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究PDCA循环法在抗肿瘤药物及其辅助用药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我院各科收治的肿瘤患者164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肿瘤药物及其辅助用药管理,研究组则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开展PDCA循环法。对比两组患者辅助用药期间的差错情况、用药服务满意情况和不合理应用情况。结果研究组的选用药品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给药途径及药品剂型不合理和重复给药等差错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的用药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的各抗肿瘤药物及其辅助用药不合理应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抗肿瘤药物及其辅助用药规范化管理中开展PDCA循环法可以明显降低用药差错的发生率和各抗肿瘤药物及其辅助用药不合理应用率,进而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用药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科学》2016,(6):90-93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医院药剂科管理中的应用,分析提高药品管理质量、实现合理用药实践做法。方法运用PDCA循环理论进行数据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进行干预。将2013年2月~2014年1月采用PDCA循环后所发放的65782件药品设为观察组,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采用PDCA循环前所发放的54780件药品设为对照组。观察采用PDCA循环法前后药库药品管理情况;另抽取我院1000份病历,其中采用PDCA循环前500份病历做为对照组,分析临床药物使用的医嘱共计21641项;采用PDCA循环法后的500份病历为观察组,分析临床药物使用的医嘱共计19859项。观察实施PDCA循环法前后药品临床使用情况。结果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后药物不合理医嘱率明显低于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发现采用PDCA循环前所发放的54780件药品中,药品有效使用率为96.90%,药品去向明确率为98.45%,药品不合格报损率为3.10%。采用PDCA循环后所发放的65782件药品中,药品有效使用率为98.80%,药品去向明确率为99.45%,药品不合格报损率为1.10%。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后药品有效使用率、药品去向明确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后药品不合格报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药剂科管理使用PDCA循环能帮助规范医院药品管理流程,加强医疗药品管理质量,改善不合理用药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PDCA循环在合理用药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收集不合理用药病例,运用PDCA循环法分析问题、找出原因、制定措施并实施干预。对实施PDCA前后不合理用药类型、例数进行研究。结果应用PDCA循环法后本院合理用药水平有了显著提升。改善前不合理用药发生频数为621例次,改善后为326例次;10种不合理用药类型中有7项指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项指标极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PDCA循环可以有效地减低不合理用药率,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PDCA循环干预管理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PDCA循环管理干预前(2017年第1季度)787例、PDCA循环管理干预后(2019年第1季度)717例行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出院病历,对比分析持续干预前后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结果:PDCA循环干预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稳定控制在30%以下,总合理使用率、品种选择合理率、术前给药时机合理率、术中合理追加率、术后24 h停药率以及术后平均疗程均有明显改进,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提高了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合理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普外科I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开展PDCA循环的应用效果。方法某院在2018年10月~2019年5月在普外科I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中开展PDCA循环管理,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4个阶段,比较实施前后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不合理用药率明显低于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P<0.05)。结论在普外I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开展PDCA循环管理,能够规范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减少不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降低门诊药房儿科处方差错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6月实施PDCA循环法前和2018年7-12月实施PDCA后的门诊药房儿科处方为研究对象,在各时间段内选择儿童处方各1000张,比较实施前后门诊药房儿科处方差错率.结果:实施PDCA循环法后门诊药房儿科处方差错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药房儿科处方管理应用PDCA循环法的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处方差错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临床抗菌药物管理活动中应用PDCA循环的效果。方法以PDCA循环质量管理法实施时间为分界线,划分PDCA循环质量管理工作开展的各个阶段,每个阶段为3个月:2018年5~7月为活动开展前,2018年8~10月为PDCA前期,2018年11月~2019年1月为PDCA中期,2019年2~4月为PDCA后期,2019年5~7月为PDCA末期。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中实施PDCA循环质量管理法,比较各阶段门诊和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率、住院患者病原微生物送检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人均抗菌药物费用。结果PDCA循环管理后,门诊和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呈现持续性下降。