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密蒙花颗粒对SD大鼠的亚慢性毒性作用及其血液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雌雄各半),即空白对照组及密蒙花颗粒低、中、高剂量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亚慢性毒理实验,其中3个给药组分别将密蒙花颗粒23.75 g、45 g、95 g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灌胃体积为20 mL/kg,空白对照组予以同等灌胃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各实验组及对照组血常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尿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血钾、血钠、血氯、肌酸激酶等指标变化情况,从而进一步评价密蒙花颗粒对SD大鼠血液系统、肝脏、肾脏、心脏等的毒性作用.结果 密蒙花颗粒对SD大鼠血液生化相关指标无不良影响.结论 密蒙花颗粒对SD大鼠血液生化指标无明显慢性毒性反应,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汗净口服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和大鼠的长期毒性作用。方法:按最大给药法一日内分3次灌服(960g/kg)小鼠,观察7天内动物的死亡情况;按不同剂量(80g/kg、40g/kg、2g/kg)给大鼠连续灌胃12周,停药2周,检测其血象、血液生化指标、脏器重量及重量指数,并做病理切片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小鼠7天内未引起死亡;大鼠血象、血液生化指标、脏器重量及重量指数检测未见异常,病理组织切片无异常改变。结论:小鼠灌服血汗净960倍于临床剂量,大鼠灌服血汗净80倍、40倍、20倍临床剂量末见急性毒性反应和长期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灵芝孢子粉对大鼠长期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连续重复给予灵芝孢子粉对大鼠产生的毒性反应.选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实验设低、中、高3个剂量组和1个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30 d,每周称体重1次,停药后测试大鼠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各剂量组大鼠各项生化指标、血常规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对受检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特异性病变.结论:灵芝孢子粉4.50 g/kg剂量大鼠连续服用30 d为无毒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动物对颈舒颗粒的急性和慢性的毒性反应。方法:灌胃给药测定小鼠最大给药量,观察7d内动物的死亡情况;大鼠分对照组,颈舒颗粒高、中、低剂量组(24,12,6g.kg-1/d),连续灌胃12周。结果:颈舒颗粒的小鼠的最大给药量为120g.kg-1/d,相当于临床成人用量的100倍以上。大鼠长期灌服颈舒颗粒,动物一般状况、血液和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病理解剖观察均未发现明显异常,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颈舒颗粒未见有明显毒性反应,表明本品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探讨长期口服蒲元胃康胶囊的毒性作用。②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 组和蒲元胃康胶囊高、低剂量组分别以6.6和4.0g/kg体质量蒲元胃康胶囊对大鼠灌胃,对照组则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组吕鼠用药周期120d,观察给药期间大鼠一般状况和体 量增长、血常凝血时间、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及组织器官等方面的变化。③结果3组大鼠一般状况未见明显差异;而大鼠体质量增长、血常规、凝血时间、部分血液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久泻宁动物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1)观察久泻宁一日内小鼠灌胃1~3次后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测定最大耐受量;(2)观察久泻宁给大鼠连续灌胃3个月,对机体产生的毒性反应、严重程度及可逆性,确定无毒剂量。为人拟用量提供参考。