一体化模式,比较两组意外事件发生率、满意度及护理人员学术水平。结果: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学术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科临床风险管理中实施医护患一体化模式,降低了精神科临床意外事件发生率,提高了护理人员学术研究参与率与论文发表率,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促进了医患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6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出院后不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抑郁情况、自理能力、产褥期并发症以及社会支持度。结果观察组母婴保健知识掌握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产后乳腺炎、产褥期感染的发生率、产后抑郁EP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社会支持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拓展了产科护理服务的内容,有利于提高产妇的自我护理和护理新生儿的能力,减少产后抑郁,提高产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联体模式在慢性伤口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慢性伤口患者28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45例采用常规延续性护理,干预组144例在医联体模式下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的换药次数、换药费用和护理治疗12周时的痊愈率。结果干预组换药次数、换药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治疗12周时痊愈率93.9%与对照组的74.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联体模式可使慢性伤口患者得到规范有效的延续护理,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慢阻肺患者戒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出院后不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戒烟情况、随访时的肺功能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近期戒烟成功率和中期戒烟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疗效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二氧化碳分压( PCO2)显著低于对照组、氧气分压( PO2)、最大呼气流量( PEF)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有利于督促慢阻肺患者戒烟,进一步确保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出院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住院部2015年1~6月收治并康复出院的脑卒中患者11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编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以生活质量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评价指标,比较2组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效果。 结果 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家务活动评分、家庭关系评分、工作及经济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2.202,P=0.021;t=1.991,P=0.031; t=3.591,P<0.001; t=2.438,P=0.019)。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F组间=5.783,P=0.049)。 结论 应用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出院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脑卒中患者对疾病康复及日常保健的认识和自我护理能力。方法将218例脑卒中出院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出院后电话随访。结果出院后1年内观察组患者再次住院率为4.58%,对照组为1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进行定期电话随访,给予延续性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能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出院的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出院后1、3、6个月ADL量表计分明显较出院时明显改善(P<0.05),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17护"微信平台对脑卒中病人开展出院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住院保守治疗后出院的100例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按出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病人出院时给予传统出院护理,观察组病人通过"317护"微信平台实施出院的延续性护理,及时干预病人出现的护理问题。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当天及出院后3个月复查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抑郁水平。[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后3个月BI得分优于对照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病人延续性护理中应用"317护"微信平台,能够促进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降低卒中后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17.
周婵娟 《妇幼护理》2022,2(16):3792-3794
目的 分析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对辖区居民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辖区居民之中的142例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的依从行为,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F-36量表的多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辖区居民慢性病患者进行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依从性,提高自护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延续性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医护一体化延续性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遵医行为依从率、肺功能指标、运动耐力、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疾病急性加重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延续性健康教育能够提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遵医行为依从性,改善肺功能及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19.
车之烨 《妇幼护理》2024,4(6):1421-1423
目的 探究医养结合模式用于养老院失智失能老人照看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2017 年 9 月至 2023 年 9 月期间我中心收治 的 65 例失智失能老人,以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 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3 例)实施医养结合模式。 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痴呆程度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痴呆程度及风险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养老院失智失能老人实施医养结合模式,有利于提高生活质 量,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老人痴呆程度,减少风险事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脑卒中恢复期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出院后给予传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出院后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生活质量、复发、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3个月、6个月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脑卒中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ADL和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复发风险,提高患者和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