PDCA末期,门诊和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6.56%、39.04%,明显低于活动开展前的22.46%、67.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率逐渐降低,而住院患者微生物送检率逐渐升高。PDCA末期,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率26.80%低于活动开展前的100.00%,住院患者病原微生物送检率36.36%高于活动开展前的14.7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开展前、PDCA前期、PDCA中期、PDCA后期、PDCA末期抗菌药物DDDs分别为73.25、65.18、47.24、38.12、32.84。PDCA循环管理后,抗菌药物DDDs逐渐降低。人均抗菌药物费用持续下降。PDCA末期的人均抗菌药物费用(6543.15±16.71)元低于活动开展前的(7561.12±14.26)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质量管理法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中能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率,提高微生物送检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的运用对降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及联合用药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运用PDCA循环法对内分泌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干预,利用医院HIS信息系统回顾性抽取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2019-2021年)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人数占比、住院患者平均使用抗菌药物疗程等,在临床药师干预跟踪后,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数据进行对比。结果:经过PDCA循环管理后,内分泌科室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从实施前(2019年)的41.17%,经干预后下降至(2021年)39.17%;使用强度从实施前的43.76 DDDs,经干预后下降至32.07 DDDs;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人数占比从干预前的41.97%,下降至干预后的24.73%;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天数从实施前的21.17天,经干预后下降至17.17天;以上数据干预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对患者的用药进行管控可降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减少抗菌药物的联用,缩短使用疗程,PDCA循环法的干预有利于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手术室护士的管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DCA循环法,从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等方面进行管理,比较实施PDCA循环法前后手术室情况。结果实施PDCA循环法后,手术室情况与管理前比较,在环境、安全、消毒、质量、关怀、文件方面具有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采用PDCA循环法能够改善手术室情况,为手术室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PDCA循环管理法在本院肿瘤内科抗肿瘤中药制剂使用中的管理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收集抗肿瘤中药制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临床药师干预、专项处方点评等措施,规范抗肿瘤中药制剂的临床使用。比较PDCA执行前(2016年7~12月)与执行后(2017年7~12月)本院肿瘤内科抗肿瘤中药制剂的金额、用药频度和用药合理性,评价PDCA循环管理法的效果。结果使用PDCA循环管理法干预后,肿瘤内科抗肿瘤中药制剂人均药品费用由1409.71元降至1106.16元,且注射剂型的DDDs较干预前下降。干预后的抗肿瘤中药制剂使用合理率达68.99%,较干预前的45.42%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可以有效地促进抗肿瘤中药制剂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1.
PDCA循环在规范长春西汀注射液使用中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采用PDCA手段,使用专项处方点评模式,规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辅助用药长春西汀注射液的临床使用。方法 以全院使用长春西汀注射液的临床科室为研究对象,实施PDCA循环法。药学部成立长春西汀注射液使用专项点评小组,制定评价细则,抽取全院使用长春西汀注射液病例进行点评,连续3期。经过反馈、沟通、达成共识、公示等环节,比较3期之间长春西汀注射液使用合理情况的差异,评估专项点评效果。结果 经过3期专项处方点评,全院长春西汀注射液使用不合理率从39.80%下降至13.30%(P<0.05)。第1期点评结果中不合理率较高的科室也取得了较大的改善。结论 通过PDCA循环管理,有效规范了长春西汀注射液的临床使用,可将其用于其他药品的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方法提高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管控措施的效果。方法 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完善重点监控药品管控制度、监测预警、点评通报、考核奖惩等措施,比较2016年7月-2017年6月(PDCA执行前)和2017年7月-2018年6月(PDCA执行后)重点监控药品管控效果。结果 执行PDCA循环管理方法前后,重点监控药品的DDDs从1 442 055.98下降至1 221 586.24,销售金额从13 916.27万元下降至12 315.75万元,使用合理率从61.53%上升至87.01%。结论 PDCA循环管理方法能改善重点监控药品管控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法规范医院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腹股沟疝手术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方法收集资料,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督促落实措施,检查和持续改进。对实施PDCA循环前的2010年5—7月及实施PDCA循环后的2011年4—6月3种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应用PDCA循环法后,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下降,由实施前的100%下降为实施后46.67%(P<0.01);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明显得到改善。