方法 (1)久泻宁小鼠灌胃,一日2~3次,观察急性毒性反应.测定最大耐受量;(2)久泻宁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和一个对照组,大鼠连续灌胃3个月,观察外观行为和体质量变化。试验期结束。每组取1/2动物活杀。检测血常规、血液生化、病理组织;1/2动物停药进行3周的恢复期观察后。同法检测上述指标。结果 久泻宁小鼠灌胃给药的最大耐受药量为750g/kg(含生药)。相当临床日拟用量(2.5g/kg)的300倍;大鼠连续3个月灌胃给药的无毒剂量为125g/kg(含生药).相当临床拟用量50倍。结论 久泻宁无明显毒性,安全范围大。临床日拟用量2.5g/kg、疗程1个月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防栓合剂对实验动物长期毒理的研究,综合评价该中药复方制剂的安全性,为其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安全依据。方法取4-5周龄的SD大鼠88只,♀♂各半,按体重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及防栓合剂50.0原生药g·kg~(-1)、25.0原生药g·kg~(-1)、5.0原生药g·kg~(-1)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一月。每周测体重、摄食量1次,并根据体重调整给药量,逐日观察。给药1月末时进行血液细胞学、血清生化指标及主要脏器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1)给药1月后未发现防栓合剂各剂量对大鼠毛发、粪便、行为活动、体重及摄食量有明显影响。(2)血液细胞学指标检测结果显示:防栓合剂50.0原生药g·kg~(-1)组♂大鼠NEUT升高;防栓合剂5.0原生药g·kg~(-1)组♀大鼠WBC、RBC、HGB升高。血清生化学指标检测结果显示,防栓合剂50.0原生药g·kg~(-1)组♀大鼠AST、UREA、CREA及CK降低;♂大鼠UREA、CREA、CK降低;♂♀合并大鼠血清AST、UREA、CREA、CK降低。防栓合剂25.0原生药g·kg~(-1)组♀大鼠UREA、CREA降低;♂大鼠UREA、CREA及CK降低;♂♀合并大鼠UREA、CREA、CK降低。防栓合剂5.0原生药g·kg~(-1)组♀大鼠AST降低;♂大鼠AST、UREA、CK降低;♂♀合并大鼠AST、UREA、CK降低。以上指标与对照组同性别大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病理检测发现:对照组见甲状腺腮后体残留3例,肝脏肝细胞坏死伴炎细胞浸润3例,肝细胞空泡形成3例,肾脏间质慢性炎细胞浸润1例,肾小管钙化物沉积1例,肾小管囊性扩张1例,前列腺间质慢性炎细胞浸润5例;防栓合剂50.0原生药g·kg~(-1)组甲状腺腮后体残留2例,肝脏肝细胞坏死伴炎细胞浸润4例,肝细胞空泡形成3例,肾脏间质慢性炎细胞浸润1例,肾小管囊性扩张2例。结论连续灌胃防栓合剂各剂量1个月,对大鼠的体重增长、摄食量、生化指标以及血液学指标均无明显的病理性损伤,提示灌胃防栓合剂对大鼠无明显的蓄积性毒性作用,其安全剂量为50.0 g/kg,约为临床人用量的23.4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肠胃宁胶囊单次和重复给药的临床前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40只小鼠分为肠胃宁胶囊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小鼠,肠胃宁胶囊给药剂量为32 g/kg,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纯水,详细观察动物体征至药后14 d,剖检肉眼大体观察各脏器形态。120只大鼠分为肠胃宁胶囊9、3、1 g/kg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30只大鼠,连续灌胃给药13周,分别于给药13周和停药后4周时取部分大鼠进行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肠胃宁胶囊以32 g/kg剂量单日灌胃给药,药后观察至第14天小鼠未见明显毒性反应。肠胃宁胶囊9、3、1 g/kg剂量连续灌胃给药13周,大鼠体重、血液学、血液生化学指标及组织病理学未见明显毒性反应。结论肠胃宁胶囊小鼠单次给药最大给药量为32 g/kg;大鼠重复给药13周最大无毒反应剂量大于9 g/kg。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儿葫芦散对大鼠的毒性反应,对小儿葫芦散作临床安全性再评价。方法:选用Wister大鼠为受试动物,观察小儿葫芦散以生药3g/kg、6g/kg的剂量1次/d给药,连续4w以观察其毒性反应。结果:给药期间动物的一般情况、体重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实验4w及恢复期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动物尸检各主要脏器未见明显病理改变,对照组动物脏器系数和各给药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且均在正常范围,各器官组织未见病理学改变。