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疮疡,系外科疾患的总称,包括痈、疽、疔、疖、丹毒、流注、流痰、瘰疬、臁疮、褥疮、瘿瘤等等。疮疡的致病因素不外乎外感、内伤二大类。外感包括感受六淫邪毒及外来伤害等;内伤指七情所伤,饮食  相似文献   

2.
1明确病因,把握病理机制转化外科疾病的发生,从病因上看包括有:外感六建、清志内伤、外来伤害、感受特殊邪毒以及房事损伤等方面。在外感六淫中应重点掌握六淫化火,即外科疮疡多由火毒、热毒所致。另外,六淫诱发、六淫直接伤害人体和六淫致病有季节性,也是其致病的特点。情志内伤,分为情志化火和情志内伤脏腑。外来伤害是外科致病因素中独具特点的一种,它作用快,且多易直接发病.学习病理机制的转化,重点是掌握中医外科疾病过程中,由于发病的总机理是随着病的发生与发展而变化的,与此同时也反应了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把握疾病…  相似文献   

3.
大骨节病病因不外乎外感与内伤.外感病因主要指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因素;内伤病因包括七情内伤、饮食不宜及瘀血、痰饮等病理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从外而感为外感,从内而生为内伤。对致病因素做这样归类是可以的,但若将疾病归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类,并由此还建立了“外感病学”,其意义和立论依据就值得商讨了。中医的外感致病因素和内伤致病因素,在解释发病机理方面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外因和内因作用的辩证法关系,绝对的“外感病”和“内伤病”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中医毒邪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毒邪的含义主要包括五方面:一泛指药物或药物属性;二指病名;三指病因;四指治法;五为虚词。毒邪致病特点有峻烈性、顽固性、相兼性。毒邪可分为外毒、内毒。外感六淫、内伤火热与毒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外感病时,邪气亢盛病情危重时才可称毒,内伤病时,湿邪和瘀血长期蕴结淤积到一定程度,引起机体脏器功能严重损伤或衰竭,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时才称为毒邪。  相似文献   

6.
脉络病变病因与发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入研究胸痹心痛、中风、心悸等脉络病变的致病因素与发病机制是脉络学说发展的历史需求,结合西医学关于血管病变发病因素及致病规律研究的最新进展,从气候变化异常——外感六淫、社会心理应激——内伤七情、环境污染影响——毒损脉络、饮食起居异常——劳逸失度、代谢产物蓄积——痰湿瘀毒等角度探讨脉络病变发病因素和机制,对提高上述重大疾病临床防治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汤金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凤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7):534-535
再生障碍性贫血(下称“再障”),是目前血液病的常见病证。由于污染等日渐加重,发病率日趋增高。再障,属中医虚劳、血证等范畴。其致病因素有外感六淫邪毒、内伤饮食七情、先天禀赋不足、个性禀赋差异、后天调养失度、久病耗精伤血,积虚成损为劳。  相似文献   

8.
瘀血是临床各科各种疾病常见病理因素,活血化瘀应用十分广泛。瘀血可以于许多病理因素相并存在,外感六淫七情内伤痰浊水湿等病因都可以引起淤血。在临床中充分认识活血化瘀的应用范围,适应症,瘀血致病特点,对提高临床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温病是由温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由于“无邪不有毒,无毒不发病”,故换言之,温病是感受温热毒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温热毒邪的涵义是:六淫邪气蕴蓄不解而形成具有温热属性的一类致病因素。因其致病与时令季节相关,并能引起流行,故又称温热时毒,温热毒邪大体包括风热时毒、暑热时毒、湿热时毒、燥热时毒、温热时毒等等。虽然温热毒邪是近  相似文献   

10.
温病概念的含义温病是由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急性热病。这个定义,较为准确、全面地概括了温病的性质和特点,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明确外感温邪是温病特异的致病因素。所谓温邪,是指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如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等。此外疠气、温毒的性质,也属于温邪的范围。由于温邪具有从外侵袭人体的特性,故与内伤杂病往往因七情不调、饮食劳伤而发的病因不同;温  相似文献   

