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4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49例,轻度子痫前期46例,重度子痫前期42例,子痫5例。选择120例正常妊娠孕妇和41例非孕健康体检妇女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尿酸水平并作比较。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轻度子痫前期患者与同期正常妊娠妇女血清尿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与同期正常晚期妊娠妊娠妇女尿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加重血尿酸含量逐渐增高,血清尿酸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与血压、尿蛋白的关系。方法以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子痫前期69例,重度子痫前期31例;选取同期100倒正常孕晚期孕妇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孕妇血清脂联素水平,同时检测血压及尿蛋白,比较二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尿蛋白、血压的关系。结果妊娠高血压疾病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尿蛋白、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高血压疾病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尿蛋白含量呈负相关(r=-0.70,P〈0.01),与血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检测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脂联素变化对判断患者病情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预测妊娠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80例子痫前期孕妇血清尿酸值。结果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尿酸值显著高于正常孕妇(P〈0.001),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尿酸值显著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01),血清尿酸值越高,围产儿预后越差。结论 血清尿酸值可预测子痫前期患者及围生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尿瘦素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4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和50例正常孕妇血、尿瘦素水平,结合BMI指数、尿蛋白、收缩压和舒张压等相关指标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妊娠高血压疾病组血、尿瘦素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对照组(P〈0.05);妊娠高血压疾病组中妊娠高血压患者血瘦素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妊娠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尿瘦素水平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但均明显低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尿瘦素水平(P〈0.05);血瘦素水平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相关,尿瘦素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尿蛋白量相关。[结论]妊娠期血瘦素水平升高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有关,尿瘦素水平增高与肾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5.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脂和脂蛋白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与栽脂蛋白的关系,为进一步明确载脂蛋白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1~12月在我院待产的妊娠高血压孕妇和正常孕妇的血清载脂蛋白水平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孕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组.ApoA1/B低于正常妊娠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妊娠期高血压孕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及载脂蛋白B水平均低于轻度子痫前期及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但其ApoA1/B比值高于其他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子痫前期组孕妇三酰甘油低于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载脂蛋白A1水平及ApoA1/B比值高于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孕妇血脂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组,重视妊娠妇女血脂及脂蛋白的监测,对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D-D及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检测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在我院住院妊高征患者50例,其中子痫前期15例,轻度子痫22例,重度子痫13例,同期妊娠晚期健康妇女30例作为对照组。以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D及hs-CRP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浆D-D、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1),轻度子痫、重度子痫患者血浆D-D及hs-CRP水平高于子痫前期患者(P<0.05),重度子痫高于轻度子痫患者(P<0.05)。 CRP与D-D水平呈正相关,r=0.61,P<0.01。结论:D-D、CRP均参与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进程,二者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明显升高,并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妊娠晚期妊娠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血清催乳素(PRL)及尿酸(UA)水平变化并揭示PRL与UA相关性,评价它们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妊娠晚期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69例(轻度31例,重度38例),并设正常妊娠晚期孕妇33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PRL及UA水平,同时观察围生儿预后。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UA值较轻度子痫前期组及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血清UA值有升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PRL值较轻度子痫前期组及对照组降低,但仅重度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随血清UA升高围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增加;HDCP患者血清PRL及血清UA水平变化二者无相关性,但它们与新生儿体重有弱的相关性(PRL:r=0.30,P〈0.05;UA:r=-0.29,P〈0.05)。结论妊娠晚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PRL表现为降低,而血清UA表现为升高,但HDCP患者血清PRL及血清UA水平变化二者无相关性。利用血清UA水平衡量HDCP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围生儿预后情况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胎盘蛋白13(PP13)在子痫前期患者妊娠早晚期血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69例孕前血压正常的孕妇,在妊娠9~11周、32—34周2个时间段对母体血清中的PP13水平进行测定,观察孕妇孕期病情变化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①169例孕妇发展为子痫前期21例,其中8例重度子痫前期、13例轻度子痫前期;148例妊娠结局正常。②169例孕妇血清PP13水平随着妊娠的进展,进行自身配对比较均逐渐上升,妊娠早晚期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在妊娠9~11周,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PP13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妊娠32~34周,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PP13水平稍高于对照组,但轻度子痫前期组PP1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度子痫前期组PP1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妊娠早期即有血清PP13水平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C)值及尿蛋白水平的变化,探求其在判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发展和肾脏功能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15例(其中妊娠高血压组4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35例,重度子痫前期组40例),正常非妊娠妇女50例及正常孕晚期妇女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中的CysC值及尿蛋白水平,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ysC: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较正常孕晚期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病情的发展,CysC值增加明显;随尿蛋白水平的增加,CysC值呈增加趋势。结论:CysC及尿蛋白水平测定在判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病情变化和肾功能损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静脉血清及胎儿脐血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高迁移率蛋白-1(HMGB1)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MIF和HMGB1含量的测定,分别测定9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其中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各30例)及30例正常对照组产妇静脉血清及胎儿脐血中MIF和HMGB1的含量。结果 MIF和HMGB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及对照组血清及胎儿脐血中均有表达。MIF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血清中含量与对照组血清中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1,9.82,10.04,P值均〈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组(t=7.23,8.95,P值均〈0.05);轻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t=7.68,P〈0.05)。HMGB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血清中含量与对照组血清中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4,9.65,10.18,P值均〈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组(t=7.54,9.65,P值均〈0.05);轻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t=7.35,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MIF与HMGB1含量呈正相关(r=0.59,P〈0.01)。MIF和HMGB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胎儿脐血中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F和HMGB1的高表达说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内皮细胞损伤,且MIF和HMGB1在损伤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霞 《医学综述》2014,(14):2620-2621