结论:小儿葫芦散连续4w给大鼠灌胃给药未出现任何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研究五味麝香丸长期给药毒性反应。方法分别以0.030、0.075、0.225 g/kg3个剂量连续21 d给大鼠灌胃给药,对大鼠进行一般状况、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和主要脏器病理组织学观察和检查。结果给药期间各组动物外观体征、一般活动等未见异常情况,体质量变化和饲料消耗量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意义;给药组动物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意义;给药组动物心、肝、脾、肺、肾等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药物引起的异常改变。结论本试验条件下未观察到五味麝香丸对大鼠的明显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利福平(RFP)灌胃后不同时段大鼠尿液的代谢表型改变及其与组织病理学和血液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0和100mg/kgRFP3组,每组12只。每日灌胃给药1次,分别于给药第3、7、14天次日每组处死4只大鼠,采集血液标本和肝标本,进行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收集给药前24h及给药期间每天24小时的尿液,测定质子核磁共振(1H-NMR)谱,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模式识别。结果在给药7d后,100mg/kgRFP组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脏组织病理显示RFP仅在较高剂量(100mg/kg)、较长给药时间(14d)时表现出轻度的肝毒性。各组大鼠尿液的代谢谱各不相同,随着给药时间的推移,大鼠尿液1HNMR谱发生一定改变。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尿样1HNMR谱葡萄糖和牛磺酸显著增加,2-酮戊二酸和柠檬酸显著降低。结论尿液代谢谱的改变与常规毒性评价指标的改变相符合且更灵敏。大鼠尿液1H-NMR代谢轨迹与RFP作用时间密切相关,RFP引起的肝毒性与三羧酸循环中能量代谢异常及葡萄糖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查动物灌胃给予鼻力宝胶囊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方法:参照Bliss法。大鼠分鼻力宝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对照组,连续灌胃4周,停药恢复期2周。观察实验期间大鼠的行为活动、外观体征、体重、摄食量的变化,给药末和恢复期末两次解剖,检测血液常规、血液生化、脏器系数。观察组织器官病理学变化。结果:鼻力宝胶囊半数致死量为128.8g/kg,95%平均可信限:119.3~139.1g生药/kg;长期毒性实验,鼻力宝胶囊对大鼠经口给药的高剂量为鼻力宝胶囊相当于生药30g/(kg·d),无明显毒性反应。结论:鼻力宝胶囊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回春散对幼年大鼠生长发育产生的毒性和一般毒性反应,判断主要的毒性靶器官或靶组织及其损害的可逆性,确定无不良反应剂量,为临床儿科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实验用SPF级幼年SD大鼠(21 d,刚断乳),设溶媒对照组,回春散低、中、高剂量组(0.4、1.2、3.6 g/kg,分别为临床等效剂量的2.3、7.0、21.0倍) 4组,经口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4周。给药后每周1次测定动物体质量及摄食量,每两周1次测定顶臀长度,2、4、8周通过笼内观察、手持观察、开放场观察、反射评价、肌张力评价神经系统的发育毒性,期间一定时间点检查生殖系统发育指标。在给药结束(4周)后,取2/3动物采血解剖,进行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等检测,同时进行眼科、骨髓、胫骨长度及病理学检查。恢复期4周结束后对剩余动物进行各项检查。结果给药期间和停药观察期间动物笼旁观察体质量及摄食量、眼科检查、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检查、尿常规检查、胫骨长度和顶臀长度、神经系统及生殖系统发育指标、性激素(雌二醇和睾酮)水平、免疫球蛋白、大体解剖和各脏器的质量及脏器系数、组织病理学均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异常改变。结论回春散对幼年大鼠经口灌胃给药4周及停药4周未见发育毒性,也未见其他毒性反应,最大无毒性反应剂量为3.6 g/kg(按小儿体质量12kg折算,以21 d幼年大鼠体质量50 g计,为临床小儿用剂量的108倍,等效剂量的21倍)。  相似文献   

14.