11.
毒邪的源流及其分类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邪是一类重要的致病因素,既可由外侵入,又可由内产生,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演变密切相关.对其认识也是逐渐深入的,经历了萌芽、丰富、形成和发展四期,对研究防治外感温热类疾病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外毒病因理论体系,随着对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必将对防治内伤类疾病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各种毒邪致病,均有一定的特点,但也有明显的共性,即骤发性、广泛性、酷烈性、从化性、火热性、善变性、趋向性、趋本性、兼挟性和顽固性.从病因角度对毒邪进行研究,对于丰富和发展病因理论、防治毒邪所致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毒邪的源流及其分类诠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毒邪是一类重要的致病因素,既可由外侵入,又可由内产生,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演变密切相关。对其认识也是逐渐深入的,经历了萌芽、丰富、形成和发展四期,对研究防治外感温热类疾病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外毒病因理论体系,随着对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必将对防治内伤类疾病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各种毒邪致病, 均有一定的特点,但也有明显的共性,即聚发性、广泛性、酷烈性、从化性、火热性、善变性、趋向性、趋本性、兼挟性和顽固性。从病因角度对毒邪进行研究,对于丰富和发展病因理论、防治毒邪所致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浅谈湿病     
祖国医学认为"湿"是外感病的一种致病因素,属"六淫"之一。如冒雨涉水,居住潮湿等情况均可使湿邪侵入人体而致病,这是一种"外湿"。人体脏腑内伤,如脾失健运,湿自内生,亦可致病,这是一种"内湿"。然外感湿邪太甚可使脾阳受困,若内伤脾虚可以湿自内生,二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不过外感湿邪而致病,以湿重的症状为主,兼见脾虚之象,如因倦乏力,纳差,口淡或粘腻或发甜,胸闷脘痞,腹胀或恶心欲呕,苔厚  相似文献   

14.
肾病综合征病因为外感和内伤。外感是指风寒湿邪乘虚侵袭,伤及肾脏,还可通过传变由表入里、由上而下,逐渐波及肾脏。内伤致病因素主要是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累过度等。病机为脾肾两虚,水湿瘀血互结则影响各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以运脾化湿、健脾温阳、调理脾胃升降、疏肝行气之治法,从脾论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中医内科急症,主要是指外感性疾病或内伤杂病在发病过程中,由于邪毒过于强烈,或致病因素长期作用于机体,而致脏腑阴阳严重失调、气血逆乱所引起的紧急而危重的病症。如高热、昏迷、抽搐、厥证、脱证、大出血、剧痛、急性吐泻、严重咳喘、癃闭、便结、急黄、中风等都属内科急症范畴。内科急症与一般内  相似文献   

16.
黄聪丽  牛元起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0):1404-1406
湿热病是以外感湿热邪气为外因,内伤脾土为内因,又与饮食、劳倦等诱因有密切关系的一类疾病.湿热病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无论是外感湿热,内困中焦,还是脾湿素蕴,复感外邪,总属内外合邪而致病.如仅有外感而无内伤,或仅有内伤而无外感,则皆不易发病.故薛生白云:"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相似文献   

17.
七情致病病因分析及心理学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认为,七情致病不同于六淫,六淫致病是从表入里,都从外感,故有“外感六淫”之称。而情志致病,病从内发,是内伤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故称“七情内伤”。其致病特点:一是直接伤及内脏,病由内生,故又称“内伤七情”:二是主要影响气机,使脏腑气血失调;三是情志波动,导致病情加剧和恶化。笔者尝试对七情致病心理学机制进行探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从伏邪理论溯源、伏邪成因、伏邪致病三个方面阐述伏邪在小儿过敏性紫癜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伏邪既可从外而感,亦能从内而生。外感伏邪可由外感六淫蕴酿而成,也可直接感受疫气而发,表现为"伏邪于冬,至春发病"和"伏邪于夏,至秋发病";内伤伏邪主要包括伤食、湿热、胎毒;外感伏邪与内伤伏邪是相互交感的,可以继发病理邪气,导致病情缠绵难愈。根据伏邪发病的病机,提出临床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应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重视祛除伏邪。内伤伏邪多采用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热利湿、清热消食等治法;外感伏邪则要充分考虑外感伏邪作为致病之源,注意祛除外因,同时给予疏风、透郁、祛暑等治法,且应根据其反复发作具有明显季节性的特点,重视预防,防其复发。  相似文献   

19.
风邪属中医外感六淫之一,外感为病常以风为先导,其他邪气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故风邪历来一直被称为“六淫之首”,运用祛风药物是治疗外感病的主要手段。国医大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教授认为风邪作为一种主要致病因素,所致之病不唯外感,且涉内伤。风邪既可循经内传,亦可直中脏腑而形成内伤杂病,祛风药物亦可变通运用治疗内伤杂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归纳有肾系内伤基础疾病兼有感冒的患者的一般证候特征,以期为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感冒病程、肾功能变化、慢性肾脏病积分、感冒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的异同,探讨肾系内伤基础上感冒的证候特征。结果寒邪、燥邪是肾系内伤基础上外感致病的主要因素。肾系内伤基础影响外感病的病程,使病势缠绵难愈。外感病对患者原有的肾脏病会产生影响,在外感病发病初期,即表现为肾功能降低,尿潜血和(或)尿蛋白增加,虽然随着外感病的痊愈,肾功能及原有肾脏病的情况亦会有所恢复,但均无法恢复到外感病前的水平,说明外感病会加重肾系内伤基础疾病。结论有肾系内伤疾病的患者临床症状多且复杂;外感病对其大部分临床症状会产生影响,加重原有的临床症状;肾系内伤基础的感冒,多发生在肾阳虚、肾阴虚或肾阴阳两虚的本虚基础之上,而又多兼有湿、痰、瘀、郁等证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