目的研究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沧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80例,其中子痫前期轻度者及重度者各40例;另外选择待产的40例晚期妊娠孕妇作为正常妊娠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受试者的血清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子痫前期轻度、重度组血清CRP水平较正常妊娠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CRP水平较轻度子痫前期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CRP水平较正常妊娠组高,且CRP水平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TNF-α(Th1型细胞因子)、IL-10(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及TNF-α/IL-10(Th1/Th2)比值的变化,来探讨Th1、Th2型细胞因子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酶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5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其中妊娠期高血压23例、轻度子痫前期19例、重度子痫前期16例)和3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TNF-α、IL-10水平及计算TNF-α/IL-10比值并进行比较。结果TNF-α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中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同分类间差异也有显著性,4组间IL-10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TNF-α/IL-10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各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TNF-α参与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进程,血清Th1/Th2平衡失调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重要病理生理变化,即免疫失衡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郭丽  其木格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0):1158-1162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中的变化,探讨三者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对6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及20例正常妊娠产妇胎盘组织中TGFβ1、HGF及bFGF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①胎盘内的TGFβ1主要位于绒毛小叶的合体滋养细胞、细胞滋养细胞和蜕膜细胞,阳性着色部位均位于胞浆,轻、重度子痫前期TGFβ1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别(P〈0.01),妊娠期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②胎盘内的HGF主要位于绒毛间质细胞的胞浆内,蜕膜细胞也有少量表达,阳性着色部位均位于胞浆,妊娠期高血压组和轻度子痫前期组HGF的表达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组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显著降低。③胎盘内的bFGF主要位于滋养细胞、蜕膜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间质细胞胞浆中。阳性着色部位均位于胞浆,重度子痫前期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轻度子痫前期与妊娠高血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结论:研究表明TGFβ1、HGF及bFGF三者共同参与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通过多种机制引起滋养细胞侵入不足,影响了子宫胎盘血管床的发育和重塑,导致胎盘缺血缺氧,胎盘发育不良,最终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子痫前期患者及正常孕妇血浆白细胞介素18(IL-18)和C反应蛋白水平,以探讨二者与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选择35例子痫前期患者(其中轻度子痫前期20例,重度子痫前期15例)及40例正常妊娠的孕妇,在空腹时抽血3 ml,用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IL-18水平,采用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子痫前期孕妇血浆IL-18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均P〈0.05);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浆IL-18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孕妇(P〈0.05),而C反应蛋白水平与轻度子痫前期孕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8和C反应蛋白水平在子痫前期明显升高,IL-18与子痫前期疾病的严重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周飞  程小尧  王滟  迟殊 《四川医学》2011,32(4):468-470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3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和3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试验组)产前及脐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结果①试验组产前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Ⅰ(108.43±38.15)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191.20±27.7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降低。②试验组脐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Ⅰ(30.73±12.74)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62.79±11.6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妊娠高血压病组中,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中及脐血IGF-Ⅰ水平分别为(166.48±15.62)ng/ml、(45.33±11.51)ng/ml,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分别为(121.04±11.45)ng/ml、(30.52±11.47)ng/ml,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分别为(74.54±12.16)ng/ml、(21.77±6.09)ng/ml,三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及脐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降低,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降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参与了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甲襞微循环及血清Apelin、一氧化氮(NO)、UⅡ、胱抑素-C(Cys—c)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5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58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及轻度、中度及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甲襞微循环和血清Apelin、NO、UⅡ、Cys-C水平。结果:观察组的甲襞微循环积分及其他检测指标均差于对照组,血清Apelin、UⅡ及Cys-C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清NO则低于对照组,同时轻度、中度及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各指标的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甲襞微循环及血清Apelin、NO、UⅡ、Cys-c的变化较大,且轻度、中度与重度患者间也存在明显差异,可作为监测患者疾病状态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血清CRP、ET-1、NO水平及关系。方法选择70例HDCP患者为观察组,并根据病情程度分为三组,并选择40例正常妊娠末期孕妇为对照组,比较观察与对照组的血清CRP、ET-1、NO水平,以及不同病情程度的血清CRP、ET-1、NO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CRP、ET-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HDCP的血清CRP、ET-1、NO水平之间差异存在显著差异(P<0.05),血清CRP、ET-1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清NO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血清CRP水平与血清ET-1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NO水平呈负相关,血清ET-1与血清NO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CRP、ET-1、NO与HDCP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联系,综合考虑可判断疾病的进展和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疾病母血及脐血神经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6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为观察组,并以同期的56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将两组的母血及脐血神经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并比较观察组中轻度、中度及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上述指标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母血及脐血总抗氧化能力(TA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均低于对照组,而母血及脐血血清过氧化脂质(LPO)及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则高于对照组,同时轻度、中度及重度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母血及脐血神经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相关指标均呈现异常的状态,且轻度、中度及重度者之间也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正常妊娠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肝X受体α的水平,探究肝X受体α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4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期高血压15例、轻度子痫前期14例、重度子痫前期15例),16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和22例正常中孕妇女血清中肝X受体α水平。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中肝X受体α浓度为(4.67±2.12)μg/ml,正常晚期妊娠组为(2.79±0.87)μ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可溶性肝X受体α水平逐渐升高[分别为(3.57+0.86)μg/ml,(4.48+0.92)μg/ml,(6.05+3.12)μg/ml],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中期妊娠组血清中肝X受体α浓度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肝X受体α水平升高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及病情发展有关,有可能成为疾病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