感冒咳嗽冲剂的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感冒咳嗽冲剂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方法:以感冒咳嗽冲剂的最高浓度和能耐受的最大容量给小鼠灌胃,计算其最大给药量;长期毒性实验,分别以相当于成人每千克体重日用量的20倍、6.3倍和2倍,对大鼠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28d,给药期间观察动物的中毒反应,并且每周测体重1次,停药次日采血进行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检查,给药第28日处死动物取各脏器称重,计算脏器系数,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测得感冒咳嗽冲剂对小鼠的最大给药量为43g/kg,相当于成人日用量的100倍,连续观察7d,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对大鼠的长期毒性实验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给药组的体重增长、血常规、尿常规、血液生化、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明显器质性损害。结论:感冒咳嗽冲剂无明显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蒲薏颗粒对大鼠长期给药可能产生的毒性反应,为临床应用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蒲薏颗粒高、中、低剂量组(以生药计分别为4.8、2.4、1.2 g/kg,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50倍、25倍、12.5倍),每组30只,雌雄各半,每日灌胃2次,连续给药26周,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体重、摄食量,测定给药第13、26周及停药后2周大鼠的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解剖学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的情况.对照组给予等容量蒸馏水.结果:蒲薏颗粒各组动物一般状况良好,体重增长、脏器系数、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解剖学和主要脏器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蒲薏颗粒在临床剂量范围内毒性小,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报》2014,(9):1304-1308
目的:研究脑脉舒康胶囊的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评价脑脉舒康胶囊的安全性。方法:在急性经口毒性实验中,采用最大给药量实验方法,以20 g·kg-1剂量的脑迈舒康胶囊给予小鼠灌胃,24 h内给药3次,给药后连续观察7 d,详细记录小鼠体质量、一般外观表现、中毒症状及死亡情况;在慢性毒性实验中,采用大鼠13周喂养实验,以4 g·(kg·d)-1、8 g·(kg·d)-1、12 g·(kg·d)-13个剂量的脑脉舒康胶囊组,每周给药6 d,连续灌胃13周,每日观察大鼠的外观体征、行为活动及粪便情况等,并于给药结束每组雌雄各半随机抽取1/2大鼠动物,进行血象、血液生化指标、肝肾功能、脏器指数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剩余动物停药恢复2周,同前完成相应指标的检查。结果:在急性毒性实验中,并未见动物有中毒症状,无动物死亡,外观表现未见异常;在慢性毒性实验中,实验期间动物生长发育良好,停药前后各剂量组动物体质量、血象、血液生化指标、肝肾功能、脏器指数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脉舒康胶囊对实验性小鼠无明显急性毒性作用,脑脉舒康胶囊长期用药对实验性大鼠无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17.
黄连合剂对大鼠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连续灌胃给予黄连合剂对大鼠是否产生毒性反应。方法:黄连合剂30.0、15.0、7.5 g生药/kg连续灌胃给药26周,给药结束时测大鼠体重、尿液、血液学常规、血液生化、脏器系数及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黄连合剂各剂量组大鼠发育正常,各项检测结果未见与用药相关的异常变化,主要脏器病理形态也未出现异常改变。结论:黄连合剂最大剂量7.5 g生药/kg未见毒性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服之灵对大鼠的长期毒性作用。方法以健康SD大白鼠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服之灵高、低剂量组,服之灵分别按3g/kg、1.5g/kg体重灌胃给药,连续给药4wk。观察给药期间及停药后大鼠的一般状况、体重变化、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及组织器官等方面的变化。结果在连续给药4wk后,除极少数指标外,服之灵各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增长,外周血象、血液生化学指标、脏器系数及各组织器官的病理形态均未见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组基本一致。结论服之灵连续给药4wk,对SD大鼠的无毒反应剂量为1.5g/kg.d^-1。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软坚消瘿颗粒对大鼠血液及血液生化的影响,探讨软坚消瘿颗粒长期毒性反应,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雌雄SD大鼠各120只,按体质量、性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软坚消瘿颗粒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6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软坚消瘿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软坚消瘿颗粒8 g生药/(kg·d)、20 g生药/(kg·d)、60 g生药/(kg·d)灌胃。2次/d,每周给药6 d,周日停药。实验周期为26周,其中,给药周期为24周,恢复期2周。给药3个月,给药6个月,停药恢复半个月后,各组随机选取数量约1/3大鼠麻醉后,腹主动脉采血,供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检测。结果软坚消瘿颗粒对大鼠长期毒性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检验结果显示,低、中、高3个给药组大鼠中期、末期以及恢复期血液学检测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部分结果显示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从专业角度分析,认为没有毒理学意义。结论软坚消瘿颗粒按实验的剂量服用安全,对大鼠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用止咳祛痰糖浆对大鼠灌胃进行长期毒性试验,以观察其安全性,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止咳祛痰糖浆按15ml/kg、10ml/kg、5ml/kg进行大鼠灌胃,该剂量分别是拟临床推荐剂量的60、40、20倍,给药30天,观察止咳祛痰糖浆对大鼠体重增长的影响及脏器与体重之比、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病理组织学检查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大鼠给药30天后,各项指标正常,未出现毒性反应。结论止咳祛痰糖浆较为安全,可供临床研究试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