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可有效规范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以SWOT分析结果为切入点,分类构建及实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管策略,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为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分别于监管策略实施前和监管策略实施后随机抽取600例出院且医嘱涉及抗肿瘤药物使用的患者资料,分析比较策略实施前后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变化情况。结果 策略实施后,我院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不合理现象得到显著改善,尤其是在既往不合理用药较严重的非肿瘤科室及既往不合理用药较常见的类型,如给药剂量不合理、溶媒用量不合理、给药顺序不合理等,用药不合理率由干预前的19.5%下降到干预后的1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管策略的构建及实施有利于抗肿瘤药物合理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规范儿科辅助用药磷酸肌酸钠的临床使用,促进辅助用药的合理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选取儿科使用磷酸肌酸钠的病历1 300份,其中2015年1月-2016年7月期间700份为PDCA循环干预前组,2016年9月-2017年2月期间300例病历为第1轮干预组,2017年3月-9月期间300例病历为第2轮干预组,对比分析持续干预前后磷酸肌酸钠的用药情况。结果 实施2轮PDCA循环管理干预后,儿科磷酸肌酸钠使用显著减少,用药频度由736(干预前)降至193(干预后),且用药合理率明显提高,从干预前66.86%提高至第2轮干预后的93.00%。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在规范儿科辅助用药磷酸肌酸钠的临床合理使用中持续改进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疗单位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监测管理办法,提高ADR报告和监测管理质量,促进医院安全、合理用药。方法:运用PDCA循环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分析贵州省肿瘤医院2011-2015年ADR监测情况,提出持续改进措施,促进我院安全、合理用药。结果:我院5年上报ADR数量为1363例,其中运用PDCA管理方法前(2011年)有效例数仅为47例,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2012-2015年ADR有效例数分别为171、286、417、442例,报告总例数逐年升高;2011-2015年严重的ADR报告例数分别为0(占0.00%)、58(占33.92%)、142(占49.65%)、118(占28.30%)、172(占38.91%)例;有效报表的比例从2011年的82.46%上升到2015年100.00%;对比实施管理前我院ADR报告的品种和数量明显增多,以抗肿瘤及其辅助用药为主,占57.45%;2011-2015年抗肿瘤药物引发的严重ADR累及系统以红细胞异常为主,占68.67%。结论:运用PDCA循环和质量管理工具,坚持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序渐进,能有效提高ADR监测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地减低风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PDCA循环原理下医院基本药物制度推行对合理用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医院基本药物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对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 通过制定和推行一系列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落实方案及措施,运用PDCA循环原理策略加强各项干预计划的落实,考察实施后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及合理用药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PDCA循环管理后,医院基本药物品种遴选比例、基本药物临床配备率、基本药物使用率、基本药物使用金额比分别由2013年的54.5%,32.4%,23.0%,17.6%上升为2015年上半年的75.07%,45.25%,45.57%,29.29%;医院药占比由2013年的40.12%下降至36.67%,临床用药合理性不断提高。结论 PDCA循环有效促进了医院基本药物优先、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门急诊输液患儿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12月本院门急诊输液患儿320例,实施PDCA循环管理,统计PDCA循环施行前后输液相关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护士以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 PDCA循环法施行后,门急诊输液相关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护士及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对门急诊输液患儿实施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降低门急诊输液相关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士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药剂部门整合后的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效果。方法将医院门诊/急诊药房、住院药房重新整合为药学部所辖的相对独立部门,建立相应的药品服务内容、药物流通路径、药师岗位调整、药品送达科室监督等管理制度,并在实施半年后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优化。比较PDCA循环管理前后的工作质量指标,以及药品过期、滥用、损坏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管理前比较,管理后的审方覆盖率、送药率、药师月人均调配处方数及科室人员工作质量总分均显著升高,药品过期、滥用、损坏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药剂部门整合后进行PDCA循环管理,有利于药剂部门管理质量的提高及不良事件的减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本院综合干预在肿瘤辅助治疗药物临床使用管理中的效果,为临床合理使用和管理此类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从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调取2015 ~ 2017年的肿瘤辅助治疗药物的使用数据,统计分析肿瘤辅助治疗药物的使用特点及变化趋势,并每年抽取200份肿瘤治疗病历,对肿瘤辅助治疗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点评。结果:3年间肿瘤辅助治疗药物销售金额总体呈下降趋势,辅助药物药占比逐年下降,肿瘤辅助治疗药物人均费用逐年降低;各类肿瘤辅助治疗药物和DDDs排名前10的注射用肿瘤辅助治疗药物均趋于合理化;3年来人均注射用肿瘤辅助治疗药物品种数逐年下降,不合理用药现象逐年减少。结论:通过用药前、后综合干预措施3年来肿瘤辅助治疗药物在临床的使用趋于合理,有效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